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家庭因素对家庭教育的影响1.1家长与孩子沟通交流的平等性是实施家庭教育的前提因素。一般地讲,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希望得到尊重、要求平等交流的愿望会愈加强烈。家长应该尊重孩子,在对孩子的抚养、教育过程中,能够平等地商量、引导,以理服人。因此作为家长如何给孩子营造一个互相尊重、相对宽松、平等交流的家庭环境是非常必要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零距离交流、做到实时沟通。  相似文献   

2.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又是教育子女的主要场所之一,眼下,家长们对独生子女情有独钟,为实现望于成龙、望女成风的迫切心愿而对家庭教育倾注着极大的热情。因而,家长们有的对孩子“严”格管理、有的宠爱有加、有的则因为家庭矛盾,对孩子漠不关心,“放任自流”者兼而有之。他们只知道关心孩子的智育,不关心品德等全面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以至使一些孩子在父母的“关心”之下,反而不懂得关心别人,不懂得关心家庭,不懂得关心祖国。他们只要好的吃,要好的穿,要好的玩,要化大钱……甚至走上违  相似文献   

3.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生和补充,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利于家校教育合力的形成,有助于学生全面、健康的持续发展。由于现在物质条件的改善,同时不少家长缺少正确的教育理念,一味的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甚至是不合理的物质要求,认为这样的举动是爱孩子的表现,同时也想通过这样的行为来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然而事实表明这不仅不利于学校教育的开展,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本文从一个典型案例分析,以期引发大家对家庭教育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有句古话:“食不言,寝不语.”然而在英国,人们却把餐桌当成了课堂.只不过,他们在“餐桌课堂”上讲的是另一个层面的“课程”. 英国人对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视的.孩子出生后,家长便把家庭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英国人对家教抓得很紧,可谓“无孔不入”,就连餐桌都成了父母教育孩子的家庭课堂,而且形成了一种社会传统.“餐桌教育”内容主要分为三方面:一是进餐礼仪,二是进餐习惯,三是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5.
本课题通过对苏州市“00后”的家庭家长及孩子的调查研究,从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等维度分析研究家庭教育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讨论,就如何改善苏州市家庭教育提出可行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学前期是开发智力、进行启蒙教育和形成良好品德及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家长作为孩子特殊时期的塑造者,必须掌握育儿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外,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还应了解在家庭中如何开展学前教育的专业知识。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家庭教育理论,才能针对家庭教育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法。但是目前很多家长对家庭教育的知识、方法和技能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在家庭教育工作中感到有心无力。因此,对影响幼儿一生的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成为幼儿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家教浅议     
曹锦荣 《人才开发》2002,(12):15-15
人才的基础在教育,教育的基础在家庭。家庭教育,历来占据着重要地位,是整体教育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家庭是儿童早期的学校,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从呱呱坠地到蹒跚学步,一直离不开父母,就是进了学校,也起  相似文献   

8.
家庭是个体成长的起点,也是影响个体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现代不同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的分析,以及探讨最应提倡的家庭教育方式,来寻找最适应幼儿成长的家庭氛围和家长应该掌握的家教技能。  相似文献   

9.
新的教育理念、管理措施、培育方法及有效的训练技巧会激发孩子的兴趣和热情,从而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智力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从一个不懂事的孩子成长为一名国家有用之才,除了与学校老师教育、学习环境以及自身努力密不可分外,还与我们家长从小重视对孩子的培养分不开。  相似文献   

10.
从心理学意义上讲,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主要指的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除了先天遗传因素之外,这几乎决定了孩子个性的养成。研究进一步显示,家庭环境是青少年成长的首要环境,是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最重要因素,其中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父母的文化素质及家庭关系的好坏都直接影响着青少年身心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衔接教育是现代义务教育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因衔接工作不到位而引发的弊端已越来越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而要顺利做好中小学的衔接工作,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视。家长应在学校的指导下从以下几个方面关注并着手:首先要做好孩子升入初中前的预备工作;其次要帮助孩子适应初中的学习与生活,防止、解决孩子因不适应初中生活所带来的不良后果的发生,正确引导孩子即将面临的初中生活。  相似文献   

