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藏的人权问题一直是少数西方国家和藏独势力攻击中国的一个借口。西藏是否真的存在所谓侵犯少数民族人权的问题?从国际人权法的角度阐述国家承担人权保护的国际法义务的前提,并对照国际人权法的相关规定与西藏人权状况的事实,论证了中国在并未承担全部国际法义务的条件下,对西藏少数民族尤其是藏族,在宗教信仰自由、藏族文化的保护、藏族人民使用和发展语言文字的权利方面实施了最充分的保护,以法律和事实戳穿了关于中国政府侵犯藏族宗教信仰自由、实施文化灭绝、藏族人民没有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权利的谎言。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有关人权问题的报告中,中国西藏的语言、文化、宗教、环境始终是一个热门话题。近来,"藏独"分子和少数西方政客又在捏造和炒作。事实上,60余年来,中央政府致力于在西藏建立现代教育体系,藏语的保护远胜于世界上其它许多少数民族语言;充分尊重西藏的宗教信仰自由;积极保护宗教文化遗产,传承藏族文化;在大力推动西藏现代化建设的同时,有效保护了西藏地区生态的多样性与重要生态区,实现了西藏社会的全面进步,使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更加巩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更加枝繁叶茂。西藏之所以屡屡成为话题,这既有民族国家理念的差异,也有不了解西藏实际情况所导致的误读、误解,更有"藏独"和一些西方政客别有用心的歪曲。驳斥这些歪曲和误解,还世界以真相,可以正视听。  相似文献   

3.
以党中央历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为视角分析中国共产党关于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和经验,对于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建设美丽幸福新西藏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分为改革开放初期的奋力探索、进入新世纪的稳步推进、十八大以来的全面深化等阶段;取得的主要成就有突出西藏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地位,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牢固建立;牢固树立底线意识,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生态经济规模不断壮大,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顶层设计保障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日臻完善。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实践主要得益于坚持党对西藏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西藏各族人民为中心、坚持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的继承与创新、坚持生态保护系统思维、坚持走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重要的文化积淀,也是解释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身份、显示文化个性的依据,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自尊和自信的精神归宿。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特别是在互联网语境下,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不断丰富和创新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和传播路径,是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的应有之义,更是当下发展西藏文化产业的重大命题。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自西藏和平解放以来的援藏工作,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和中央援藏政策的调整,经历了西藏和平解放至文革结束之初的持续援藏、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9年的重点援藏和1990年至2002年的对口援藏三个阶段,并延续至今。无疑,中共中央的援藏工作,对促进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善西藏各族人民的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体现了中共中央对西藏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西藏各族人民生活的关心与爱护,是党的民族政策、民族理论在西藏的一个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6.
西藏和平解放是西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在西藏和平解放的决策、推进、巩固三个历史关键节点上,毛泽东统筹国际、国内形势,运筹内政与外交,立足经济工作争取政治主动权,有力地推进了西藏解放的历史进程,为西藏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奠定了基础.毛泽东高屋建瓴的构思与布局,对今天处理边疆问题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西藏大学生的人格结构与汉族学生的异同是一个重要的但研究尚不够的课题。使用包含125个自立人格特质词的问卷对321名西藏大学生的调查发现,西藏大学生自立人格的结构与汉族学生的基本一致,都主要包括独立性、主动性、责任性、灵活性与开放性5个基本维度。同时西藏大学生自立人格的结构也有其特点,主要表现为自立人格特质并不在人际和个人领域分别聚焦。研究结果还提示,自立人格结构具有一定的跨文化和区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西藏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价值,这里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十分突出。经过建国后60多年的开发与建设,西藏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长期以来,区域发展重资本投入轻科技投入,导致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产业素质不高,呈粗放型增长态势,并引致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转变西藏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红色资源是红色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有效实现西藏红色文化资源价值和功能,对于服务当下国家战略需求与对接西藏红色资源的当代转化具有重要意义。广义上的西藏红色旅游资源不仅体现具有“西藏特点”的演化逻辑、内涵特征与话语表达,形成一个涵盖拓展层、核心层和生长层的资源生成的时间轴线,而且呈现资源赋存的空间范围较广、资源生成的时间轴线聚焦核心层和资源类型的空间分布不均衡。由此,在其资源价值实现路径中需要厚植共享、共建与共融的发展理念,注重开发多层级的主题型产品,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中原生性与次生性有效互动的潜在价值。特别是对其多样性分布特征的认知,进一步明晰原生性与次生性的互动关系,为新时代西藏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价值实现提供新的方向与思路。  相似文献   

