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廪君巴迁徙走向考田敏直接记载廪君巴迁徙走向的古代史料惟“楚子灭巴,巴子五人流入黔中”一条,这一记载首见于唐梁载言所著之《十道志》,因《十道志》一书早佚,此载今只散见于一些史籍所引,主要有二:《太平御览》卷171引之曰:“故老云,楚子灭巴,巴子兄弟五人...  相似文献   

2.
读书偶记     
中华本《隋书》标点疑误例中华书局标点本《隋书·王劭传》劭上表言符命两引《易坤灵图》,前引曰:“圣人受命,瑞先见于河。河者最浊,未能清也。”后引曰:“‘圣人杀龙’。龙不可得而杀,皆盛气也。又曰:‘泰姓商名宫,黄色,长八尺,六十世,河龙以正月辰见,白龙与五黑龙斗,白龙陵,故泰人有命。’”雪案:两引《坤灵图》文,引号疑皆有误。《太平御览》八七三引《易乾凿度》曰:“圣人受命,瑞应先见于河,河水清。”又  相似文献   

3.
《太平御览》作为我国重要的类书,其中所引“唐书”部分一直备受学界关注。关于其史源,有人认为是《旧唐书》的某个旧本或某版国史;有人则认为是包含《旧唐书》、国史、实录乃至笔记小说等多种唐代史籍的通称。其实《太平御览》所引书目颇为混乱,常有张冠李戴的情况,所引“唐书”部分多有不合《旧唐书》、国史、实录体例之处,当是出自《通典》《唐会要》等史籍。且有证据表明,即使看似与《旧唐书》相合的条目,通过仔细比勘,也能发现其中文本差异难以用传抄讹误解释,而是另有史源。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太平御览》所引“唐书”视为某一特定书籍,而是多种史籍的通称。  相似文献   

4.
东汉初年的思想家兼文学家桓谭的生卒年问题,目前诸家之说颇有不同。新版《辞源》定为前23年生,公元50年卒;新版《辞海》则以为生年不详,卒于公元56年。二说不同,但似乎都受了近人刘汝霖《汉晋学术编年》的影响。刘氏根据《太平御览》卷贰佰壹拾伍引《新论》佚文:“余年十七,为奉车郎(中)”一语,又结合严可均《全后汉文》卷壹拾贰引《仙赋序》:“余少时为郎,从孝成帝出祠甘泉河东”云云(按《全后汉文》卷壹拾伍载《北堂书钞》卷壹佰零贰引《新论》佚文作:“余少时为奉车郎,孝成帝出祠甘泉河东”云云,与此略同),认定桓谭出仕之年,即为汉成帝祠甘泉河东之年,亦即绥和二年(前7)。  相似文献   

5.
《太平御览》征引《论语》数量繁多,在沿袭类书编纂体例的同时又呈现出引文形式灵活多样的特点.在所征引的条目中更包含很多异文,这些异文不只与《论语》有出入,而且与很多古本的记载也有差异,通过对其异同的考辨可以为今人研究《论语》增补资料.《太平御览》在保存古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引文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在利用时要以审慎的态度对待这部“类书之冠”.  相似文献   

6.
皇甫谧(215—282)字士安,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平凉西北)人。《晋书》本传说他:“所著诗赋诔颂论难甚多,又撰《帝王世纪》、《年历》、《高士》、《逸士》、《列女》等传、《玄晏春秋》,并重於世”。《隋书·经籍志》除于上列皇甫谧的撰述注明卷数外,又著录了“《鬼谷子》三卷,皇甫谧注”。“《阴阳历术》一卷,皇甫谧撰”,“晋徵士《皇甫谧集》二卷,录一卷”。关于皇甫谧的医学著述,《太平御览》卷七二二引《晋书》曰:“(谧)日后得风痹疾,因而学医,习览经方,手不辍卷,遂尽其妙。”《三国志》卷二十《东平灵王曹徽传》裴注引“(曹)翕撰《解寒食散方》与皇甫谧所撰并行於世。”《隋志三》有“《皇甫士安依诸方撰》一卷”。至于皇甫谧的名著《甲乙经》,《宋史·艺文志》加以著录。  相似文献   

