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江苏昆山的徐乾学、徐秉义、徐元文三兄弟,皆由一甲及第登仕版,并官至宰辅卿贰,他们先后以翰林及经筵讲官等文学侍从的身份出入宫中,给皇帝以王道和治道的影响;而他们的经世思想和政治抱负的实践,以及他们面对权力和利益诱惑时所表现出来的官场倾轧等居官所为,在影响着清初政治的同时,也揭示出君臣、官僚之间复杂的政治关系.  相似文献   

2.
高进 《晋阳学刊》2011,(3):137-137
陈廷敬,清代山西泽州(今阳城县北留镇)人,康熙帝经筵讲官,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山西通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载有其传,然而对读事涉陈廷敬的文献,如《午亭文编》、《清史列传》、《清圣祖实录》等,略见其暇,现指辨考正,以雕其玉。  相似文献   

3.
笔者分析了我国民航31年来的55例劫机犯罪,归纳出犯罪人、犯罪动机和犯罪条件这三大劫机犯罪的特征,并借用犯罪预防场理论,具体分析了P--犯罪主体的预防因子、C--犯罪条件的预防因子和C′--犯罪成本的预防因子,构建出劫机犯罪的PCC′预防模型.预防模型要求同时关注三个预防因子,使之密切结合,相互促进,在良好配合和互动中实现预防场的正效应,最大限度地预防劫机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电视生成场域是根据布迪厄场域概念构建的分析工具。本文通过它与支配它的权力场域之间、它的内部、它与电视接受场域之间等三层复杂关系的分析,第一次完整地揭示出电视节目生成的技术过程以及这一技术过程对社会产生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5.
孙应鏊,字山甫,号淮海,贵州清平卫人,生于明嘉靖七年(1528),二十五年 (1546)乡试第一名,三十二年(1553),春闱成进士,选庶吉士,改户科给事中,出补江西按察司佥事,迁陕西提学副使,迁四川右参政。隆庆元年(1567),擢佥都御史,巡抚郧阳,后因事罢归。万历元年(1573),复起故官抚郧阳,万历二年入为大理卿,五年晋户部右侍郎,改礼部充经筵讲官,掌国子监祭酒,事逾二年,以病告退。万历十三年,起用刑部右侍郎,晋南工部尚书。十五年(1587)病卒,年仅五十九岁。万历三十年(1602)赠太子太保,赐谥文恭。  相似文献   

6.
杨朝楼 《家庭科技》2011,(12):11-11
喝酒不说正事。这一点,我有深刻体会。一次,我和弟弟、姐夫三人喝了一箱啤酒,然后有人传呼我,我出去再喝。第二场白酒喝多了,竟然记不起还喝了第三场,而且第三场酒是有人要请我办事。过了好久,这个请我办事的托人问我,事情办了没有。“什么事?”  相似文献   

7.
(一) 孙应鳌(1527-约1583),字山甫,号淮海,贵州清平(今凯里县炉山)人,是明代中叶名噪一时的政界人物和理学家,同时又是贵州第一个有诗集流传后世的人。嘉靖二十五年(1546)举乡试第一,三十二年(1553)进士,此后在明政府中历任户科给事中、江西按察司佥事、陕西提学副使、四川右参政、右佥都御史、大理卿、户部右侍郎、礼部充经筵讲官、国子监祭酒、刑部右侍郎、南京工部尚书等职。一生著作宏富,《明史·艺文志》、四库存目、《黔书·理学传》及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共收其书目十一种。诗集《学孔精舍诗稿》,共收诸体诗约九百首。朱彝尊从中选出《华山诗》八首,编进《明诗综》;莫友芝从中选出四百五十八首,编进《黔诗纪略》。  相似文献   

8.
文军  方淑敏 《学术界》2022,(12):72-82
社区是社会治理体系的基本单元和重要场域。在吸收场域理论与生态理论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可以构建出权力结构、关系网络以及主体惯习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互动场域视角,并将互动场域视角与职业自主性的三个维度管辖权、专业边界以及专业知识进行一一联结。社区治理作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互动场域,社会工作身处其中且深受互动场域特性的影响,面临着专业管辖权受限、专业边界模糊、知识创生阻滞等多重“自主性”困境。对此,亟需从权力让渡、边界形塑以及知识再生等层面入手增强社会工作主动性、能动性,破除社会工作专业自主性困境,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实践人学之构建,实现了西方人学系统中最伟大的一场革命,以"现实的人"颠覆了西方传统人学重思辨轻现实的理论状况.此种"颠覆"并非仅出于书斋式的纯理论旨趣,其以"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及其现实生活过程为出发点,表达出一种救赎与解放现实的人类的政治旨趣与向度,彰显出追求"人类解放"的崇高精神.理解这一场革命的深远意义,不仅需要注意其对"人之存在结构"的核心的重新规定,更需注重其人学构建的政治旨趣.  相似文献   

10.
如何理解马克思的人学革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立足于存在论的视域,通过对马克思经典文献的“细读”,揭示出马克思人学革命的实质在于实现了一场人学范式的转换:从理论人学转向实践人学。  相似文献   

