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中开展劳动教育,响应了我国实施劳动教育的相关政策,有着必要且深远的意义。本文通过“双主线四维度”的劳动教育教学设计,深入挖掘课程中的劳动元素,变革传统教学模式,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校企”师资共同授课,构建持续改进型专业课程+劳动教育闭环系统等举措,将劳动意识的培养和劳动能力的提高融入专业教育,使高职学生在具备职业技能水平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职业荣誉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  相似文献   

2.
《材料性能学》是材料及相关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方案紧密相关。本文结合课程教学实践,从“价值引领、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方面对开展该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结合“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要求挖掘并有机融合相关思政元素。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对本课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学措施和思路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为相关课程的思政教育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劳动教育实践课程是新时代大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课程的思想性和实践性,能够在培养大学生劳动技能的基础上塑造大学生的思想品格与综合素质,培育大学生的奋斗精神。本文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素质发展和能力建构需求,首先分析培育大学生奋斗精神的价值和开展劳动教育实践课程的现实意义,再分析奋斗精神培育与劳动教育实践课程的内在联系,最后从多个角度上提出基于劳动教育实践课程的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4.
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作为一门新开设的面向本专科层次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程,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劳动教育课程有助于充分发挥课程导向价值——“以劳育人”。本课程旨在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关于劳动教育的深刻阐述对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做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书院制”改革背后的育人新逻辑为推进劳动教育提供了更肥沃的制度土壤,亟待“一站式”学生社区探索体现实效的劳动教育实施路径。书院制育人模式与劳动育人理念高度耦合,可以通过书院社区的思想教育、师生交流、文化生活、生活服务促进劳动育人的推进,回应时代诉求。本文以平顶山学院智达书院为例介绍通过书院制开展劳动教育的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高校劳动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研究呈现三方面问题。第一,实施现状研究以全国范围广泛研究为主,缺少针对地方高校的范例研究;第二,体系研究多以“跨界”与“通融”理念指导下的课程建设研究为主体,时代发展、地方文化及高校办学特色等方面的整体生态体系研究并不突出;第三,劳动教育的生态属性及生态系统构建研究逐年增多,但聚焦地方高校的生态体系研究较少。研究发现,生态劳育及劳育生态内涵阐发可为体系构建提供理论支撑;调查发现,江西高校劳动教育实施生态困境主要表现为课时不足、课程类型单一及师资薄弱,且在现有课程建设中缺少时代发展、地方文化及高校办学特色,可通过增加课时、优化课型、培育师资、以及融合新媒体科技、地方特色文化、高校办学特色等手段系统构建江西高校劳动教育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7.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精神是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共同基础。在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劳动精神教育,以“劳”育人,树立“劳动光荣”意识,培养青年医学生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坚毅品格和敬业精神,有助于全面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本文从劳动精神融入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价值意蕴入手,探讨劳动精神推进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对劳动精神融入思政教育的实施途径进行分析梳理。  相似文献   

8.
高考,能否从“应试教育的指挥棒”,转变为“引导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指挥棒”?高考,能否科学定位普通中学的教育目标,让学生掌握就业谋生的技能?高考,能否由国家包办的制度,逐步变为推行国家统考和高校自行录取相结合的考试办法,发挥高校的主动性和特长?……这是人们对中国高考制度的期盼。  相似文献   

9.
从2001年起,我国开始在农村中小学推行格式布局的调整政策一“撤点并校”.其出发点是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加速城镇化进程等,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导致中小学教育面临一系列的困境.文章从不同的视角剖析后撤点并校时代农村中小学发展的困境,提出相应的突围策略.  相似文献   

10.
笔者主要是对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改革进行探析.从课程设计、目标确立、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个方面,分析了应用型本科教育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的原因.提出了一些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改革的对策:强调以“学以致用”为中心,改革课程体系,在课程设计上、在课程目标的确立上、在课程实施的环节上、在课程评价的方式上坚持以“应用”标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各个高校着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理工科专业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也变成高校教学改革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通信原理》是通信、电子、信息专业领域中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地位举足轻重。本文在“新工科”大背景下,基于对相关专业和课程特点的分析,深入挖掘该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通过适当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将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定“四个自信”等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进而探索此类课程中思政教育的开展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2012年教育部发布了新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并提出要确保每所中小学至少有一位心理健康教师!自2002年教育部颁布《纲要》以来,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完善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的重要形式和手段,目前已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目前,在心理健康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的进行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状况以及课程质量还无法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由于教师认识偏见以及师资条件的限制,心理健康教育仍很难以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3.
为让“课程思政”走进一线课堂,切实把“立德树人”思想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以电学基础课程为载体,切实把“立德树人”思想贯穿教学全过程。本文以“电路的频率响应”一节为例,讨论了电学基础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传统线上劳动教育的问题与不足,提出课程重构线上教学内容,采用“沉浸式”现场直播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沉浸式体验、场景式学习,劳动实践环节学生以团队协作的形式完成项目式劳动实践任务;理论教学环节深度融入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以劳模的视频案例为切入点,再现劳模进劳动实验室场景,营造与劳模面对面情境。实践表明,通过教学改革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和劳动创新能力,同时为线上教学课堂理念带来新的思考与创新。  相似文献   

15.
2020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基于此,本文在“三教”视阈下对内科护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进行探讨,首先阐述“三教”视阈下开展高职内科护理课程思政教学必要性,其次分析“三教”视阈下的高职内科护理课程思政教学现存问题,最后探讨“三教”视阈下的高职内科护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策略,以期为高职护理专业其他专业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赵丽 《人才瞭望》2014,(4):70-71
2014年,栾川县人社局将坚持实施“春风”行动、“春风”服务、“春风”政策三股春风.让县里的劳动人民能够更体面地劳动.让党的惠农政策走进千家万户.真正开启民生的幸福之路。  相似文献   

17.
《人才瞭望》2014,(1):73-73
2013年以来,我局以“保民生、促和谐”为抓手,采取多种举措.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积极宣传和认真实施《劳动合同法》,以规范用工管理为重点.继续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全市在职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有21.7万人.签订率为95%。开展小企业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专项行动和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春暖行动”.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保持在90%以上。二是加强劳动监察执法力度。积极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试点。组织开展专项执法检查,严厉打击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相似文献   

18.
教育工作其实有很大一块是编课程和教材.课程教材涉及的事情很多,但我们只要抓住三大点就好:第一个是明确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第二个是我们要教什么?第三个是怎么教? 关于我国中小学海洋科技教育这个话题,首先是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应该以国家海洋发展的有关政策文件为指引;其次我想介绍中小学海洋科技政策演变;最后是开展中小学科技教育的...  相似文献   

19.
推动高校劳动教育深度落地,需要对其实施状况进行客观且全面地把握。本研究对山西工商学院劳动教育实施的现状进行调研,在总结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实施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应理顺课程内容,增强理论与实践的关联性;凝练校园劳动文化,挖掘隐性劳动教育资源;深化专业劳动教育,推进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丰富学生评价方式,推行“档案袋”评价法;增强劳动教育资源保障能力,建立资源共享与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20.
课程思政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模式,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战略。专业教学贯穿大学人才培养始终,是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核心载体,亦是思政教育的必由路径。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开展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的教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文章以城乡规划专业设计类课程为例,围绕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等目标的达成,积极探索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同向同行的建设路径和实施策略:从课程体系、教学理念、教学目标等方面厘清思政教育建设思路,以思政资源、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为切入点,改革创新思政育人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