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当我刚刚萌发爱的念头的时候,我就听说在老家有一个神秘的地方,在那里,更有一段神奇的传说。好多年过去了,我一直憧憬,想到那个神奇的地方去感受那里的神秘,可一直没有如愿以偿。直到  相似文献   

2.
印象 西海固     
吴迪 《中国民族》2012,(4):34-35
2012年3月10El至21日,我们“走基层”来到了曾经有“苦瘠甲天下”之称的西海固地区,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体味那里的民生百态。西海固。这片曾经让我魂牵梦萦的土地,在12天之后,不可阻挡地成为了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让我为之牵肠挂肚,刻骨铭心……  相似文献   

3.
全长2413公里,内地通往西藏的两条主要通道之一的川藏公路(另一条是青藏线)是一本厚重的历史教科书,它不仅记载着汉藏一家、源远流长的民族友谊,也记录着千千万万个发生在这条线上的神奇故事。我非常有幸地在川藏公路上工作生活近10个年头,现在,离开那里已经四年多时间了,岁月的流逝冲淡了我对很多往事的记忆,但却无法抹去我对川藏线的思念,那里的一草一木曾经伴我渡过孤独和寂寞的时光;那里的碧蓝色天空又曾经给我带来无限遐想。雅鲁藏布江、怒江的涛声曾经给予我无尽的勇气和坚毅的力量,使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一次又一次与死神擦…  相似文献   

4.
表姐哭嫁     
世上的事儿就这么怪:笑,不一定意味着快乐;哭,也不一定代表悲愁。 由于从小生长在土家山寨,我对本民族习俗自然稔熟,而那里的哭嫁婚俗,最令我感觉亲切。 我的老家,是个至今仍使用土家族语言的地方,当然据我所知那里沿袭已久的哭嫁习俗至今也变化甚少。  相似文献   

5.
接到县委调我去砂弄文化站工作的通知以后,虽然我已经看了有关砂弄的很多材料,但我的心情一直无法平静下来.如何把那里站党委的同志,团结成一个战斗的集体,发动那里的景颇人民,把这样一个偏僻闭塞的山区,建设成一个粮畜丰收花果满山的幸福乐园,这些念头老是那么激动着我.当然,  相似文献   

6.
离开内蒙古大草原一年了,我还经常想起在那里时的一段生活。那是我人生中很重要的一段日子。  相似文献   

7.
湘北的山     
杜晋 《民族论坛》2013,(6):66-67
正偶尔会想起湘北老家临湘的山,在美好的童年记忆里。小时候,爷爷奶奶住在临湘,那里的山海拔不高,但连绵起伏,将整个小城环绕。一到暑假,我就会去爷爷家。那里有慈祥的爷爷奶奶,还有我现在居住的城市见不到的山。初夏时分,白昼渐渐长了起来,即便放暑假,我也习惯早起,因为爷爷会带着我去爬山。通常五点多就起床了,走出房门,外边还灰蒙蒙的一片,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爷爷牵着我的小手,没走多久,就来到了山脚下,这山不高,但也需要  相似文献   

8.
血衣     
多年来,我调动了数次工作.为了轻便起见,每次调动都要扔掉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但是有一套印着血迹、带着弹孔的旧棉衣,我总是依恋不舍地从这里带到那里,又从那里带到另一个地方.直到今天,我还是把它叠得整整齐齐,放在我的枕边,因为它蕴藏着我思想感情的一段最重要的经历,它使我常常想到怎样做人. 那是1946年初冬,在解放战争最艰难的岁月里,犬牙交错的战线和敌强我弱的形势,给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重重困难.  相似文献   

9.
巍巍大凉山,绵绵故乡情。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的故乡。我爱那里的一草一木,时时眷恋着那里的山山水水,我更热爱家乡300多万勤劳智慧的各族人民。借此《民族团结》杂志为凉山州出版增刊专号的机会,我谨向家乡父老、兄弟姐妹们致以亲切的问候! 凉山,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彝族人民自古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彝族,是中华民族骄傲的一员。她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辉煌的文化。早在先秦时期,彝族先民就创造了令人惊叹的  相似文献   

