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相天东 《决策探索》2008,(10):37-3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又好又快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理论工作者研究的重点.笔者认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农民,主体是农民,内在动力是农民,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因此,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新农村建设有效推进并长期发展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2.
扶贫开发工作是新时期农村实现小康社会的基础性工作,是贫困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抓手和平台,是加强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重大举措.滑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以扶贫开发统揽全县"三农"工作全局,把整村推进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抓手,要求各部门围绕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实行项目捆绑,资金整合,合力开发,联合共建.通过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农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截至目前,滑县已实现5万多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有力地促进了滑县贫困地区和谐发展,加快了全县新农村建设步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建设是国家新时期关于农村发展的伟大战略,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是农民,能否充分发挥农民的自主性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此,要从思想教育、培养新型示范性农民等方面激励和引导农民,使农民充分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  相似文献   

4.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投资小、见效快,农民直接受益的一项为民工程,体育工作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和重要保证.因此,正确分析当前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的状况,探索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的新途径、新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大力加强农村普法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提高农民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把农村普法教育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措施加以提出,为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普法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担负的艰巨使命,切实增强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命题,<建议>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然而,实现这一美好图景的关键则是人,尤其是新型农民这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全会提倡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创造作用.那么,如何培育新型农民,使他们能够发挥主力军作用呢?  相似文献   

8.
"十一五"时期是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也才能实现农业发达、农村繁荣、农民富裕.才能真正实现中原崛起.应从农民最关心的现实利益入手搞好新农村建设.为此记者专程前往武陟县三阳乡马村采访了村书记张绍平.  相似文献   

9.
村村通公路工程,简称"村村通",是国家为构建和谐社会,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是一项民心工程.该工程又称"五年千亿元"工程,是指中国力争在5年时间实现所有村庄通沥青路或水泥路,以打破农村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解决9亿农民的出行难题.该工程以国家和省出资为主,地方财政(市与县)配套部分资金,决不允许向农民强制摊派.  相似文献   

10.
通过调查问卷和实地采访的方式,对湖北省蕲春县研下村的新农村建设进行调研,通过基本概况、取得的成绩、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期望和要求、当下研下村发展的问题以及加强新农村建设的建议等方面对"十一五规划"新农村建设成果进行总结评价,并对当地的"十二五规划"新农村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罐头嘴镇地处湖南省汉寿县西湖大垸,是个典型的湖区农业大镇.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愿建"、"会建"、"能建"、"思建",在全镇形成了"万名群众同参与,携手共建新农村"的良好氛围.我们的主要做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观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农村工作得出的科学理论判断;同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许多哲学观点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人,人是最为根本的,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因此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大力加强农民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3.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要"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强调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一提法抓住了建设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杨励 《决策探索》2006,(11):20-21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世纪工程.调研试点建设的情况,我认为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5.
农村引水工程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快致富的重要途径.笔者在实地调查融水县洞头乡一心村情况基础上,认为当地引水工程建设存在着环境恶劣、资金缺乏、林改阻碍等问题,最后提出要科学规划、统一管理、多方筹资、加快林改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城市化和市场化不能在短期内解决中国13亿人口,尤其是9亿农民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使广大农村和9亿农民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加速器"和"蓄水池",这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直是党和国家农村工作的重点,本文结合北京市房山区瓜市村的实际情况,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措施、方法、途径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总结了瓜市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成功举措和建设模式。从基础设施、村容村貌、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四个方面介绍了瓜市的建设概况,并从结构调整、领导班子、民主管理、工作方法、环境管理和新农村建设六个方面总结了建设经验,以供其它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借鉴,在最后就新农村建设问题提出了"重视班子建设"、"加大政策倾斜"、"拓宽资金渠道"、"加强宣传教育"、"发展社会事业"、"重视环境建设"、"发展农村计算机网络"等八条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此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不同场合均指出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党的一贯战略思想,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各行各业都要关心支持新农村建设,为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王成龙 《决策》2007,(1):40-41
新农村建设,农民是主体.2006年6月初,中部某县以"尊重民意、顺从民愿、培植民力"为宗旨和目标,组织300多名在校大学生以及500余名干部、教师利用一周时间,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大型农民需求调查.  相似文献   

20.
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及时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一个以"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经在全国广大农村蓬勃兴起。粮食部门是重要的涉农部门,是党和政府引导农民发展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依托力量,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