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勇 《新天地》2011,(11):352-352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争取发言,当他们的某个思路或计算方法被老师肯定后,从学生的眼神和表情就可以看出,他们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他们会反复钻研、探讨。可见,教师正确的评价也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许智勇 《新天地》2011,(9):100-100
教师力求使全体学生都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他们都有事可做。许多问题行为的发生往往是由学生在课堂上无事可做或不知如何去做而造成的:因此,教师应善于安排课堂活动,善于安排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3.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有着重要意义。人的行为是后天的生活实践过程在人的交往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的行为由于各自的经验、性格、动机、年龄、文化、环境等诸多因素的不同而千差万别。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生活在九十年代改革大潮中的当代初中生,其学习行为习惯有它特殊的一面。一是学习行为目的不明确。11——13岁的初中学生,由于缺少独立意识,缺少自己的思想,在许多重大问题上,独生子女常常用不着自己去思考。池们大多按照家长或教师的意志去学习、去行动,在目前的应试教育中,只…  相似文献   

4.
有效教学策略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习的目的是通过经验的获得来引起行为变化。但这些经验的获得和行为的变化是由客观外界的信息与我们相互作用引起的。因此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探讨实现学习目的的教学途径 :主观方面就是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客观方面就是教师对知识的加工 ,使知识成为学生可接受的形式。但是 ,其中主观方面的因素才是内因。只考虑教师怎样传授知识的传统教学观忽视了内因这个根本的问题。所以 ,有效的教学的策略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采取积极的认知干预以及进行合理的管理、监控、维持与激励 ,以保持被激发起来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佐藤学的共同体学校思想强调学校教育要通过倾听、应对教学、合作性同事关系、开设综合课程等方式,构建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校与社区之间的学习共同体。它汇集学校管、教与学各个主体的观念、行为的深刻变化,虽潜移默化,却产生变革性的影响。佐氏学习共同体学校的研究扎根基层、面向一线,重在解决问题,推进改革,对基础教育改革有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已渗透到各个领域,并日趋重要。但是在学校,有许多学生感到数学是很玄奥,很难适应,而且是很可怕的一门功课。他们对数学的学习不感兴趣,认为这门功课不是自己主动要学的,而是学校要安排给他们的,有些学生在学校被数学压得头昏脑胀,无论在智力上或是精神上都显得反应迟钝。产生这一现象究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形成了一个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在心理上产生了一个压  相似文献   

7.
学生的身势语如同他们心理活动的“晴雨表”,观察和研究学生的身势语是把握他们学习过程中复杂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以教师的经验和能力预测它的影响,努力改变消极因素,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从学生在课堂上的眼睛势语、坐姿势语和空间行为几个方面做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教师自主性发展是教师根据自己和学校的发展需求,在学校情境中自主地确定发展目标、开发利用学习资源、选择发展策略和评价学习结果的一种专业发展方式。教师的自主性发展不仅可以增加教师的课程意识,培养他们的课程开发技能,还能转变其不合适的教学态度和行为惯性,生成他们自觉参与课程改革的内在动机,从而积极主动地投身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9.
伴随社会转型的深化,诚信观念的缺失现象在青少年学生中逐渐增多。在学校场域中,相对于教师群体来说,青少年学生尤其是学业成绩差的学生拥有较少的资本,教师日常教育生活中的教育行为又有意无意地强化了这一点。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根据自己所拥有的各种资本的数量和结构采取行动,以增加或维持他们的资本,甚至部分地或彻底地改变场域的固有规则。由此透视青少年学生身上所发生的非诚信行为,不仅可以看出他们背后隐藏着的对自己弱势地位的无奈的抗争,同时也显示出他们对生存策略的主动寻求和体验。  相似文献   

10.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他强调了学会学习的重要性,而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研究、如何探索,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学校教育不仅要传授书本知识,还要使学生学习和掌握所学学科的实际应用技能,具有创造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学会正确做人。对学生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教给他们有效学习的方法,帮助他们获得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学中教师是主体、中心,其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一味灌输,学生被当作贮存知识  相似文献   

