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四时期湖南先进知识分子积极兴办报刊,将其作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途径,爱国和革命成为当时湖南报刊宣传的主题。湖南进步报刊是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主要大众媒介,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进步报刊主要有《湘江评论》《新湖南》和《湖南通俗报》。湖南进步报刊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积极传播新思想,与当时的马克思主义组织和进步书社联结成马克思主义的宣传阵地,使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后期革命运动和湖南早期党团组织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清末立宪时期的《申报》作为一家民营报刊,同其他民营报刊一样,言论没有固步自封,而是对晚清的宪政进行了客观的评论,打开了国民的视野,取得了较好的舆论效应。文章从《申报》舆论的兴起?舆论的主要内容?舆论的特点等三方面进行了论述,试图折射出清末民营报刊舆论的活跃性,反映出当时民营报刊舆论的特点及舆论活跃的原因,以期对清末思想文化领域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论近代报刊与中国现代化意识的交互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两方面论述了近代报刊与中国现代化意识之间的关系。近代报刊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对于近代中国主要社会思潮———现代化意识的萌芽和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是现代化意识的引进者、培育者、刺激者和普及者;另一方面,中国现代化意识的发展也给近代报刊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特殊的生存环境,使得近代报刊具有了与时代相适应的特殊性质、功能、地位和特点。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代报刊的"通信"栏,为章士钊主持的《民立报》、《独立周报》和《甲寅》杂志首创。"通信"栏的设置,既吸引了众多青年思想家和学者名流参与,又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发表言论的平台。它加强了编者与读者之间的思想互动,也反映了"通信"栏与当时政治、社会、文化的互动。在一定意义上,《甲寅》"通信"栏不仅推动了民初报刊公共舆论的发展,而且对于《新青年》"通信"栏及其所讨论的问题也具有引领和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长久以来,中国新闻史研究被看做是政治史、革命史来展开,在新闻史研究的分期问题上存在引导偏向.反观成书于1927年的《中国报学史》,遵循“两条腿”思想,在以报刊为本体研究对象基础上讨论新闻事业产生、发展、变化的历史.同时,作为我国第一部报刊研究专著,它的史学拓荒地位也可以对当今的中国报刊研究形成关照.本文借助对《中国报学史》的本体性和史料价值的论述,反思当前报刊史研究的本体思维承继和特殊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6.
《申报》是近代中国创设较早,历时最久的报刊.其创刊不久,即对"杨乃武案"进行了长达三年多的追踪报道.在对"杨乃武案"的报道过程中,《申报》始终秉持"真实无妄""靡不毕载"的报道原则,从而使其在刊载内容上较之传统官报更为广泛.除了秉持"有闻必录"的报道与刊载,《申报》还对于"杨乃武案"审理过程中所暴露出的司法弊端与官场陋习给予揭露与批判,彰显了其作为社会舆论的立场,充分发挥了近代报刊媒介"开启民智"的功能,标志着中国近代报刊媒介素养的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7.
吴作兴 《老友》2013,(7):70
我是一名退休教师,和《老友》的交往只有半年,在这短暂的半年中,我对《老友》产生了深深的感情。去年10月,我们学校"老协"小组推选我当宣传员,任务是向有关报刊投稿,展示我们的晚年生活。当时我很想推脱这项苦差事,可是实在推脱不了,因为同事们大多知道,我在十几年前,曾在《人民日报》《中国  相似文献   

8.
近代上海中医普及性报刊是健康教育与近代传媒结合的产物,反映了大众的卫生诉求及当时的卫生状况,展现了中国传统医学丰富多彩的面貌,体现了特殊时期中医从业者的生存状态与精神追求,是特殊时期中医发展保持本色的重要形式以及中国特色近代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汪英宾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报界名人,一生辗转于报界、官场和高校。他曾在《申报》《时事新报》等处任要职,先后在南方大学、光华大学和沪江大学等高校任报学科(系)主任,翻译过《报人信条》,出版有新闻史专著《中国报刊的兴起》等。他躬身报刊实践、勤思报学发展,也致力于新闻教育的倡导与普及,是不可多得的专业人才。新闻史学界每论及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与中国新闻界的关系、中国新闻教育发展史、中国新闻史历史分期界定等问题时多会提及汪英宾,但有关汪英宾生平的文献资料却不多,零星论文即便有所涉及也缺乏系统关照。兹爬梳史料,对汪英宾的生平和职业生涯进行考述。  相似文献   

