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陪伴他们长大的时光是宝贵的。身为父母,你给孩子带来的到底是温柔的雨露,还是刺骨的寒风?该怎样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和陪伴?2018年,本刊将在每一期的“教育会客厅”邀请一位教育大咖来做客,告诉我们该如何做更好的父母,养出更健康的孩子。  相似文献   

2.
做了父母的人,迟早要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到底该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回想我们这一代人的童年,没什么教育理论,没什么专家讲座,没什么育儿杂志,我们的父母甚至没时间管教我们、陪伴我们,但是,我们依然在相对简单很多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自如。如今,  相似文献   

3.
张燕 《职业》2011,(2):102-102
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是"拥有一颗爱孩子的心"!作为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的班主任更需要爱心,老师应该极力做到让学生对自己产生"朋友般"的信赖。一、用爱的言行,使学生感受到"父母"就在身边  相似文献   

4.
薛秋萍 《现代交际》2011,(10):180-181
笔者曾在《读者》上看到一篇关于中国农村"留守孩子"的文章,读后颇有感慨。"留守孩子"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随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4周岁以下的儿童。在调查中发现,由于缺乏来自父母的亲情呵护与完整的家庭教育与监护,许多"留守"孩子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出现严重问题,有的还出现违法犯罪行为。而另一些有过"留守"经历的孩子,他们又随父母远离故乡,去异地生活、学习,人们常把这批孩子称为"新市民孩子"。"新市民孩子"能否融入新的集体,他们的身心又会经历怎样的变化?2008年9月,我接了一个高一职高班,包某就是其中的一个"新市民孩子",在不断的磨合与规范中,他顺利地完成了学业,走上了工作岗位。回想自己一起与他走过的三年历程,感觉如释重负而又十分欣慰。  相似文献   

5.
<正>每天守着孩子未必是孩子想要的陪伴,同样,父母不在孩子身边也未必不能给孩子温暖。中考结束,是考生忙碌的结束,却是一部分考生家长忙碌的开始。孩子考得怎么样?能上什么样的高中?哪所高中师资条件更好?有的孩子刚一出考场,家长就忙着到处咨询了。这样  相似文献   

6.
在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父母如果使了特别大的劲儿,觉得特别累,那一定是不对的。因为教育和陪伴孩子,应该是世界上最轻松、幸福的事情。这个人的名字叫樊登。因为创办“樊登读书”声名鹊起,也让数以千万计的家庭爱,上读书并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7.
张玉 《职业》2011,(29):126-126
在指导儿童阅读的过程中,该如何寻找到童话教学的最佳切入点,捕捉教材中的"真善美",让它陪伴、影响、启迪孩子的一生呢?笔者认为应该注重以下几个关键点。  相似文献   

8.
叶子 《女性天地》2011,(11):53-53
许多家长都有这样的体会:自己十分爱孩子,可孩子却难以感受到父母之爱。为什么会这样呢?应该怎样正确地向孩子示爱?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布林莫尔学院父母中心的指导者哈丽雅特博士说,家长应该准备这样一张每日爱的检查表:1.告诉孩子"我爱你"。2.通过温和的触觉来传达对孩子的爱意。3.关心孩子的行踪,注意他们什么时候回来和什么时候出去。4.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5.注意到孩子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6.问孩子对家长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在隔代教育家庭中,隔代亲的现象十分普遍,即老人和孩子非常亲密,父母夹在中间,跟老人和孩子的关系相对显得疏远。是什么原因导致本应该浓浓的亲情变淡了呢?父母该怎么面对这种现象呢?  相似文献   

10.
越来越多的妈妈选择在孩子出生后的头3年成为全职妈妈,认为孩子上了幼儿园就万事大吉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为了给孩子更多的陪伴和更好的启蒙教育,越来越多的高知妈妈选择在孩子出生后的头3年当全职妈妈。她们的美好设想是,让孩子在3岁前享受到最好的照顾,  相似文献   

11.
正我觉得中国的家庭教育主要有三个严重的问题:一是以“隔代教育”取代“亲子教育”,二是以师生关系取代亲子关系,三是父母给孩子的物质满足过度,而精神陪伴与引领不够。其中,“父爱缺席”属于第三个问题,特别值得反思。造成“影子爸爸”的原因何在呢?我觉得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传统的家庭观念在作祟。长期以来,很多家庭都是男主外女主内,男性只管在外做事,挣钱,不管孩子,也不管家务。二是一些男性有“大男子主义”倾向,总觉得生孩子、  相似文献   