12.
孩子就像是含苞待放的“花朵”,需要阳光的照射,需要雨露的滋润,需要家长的精心爱护和平等对待。 孩子需要友谊,需要真诚,需要平等。家长能否给予孩子平等、健康的爱、不仅是引导教育的方法问题,也是家长本身的素养问题。对孩子培育的好坏,既可以使“小树苗”茁壮成长,反之也可以使“小树苗”半途夭折。因此,平等对待孩子,就不能视为是一件小事。一般情况下,平等对待孩子可以带来以下几种常见的好处。 平等对待孩子可以带来心灵情感的交融。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全面引导,而引导的过程需要体现出一种平等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形成,是人们心灵情感的交融。它能使孩子始终生活在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亲情中,没有隔阂,没有冷漠,没有自卑,有的只是快乐和安逸,并为自己能够被理解而感到幸福,感到骄傲。  相似文献   

13.
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许多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投入巨大,但尽管这样,家长在子女教育方面遇到的问题却并未因此而减少,儿童教育依旧成为大多数家庭的难题。究其根本,这种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亲子沟通不畅所致。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亲子沟通成为每个家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每一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个好的前途、好的未来。尤其目前城市中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就更高了。应该怎样培育自己的孩子?是呵护有加,要月亮不给星星?是先给孩子设计好一个模式,而后按部就班地运作?是只养不育,任其发展?还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笔者对这些方法都不能认同。我以为,教育孩子,必须注重两种能力的培养:生存能力和学习能力。同时作为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有清醒的头脑,还要勤于思考,善于学习和总结。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家庭教育严重缺失,我们每位家长有责任担负起家庭教育的重任,与学校老师共同携手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相似文献   

16.
沈丽 《人才瞭望》2016,(16):228-229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可见在孩子成长的一生中,影响最重要的就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因此,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舍力,是目前学校研究的重点,尤其是高职类学校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父母离异对子女心理健康发展造成的消极影响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些消极影响影响孩子的一生,若是没有正确处理孩子的生理、心理变化以及给予足够的关怀,孩子便不能健康地成长。因此学校、社会、尤其是家庭要采取正确的教育措施,帮助和促进离异家庭子女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8.
爱子之心,父母有之。时下“望子成龙”已成为每个做家长的心愿。在人们研究“我们怎样教育好孩子”这个题目时,着重研究一下教育者这个主体,下大力完善和提高家长自身的素质,较之研究教育形式,教育方法要重要得多,有效得多,而这正是眼下一些家长们所忽视的。 赫伯特曾说:“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老师”。古人亦云: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往往是子女的一面镜子。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作为一个孩子的母亲,在实践中,我对此是有着深刻体会的。而正因为此,在教育孩子时,我总是先把教育好自己放在首位,用自身的形象来影响塑造孩子。但现实生活中,我看到一些家长对自身形象却不大重视,其结果无疑引起了子女对家长的厌恶。上海市少工委对一些家庭抽样调查结果表明:87.6%的父母对子女教育缺乏科学性。郑州市某小学曾对100名三、四年级学生进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我们全社会的责任,可是现在有些家庭教育成了溺爱和望子成龙的工具,父母不仅为孩子创造了养尊处优的生活条件,更为他们提供了众星捧月的生活氛围,许多孩子不懂体谅父母的辛劳,肆意挥霍父母的血汗钱,养成了惟我独尊、骄横任性的坏习惯,成了不懂感谢、不愿感激、不会感动的冷漠一代;我们的学校教育更多地关注教学成绩,导致部分学生自私自利、缺乏修养、情感冷漠;社会上各种不良风气的增加,奉献社会的人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给涉世未深的孩子带来了不少负面效应。这些现象迫切需要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20.
心理健康对人一生的幸福和成就所产生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心理问题已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决定一个人事业的成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关系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兴衰。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的因素有生理、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因素,本文通过一例青少年心理咨询案例的分析,从家庭方面的因素来思考,希望青少年的家长能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孩子、认识自己的家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