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沈从文以其描绘的人与大地和谐的湘西世界和塑造的具有自然人性的湘西农民形象,抒写了一首传唱不衰的“乡土抒情诗”。沈从文以乡下人和现代文明的双重视野展现了神性大地之美和地之子生命的蒙昧。在强烈的毁灭性悲剧感中,沈从文的“乡土抒情诗”显现了源生于中国大地的神性之美:和谐的乡村世界与善良的地之子。因此,沈从文的“乡土抒情诗”体现一种深刻、自觉的生态意识,建构了一种中国维度、生态思想的新文学。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家与社会的分化,社会已成为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变量。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各种社会生态环境之间的总体关联,它侧重于各种社会生态环境及构成要素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和教育主体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研究是典型环境下的典型研究。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要重视政府主导性的充分发挥、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培植和学校角色的合理定位。  相似文献   

3.
论沈从文的现代生态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20世纪中国杰出文学家和思想家,沈从文始终立足于关爱全人类的思维高度,在关注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积极关注和思考着全人类所共同面临的种种问题。他以大胆而超前的意识突破了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理念的烛照下,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神即自然”、“人与自然契合”、“爱有生一切”、“人与人关系的重造”等生态思想和生态观,表达出重建生态文明的理想与追求。  相似文献   

4.
微文化生态下信息传播的特点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像“盐”一样融入食物提供了机遇,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空气”质量监测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之“盐”溶解到食物中的口味提出了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审度话语生态形势、积极搭建话语平台、转变话语表达方式以适应微文化生态,加强方向意识、强化引领意识、坚持底线意识以超越微文化生态,巩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相似文献   

5.
沈从文和哈代虽是两位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作家,但他们同处于自身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换的时期,将他们小说作品纳入生态的视野中进行比较研究有着深远的意义。文章分析了比较研究的意义,对研究的思路、内容、方法与前景进行展望,分析了研究的重点难点,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6.
多元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现实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元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被提上哲学的高度。从价值的定义出发,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概念,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想化”和“庸俗化”倾向,指出了多元文化背景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最大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中国政治话语翻译是以外国读者、受众为目标,将源信息由汉语转换成目的语并对外发表、传播的过程。中国政治话语的规范翻译是向国际社会准确阐释中国政治主张、治国理念的重要基础,它不仅具有传播意义,而且还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本文以生态适应论为指导,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就我国政治话语翻译过程中译者对翻译生态的能动选择与适应策略进行了论述。本文指出:政治话语的翻译过程就是译者能动地就政治话语的宏观生态环境,即源语目的、源语语义、源语特征及目标语言、文化等进行适应、选择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儒家"天人合一"、道家"道法自然"、佛家"众生平等"生态伦理思想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其意蕴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互利共生思想,可为当今生态文明建设所借鉴。西方生态现代化理论是一种保守的环境主义理论,"技术决定论"色彩遮蔽了生态危机制度性矛盾的解决。中国应通过弘扬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建立生态政治文化,实现中国生态现代化的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9.
政治生态何以能影响及怎样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什么要为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服务及应怎样为其服务,捋清政治生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间的关系,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于营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均具有重要的启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价值和取向日趋多元,大学生群体获取信息的途径也趋于多样化,这对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极大冲击。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通过各种途径传达给学生,并取得良好的接受效果,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面临的首要问题。高校各教育主体可通过"教育主体的再教育""教育方式革新"以及"主体联合"等几个方面的努力,缓解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压力""客体迷茫"以及"互动障碍"等问题带来的消极影响,实现在多元信息、多元价值竞争中的胜利。  相似文献   

11.
在文化宣传媒介日益丰富和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下,当代大学生们所接触和感知到的社会文化现实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致使他们的思想认识迅速多元化。在这种多元文化交融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理想信念和行为方式等出现多样化发展趋势。相应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对这些新的难题,也应在教育理念、机制和方法等方面开拓创新,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沈从文不仅在文学和考古学上具有巨大成就,在书法上亦有卓越贡献,其擅长楷书、章草及行草,精于书画及文博鉴赏。沈从文丰富的书法思想,既受到其苦难的人生经历和优秀传统文化影响,也与其自身的勤奋好学和极高的文学造诣密切相关。他的书法思想主要表现在:临池不辍的书法学习观;写字美观与实用并重的书法价值观;学书入法与自得其乐的具体学书方法论;严谨求实,敢于质疑的理论研究观;不以书家自居,甘于淡泊的书法名利观。沈从文的书法思想对当代书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大学生接受中外双方的课程学习和多元文化熏陶,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更多困境和挑战,就此提出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明确思想教育方向,借鉴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精髓丰富教学实践内容,重视人文素养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发挥党建带动团建深化学生集体观念,设立海外教育组织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覆盖范围等对策,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修养和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4.
对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从多元文化背景出发,探讨了阻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实施的障碍。文章以障碍为切入点,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和多元文化的影响两个方面分析造成障碍的原因,并由此提出了在进一步构建完善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更加正确、客观、理性地认识多元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后现代哲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生态,就是从生态文化的角度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人文关怀,实现生命的本真意义,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的价值学说;使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出生命存在的本真意义和价值关怀,以增大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涵容量、增强其社会功能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从而构建一种新的、顺应历史潮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生态过程。  相似文献   

16.
政治文化与政治生态相辅相成,耦合互动,政治文化的变迁和形塑对政治生态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政治生态的演化和重构对政治文化具有能动作用。政治生活、政治制度、政治文明和政治发展构成了政治文化与政治生态耦合的四重维度,其中政治生活的维度居于主导地位,对其他三个维度产生决定性影响。对优良政治生活的追求是政治文化与政治生态耦合的基点;政治制度维度则考察优良政治生活的现实性,勾勒政治文化与政治生态耦合的制度逻辑;政治文明维度探究优良政治生活的理想性,阐释政治文化与政治生态耦合的文明内核;政治发展维度探讨优良政治生活的恒久性,揭示政治文化与政治生态耦合的发展规律。对政治文化与政治生态耦合问题的考察,既能在理论上推动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知识体系,也能在实践上为探究当代中国政治生活形态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7.
塑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生态是中国共产党维护和实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一条重要实践经验和理论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生态呈现出“革命-改造-交织-脱轨-趋新”的阶段性特征。对这一演变进行历史观察,深刻启迪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生态塑造要树立好话语生态和话语权一体共生的基本认识,要坚持好守正与创新的发展原则,要做好防融结合的风险防范和治理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18.
在生态批评视野中,沈从文的创作无疑具有资源性意义。沈从文创作中的生态呈现涵盖了自然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生态、精神生态等诸多层面,散落在四个阶段的文学作品中,即:1934年回乡之前的创作、以《边城》、《湘行散记》等为代表的成熟期创作、转入哲理沉思期的创作以及1949年后的书信写作。其创作中的生态呈现表明,沈从文对和谐素朴生态情境的追求,经由回望生态家园、表达生态隐忧、确立生态信仰、走向生态圆融,渐渐由表层呈现发展成为一种抽象思辨乃至精神信仰层面的追问和探求。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崭新的价值内涵.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就在于不断创造和实现这些价值.首先要实现其在动员群众,引导人们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发挥目标指导的效用;其次要实现其影响人的生态意识、生态责任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和规定中国生态教育中的人才发展方向和性质的效用,实现其营造良好生态伦理精神环境的价值;最后要实现其用高于现实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想,培育人、塑造人,促使人们追求和接近理想、目标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多元文化视野下,当代大学生受外来的多种文化的影响,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新任务和新形势,高校应不断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通过坚持不懈、积极创新的工作,努力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