12.
芝麻开门     
芝麻开门测一测你是否会教育孩子做父母的都想教育好孩子,但是否得法.汀往不得而知。请认真回答下列问题,并将总得分与结果对照,将会给你一些启示。1.孩子伤心地告诉你:一件珍贵的东西丢失厂,此时你作何反应?A安慰孩子,尽量使孩子不要为此事而太难过。(1分)...  相似文献   

13.
正静待花开"育儿焦虑"是如今日益凸显的社会性问题。望子成龙的期盼,让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愈发急功近利。报名季家长在校门外彻夜排起的长队,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各类昂贵培训班,奥数竞赛加分取消后家长们择校无门的焦急情绪……无不反映出,父母生怕子女输在了起跑线上,却忘记爱和陪伴,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源泉,才能让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拥有披荆斩棘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尊敬老人,意味着一种感恩,意味着继承,更意味着一个人的人格健全。家长必须从小培养孩子尊敬老人的习惯,教育孩子关爱老人。1.父母以身作则。在孩子眼里,父母能做的,他就能做;父母怎样做,他就可以怎样做。所以,父母如果在家给老人端茶送水,在外给老人让座让道,孩子就会把这些行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再婚家庭的数量急剧上升,再婚家庭中孩子的教育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继父母们应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尽可能在精神上重视和满足他们,让孩子减轻心理负担。如果不能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初始家庭,那么至少给他们完整的父爱和母爱吧。究竟继父母们该如何在新家庭中找到自己的适当位置,使孩子重新获得父母的爱,并健康而快乐地成长呢?  相似文献   

16.
计宇  郝林 《现代交际》2010,(12):62-62
应该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不使其成为"爱的枷锁",一直是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重要课题。半个世纪以来,对于亲子关系的研究林林总总,学者们从家庭结构类型、父母的情绪智力、孩子的自身特点等诸多方面对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但这些研究大都从外显层面去研究亲子关系的形成,而没有把亲子关系放在一个更大的系统——家族系统中去深入研究形成各种亲子关系产生的内在的、隐性的原因,因而无法从根源上让父母意识到他们教育孩子的观念、行为模式的根本动力所在——"家族内隐藏的力"。  相似文献   

17.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普天下做父母的共同愿望。你想想吧,那一个做父母的不期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民族栋梁,具有雄才大略?不期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国家精英,领袖群伦?不期望自己的孩子事业有成,不会为日常的生计操心?不期望自己的孩子,孝敬父母,友爱亲朋?不期望自己的孩子具有正常、健康的情感,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相似文献   

18.
陪伴的前提是参与对方 陪伴很重要,我们需要陪伴,也想要陪伴别人.对孩子、伴侣、朋友、客户在一起,我们想要给予陪伴.我们孤身一人,挫败难过,委屈寂寞,也需要被陪伴. 但很多时候我们得到的和给出的陪伴,都不尽如人意.这种陪伴并不让人舒服,又说不出所以然.因为我们并不了解陪伴. 首先,跟一个人在一起不一定是陪伴.与有些人在一起,你们各自玩着手机,没有交流,没有默契,这跟坐地铁遇到了几千几万人一样,只是擦肩而过,只不过你们擦肩的时间有点长而已.有的父母以陪孩子之名在家,然后做家务,做各种事情,一样是没有真正的陪伴.  相似文献   

19.
正很多家长都会困惑:为什么孩子有时候乖得出奇,有时候却调皮得让人火冒三丈?如果不了解孩子的心,我们看到的往往是孩子的"问题"。而当我们纠结于这些"问题"时,容易把孩子当作负担甚至是累赘,也就不可能享受陪伴和养育孩子的乐趣。所以,只有了解孩子的心,我们才能给孩子最有智慧的爱。作为父母,我们究竟对自己的孩子了解多少呢?儿童发展心理学家塞尔玛·弗雷伯格曾说:"我们对生命之初的3年几乎毫无印象,所以,当我们试图进入小孩的世界时,就像外星人一样,对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的爱     
冬雨 《当代老年》2007,(11):12-12
有一天,一位母亲向我抱怨她的女儿,说女儿不够体贴她,对她很冷漠,她伤心透了。我安慰她说:我觉得她很记挂你呢,每次出差,好像她都给您买这买那,我对自己母亲就没有做到这样呢。想不到阿姨竟然说:她那是内疚,就用东西来打发我,就像有些所谓成功的父母,不花时间和心思好好陪伴孩子,把孩子送到昂贵的寄宿学校,给孩子买各种奢侈品,孩子其实需要真正的爱。老人也一样,我有钱,我什么都不缺,就缺女儿心里对我的爱,非物质的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