10.
西藏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工业化对其影响较大。在新的发展环境中西藏矿业发展面临诸多特殊性,主要包括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发展阶段的特殊性、战略地位的特殊性、区域状况的特殊性。这些特殊因素的存在使西藏自治区矿业发展道路不同于内地区域,带有明显的西藏特色。理解和把握这一特色,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央财政补助对西藏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以西藏1978-2007年数据为基础,对中央财政补助对西藏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央财政补助与西藏GDP、西藏人均GDP以及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其中对西藏宏观经济的影响大于对农牧民收入的影响.从脉冲响应函数看,中央财政补助冲击对西藏GDP、人均GDP以及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始终具有正向影响,且这种冲击具有拉长的持续效应,即中央财政补助的正向冲击对西藏GDP、人均GDP以及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西藏地处中国西南边陲,道途艰险。恶劣的交通条件成为历届中央政府对藏施政和经济文化交流的阻碍。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为打破中央与西藏的隔绝状态,除了加大对西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投入外,在交通和邮政事业方面,也付出了较多努力。蒙藏委员会与交通部等中央部委合作,在规划通往西藏的航空线路,修筑机场,兴建公路,以及筹办各类邮政电信事业方面作出了较大贡献。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和英印唆使下西藏分裂势力的阻扰,很多交通规划措施未能贯彻落实。但整个国民政府时期,西藏与沿边省份的交通、邮政体系逐渐有所改善。蒙藏委员会对西藏交通、邮政事业的开发所作出的贡献,在维护国家主权和边疆民族稳定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雅拉香波神山在古代藏族社会中具有极其崇高的地位,但是古代相关祭祀活动的详情却缺乏记载。现代雅拉香波神山虽然地处西藏腹心地区,还有"藏区最大的神山"之名,但是其仪式活动的规模却不及藏文化"边缘地区"的一些神山的祭祀活动大。然而,该神山祭祀仪式活动却代表了西藏中部农区藏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研究该神山祭祀仪式,对理解、保护和发展藏族传统文化具有相当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西藏,即是范稳故事展开的地域,也是范稳叙事中不断展开的精神空间。《大地雅歌》中,以所谓的"精神叙事"与"大地叙事",和活佛与神父所代表的两种宗教信仰的对话中所展开的两种文化的对话,在结构西藏的同时也在构建一个与西藏完全不同的世界——一个向往文明,充满欲望和世俗的世界。范稳笔下的爱情传奇,西藏故事是如此的动人心弦。而这美丽的西藏叙事,正是在迷失之后的不懈追寻。  相似文献   

15.
西藏林芝藏族传统节日在历史发展的长河里,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宗教氛围和艺术审美。文章系统梳理目前学界关于民族节日的研究成果,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综合性研究入手,进一步梳理林芝藏族传统节日中的代表,总结林芝藏族传统节日保护研究方面的长处与不足,以期为西藏林芝节日文化乃至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程早霞 《国际论坛》2011,(5):38-42,80
美国的西藏政策是随着美国的国际战略与对华政策的变化而演变的。新中国成立以前美国承认中国政府对西藏的主权,只是到了冷战时代,美国将西藏置于其全球反共产主义的棋盘后才开始考虑承认西藏分裂势力的独立主张,这在1959年达赖叛逃国外后达到顶峰,美国曾一度考虑承认西藏独立。但美国政府却终于没能公开承认西藏为一个独立国家,原因是这不符合中国西藏历史发展的真实轨迹,自然也得不到世界上多数国家的认可与支持。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认为西藏古代杂技作为藏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凝结体现了藏民族的文化价值、民风民俗、宗教信仰、审美观念、民族精神和藏族人民对生命价值的执着追求。遗憾的是寺庙壁画中描绘的杂技未能传承下来,更缺乏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为此本文在探讨西藏古代杂技的价值基础上,就如何加强西藏古代杂技的挖掘整理与开发研究,激活西藏古代杂技本身所蕴含的文化特质,使西藏古代杂技传承下来,为西藏民族文化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形式,是从国外引进并在中国逐步实践的.西藏,有着雪域高原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这也一直是西藏吸引中外游客的根本魅力所在.青藏铁路通车后,催生了西藏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由于西藏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旅游景区承载力较为有限.目前西藏又希望通过发展旅游产业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基于这些原因,西藏只有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既可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又能促进旅游产业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统一战线在西藏工作中也是一个法宝 ,上层统一战线是一项自始至终都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党中央首先在政治上对西藏民族同胞以完全的尊重 ,对其历史上遭受的不幸和痛苦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同情 ;在工作上予以信任、鼓励和支持 ;实行靠政策和行动团结同盟者及批评、教育、改造的方针 ;以我为主 ,坚持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20.
西藏原始社会里,藏族先民信仰的是多神教——本教。 公元前2年,西汉哀帝元寿元年,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汉族地区。公元六世纪末或七世纪初,佛教又从印度传入西藏。 从松赞干布时代开始,西藏佛教受到内地佛教很大影响。佛教在西藏经过同本教的长期斗争,同时又吸收了本教的某些内容,后来逐渐形成和发展成为一个具有西藏特色的中国佛教支系,即藏传佛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