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永明 《人才瞭望》2016,(14):235-236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我国就业问题中的核心,高校培养的人才和社会需求不一致,使得大学生成为就业人群中的弱势群体,因此,培养、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以及职业规划能力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同时,具有培养大学生就业及创业能力的师资队伍也需要不断壮大,许多教师仅停留在传统的课堂传授理论知识的层面,自身缺乏实践能力,因此也就不奇怪为什么毕业大学生能力与社会需求脱节,在提升大学生就业及创业能力.的同时,应当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此次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进行教学改革,更加深入地发现了目前本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总结了一些普通二本院校转型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2.
新文科教育的兴起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中引发了新的思考和挑战,且影响不断扩大,形成的多元化发展平台拓宽了学生就业认知和渠道选择。作为文科类大学生在新文科背景下寻求职业发展新方向,提高自身核心能力尤其关键。本文以文科类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现有的职业规划发展进行探索,与我国目前的文科类大学生职业发展现状进行对比,探究遇到的挑战、问题以及可供参考的实际建议,分析如何在新文科背景下使文科类大学生焕发新的生机,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进而为我国文科类大学生职业规划发展提供一条可以参照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新文科是立足新时期引领人文社会发展,构建中国特色文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必然要求。教师作为新文科下经管类专业改革的根本保障,如何提升其教学与实践能力对于保证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新文科建设,以本科经管院类教师为研究对象,解析经管类教师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新要求,提出新文科背景下本科经管类教师教学能力及实践能力提升路径,以期为本科经管类教师素质提升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培养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当前,大学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如何更好地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重点。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指在校就读的大学生在大学的学习期间,通过对学生实施关于创业的教育来提高学生关于就业的知识储备,提升他们的创业能力和创业水平。实施创业教育已经成为当前解决我国的就业困难和提升大学生人生价值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本文主要讲述了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积极的采取措施,以便更好的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  相似文献   

5.
情商是大学生有效控制情绪的能力,是成功就业和全面发展的必然因素.在基于就业能力的基础上,加强在校大学生的情商教育,对提升大学生就业率起到关键作用.笔者探讨了如何培养大学生情商来提升就业能力,并提出一些有效措施来提升大学生情商.  相似文献   

6.
顾亚莉 《人才瞭望》2017,(10):126-127
笔者对体验式教学模式下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开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将体验教学模式和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课程结合在一起的教学策略,为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做好基础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7.
贫困大学生在就业竞争力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和综合能力欠缺的双重影响下处于弱势或边缘化,笔者试图通过构建提升贫困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机制,提升贫困生的就业竞争力。本研究对提升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就业竞争力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由于受到外部环境和自身就业能力的影响,高校人文社科类专业毕业生就业面临较大的压力。高校如何紧跟时代缓解人文社科类大学生就业压力,人文社科专业大学生如何转变观念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企业如何打破局限性思维去支持高校人文社科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这些都是人文社科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所要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本文通过对河南科技大学人文社科专业本科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从学生自身发展、高校课程体系建设以及社会支持等几个方面提出有利于人文社科类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方法及对策。  相似文献   

9.
刘晶 《人才瞭望》2023,(20):24-26
<正>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推进优质人才培养,需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开展有效的教育培养活动,使学生的自我生存、自我发展能力得到提升。目前,就业市场不仅关注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能力,还重视学生的专业实践经验,高校应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在“互联网+”背景下,  相似文献   

10.
陈忱  房立洵 《人才瞭望》2017,(20):88-89
在经济新常态发展过程中,供给侧注重资源的合理配置,在提升创新能力的基础上,优化资源配置的理念,为高校深化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不断增强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供了方向.笔者在分析供给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新常态经济发展过程中,在供给侧思想指导下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具体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越来越大,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直接关系着社会的和谐和家庭的幸福.高校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战略,将极大的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进而提高大学生的生活幸福指数.在我国高等院校,不断改善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服务工作,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能力,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据中国教育在线网统计2015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49万,2016年达到765万,增幅为2.14%,2016年成为史上最难就业的一年,高职院校的大学毕业生要与全国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同台竞争.就业难的问题日益严峻,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成为目前很多学者研究的对象.基于此,对影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3.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也逐渐成为众多研究者的主题。笔者从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出现的问题出发,分析生涯发展教育对就业能力开发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生涯发展理念视角下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发展中,"供给侧"改革必须要进行,他改革的基本方法是提升基本效益和方法,高校"供给侧"改革应当注重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目前,大学生在就业创业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而"供给侧"的改革可以提供给大学生很多的帮助。为此,我国借鉴了关于外国培养创业大学生的方法方式,提供整体的创业大学生的有利环境;在观察外国的教育方式上,研究出属于我们社会主义的教育制度、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5.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学作为高职教育的公共基础课对职业教育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数学课堂中实施项目教学是目前数学教学的研究重点,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数学教育需要合理运用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从而确保高职数学课教学质量。本文对高职数学课与项目教学法的整合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对如何利用项目教学法提升高职学生数学能力与素养进行了探索,以期促进高职数学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就业能力成为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当前仍有许多大学生在毕业之后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判断界定,人们持不同的看法,有学者认为大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体现在为人处世以及求职能力方面,也  相似文献   

17.
阅读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方法之一,它对听说和写作能力的提高都有重要促进作用。笔者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以及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如何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困扰着诸多大学生。本文就大学生在英语阅读中存在的障碍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排除这些障碍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目前职业教育发展备受重视,落实科学发展观,采用以就业为导向的知识教育形式,是促进职业教育水平提升,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措施。翻转课堂教学形式重点发展主观学习意识,增强学生专业技能掌握,对提升学生岗位适应力以及就业工作能力有着重要帮助。文章立足中职国际贸易教学,结合翻转课堂教学特点,对中职国际贸易基础知识教学中教学目标课程体系建设进行分析,并对实践教学应用措施予以论述。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步伐的加快,当今世界对人力资源的质量要求也日益提高,有效的社会实践过程不仅是大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而且也是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意识觉醒的过程。因此,高校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必要途径。笔者结合多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实践,集中阐述了社会实践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的有效策略,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及提高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与经济高速增长的短期不平衡问题在就业领域的突出表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性因素也有社会性因素。而着力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引导大学生科学择业.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环节。有大量的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中间存在巨大的差距.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已经成为制约广大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