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辞海·宗教分册》的佛教部分,在相传中天竺僧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这两个条目下,都注明了他们在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在月氏受汉使邀请,来到洛阳,住白马寺,从事梵本佛经的汉译,译出的《四十二章经》,为佛教传入中国之始。 在新编的《宗教词典》中,对上述的两个条目,除引用了出自《高僧传》卷一和《出三藏记集》卷  相似文献   

2.
佛教与岭南     
众所周知,中国佛教是一种外来宗教,它起源于印度,大约在汉代开始传入中国。过去人们通常认为,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多由陆路,是通过西域间接传入中国的。其实,这样论述佛教的传入过于简单,我们认为岭南在中国佛教的传播及发展过程中也曾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一佛教传入中国的史迹,除去种种的传说,较可靠的史实主要有:东汉明帝时(公元一世纪)分封在彭城的楚王英奉佛;东汉后期(二世纪中叶)桓帝词浮屠、老子;同时襄楷在给桓帝的奏  相似文献   

3.
显通寺,古名大孚灵鹫寺。《清凉山志》曰:摄摩腾、竺法兰“于永平十年丁卯十二月至洛阳”。“明年春,礼清凉山回,奏帝建伽兰。腾以山形若印度灵鹫山,寺依山名也。帝复以始信佛化,乃加大孚,孚即信也。始度僧数十居之”。若依此说,大孚灵鹫寺当始建于汉明帝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五台山最早的寺庙。此说源于宋代延一重编的《广清凉传》:“大孚灵鹫寺者,世传后汉永平中所立。所以名灵鹫者,据《西域记》第九卷说,梵云结栗陀罗矩吒山,即释尊说《法华经》之地。唐云鹫峰,亦曰鹫台。接北山之阴,孤标特起。既栖鹫鸟,又类高台。空翠相映,浓淡分  相似文献   

4.
一、正义的史证一提起“释迦牟尼”,大家就认为他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之主,或者说他为“佛教”的创始者,但毕竟这是一个误会.其实他是一个觉悟的人,而不是什么丈六金身的大神,我国把释迦牟尼误会为神的历史十分长久,后汉明帝永平七年(公元64年),帝梦金人飞行殿庭,太史傅毅受诏对曰:“西方有神,其名曰:‘佛’。”帝遣中郎将蔡愔秦景、博士王遵等十八人去西域访求佛道榔绞?公元67年)蔡愔等于大月氏园遇沙门迦叶摩腾、竺法兰二人,并得佛象经卷,用白马驮着还洛阳,帝建白马寺作精舍供养,并译出《四十二章经》,这是中国历史把释氏说成神的较早记载.  相似文献   

5.
佛教作为以信仰观念为核心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宗教文化,也是全面包容各种文化形态的综合文化。本文追溯了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考察了佛教传入的时代背景,分析了自佛教在西汉末年、东汉初期传入我国后,以自身的文化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强大渗透力,在其流传过程中对整个中国文化发生的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佛教自东汉时期传入我国,佛经亦随之东渐,由此带来中国文化史上整整四个世纪的佛教石窟寺艺术的滥觞。云冈石窟寺艺术,便是这时代艺术主潮中的一颗闪烁着奇光异彩的瑰宝。云冈石窟,是在当朝以“禅业见称”的高僧昙曜继任“沙门统”之后,按计划开凿的巨大的艺术工程,以此弘扬佛法,把中国石雕艺术推向新的历史高峰,也使佛教及其佛教艺术逐渐在中国这块古  相似文献   

7.
一、中国佛教及其分类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起源于古印度,创始人是释加牟尼。佛教自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传入中国内地,至今大约有2000年了,它传入中国后,又与中国固有的传统思想相融合,不断变化、发展,逐渐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中国佛教根据流传情况和经典使用的文字加以分类,可以分为汉语系佛教(又称汉传佛教、汉地佛教)、藏语系佛教(又称藏传佛教、喇嘛教)、巴利语系佛教(又称南传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云南有26种民族,是中国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也是宗教类型最齐全、宗教现象最丰富的一个省,是名符…  相似文献   

8.
僧肇(384—414年)是中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佛教哲学的理论家。他的哲学思想体系集中地反映了南北朝中国佛教思想的历史特点。他在南北朝佛教史上的地位,正象王弼在魏晋玄学史上的地位一样的重要。僧肇的思想体系标志着佛教传入中国后理论发展的新阶段。他又是中国杰出的翻译家鸠摩罗什的四大弟子之一,鸠摩罗什译经的重要助手。印度大乘空宗是印度后期佛教客观唯心主义一派,大乘空宗在中国南北朝时期得到广泛的传播,有它的社会根源,而僧肇对佛教的滋蔓确曾起过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两汉时期佛教传入我国。佛教在中国化的过程中 ,注重对儒、道的吸摄 ,既经历过兴盛 ,也遭受过严重的打击 (法难 ) ,佛教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佛教传入中国 ,从东汉到东晋的“六家七宗”以前 ,形式上以道术为媒介 ,内容上以格义为手段 ,用老庄的一些言论来比附 ,这一时期称为“道佛”阶段  相似文献   

