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陵山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创新是加快推进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建设的重要课题,与加快武陵山区民族文化建设的科学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社会转型阶段,应该构建推动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创新的四个内在运行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对接与整合机制;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机制;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互...  相似文献   

2.
土家族聚居的武陵山区,大概从唐、宋开始,就逐渐形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武陵文化圈"。2009年,国家提出了构建"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的宏观战略,这标志着我国已经将武陵山区或"武陵文化圈"作为一个整体纳入了国家层面的战略思考。我们认为,构建"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应该选择可持续发展、民族发展、特色产业、人力资源、改革开放等发展战...  相似文献   

3.
文章第一部分概述了"世界体系论"这一国际性学术派别的核心人物--沃勒斯坦的主要学术观点,他从世界经济、世界政治、文明这三个方面论述了世界体系的起源、发展和基本特征,认为现代世界体系发端于欧洲的部分地区,后来不断扩展,直到覆盖全球.他将世界分为核心区、半边缘区和边缘区三部分,这三部分处于不断的调整变化中.虽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一直处于强势地位,但其衰落势所必然,并有可能引发大的动乱.文章第二部分对沃勒斯坦的理论体系和若干论点作了评价,并认为其独特的分析视角、"一体化学科"的研究方法是尤为值得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4.
基于地方化经济水平及城市化经济水平两个方面衡量城市群产业集聚程度,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比较分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产业集聚对城市房价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城市群产业集聚对城市房价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呈现显著的异质性特征。从地方化经济水平来看: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的城市制造业专业化集聚程度的提高会促使本地房价上涨,但相邻城市制造业专业化集聚程度提高会抑制本地房价上涨;珠三角城市群的城市及其相邻城市制造业专业化集聚程度提高均会促使本地房价上涨。从城市化经济水平来看:京津冀城市群的城市及其相邻城市产业集聚总量水平增加均会抑制本地房价上涨;长三角城市群的城市及其相邻城市产业集聚总量水平增加均会促使本地房价上涨;珠三角城市群的城市产业集聚总量水平增加会促使本地房价上涨,但相邻城市产业集聚总量水平增加会抑制本地房价上涨。  相似文献   

5.
在"精准扶贫"攻坚战背景下,文章运用分形理论对以武陵山片区为例的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区人口城镇化演进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基于1990~2016年69个县市面板数据的分形结果表明:(1)武陵山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区人口城镇化明显不同于现代集聚式城市发展模式,呈现出显著的"均等式"城镇化格局;(2)武陵山区的人口城镇化进程以2000和2012年为拐点分成三个阶段,且不同阶段的"均等式"趋势都在持续地强化。同时使用洛伦兹-空间基尼系数和空间莫兰指数对分形结果作了稳健性检验,并进一步从地理条件限制、旅游产业需求、农村人口结构和扶贫政策影响等方面探讨了该均等式城镇化的形成机制。最后,给出了优化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区人口城镇化格局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6.
武陵山经济协作区是应国务院要求,为了协调渝鄂湘黔四省市毗邻地区发展而成立的国家战略区,也是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其作为当前国内跨行政区划单元数与层级建制最繁多的经济协作区.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行政区划经济对该区协作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因此,文章拟从如何突破行政区经济对该区发展的制约的视角进行研究,以期为促进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协调、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7.
当代世界,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的共识、人类发展的主流和大趋势,世界各国普遍以生态经济为其发展的根本模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也逐步确立了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模式和战略选择。从实际情况看,武陵山区必然要以生态经济作为科学发展的根本选择。因为武陵山区是长江中、下游的生态安全屏障;客观现实需要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必然会牵动发展全局。因此,武陵山区必须迅速制定《武陵山区“生态—经济—社会”综合发展规划》,全面构建“武陵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区”,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全面修复、保护和建设武陵山区的生态环境;必须创新体制机制,制定考评、生态补偿、金融、信贷、税收等特殊政策;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生态经济的坚实依托;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8.
研究展览场馆空间分布特征及驱动机制对推动展览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综合运用最近邻指数、核密度分析和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我国展览场馆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借助地理探测器模型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展览场馆数量与面积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总体呈“东密西疏”的结构特征;空间集聚特征明显,呈“双核双次环核群—集聚散点”分布,与国家战略布局在地域空间上相耦合。两个高密度核心区分别为环珠三角城市群和环长三角城市群,两个次级核心区分别为以北京、天津和廊坊为核心的城市群以及以济南、淄博、潍坊和青岛为核心的冀鲁豫环核延伸群;展览场馆在空间分布上呈正向自相关,地区展览场馆集聚度与其邻近地区呈现相似特征,“马太效应”显著,局部呈“双高型、双低型、低高型”三种关联模式;展览场馆空间分布格局是人口规模、经济实力、对外开放程度、政府指导、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和营商环境等多种因素交互耦合作用的结果。鉴于各区域间非均衡现象较为突出,应因地制宜、采取差异化发展策略,以促进我国展览业体系合理布局、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9.
采用空间计量方法分析中国西部兰州—西宁城市群县域经济的空间集聚格局,探究县域经济集聚的溢出效应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兰州—西宁城市群所辖41个县(区)之间经济集聚水平差异逐步增加,呈现"中心—外围"特征和"点—轴"特征。兰州—西宁城市群经济集聚存在空间依赖性,经济集聚热点区主要集中在兰州市和西宁市所辖经济核心县(区),经济集聚冷点区主要集中在白银市、定西市、临夏州和海东市所辖经济欠发达县(区)。兰州—西宁城市群经济集聚存在溢出效应,人口密度、工业化率、经济水平和市场化率对经济集聚的溢出效应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政府干预对经济集聚的溢出效应具有负向抑制作用,投资水平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10.
正南方武陵山区有广狭两义。狭义的武陵山区西南起自黔东南,东北端抵鄂西清江,两侧以乌江、沅江为界,分属湖北、湖南、重庆、贵州4省市11个地州市的71个县市区,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于一体,是跨省交界面积大、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广义的武陵山区还包括巫山、雪峰山、苗岭,一直到广西、湖南、贵州交界地区,即国务院2009年划定的"武陵山经济协作区"范围。本集成所指的湘西苗疆以苗族分布比较集中的湘西"有屯七县"为  相似文献   