11.
教师效能感研究述评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教师效能感可分为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 ,教师的实际教学经验、观察榜样教师教学获得的经验、社会劝说和教师自身的情绪等 ,是影响其形成的基本因素。新手教师和有经验的教师的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都可以通过教学实践锻炼、观摩教学、社会劝说等方式加以改变与发展 ,从而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关于教师效能感的构成、发展变化、迁移和测量等问题的研究 ,应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中课程管理的转变,教师被赋予了新的权利,他们从课程实施的听令者逐渐向课程领导者转变,成为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引领者,进而推动课程的改革。具体来说,教师课程领导是通过平等合作探究分享的方式形成学习共同体,对学校的课程进行决策,以期革新学校课程、促进教师发展以及学生的学习。需要强调的是,教师课程领导是一种团体领导,并不是一个人进行决策,它体现了集体的智慧。  相似文献   

13.
归因理论是关于人们如何解释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以及这种解释如何影响他们的情绪、动机和行为的心理学理论。实践表明,归因理论适应中国高等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学。师生合理运用归因理论,可以确保教学顺利有序地进行,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充满兴趣和激情,克服语言自卑感和习得无助感,激发并维持学习动机。高等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学要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因此教师要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努力做到正确进行成败归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帮助他们客观地自我归因,使他们建立并维持对英语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变"被动式"为"主动式"。  相似文献   

14.
社团、选课、学分制、交换生……这些已不是大学的专利,如今也被许多中等职业学校所吸纳。为了让学生在校园中找到学习的幸福感,许多中等职业学校都竭尽全力打造学生心目中的魅力校园,把教育学生接受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变成一个愉快的成长之旅。走进上海各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园,你会发现,学校已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的场所,更是一个学生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乐园!  相似文献   

15.
在—些发达国家,早在四、五十年代就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主动探索精神作为数学教学伪第一目的,而把知识的教学放在第二位。显然,这种观点已被我们广大数学教学工作者所接受并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特别是我们中专类学校,就其教育对象的绝大部分同学来说,他们目前的学习阶段是在校学习的最后阶段,为使他们在离开学校之后,能尽快适应四化建设需要,使他们在面临新问题时,会探索,能创新,教会他们如何学习就显得尤为必要。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如何致力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我们教改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6.
古往今来,自学成才的人或发明家,他们之所以自学成才。能发明创造,是因为他们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当前,教育改革旨在培养开拓人才,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探索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敢于质疑问难,从而创新思维。开拓对课文内容的认识,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格局发生了急剧的深刻变化,就业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英语专业以纯文学为专长的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困难越加严重。学校为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想方设法调整课程设置;学生为满足就业需要学习了各种与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相关或不相关的知识。但是,他们的就业前景仍然不乐观。笔者根据这些现象,分析目前学校的教学管理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法能否对学生就业能力产生的作用。论述了改变目前英语教学管理方式,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可行性,以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意识、知识扩展能力,为学生在今后的现实生活中实现自我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特教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是特教教师经常要面对的问题,也是教师职业压力的主要来源。研究者通过观察小学特教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和访谈特教教师,探讨课堂问题行为,旨在促进特教学生学习和心理发展。研究发现:特教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与教师教学密切相关,相对于有经验教师,实习教师课堂上学生的问题行为较多;实习教师存在对学生特质不了解、教学内容不适合、教学方式不适当、行为处理不恰当等问题。特教教师应把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作为反思和研究的对象,以自身为纽带,使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方式多样化及行为处理积极化。  相似文献   

19.
学习自我效能感是研究学生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理论。大学生的学习源动力作为推动大学生学习的内在力量,不仅激发大学生的学习信念、锻炼其学习能力、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而且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学业情况、学校学风建设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对上海市8所高校的750名学生的学业现状、学习动力认知情况和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作用进行调研,发现:内在因素即学生的认知、外在因素即教师的行为和环境因素即学校课堂教学环境三个方面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目标确定、学习态度养成、学习行为培养和学习效果。因此,应注重从大学生自我认知、教师育人能力和在校教育教学环境三个层面考虑,积极营造优良的学风和校风,从而激发大学生学习源动力。  相似文献   

20.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氛围融洽,基本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他们对学校的教师水平、人际关系、安全保障的满意度较高,对宿舍条件、饮食情况、学习环境的满意度较低,但均处于“满意”的状态。通过线性回归分析进一步发现,学生学习态度与学习满意度存在正相关关系,情感态度因子关联性最强,行为倾向态度因子和意愿态度因子次之;学生的年级对学习满意度有较显著的负相关,学生的民族、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和父母的职业与学习满意度有非常微弱的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