7.
小说是宋初文人知识结构中的一部分,《太平广记》“异僧”类僧传系统传达出宋初佛教与中国古代本土文化相整合的知识内涵。在引用文献方面,表现出对《高僧传》作为佛教僧传经典的解读。同样是奉《高僧传》为僧传经典,《太平广记》在尊崇早期佛教流传人物这点上弱于《太平御览》,但在选录《高僧传》人物方面具有一定的佛学识见。在僧传人物方面,崇尚以神异传教的佛图澄,推崇道宣及其融入中国本土述异观念的感通思想。编纂官的引书收录表现出对文人笔记的一定倾向,“异僧”类收录的隋唐人物除道宣外均来自文人笔记。同时,在承接《高僧传》“神异”类和道宣感通思想的基础上引入更多中国本土述异传统,反映了佛教知识信仰下倾民间的趋向。道宣事迹未被《太平御览》“僧”类和“异僧”收录,道宣律学基础中的四分律也不载《太平御览》“戒律”类。李昉、扈蒙等人对道宣的认识似乎主要缘于其佛教感通事迹而不是律学成就。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古代,人们曾经用竹作为文字记录的材料,但竹子易朽、易蠹,而记录文字后人们又希望长久保存,于是就必须克服这个弊病。据文献记载,古人就是将竹简经过“杀青”这道工序,以使其不朽不蠹。 什么是“杀青”,历来有三种解释: 《太平御览》卷六○六引《风俗通》说:“刘向《别录》杀青者,直治竹简书之耳。新竹有汁,善朽蠹,凡作简皆于火上炙干之。陈楚之间谓汗,汗者,去其汁也。吴越曰杀,杀亦治也。”  相似文献   

9.
一、史前传说与氏族社会在我国的古代文献资料里,记载了许多关于民族由来的传说。什么:人是女娲造的(《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  相似文献   

10.
许维遹氏早年从盐城蜀丞师人和孙先生游,先生勉以治诸子,启迪指授;许君用力甚勤,1935年刊行《吕氏春秋集释》一书,知名于世。余虽忝与同门,而彼长我少,年事差悬,未尝睹面论学,今读《韩诗外传集释》,获益甚多,感佩良深,同门学长,不可企及。然是书为许君未竟之业,体例虽备,而未总绪董理;征引虽富,而未暇辨析毫厘。为山未竣,天夺其年。块壤粒沙,泰山不让,故敢掬土益高,窃申鄙见,规为数例,以见一斑,就正方家。一、疏于制度,误断字义例卷之一第三章孔子南游适楚,至于河谷之隧,有处子佩璜而浣者。许维遹辑注(下省为许辑):“璜”旧作“瑱”,《列女传·辩通》篇亦作“瑱”。○梁端《列女传》校注本作“璜”。校云:“璜”旧作“瑱”。案瑱,充耳也,非佩玉,从《诗·女曰鸡鸣·疏》引校改。《太平御览·资户部》六引《韩诗外传》作“璜”,今《外传》亦误作“瑱”。  相似文献   

11.
开卷有益     
“开卷有益”这一成语,用来鼓励人们多多读书,以求达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境地。宋太宗赵光义很喜欢读书。公元977年,他命令宰相李日方主持编辑一部百科辞书。经过多年努力,终于编出三大部分:《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特别是《太平御览》,前后编了六年,全书分五十五个类别,共一千卷,总字数达四百七十八万。它是我国古代最富有学术价值的巨著之一。据说,宋太宗很喜欢《太平御览》,他每天要看三卷,如果因为事忙当天来不及看,第二天一定挤出时间补上。有的大臣对宋太宗说:“陛下要处理国家大事,又要阅览这部大书,实…  相似文献   

12.
一九七九年新版《辞海》这样介绍《高士传》(P 4684): 晋皇甫谧撰。三卷。记录上古至魏晋隐逸之士九十六人。据南宋李石《续博物志》,原书记述高士七十二人,今本系后人杂抄《太平御览》所引嵇康《高士传》、《后汉书》等,附益而成。这样介绍准确不准确呢?至少有两个问题需要探索:一、皇甫谧《高士传》原来记述了多少人?二、今本《高士传》的渊源。首先应该指出,《辞海》新版的介绍,是一个流传很久的看法,几乎成了定论。这是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看法。《提要》说: 《高士传》三卷,晋皇甫谧撰。……案,南宋李石《续博物志》曰:“刘  相似文献   

13.
葛洪是晋朝道教的代表人物,又是著名的化学家、医学家,在文化科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可是对其生平事迹,详细记述者不多,尤其是对他的生卒年没有记载,甚至对其年岁亦史载非一。《晋书》卷七十二《葛洪传》云:洪在罗浮山卒,“时年八十一”①。《太平寰宇记》卷一六○袁彦伯(《罗浮记》载:葛洪字稚川,句容人。在罗浮山“炼丹积年,忽直岱书云;当远行寻药师,刻期当去,岱疑其异,便狼狈往别,既至而洪已亡,时年六十一。”而《晋书斠注》卷七十二《葛洪传》对其年岁考订云:洪卒,“时年八十一。案。《寰宇记》一百六十,引袁彦伯《罗浮记》作时年六十一,《御览》六百六十四,引《晋中兴书》亦作年八十一,则作六十一者误也。”斠注的作者吴大铿、刘承干取八十一说,认为六十一说为非。也有的人认为六十一说为是,可是对葛洪的生卒年却未进行考究。  相似文献   

