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古老而常讲常新的教法,在思政课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新形势下推进大学思政课教学中启发式教法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思政课教学设计中要体现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学实施中着力创新启发式教学环节,善用信息化、智能化教学条件,积极拓展实践教学平台服务启发式教学。着眼“大思政课”目标,积极构建大学思政课教学启发式教法创新的保障机制,从组织领导、教师能力建设、全员育人机制构建和实践教育平台优化等路径,系统推进启发式教法的创新,切实提高育人效能。  相似文献   

2.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其职业性和实践性特色决定了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环节。实施实践教学不仅是高职教育的需要,而且是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的需要,实践教学已成为高职思政课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3.
孙淑兰 《人才瞭望》2016,(22):185-186
思政课教学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如何在解决学生的政治导向以及道德观念导向等问题的同时,服务职业院校就业导向.笔者通过铁路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践和学生职业素养入手,试图寻找职业院校思政课教学与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契合点,以便更好地服务就业.并对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创新教学理念、深化教学改革、完善教学内涵和优化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4.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课程结构中处于特殊地位。考虑外出安全和出行成本等因素,全覆盖式组织学生开展校外实践教学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鉴于此,高校积极探索思政课校内实践教学模式,努力创新课堂实践形式、深入挖掘校内实践项目、充分利用网络优质资源、借助信息技术构建虚拟课堂,在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评价机制、教学方法等方面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努力提升高校思政课校内实践教学实效性,让校内实践教育与学生理论学习相辅相成,不断提升思政课整体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5.
许宁 《人才瞭望》2016,(4):208-209
高校在组织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时,第二课堂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挖掘第二课堂的价值,充分发挥其在思政课教学中的总用,通过分析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阐述借助第二课堂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可行性,同时提出构建思政课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的具体措施,为高校利用第二课堂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科技在教育领域融合探索过程中衍生出了新的教育方式,包括微课、慕课等线上课堂。在长期的探索中,线上课堂逐步与线下课堂融合,形成了混合式教学的新路径。以高职思政课程中的必修课程《思想道德与法治》为例,对高职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改革进行系统的探索,为高职高质量思政课堂的打造提供具体的参考。文章中结合当前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的实际特点对课堂教学进行具体设计,并结合具体实践提出高职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的实施经验,包括优化线下课堂与线上课堂的配合作用、突出学生群体的主体作用、打造个性化思政学习新路径等内容,依托混合式教学的实施,弥补传统思政课堂教学的短板与不足。  相似文献   

7.
百年党史中蕴藏着大量的劳育资源,积极开发系统化的党史劳育资源,是高职思政课劳育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高职思政课党史劳育资源的系统化开发应遵循政治规范性、价值引领性、学生主体性、职业训练性的基本原则。聚力线上线下资源库开发,推进多学科协同开发,加强跨界合作开发,注重区域本土化资源开发,是高职思政课党史劳育资源系统化开发的有效路径。通过推进理论性教学、探究型教学、实践域教学、情境化教学、议题式教学,党史劳育资源可以在高职思政课得到创新应用,成为高职思政课劳育建设的重要引擎,赋能高职思政课改革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8.
董晴睛 《人才瞭望》2017,(14):77-78
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高校注重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主要是注重高校学生创新精神、能力以及品质等方面的培养.高校思政课教学主要内容包括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以及心理等方面的素质,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之间有着目标上的相通相融性和相互的助推作用,鉴于此,高校加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就需要实施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9.
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协同育人,是提升新时代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效能的必然之举。关键在于明确高校思政课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领航地位,发挥思政课的领航作用。高校思政课领航课程思政建设对于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推进课程思政内涵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了“何以必要”的问题。思政课能够领航课程思政,是由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鲜明的社会主义属性所决定的,回答了“何以可能”的问题。构建教学目标引领、教学内容引领、教学方法引领、师资队伍引领于一体的现实进路,回答了思政课领航课程思政建设“如何推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课程思政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模式,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战略。专业教学贯穿大学人才培养始终,是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核心载体,亦是思政教育的必由路径。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开展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的教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文章以城乡规划专业设计类课程为例,围绕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等目标的达成,积极探索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同向同行的建设路径和实施策略:从课程体系、教学理念、教学目标等方面厘清思政教育建设思路,以思政资源、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为切入点,改革创新思政育人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1.
思政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应积极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助力打造思政课高效课堂,发挥好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运用好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微课堂、网络思政等形式启智润心,形成育人新局面。由此,结合我校工作实际,探析创新思政机制,扩展思政教学路径和方式,从入脑、入心、有声、有情等四个维度阐述思政教育内涵式发展,对打造高效的思政课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将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中,对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经贸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经贸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提出以问题为导向,应用多种教学方式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探索“四型五法六步”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创新,并通过《国际贸易概论》课程教学实践,提出加强课程思政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构建增强高职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实践范式,通过文献和实践研究,厘清影响高职思政课教学实效的有利因素和不利条件,提出构建增强高职思政教学实效性的实践范式:各高职院校应立足实践,继续加大思政教师队伍人才建设和培训力度,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教师队伍;针对思政教学特征,构建既具有职业特征,又具有学校特色的实践范式,一是建立规范的课前-课中-课后思政教学标准体系,二是建立专题教学基础上的多元教学实践范式,三是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实施体系,实现从动态、静态构建增强高职思政教学实效性的实践范式。  相似文献   