10.
我是武警西藏总队聂拉木边防检查站副站长,长年坚守在西藏中尼边境。1962年,我从中央政法干校毕业。当时,自治区领导对我说:“你可以留在拉萨。”拉萨是藏族群众心目中的“圣地”,我做梦都没想过,我这个奴隶娃子有朝一日能在拉萨定居。现在,只要我愿意,我就是“圣地”的居民了。可我又想,边境更需要干部,那里高寒缺氧,交通闭塞,条件极差,从内地来的汉族同志很难适应;我土生土长,学的专业也对口,应该到那里去。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去了仲巴县边防派出所。那时,边境上很不安定,国民党特务、小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因公去了一趟被称之为“乳雀之乡”的西双版纳,那里旖旎迷人的亚热带风光让我留恋忘返,风味独特的傣家饭菜更是令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2.
正当边疆收割的季节,我来到了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首府芒市。我刚下车,当地的朋友们就热情地向我建议:“你到附近景颇族的三台山去住几天吧!那里是冬暖夏凉,风景优美,牛奶也最鲜甜,就连空气都是香的!”  相似文献   

13.
前几年,我就听说元代攻打日本在日本留下了一些遗迹。退休后,去年春天去日本旅游,我特意去九州岛西端的博多湾志贺岛凭吊蒙古冢,又到西北学院大学校园内参观了位于那里的元寇防垒。  相似文献   

14.
我曾在西陲边境的喀喇昆仑山地区工作过。多年的高原生活使我形成了这样一个印象:冰峰雪岭上严寒、缺氧的恶劣环境,妇女不能长期在那里生活,更谈不上生儿育女。使我惊奇的是,在号称“冰山之父”的慕士塔格冰山和公格尔九别峰上,却有几十名妇女长期生活在那里。她们是新疆军区边防某团的干部家属。这个团的108名干部已连续在高原上守了10年以上的边卡。为了使丈夫安心驻边,他们的妻子毅然放弃了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来到冰封雪裹的边防线安家落户,组成这个全军唯一的高原军人家属院。  相似文献   

15.
2005年,我从莱斯大学调任加利福利亚大学。我在前者工作多年,上个世纪80年代,那里形成了对人类学民族志调查的富有影响力的批评(这体现在我同詹姆斯.克里福德(James Clifford)合编的《写文化》一书以及与迈克尔·费彻尔(Michael Fischer)合作的《作为文  相似文献   

16.
我近年在祖国各地发现了不少值得一提的口号.比如关于计划生育的,在西北我看到了"计划生育,丈夫有责",这说明那里的主要障碍在男方.在山东,我看到了"一人结扎,全家光荣",我仿佛回到了"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战争时代,不知道结扎这事有何荣可光?难道说也放鞭炮、骑大马、戴红花,逢人便趾高气昂地宣布:"俺结扎啦!生不了啦,快来俺家喝酒吧!"在河南,更有邪门的,叫做"该扎不扎,房倒屋塌;该流不流,扒房牵牛",这说明那里的计生工作很艰难,经常要采取严厉手段,但用"扒房牵牛"来强迫人家流产,却是违法.  相似文献   

17.
2000年5月,我去九寨沟,《羌族文学》的老周让我顺路去他那里逗留两天,我这才知道有一个叫汶川的城市在四川,在阿坝州。因为顺路,更因为老周的一片盛情,否则我怕是一辈子也不会去到汶川的。  相似文献   

18.
“艰难是我们的李孪生兄弟,它创造的诗意永不磨灭……”我们那里有一首歌这样唱,我说慢慢明日艰难跟我们一生是什么样的关系了。  相似文献   

19.
我叫赵惠珍.22年前,我还是上海城里一个17岁的天真娇嫩的小姑娘;现在,我却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鄂伦春村妇.22年来,我把自己的汗水洒进黑龙江边的那片土地,把命运与那里善良勤劳的人们联在了一起.1969年,一声长长的汽笛,结束了我的少女梦,带着"两种准备"的"一颗红心",来到了在我心中既神奇又模糊的黑龙江.在偏远的逊克县,我平生第一次认识了麦苗、豆苗,第一次看到了黑龙江的流水.那成片成片的麦苗好绿好绿呀,比上海的大草坪不知要大多少倍;那滚滚的黑龙江水好清好清呀,比黄埔江的水还要清澈.那里的人们,一双长满老茧的手是  相似文献   

20.
希望的童年     
作者小叙:我是团中央第五届研究生支教团厦门大学研究生支教队的队长陈敬德,我曾经支教的地方是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全球“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素有中国“贫穷之冠”之称的宁夏西海固地区的海原县。我不是专业摄影人,我的镜头只是我的记录,我只是用它记录下这里真实的人与景、情感与希望。正如相片中呈现的,那里的土地非常贫瘠,因为缺少水的缘故,目光所及之处都只是一片又一片的黄土,只要走得快一些,身后就会扬起尘埃。只有在那里生活过的人,才知道水资源是多么的重要,每一滴水都应该特别珍惜,而不是让它随意流淌。西海固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