14.
一袁在綱相武后事之不可信关于袁天綱相武后事,現存有几条材料,分录于下: 《太平广記》卷224引《譚宾录》: “武士之獲为利州都督也,敕召袁天綱詣京师。途經利州,(中略)武后时衣男子之服,乳母抱于怀中,天綱大惊曰:‘此郎君男子,神彩奥彻,不易知。’遂合后試行床下,天綱大惊曰;‘日角龙顏,龙睛凤頸,伏羲之相,貴之极也。’更轉側視之,又惊曰:‘若是女,当为天下主也。’”《太平广記》卷76引《感定录》: “唐則天之在襁褓也,益州人袁天綱能相,(中略)則天时在怀抱,衣男子衣服,乳母抱至。天綱举目一視,大惊曰:‘龙眼凤頸,貴之极。若是女,当为天下主。’”《旧唐书》卷191《袁天綱传》:  相似文献   

15.
(一) 《诗经》和《周易》中的“汔”字,古注、今注及词书释义分歧很大。《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毛传:“汔,危也。”郑笺:“汔,几也。”(《左传·昭公二十年》引此诗,杜预注:“汔,其也。”《后汉书·班梁列传》引此诗,李贤注:“汔,其也。”《孔子家语·正论》引此诗,王肃注:“汔,危也。”朱熹《诗集传》:“汔,几也。”《康熙字典》用此例,引毛传、郑笺、孔疏后曰:“按诸家反复相训,是汔为几也。左传昭二十年引此诗,杜预云,汔,期也。然则期字虽别,亦是近义。”旧《辞源》用此例,释义为“几也,一曰其也。”旧《辞海》用此  相似文献   

16.
读《东观汉记》(东汉刘珍等人撰),发现辞书上传统引源于《后汉书》(南朝宋人范晔撰)的成语条目,不少已见于本书。现列出《辞海》1936年、1965年(所谓“未定稿”)、1979年(三卷本)三版中引证于《后汉书》的一些条目来说明。推心置腹《东观汉记·光武帝纪》: 贼各归营,勒兵待帝轻骑入,案行贼营,贼曰:“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三版《辞海》引《后汉书》同纪。  相似文献   

17.
《上山采蘼芜》(以下简称《上》)同《陌上桑》一样,是两汉乐府民歌中描写男女爱情生活的一首烩炙人口的五言叙事诗。它最早见南朝徐陵选编的《玉台新咏》。宋太宗赵炅时,李昉等编纂的《太平御览》引作古乐府。解放后曾被选入传统的中学古典文学教材。“四人帮”大搞民族  相似文献   

18.
(一) 清代陈梦雷编纂的《古今图书集成》是现存最大、收罗最广、质量甚高的类书。 在我国历代类书中,唐代的《艺文类聚》、宋代的《太平御览》、《册府元龟》号称卷帙浩繁,但比起《古今图书集成》来,却相形见绌。论卷数,《古今图书集成》拥有一万卷,是《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的十倍,《艺文类聚》的一百倍;论字数,它达一亿六千万  相似文献   

19.
一、黄籍的本义及其演变黄籍一词,最早出现于晋朝。《太平御览》卷六○六引《晋令》:“郡国诸户口,黄籍”。学术界一般认为,黄籍名称的由来,是因为户籍登记在黄纸上的缘故。我觉得这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孔子读书,韦编三绝,说明上古时期,木牍竹简是最基本的书写材料。《论语·乡党篇》说:孔  相似文献   

20.
王通(580—617)字仲淹,绛州龙门(今山西稷山县西)人。曾“秀才高第”,为“蜀郡司户书佐,蜀王侍读”(《王勃集序》),是隋初著名的教育家和哲学家,人皆称之为“大儒”。尽管他站在历史的高度,为当权派谋划,但不见用。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载,隋文帝仁寿三年,“龙门正通诣阙献太平十二策,上不能用,罢归。通遂教授于河汾之间,弟子自远至者甚众。累征不起。……大业末,卒于家,门人溢曰文中子”(《隋纪三·文帝仁寿三年》)。在他短暂的一生中,特别是居家讲学期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