11.
民国时期贵州的场期制度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贵州集市的场期有十二生肖场期制、农历场期制和混合制三种.当时贵州形成三种场期制度与民族结构、文化影响、商品经济发展程度、人口密度及集市的空间分布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朱国华 《河北学刊》2005,25(4):139-146
如果从历史的维度来理解布迪厄的文学场理论,我们首先应该考虑布迪厄对文学场的历史发生的理论阐述。就法国文学史而言,这一过程经历了文学场获得自主性、出现双重结构以及生产符号财富三阶段。但文学场并非一个超稳定结构,它面临的内忧是,美学革命的体制化会耗尽它的话语资源;面临的外患是,文学场总是不能摆脱政治、经济资本的操控。但问题是,布迪厄对作为一种普遍性文学建构的文学场的描述是否准确?布迪厄把文学场理论限制在发达国家,那么,它超出欧美之外是否仍然存在一定的阐释效用?事实上,布迪厄本人并没有反思性思考他从属的第一世界的学术位置与他的学术观点之间的语境关联。  相似文献   

13.
毕业前夕,几乎所有的同学无一例外地要为自己制作应聘简历,有的还会做成好几种不同的版本,理所当然地把自己介绍得比较优秀或非常优秀、比较博学或非常博学。十余年寒窗,终于要破茧而出,要飞翔了。但是.经过几场乃至十几场的招聘会下来,不少人却是徒劳而归.或者“屡战屡败”。  相似文献   

14.
道德场是立体化形态的客观存在。道德场为经济文化社会提供精神基础,也为境界反思与批判设计理想模态;道德场是生命场的庄严阐释,表现为“人往高处”与“人情心性”的境界追求,前者是人类道德境界的提升规律,后者是中国人道德境界的演进逻辑;道德场形态存在“五立”圆锥体形态。反思与批判道德场形态,能使人们认识并营造属人的道德境界,走向善德与完满。对道德场境界的批判,要以本真意义为第一原则、以历史根基为重要条件、以正心诚意为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15.
特里尔提出的语义场理论对分析词义有重要影响.颜色词语义场中各成分具有共同语义特征,但人在此基础上对颜色产生的感觉联想会引起感情变化,使颜色具有感情价值,从而传递出丰富的文化涵义,于是就出现了各颜色在中西方文化中相互区别的象征意义.语义场理论既有助于我们掌握语义场跟具体词义的关系,同时也可以让我们在中西方文化的对比中更好地掌握各颜色丰富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理论为主线,揭示出21世纪信息时代市场这一对立统一体内一侧面“场”多维结构中的商品信息场、资本信息场、劳动信息场和技术信息场,并把这些不同信息场及它们共同组成的多维结构分别规范在狭义耗散结构或广义耗散结构中。通过对各个信息场和统一场的信息进行量化,推导出各个信息场的通用场场方程和统一场场方程,并对所提出的所有随机变量组成的随机过程的函数分析模型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17.
金朝与蒙古草原游牧部落的羁縻关系始于金太宗天会三年,其后逐步建构发展起北方游牧部落朝贡关系,直到金卫绍王大安三年蒙金全面开战为止,大约存续了80多年。金朝采用剿抚结合的手段经营对北方游牧部落的羁縻统辖关系,以北部缘边东北、西北、西南三路招讨司为主,管理游牧部落的朝贡活动,设立榷场进行互市,对蒙古、阻等部落酋长实行册封、宴赐制度,但不允许朝贡成员入内地朝贡,通常在界壕贡场对朝贡者进行回赐。金朝多次出大军镇压草原游牧部落的反叛者,表现出具有强力色彩的羁縻关系。随着北方游牧部落日益强大,金朝直辖区与草原游牧部落朝贡区的分界线"界壕"一再向南内缩。成吉思汗对金开战,结束了北方游牧部落与金朝的羁縻朝贡关系。  相似文献   

18.
布匿战争是古罗马与迦太基为争夺地中海地区的统治权而进行的一场战争。之所以被称为布匿战争,是因为罗马人认为战争的起因是迦太基人"不讲信用"(在拉丁语中把不讲信用的人称为布匿人)所致。布匿战争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三次战争),其中,第一次布匿战争的胜负,从根本上决定了以后整个战争进程和结局,标志着罗马地中海霸权的崛起,为罗马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易招娣  衡孝庆 《浙江社会科学》2023,(5):74-81+73+158-159
在场域理论视域中,产教融合主要包括政治场域、经济场域和文化场域等三种场域,它们由不同的主体所主导,对应着三种不同的实践场域,形成三种不同的权力结构,遵循三种不同的制度规则而产生的角色定位与意向表达的差异。本文通过探究产教融合场域内多元主体互动运行逻辑,明晰了场域内多元主体的权力边界,即既要避免各主体权力的“缺位”,也要防止各主体权力的“越位”;深化产教融合就是要进一步使产教融合场域中的行动者在保有自身特有的场域性前提下,积极构建与对应场域相契合的组织结构体系。作为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政府、企业和学校等三方权力主体,尤其需要中间性组织作为媒介以寻求产教融合三方主体的共同价值、目标和诉求,以此来统一价值取向、统一行动意向、统一目标诉求,达成行动的一致性,最终实现共同利益,进而从政府、企业、学校和中间性组织等四方主体视角完善运行策略以达成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实现提升产教融合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20.
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引起我国学者重视和关注,场域概念的广泛使用并非是学者们故弄玄虚,而是具有逻辑发展的内在合理性.互联网络的普及和虚拟社会场域的形成,人的发展的社会场域处在现实场域和虚拟场域两种交融之中.人的发展场域的交融必然要求人们适应不同场域的"游戏规则"和"专门的利益",也必然会导致人的发展面临多重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