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文化批判理论与当代中国民族主义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汪晖北京青年报张天蔚A从1993年开始,“东方主义”、“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后殖民主义”等理论一时成了中国一批青年知识分子的热门话题、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态度及处理国际事务的做法,促使中国青年,尤其是...  相似文献   

2.
品牌收购之所以吸引眼球,不仅如《大预测》作者阿文德·萨勃拉曼尼亚所言,来自“世界”处于“中国经济”阴影下的焦虑,更关键是全球资本主义劳动分工制造的“幻觉”:“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导致“创意产业”横空出世,“金融资本”翻云覆雨,直至宣称“非物质劳动”在数字资本主义时代的霸权地位,仿佛“全球经济”处于“失重”状况,既可以完美地分离,又能够自由地漂移。  相似文献   

3.
在文化人的书斋里,鲁迅被作为了一个供奉的对象,他有时候被当作一种文化符码,各种各样的文化人用它把自己贴牌成为批判者、战斗者的形象。以笔为武器,进行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这是有责任的文化人的担当,作为社会良心的知识分子,应该在独立的立场上向这个时代发言。在这方面,鲁迅无疑是一个杰出的楷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冷面热肠,刚柔并用,基于一种深沉的大爱,鲁迅以峻急和冷酷的锋芒,表示对一切社会暗面的“决不饶恕”。王国维的“独立精神,自由思想”,鲁迅的“横眉冷对,俯首甘为”,确立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谱系与人格…  相似文献   

4.
德国哲学家马尔库塞在批评资本主义制度的负面效应时,提出过“单面人”概念。“单面人”,是资本主义制度不可避免的产物,是人类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难以避免的现象,这是一种“异化人”。他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人在其自身发展中的片面性和残缺性。许多西方学者对这一历史现象,作出了许多深刻而具体的揭露和批判。今天,我们为了抵御和防止西方反动势力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西化”、“分化”和瓦解,需要提出另一个新概念——“两面人”。  相似文献   

5.
企业的“隐藏价值”——智力资本1993年,德鲁克在《后资本主义社会》一书中指出:“知识生产力已经成为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成就的关键,在这一改变的推动下,西方以工业社会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社会将转向以知识社会为特征的后资本主义社会。”如其所言,一种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与东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全球化”这个口号在中国越喊越响。好象它是世界上以往从来没有过的一个什么了不起的新事物。现在,许多人一提全球化,就不由自主地会有两个联想:一是巨大的发展前景,一是东南亚金融危机。前者令人跃跃欲试,后者令人谈虎色变。实际上,全球化不是新事物。在西方知识界,“全球化”的代名词就是“全球资本主义化”。这个代名词说明,全球化历史进程至少从资本主义在西欧产生的时代就已经开始了。概而言之,全球化就是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传播,从而不断加强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的融会与联系。因此,也…  相似文献   

7.
明年是“五年计划”时代的终结年,同时也是新“五年规划”时代的开启年。以此为起点,中国这艘巨轮将沿着“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航道,驶向“以人为本,社会和谐”的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彼岸。然而,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8.
生态社会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后在西方发达国家生态运动中崛起社会的一种将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的政治思潮.是传统社会主义不能有效应对资本主义工业化、全球化带来的全球生态危机新挑战的产物: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观是其理论基石和核心。生态社会主义将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相结合,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重大发现:这一思潮在苏东剧变、传统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之际,不仅取得蓬勃发展,而且走上西方国家的政治舞台,这不仅有力地反击了西方右翼势力“社会主义终结论”的错误认识,与传统社会主义相比,它也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新视角,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新书推荐     
《领导文萃》2008,(20):154-155
《另一个国度》[德]扬一维尔纳·米勒著新星出版社2008年5月出版德国知识分子对两德统一作何反应?他们如何看待德国的民族身份及其国际新地位?本书是一部重要著作,它不仅考察了德国人变化中的民族观,讨论了它们同纳粹时代的关系。也清点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政治思想的广泛发展——同时批判地反思了德国作家、思想家长期以来的一些盲点。作者分析了君特·格拉斯、尤尔根·哈贝马斯和其他一些所谓“怀疑的一代人”的回应,并讨论了“宪法爱国主义”这个德国观念。也讨论了“1968年一代”的反民族主义,并且首次全面地分析了德国“新右派”。  相似文献   

10.
德国波尔教授最近在东方文化与社会发展国际研讨会上说,儒家作为人的学问,对我们时代的意义和价值,是欧洲学术界值得探讨的一个课题。儒家的人文文义哲学是与天道哲学相通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沟通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和谐和顺应。儒学的精神实质是承认在人的天性中,有一种潜在的向善意识,并派生一系列的道德观念(如守纪律、忍耐精神、和谐)和较高的成就意识如勤俭节约、强烈的集体意识等等,都有利于促进经济现代化。波尔认为,五四时代中国面临民族危机,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决心抛弃自身文化传统,选择西方的意识形态。今天,中国…  相似文献   