11.
佛学自从东汉传入我国,经过魏晋时期的发展,到隋唐时己成为思想界的一股主要思潮。由于统治者的提倡,特别是武则天下令“释教宜在道法之上,缁服处黄冠之前”,佛教势力大大增强。这时期的佛教有两大特点:一是形成了许多佛教宗派。主要有华严宗、天台宗、法相宗和禅宗;二是佛学已经完全中国化了。除法相宗主要从事翻译、基本保持印度佛学特点外,其它三大宗派都融合儒、道,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佛学理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的佛教理论受了  相似文献   

12.
对佛教传入云南的时间和路线,历来有不同的看法。关于时间问题,有“东汉说”、“初唐说”、“中唐说”、“晚唐说”、“初元说”;关于路线问题,有“中土说”、“吐蕃说”、“主流说”。本文研究了前人的各种观点,征之以文书,证之以文物,斟酌损益,权衡得失,认为佛教传入云南应在中唐,传入路线应有多种,既有中土、西域,又有吐蕃、骠国。关于南诏佛教的构成,本文认为,南诏佛教虽以密宗阿吒力派为主,但境内尚有其他僧人活动,所见胡僧、骠僧和蜀僧,也并非都是密宗派别。若把南诏佛教简单地净化为阿吒力一派,无异于自树藩篱,丢掉研究唐代云南佛教的许多线索。  相似文献   

13.
佛教的盛衰与金陵的佛寺周蓉东汉末年佛教传入我国,从繁荣到发展到逐渐融入传统文化后衰落,经历了将近一千年的发展过程。作为佛教载体之一的佛寺,也经历了近千年的发展过程。本文拟从佛教的盛衰发展角度看看金陵佛寺的发展状况。正当佛教传入我国时,以儒家体系为主体...  相似文献   

14.
盛熙明,元代西域龟兹人,曾为元顺帝妥欢贴木儿时奎章阁书史,是自东汉摄摩腾以来众多著名西域书法家中精通梵、蒙、汉、龟兹等六种书法的唯一的书法理论家。盛熙明的身世详情,无考,但他的生卒年代系元代无疑。因为他撰著的《书法考》八卷,据明代陶宗仪《书史会要·盛熙明传》所记述,是在元至正甲申进上的。至正甲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古代小说中的宗教陈辽从先秦、两汉的典籍看,中国人长时期相信天上有神仙、人死后变鬼,但并无严格意义下的宗教。东汉明帝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东汉后期张道陵创立道教;从此中国才有了可以称得上宗教的宗教:信仰并崇拜那些似乎是支配着世界的超自然的力量;有和...  相似文献   

16.
郭建衡 《船山学刊》1991,(1):112-119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后,对中国固有的传统道德观念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错综复杂的影响,并经历了与中国传统的儒教、道教相互排斥、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龙东林 《学术探索》2004,(12):83-90
昆明筇竹寺五百罗汉造像与中国内地和东亚地区流行的所有罗汉造像相比,具有显著的特征,是中国佛教造像中的精品。作者对其历史背景和文化源流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8.
佛都金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南京的地位举足轻重。东汉末年佛教初传,金陵建初寺成为江南首寺。南朝时,佛教成为国教,建康成为全国佛教的中心。在中国成立的大小乘各宗派,包括三论、天台、华严等,无不和南京有关。明朝建造的金陵大报恩寺塔,被西方人称为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观之一。先后十次供奉佛舍利的悠久历史,使得南京成为中国瘗藏圣物最早、最多的城市。在历史上的各个时期,南京总是以复苏与振兴佛教文化的形象出现,更是近代中国佛教文化的复兴、研究、传播中心。可以说,南京是中国当之无愧的佛教之都。  相似文献   

19.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约于公元前六世纪起源于印度。它在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以后,经过东汉的酝酿,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便逐渐兴盛起来。  相似文献   

20.
<正> 佛教自东汉传入我国,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两千年后的今天,佛教曾有过的威严至高、统慑世人的辉煌盛景已远远逝去。如今,游历遍布中国大地的一座座寺院殿堂,那气象宏伟的寺院建筑、巍峨的殿宇;那睿智微笑的佛陀及香火缭绕中的雕塑、壁画,这一切仍可以使我们想象芸芸众生匍伏在佛陀脚下虔诚祈求、顶礼膜拜的情景,想象当年佛陀对苦难众生的统慑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