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伟 《人才瞭望》2009,(9):67-67
在中国历史上,秦朝是我们目前已知的我国最早制定关于防治传染病法规的朝代。在1975年湖北云梦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简》中,明确记载了秦朝防治传染病的法律措施。难以想象,秦朝人在那时已经做到了预防、确诊和隔离一体化的防疫体系。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也一直影响着历代人。而构建传统文化的先哲们,也在历史星河中永放光芒。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他的很多思想一直活跃于今世。《论语》虽距今年代久远,但是其意义深远。本文试从《论语》中阐述孝文化的内涵,及其在当代社会心理的发展和延伸,进一步分析传统文化对当代社会养老问题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3.
叶尚志同志在《千年世界第一位伟人》一文中指出:“马克思是超越前人、影响人类命运千百年的了不起伟大人物,世界上所有历史人物包括我国所有历史人物与他是不能相比的。”(《人才开发》2000年第1期第1页)相隔整整一年,他在2001年又在《人才开发》第1期第1页为该社写的社评中,又把马克思与恩格斯一起作为千年以来最高明、最伟大的人物,要继承和发展他们的理论,学习他们成才之道。马克思不仅是人类解放学说的伟大开拓者和奠基者,而且是人才自我解放与才能自我全面发挥的实践者和成功者。马克思的道路是一个伟人通向自我全面解放的成才道路,是一条充满批判与自我批判精神的创新道路。探索自由马克思走向伟人解放道路的历史轨迹,有许  相似文献   

4.
吴铭 《人才瞭望》2016,(19):91-91
国人中绝大多数的族群都认同自己是汉人,汉人的名称从汉朝而来,因此汉朝对中国的意义便不只是一个政治上的朝代,而是将各种不同来源、背景的中国人融铸成一个大家共有的身份认同。为什么别的朝代不能做到这一点?而两千多年来中国人还一直称自己为汉人?  相似文献   

5.
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这就导致了我们这些活在当下的人只关注现在和将来,对历史文化没有更多的关注。尤其是青少年,他们不懂得感恩,不知道如果没有历史文化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没有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所以历史课对我们的文化、物质、学习还有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都起到一定的作用。那么本文就来分析一下如何让感恩教育渗透到历史课堂里,让学生学习到如何做一个在思想上、品格上、精神上都做一个健全的独立的人。  相似文献   

6.
宋朝是继唐朝之后一个重要的非常重要的朝代,尤其是法制制度建设上。唐朝的《唐律》是我国古代法律发展的高峰,《唐律》的影响甚至已传到当时的整个亚洲地区。宋朝取代唐朝之后,在《唐律》与《唐律疏议》的基础上对法律进行完善,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法律制度,同时也形成自己特有的司法制度。本文分析论述了宋代的司法机构以及审判制度和监察制度。  相似文献   

7.
基本上说,理论新闻学中的基本问题是新闻与历史的关系问题。到今天为止,我国学术界一般统一于表述:"今天的历史就是昨天的新闻,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和在《制作新闻》一书中伯纳德.罗斯科代写新闻媒体学论文宣称的"新闻根本不是历史"的想法不太一致,关系比较远。本文理顺了新闻和历史的关系,从经典表述与罗斯科观点的思考角度,加深了对新闻与历史之间关系认识。  相似文献   

8.
《说文解字》是至今仍对中国学术文化影响不衰的古典巨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邑部字是对我国古代城邦的系统描述,包含了丰富而珍贵的关于城邦时代的历史资料。通过研究《说文》的邑部字,有助于深刻认识我国古代城邦文明和城邦发展史,有助于对这一文化现象的进一部解读。  相似文献   

9.
玲子 《人才瞭望》2015,(1):95-96
"养老"在古代的礼制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长幼有序、事亲至孝、敬老崇文、尊贤尚德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历史上不少朝代都曾经以国家的名义制订或颁布过一些有关养老的礼仪、礼遇和法规,形成了我国古代社会独有的养老制度。古代的养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是指一种礼制,是各级政府为敬老专门举行的礼仪活动;其次是平时由国家出面,供给高龄老人  相似文献   