11.
文官制度的建立确是社会的进步,然而不同时代的文官制度有其不同的社会条件。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学”和“仕”的问题上也要走专业化道路,学就是学,仕就是仕,一心一意,才能做好各自的事情。一个人要做知识分子,无论是所谓公共知识分子还是专业知识分子,独立判断的能力和勇气都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12.
最近,江泽民同志向全党郑重提出,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总结我们党近80年的历史经验,结合新形势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对我们党的性质、根本宗旨和历史任务的新概括,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又为面向新世纪加强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在“三个代表”中,江泽民同志把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放在首位,具有重要的思想内涵和实践价值。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这一重要思想,对…  相似文献   

13.
“软政权”与分利集团化:中国现代化的两重陷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软政权”与分利集团化:中国现代化的两重陷阱上海师范大学萧功秦从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这一段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当代改革的第一思潮时代。知识分子、一般国民和改革决策者出于对旧体制弊端的强烈不满,往往具有一种深切的文化焦灼感,并不同程度地受到激进的改革思...  相似文献   

14.
经济日报出版社最近推出的新书《解释中国》,副标题为《(第三只眼睛看中国)批判》,是一本精心策划的通俗政治读物。此书打着批判《第三只眼睛看中国》的名义,真实的意图却是“对《第三只眼睛看中国》提出的新思路作出解释”,“介绍《第四只眼睛看中国》的主要内容和观点”,进一步阐发曾化名“德国汉学家洛伊宁格尔”的王山“对中国当代史和改革开放以来的问题作出的具有挑战意味的论断”,“为创造21世纪的中国文明提供理论上的可能性”[1]。《解释中国》代表了当代中国某些社会阶层和集团的利益,提出了一种“具有挑战意味”的政…  相似文献   

15.
西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是指现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调控,它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市场经济为基础,国家凭借其所掌握的各种调控手段,对宏观经济的运行施加干预和影响行为的总和。(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的调节的内容。1.调节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国家里,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矛盾的主要方面或基本特征,是有支付能力的总需求不足,这就决定了资本主义的宏观经济调控,必须侧重于扩大或刺激有效需求,以维持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所绝对必需的市场条件,使得包含着“m”的大量商品能够完成从“W”到“G”的“惊险…  相似文献   

16.
1996年,哈佛教授亚当·布兰顿等著书《合竞时代》(“Coopetition”)。“合竞”一词形象地概括了这个新竞争时代的本质特征。“合竞”,合作中竞争,竞争中合作,合作起来与其他商业生态圈竞争,合起来才能竞争。“合竞”,是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信息技术的普及是形成竞合关系的两个原动力。在现在的世界,任何一个商业实体已经不可能在哪怕在很小的领域垄断全球市场;而有了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任何一个商业实体都可以用很低的成本和其全球的合作伙伴展开深入的合作。以合作为基础,放眼全球去充分竞争,这就是“合竞时代”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新左翼”理论家威廉·塞蒙、罗宾·布莱克伯恩与本刊编辑部举行座谈本刊讯(记者杨平)7月15日,美国斯坦福大学法学院教授威廉·塞蒙及英国《新左翼评论》主编罗宾·布莱克伯恩应本刊编辑部邀约,在建国建店与中国学者及本刊举行座谈会,就当代世界潮流中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全球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全球化”这两个术语在各种文献中出现的频率是非常多的。早在1994年,笔者曾就这个问题与当时来中国主讲全球化问题的美国杜克大学教授德里克先生讨论过。德里克先生说,“现在讨论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但是,话虽如此  相似文献   

19.
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总体逻辑可以从公民社会的角度进行考察。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条件的变化,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方法论上开始对从单纯经济的角度来把握资本主义进行了反思,在学术背景上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转向了西方政治哲学和文化社会学。这一转变,表现在公民社会问题上,就是把经典马克思主义从经济基础的视角来理解公民社会,转换到从文化与上层建筑的视角来理解市民社会。这就是作为公共领域的公民社会。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问题就转变为公共领域的文化领导权问题。从葛兰西的“阵地战”到哈贝马斯的“第三条民主”道路等问题,之后形成的与卢卡奇传统不同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理论,开启了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思潮。  相似文献   

20.
在资源配置全球化和中国逐渐融入WTO体系的背景下,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态势日趋明显。不管我们喜欢不喜欢,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是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这里,人们的目光都集中在与“美国制造”、“日本制造”等相对的“中国制造”问题上。其实,在这里对接的中间形态是外资企业“在中国制造”。最近,这种“在中国制造”又趋于利用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通过在中国上市或跨国并购,直接利用中国国内资本这种方式完成。今年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