11.
适度的产业集聚可以引导区域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也是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分析产业集聚对城市绿色经济效率的作用机制基础上,文章构建了城市绿色经济效率指标体系,并以2003—2018年长三角城市群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实证检验产业集聚对城市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专业化集聚程度的提高会抑制城市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而多样化集聚与城市绿色经济效率之间呈现“U”型关系。同时,研究发现不同城市规模群组中产业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之间存在显著异质性:与大型城市相比,产业的专业化集聚对小规模的城市作用更显著。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应继续提升多样化产业聚集的程度,同时也要适当考虑发展过程中各地不同的承载力,并根据城市规模的不同实施差异化政策。  相似文献   

12.
中原城市群由于较低的工业化水平及城市化率处于城市群发展的初级阶段,而第二产业由于其较强的集聚及带动作用,是中原城市群发展的主要动力。从第二产业对中原城市群发展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以第二产业带动中原城市群的必要性,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世界典型城市群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是区域城市化的重要表现,是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共同作用的产物.城市群是在工业化基础上而产生的一种城市高级化的空间组织形式,是区域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支点.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城市群的发展影响着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成为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从解析世界典型城市群形成发展的基本状况入手,着重分析世界典型城市群发展的一般特征和基本经验.为我国城市群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粤港澳大湾区是在珠三角城市群的基础上升级的新型产业集聚区域,承载着引领经济转型、加强区域合作的重要使命。文章在依次分析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集聚的城市尺度和区域尺度的基础上,提出在全球化背景下应以大都市圈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集聚尺度,利用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一体化水平,采取差异化政策协调城市关系,开展产业发展模式、贸易体系、经济版图的三层重构。 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08~2018年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样本数据,设定三种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通过构建空间联立杜宾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策略互动的类型及其对城市群经济集聚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溢出效应和财政竞争效应作用下,地理距离相近地区和经济距离相近地区的公共服务供给策略均表现为互补型.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集聚水平提升,后者则可能降低经济集聚程度.从综合影响来看,以溢出效应为主,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策略互动行为有利于城市群要素集聚区和经济带的形成.据此,从优化地区间竞合关系、抑制恶性竞争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武陵山区山寨农业市场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将是武陵山区山寨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文章分析了山寨农业市场化的内涵和武陵山区山寨农业市场化发展的历史,提出了武陵山区山寨农业市场化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金融集聚与产业集聚的协调发展对推动区域经济建设和城市化进程提供了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文章以中国十大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金融集聚与产业集聚的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和协调发展划分标准,采用熵值法、集聚能力评级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别对中国十大城市群及其包含城市的金融集聚能力、产业集聚能力以及两者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并利用ArcGIS 软件对其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空间分异展示。结果表明:中国十大城市群耦合协调度呈现“中间低,四周高”的空间格局,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城市群,其耦合协调度也相对较高;城市群和城市群内具体城市的耦合协调度存在较大差异,即使是已经形成集聚效应的城市群,其内部的城市总体呈现出“领导—跟进”式发展,具体表现为发达城市带动周边欠发达地区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城市群内包含的城市协调发展并非同步,金融集聚效应与产业集聚效应在不同城市发挥的作用不一致,第二产业占比越大的城市,产业集聚效应越明显。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形成了一类特殊的经济现象——省际边缘经济,即省际毗邻边区的经济,表现为区域经济的欠发达性、非协调性和边缘性。而中西部省际边缘区大多为多民族交汇地带,其发展对于省际民族区域经济统筹发展意义重大。通过对"湘鄂黔渝"交界区域——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的深入研究,探索省际边缘区域民族经济发展,为其他类似区域的跨越式发展提供研究实证。  相似文献   

19.
构建城乡经济耦合协调指数,对2004—2015年武陵山民族特困地区城乡经济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进行格局演化和现状分析,构建空间面板模型,从金融发展、城镇化水平、县域经济发展、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支出、产业结构等多维视角探寻影响武陵山民族特困地区城乡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武陵山民族特困地区的城乡经济耦合协调发展进程呈现出起点低、演进态势显著向好的总体特征。2004—2015年,该地区城乡经济耦合协调水平的演进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2004—2007年的失调阶段、2008—2011年的低度耦合协调阶段以及2012—2015年的中度耦合协调阶段。武陵山区71区县城乡经济耦合协调水平存在高度的正相关特征,就其影响因素而言,金融规模扩张水平、城镇化水平、县域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进程、固定资产投资和政府财政支出等因素对武陵山区城乡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金融发展效率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负向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城市群多中心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群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格局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核心单元,也是未来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单中心的城市群易引发城市拥堵、环境污染以及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而多中心的城市群具有多个经济核心,有利于避免上述问题。以中国14个城市群的数据为基础,对城市群的多中心性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城市群多中心性与地区差异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目前中国城市群的多中心程度还不高,城市群多中心性与地区差异相关性不显著。维持合适的多中心性,促进功能与治理的多中心发展,应是今后区域规划与发展政策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