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进一步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机制,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必须完善以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适应高等职业院校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高职院校"三层三阶三平台"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强化知识传授,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重在优化培养方案,开发高质量创新创业课程.  相似文献   

2.
韩红  卢本琼 《人才瞭望》2017,(10):107-108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和创新技能为基础内容,讲究创新、注重实践,力求培养出与专业相融合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笔者在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化对策,以期为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房健 《人才瞭望》2017,(2):170-171
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现阶段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面临的教育理念、课程体系以及师资队伍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将创新创业理念贯穿于专业教学过程、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建设、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以及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环境等手段提升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的人是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就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针对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现状,采取适当的措施,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5.
张龙 《人才瞭望》2023,(18):21-23
<正>高等职业教育是促进受教育者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形式,高职教育侧重于以就业为导向,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高职院校毕业生作为就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质量就业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开展以市场导向型为主的高等职业教育符合国家对职业教育开展的政策要求,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增设特色专业、深化育人内涵、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模式等多种途径实现对人才培养的转型。当前,就业市场瞬息万变,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与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高校体育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不仅能够培养出更具创新能力的体育从业者,促进体育专业与社会经济的深度对接,而且可以提高体育专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推动体育事业的创新发展。本文在双创理念下,运用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等,论述高校体育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发展契机和价值意蕴,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融合策略。包括引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教育理念、构建交叉融合的教育体系、将创意文化融入校园体育文化,以期推动高校体育专业的教学改革,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体育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7.
创新创业课程作为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依托,它应根据地方经济的发展情况,以专业教育为背景,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创造个性发展服务环境,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知识和能力,同时努力探索注重实践、多元化发展、开放和整体结合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8.
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是专业教学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突破口。课程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载体,如何强化课程专创融合的内涵建设,培育专创融合特色课程是一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本文通过对智能机器人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智能机器人应用与维护》的分析与探索,创新性提出“1221”专创融合课程建设路径,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创新实践、教学方法、教学考核等方面全方位挖掘专业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创新创业教育元素,从而实现专业技能与双创素养培养有机融合的教学目标。实践表明该路径可实现专业技能培养与创新创业教育同向同行、同频共振、深度融合。本文希冀为高职院校开展专创融合特色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王敏 《人才瞭望》2023,(8):42-44
<正>作为当前国家建设的重要任务和方向,新工科的出现给高等职业教育工程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带来了全新的活力,为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和道路,众多高等职业院校以新工科的时代背景作为工程专业发展的基点,有针对性地培养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高等职业院校作为我国人才输出的重要渠道,是我国工程行业人才的重要来源,工程检测是一项综合性的专业,在当今时代的影响下,工程检测优秀人才十分稀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新时代工程检测人才,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日渐重视,高等职业院校的地位也在逐渐提升,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也在社会上的各个岗位为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但是,随着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数量的增加,毕业生就业的问题日渐凸显,如何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尤为重要,而这同样也提高了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在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管理的创新实践落实成效,体现了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结合院校教育质量管理的多维度定位,实现全面系统的深化改革,打造王牌专业、特色专业,推进产教融合,加强教育服务功能,利用国际标准构建质量管理监控与评估,形成一套既满足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管理的创新实践要求,又体现出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管理水平,进而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主动担当起为党和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任。  相似文献   

12.
高职扩招作为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新动力。对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院校管理、招生录取、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等提出了新的挑战。高职院校扩招政策对职业教育体系的优化和人才培养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在生源结构的多元化、学生基础能力的差异化等挑战基础上,高职院校迫切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好地服务学生和社会发展。本文将探究在高职扩招背景下,如何基于招生育人理念,实施精准培养模式。并根据深入分析生源的多元化背景和学生能力的差异化特点,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旨在提升高职院校教育质量,为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3.
李爱红 《人才瞭望》2017,(8):104-106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和重要任务,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及创业心理素质、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从"专业"的视角提出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课程体系设计,包括突出专业岗位的创新创业大赛、围绕专业的创新创业实训、校外基地实训等六种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4.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对缓解大学生就业难、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社会和谐等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学中面临着教育理念落后、学生缺乏创业意识等问题,为此,应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改革创新创业教学方法等方式,提高高校创新创业教学的有效性。笔者在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进行价值考量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困境,最后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路径进行了求索。  相似文献   

15.
为响应国家创新创业教育的行动要求,从毕业生就业需求出发,提出财经类本科院校信息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思路,从金融特色的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创业创新实践平台搭建、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力提升等角度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徐进 《人才瞭望》2017,(16):86-87
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背景下,人员素质测评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员素质测评实践操作技能,还要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与意识的培养,应用型高校应顺应国家战略指引,树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着力构建基于创新创业导向的应用型高校人员素质测评课程实训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7.
近年,高职院校的创业社团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宏观政策支持下不断发展,它在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大学生企业家精神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但是作为近些年新发展的社团类型,它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进一步开展.笔者分析创业社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对高职院校的就创工作模式提出建议,以期让高校就创业活动能更加有效地开展.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应用型人才和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时期要能够积极分析高职院校当前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并积极采取相应的解决和应对措施。通过更多教学模式的引入和创新,更好更全面的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全面性和有效性,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本文也将从目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出发,对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实践进行了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19.
杨晓花 《人才瞭望》2017,(14):82-83
在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应用型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逐渐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本研究聚焦于这一主题,通过文献研究法、实践调查法,对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认为应用型高校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需要做到四个方面:一是确立培养理念,健全培养制度;二是搭建教学平台,打造实践体系;三是推行有效管理,完善激励机制;四是优化保障措施,引介评估举措.只有多向齐下,才能保证培养成效.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已成为各地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因此,作为社会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地方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应通过对特色优质学科专业的重点开发建设,获取专业竞争优势,提升艺术设计专业竞争力,对自身进行科学定位,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制定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工匠精神”为价值导向,理清非遗“工匠精神”与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关系,阐述了现阶段地方民办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