14.
杨伟兰 《人才瞭望》2017,(6):124-125
高职思政教学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课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必然性.笔者通过高职思政教师做好示范引导工作、创新高职思政课课堂教学方式、积极开展各种类型思政实践教学活动、发挥新媒体对思政教学的推广作用,有效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职思政教学中,提高思政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高等学校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开始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是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是构建创新型社会的必然趋势,是建设“大思政”教育的有效举措。当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思政面临着部分“双创”课教师思政素养有待提升、部分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方法实施合理性欠佳、个别学校创新创业课课程思政实施标准仍不明晰、个别学校创新创业课程思政育人氛围有待优化等问题,通过梳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现存问题,探索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方法路径,对加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高专业教师授课质量与思政素养、优化课程建设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涉农高职院校具有培育“三农”新型人才的职责与使命。脱贫攻坚作为“三农”领域的一次伟大实践,形成了重大成就和丰富经验,这些经验成果与高职思政课教学具有较强的契合性,是新时代涉农高职思政课育人的关键内容。从其价值意义上来讲,脱贫攻坚融入涉农高职思政课能有效激发学生知农爱农意识,培养高职学生的情怀与担当,形成贴近高职学情的思政“金课”。在思政课教学中,高职思政课教师要立足高职专业特点和学生学情,综合运用脱贫攻坚经验、精神与先进事迹等方式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开展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7.
以文化人,以艺通心,把经典艺术元素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用音乐、绘画、戏曲、舞蹈、影视等比较直观鲜明、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为思政课教学架起师生深入沟通的桥梁,能够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和感染力,进一步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经典艺术元素具有天然的德育功能,独特的表现形式,与思政教育高度契合,在思政课的理论教育和实践教学中,都可发挥其独一无二的显著优势。实践中,经典艺术元素以多种形式融入高职思政课,取得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随着“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教育发展目标的不断深入,高校教育工作者也在积极践行其要求,强化质量意识,转变发展方式,不断优化和创新教育教学体系,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而对于高职思政课来说,把积极心理学和思政课堂相结合,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出发点,在积极心理学和高职思政课的优势互补下,不断优化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及健全人格的形成提供更多的可能。本文就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开展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9.
全媒体给高职思政课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它提供了多样化的传播媒介和海量的教学资源,构建多层次的教学平台,为教学方法的革新奠定基础,推动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与此同时,也对高职思政课教学产生巨大的挑战,主要表现为膨胀的负面信息对思政课产生的严重干扰、网络舆情给思政课带来的巨大冲击、思政课教学主体面临众多挑战、给思政课教学客体带来消极影响。面对这一情况,高职思政课教学需要进行相应的应对。一方面,要提升思政课教师全媒体素养,另一方面,要探索基于学生需求侧的供给侧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高职院校不断探索创新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协同育人模式,强调两者协同合作、资源信息共享,积极构建思政育人大格局、大师资、大平台,发挥思政教育铸魂育人的作用。钟山职业技术学院以课堂教学启智育人、以第二课堂立德树人、以“双创”实践守正创新,建设有组织有实践的大思政育人平台,多角度开展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协同育人,发挥最大的育人实效性。同时,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对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协同育人的实施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了解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在协同育人方面的可行性、协同方式和育人效果,并提出改进和完善措施。促使协同育人过程中,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加强协同行动力,不断创新育人方式,探索育人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