10.
李星 《人才瞭望》2011,(7):73-73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82年公布的《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中,昆明也在其中,这座城市到处洋溢着历史文化气氛,有意思的是,许多街巷地名都包涵着浓浓的文化气息。如果进行分类,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11.
初看这个标题,有的人以为,我在跟党的民主集中制之要义——少数服从多数唱反调。否也。这里提出的,多数服从少数,适应于科学研究的范围,且不是我的首提,而是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丁肇中教授近日提出的观点。 丁教授说:“自然科学的研究有着自身的规律。它的进展不是靠投票来决定的,常常是多数服从少数,而不是少数服从多数。” 由此,我想到了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的一段话:“历史上新的正确的东西,在开始的时候常常得不到多数人的承认,只能在斗争中曲折地发展。正确的东西,好的东西,人们一开始常常不承认它们是香花,反而把它们看作毒草。哥白尼关于太阳系的学说,达尔文的进化文化,都曾经被看作是错误的东西,都曾经经历艰苦的斗争”这种“艰苦”的程度可从哥氏的遭遇中得以窥见。哥氏《天体运行论》的面世,是“来向自然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科学的发展从此便大踏步地前进”(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但这部刚出版的不朽著作送到哥氏手边时,他已在久病的卧榻上奄奄一息,他抚摸着这本书与世长辞。中国的马寅初先生涉及计划生育的人口论,开始时也得不到“多数人的承认”,并遭到批判,好在他想得开——历史会作出结论,他  相似文献   

12.
近来,有关"推迟退休年龄"的话题引发出很多不同争议。在中国古代,退休年龄同样是一个敏感话题,有的朝代宽松,有的要求严格。古人管退休叫"致仕",另有"致事""致政""休致"等多种说法,意思都是把手中的权力交还出来,退休回家;还有的朝代管退休叫"悬车",也是年老不再使用的意思。朱元璋颁令"六十以上"皆"致仕"中国是规定退休年龄较早的国家。《礼记》中有这样的文字:  相似文献   

13.
《人才开发》2011,(12):18-19
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刘玉珠在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说,六中全会《决定》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第一次由党的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研究部署文化建设与发展。全会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深刻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深入总结了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实践与经验,鲜明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可以称得上是"诗歌大国",诗歌作为最古老的语言艺术,一直和人类生活最美的追求联系在一起,展现着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民族文化。语文教学应重视发扬诗教传统,所谓"诗教",本指《诗经》"温柔敦厚"的教  相似文献   

15.
刘备在《三国演义》里被罗贯中渲染成一代明君,他那求贤若渴的精神让后人大为称道。其实,历史的本来面目并非如此,历史学家通过考证得出了刘备不曾“三顾茅庐”的结论。原说法不过是罗贯中通过小说的虚构刻画刘备的崇高人格而已。当然,这也是历代文人们所崇尚的,以此来唤醒统治阶级“用其才”,他们渴望被刘备式的圣人发现,他们活在为自己编织好的意念中。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只要对一系列历史客观事实和历史事物进行简单讲述,而是应通过对历史现象存在的深入描述,向学生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历史人物的独特魅力,使他们从内心产生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中国目前已经有不少70年代出生的亿万富豪。他们大多出身平民、有知识有创意,他们在很短时间便实现了财富的积累。美国《财富》杂志的编辑说:“这些搅乱世界的年轻人会越来越多,尤其在中国。” “是这些年轻人搅乱这个世界” 美国《财富》杂志的国际版编辑Robert Friedman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他所说的年轻人并不是嚼着口香糖,迷恋Hip-POP的街头小子,而是  相似文献   

18.
2005年我国新《公司法》规定,上市设立独立董事,但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这是我国第一次从法律的高度对独立董事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但是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存在很多问题.笔者将从独立董事的概念、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电影《喜福会》是根据谭恩美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主要讲述的是四位移民美国的华裔母亲与其深受美国思想影响的儿女之间的思想生活矛盾纠葛,深刻体现出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在多个方面的差异性。本文便以电影《喜福会》为研究基点,从教育、性格、夫妻关系、“孝”观念以及情感的表达方式等角度,分析《喜福会》中所表现出来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并对其做出进一步的分析与解读。  相似文献   

20.
“慎独”作为一种道德修养的方法,最早出现于《礼记·中庸》篇,讲的是在没人监督你的时候.自己的所做所为才能最为真实地反映一个人的情况。刘少奇同志曾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中,对“慎独”做了更通俗的解释,他说:“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情况下,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而不去做坏事.这就叫‘慎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