10.
《时务报》是维新时期最具影响力的报刊,官方在《时务报》不同时期扮演的角色值得关注。张之洞等地方督抚对《时务报》的襄助为其赢得发展机遇,汪梁之争促使以光绪帝为首的帝党官办《时务报》,开创了官方"管制"报刊的模式。戊戌政变后,后党掌握舆论主导权,清廷停办《时务报》,对其他报刊进行"规范化"管理。官方对《时务报》的管控,体现了清廷对政论报刊的重视与防范。  相似文献   

11.
翻检与探賾中国古代报刊的历史脉络与发展进程不难发现:中国古代报刊历史漫长、继轨无绝,是维护国家"大一统"局面和稳固统治秩序的得力助手与有效工具;囿于封建制度与顽固势力严酷禁锢,古代报刊因不具备适宜的生存环境与充分的进化条件而无法向近代报刊演进;古代报刊是掌握在统治者手中的独享特权,普通大众一直被排斥在阅读对象范围之外;晚近时期的报刊不仅没能过渡到近代报刊,而且日益成为革命事业的绊脚石、社会进步的拦路虎。通过对古代报刊发展历程及其办报实践的回溯与探析,检视与探究其未能演变为近代报刊的深层次的各种原因以及其未能向近代化程途嬗进与衍化的诸多制约性因素,可以得出对报纸鼎革、报企转型及报业升级的有益启示与现实镜鉴。  相似文献   

12.
邹韬奋一生创办过的报刊都曾在大众中引起强烈的反响。他在一生的新闻出版历程中,始终是和人民站在一起的,以大众的立场作为所办报刊的立场,他把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中心确定为办报刊的宗旨,在报刊的内容和版面、栏目设置上始终以大众为根本出发点,重视读者的需要,发扬服务的精神。在经营方面,邹韬奋仍然以大众为本,维护读者的利益,同时还充分发挥舆论的作用,为民主进步,为民众赢得抗战的胜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这种新闻宣传的大众性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巨大影响,对现今我国传媒的发展来说也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报刊是社会的窗口 ,老报刊更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从 1898年创办《蜀报》至 1911年底 ,在成都先后共出现过 4 8份报刊。本文概述了清末成都报刊的发展 ,分析了清末报刊呈现出的诸多特点。  相似文献   

14.
旧中国藏文报刊大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文献资料,对1949年以前中国藏文报刊的基本面貌进行了全面梳理,勾划其发展的轮廓和基本品质。此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藏文报刊发展史研究》之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5.
早期《申报》刊载了大量的竹枝词,它们以通俗平直的风格描述了上海当时的风土人情和社会娱乐生活等多个方面的内容。《申报》早期大量刊载竹枝词,一则可以看出《申报》早期内容编排的大众化和通俗化趋势,同时也全面理解清末当时上海报刊文化消费的好奇性和民俗性。  相似文献   

16.
鲁迅在《申报》符号中发现了统治、知识、革命、孩子等多种主题,鲁迅以《申报》符号扫描中国的场景,侧重叙述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打造“中国”的丰富层面与深层内涵,进行一种卓绝的思考与反抗。鲁迅借用《申报》符号构筑了现代中国的两只底座:客观状态的现代中国(报刊显现)和主观状态的现代中国(精神显现)。  相似文献   

17.
1901-1904年,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分裂成为革命派和改良派两个不同的派别,并分别利用其发行的报刊宣传自己的政治思想和主张.其间,革命派创办的报刊在控诉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掠夺、揭露清王朝统治者的腐败、批判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和道德观念、号召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方面产生了较大影响,发挥了积极的进步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作为我党早期新闻工作者,恽代英积极参与新闻实践,一生创办并主持《中国青年》、《红旗》等十多种报刊,发表新闻类文章无数;他注重报刊的宣传和指导功能、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和群众性、注重报刊经营等新闻理念对今天的新闻工作仍具极强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9.
论五四时期浙江报刊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时期迎来了浙江报刊的第二个出版高潮.五四时期的浙江报刊具有如下特征:相当数量的报刊是反帝反封建与开启民智的进步报刊;少数进步报刊开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学生报刊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专业性报刊增加迅速;有相当一部分报刊存在时间很短;地域上的不平衡现象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20.
义和团运动是晚清史上的一大重要历史事件,《申报》作为近代中国一份历史悠久的报纸,对此有着不同于朝廷旨意的独到见解。《申报》对义和团运动的整体舆论导向是否定的。义和团运动兴起之初,《申报》就主张组织团练进行镇压,严惩闹教起事者。当清政府的态度开始转为招抚后,《申报》又希望清政府能够停止招抚,并坚决反对对外宣战。后来《申报》接连刊发文章,积极在中外之间斡旋,力劝朝廷停战议和。到议和阶段,《申报》则对和约内容给予正面评价,并提出了一些强国设想。通过对《申报》舆论的整理和研究,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了解义和团运动期间上海市民阶层的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