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性通货膨胀的忧虑日趋加剧世界性通货膨胀问题,产生于第一次石油危机前后,之后,随着世界性萧条的加剧,这一问题似乎消失了。但时至今日,为什么又出现了呢?稍作观察,可以看到,日本和联邦德国的物价确实是平稳的。但美国等国的物价上涨率却异常迅速。为此,人们担心通货膨胀将取代以往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80 年代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实证分析,揭示经济增长速度与货币供给及物价上涨率之间的内在联系。实际经济增长速度与潜在的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直接通过物价变动得到反映。  相似文献   

3.
庄礼伟 《市民》2006,(3):1-1
“民生痛苦指数”(Misery Index,失业率与消费物价上涨率相加之和),是国际通行的一个衡量民生质量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论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发展战略袁秀华战后,尤其是在1955年──1973年间,日本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此期间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8%。日本经济为什么能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从一个因战争破坏经济几乎濒于绝境的资本主义国家,崛起为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在贯彻改革、开放政策的过程中,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在此期间,投资和消费的膨胀带来了物价的上扬。为此,中国政府从1988年秋实行了强有力的经济紧缩政策,经济增长明显放慢,零售商品物价上涨率得到有效抑制。但从1922年以后物价上涨的倾向看,经济又再度处于过热的高速增长状态。  相似文献   

6.
我国商品市场波动的"可运行区间"是指商品市场运行的可接受程度,由上限和下限组成。运用系统化分析方法,根据多数原则、均数原则等可以确定出我国商品市场波动的下限为5.5%,而依据改革开放后我国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率、经济增长率及物价上涨率等情况的综合分析,可以得出上限为12%,从而确定我国商品市场波动的可运行区间为5.5%~12%。  相似文献   

7.
由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举办的“战后日本的物价变动和物价政策”国际研讨会于1991年3月30日至4月2曰在上海举行。这次会议是我国日本学界关于日本物价问题的首次专题研讨会。来自日本和国内各地的学者约40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共有16位中日学者作了报告。报告内容围绕战后日本物价变动的历史过程,涉及物价的一般理论、统制经济下的物价问题、政府的物价管理政策、产业结构和金融与物价的关系以及物价与人民生活的关系等。现就讨论比较集中的几个专题,简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论政治稳定与东亚国家的经济起飞金小川东亚国家分为东南亚和东北亚,主要指中国大陆、日本、亚洲“四小龙”、东盟国家和俄国的远东部分。近20多年来,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迅速,1971-1994年GNP的年平均增长率为8%,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水平。先是...  相似文献   

9.
1949──1965年,日本实行严格的进口数量限制制度,以保护国内幼稚产业1945年8月,日本宣布战败投降,战争给日本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同战前(1934—1936年平均数)相比,日本1945年8月的工矿业生产仅为战前的10%,1946年农业生产的为60%,实际工资水平约为30%,每一国民的实际消费水平约为60%。从日本的进出口贸易来看,同样遭受了沉重打拳,直至1950年才基本恢复到战前的水平。为了改变经济状况,日本政府确立了“贸易立国”的经济方针。日本是一个资源极其缺乏的国家,每年都要进口大量原材料以满足国内需要,这样就迫使日本必须…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六十年代,日本经济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五十年代为9.1%,六十年代达到11.3%。((日)《世界周报》1972年5月23日号,第79页)这一发展速度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是最快的。日本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更高,1951~1970年间达到15.2%。这一增长速度超过西德一倍,为美国的3.8倍,英国的5倍,法国的2.4倍。到了六十年代末,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工业  相似文献   

11.
<正> 通货膨胀可以说是世界性的问题。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有通胀问题。因此可以说通胀是经济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各国所患的通胀病的病情有轻有重。有些国家的通胀率(即物价上胀率)是双位数,有些国家如南斯拉夫的通胀率是三位数,有些国家的通胀率达到四位数,如智利的通胀看达到1000%。各国都要求把这种病症治好,但看来治好的不多见。西国家在70年代普遍患有通胀病,通胀率高达双位数字。但通过80年代的治理,通胀率逐步下降。1987年西方7国的通胀率平均降到2.8%。1988年平均达到3.1%。西方国家如何治理通胀的作法值得重视。有些方面对我们很有启发。英国和美国治理通胀的作法很有代表性,所以我现在把英美两国的作法做一个简要的评论。  相似文献   

12.
日本是世界上名列前茅的长寿国。老龄人口持续增长,已构成老龄化社会。到1998年,65岁以上的人口将超过15岁以下的人口。现在,退休老人日渐增多,使政府和家庭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包袱越背越沉。由于日本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高物价国家,且物价涨势仍未停止,许多老人的退休金,已不够负担昂贵的生活费用,实际生活水平在逐步下降。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五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初,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经济的高速度增长。西方称之为“黄金年代”。如1953年至197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美国3.5%,英国3%,法国5.2%,西德5.9%,日本9.8%。而在1913年至1938年,这些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依次为:2%,1%,1.1%,1.3%,4.5%。随着经济的增长,发达资本主义各国发生了许多不同于战前的新变化。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及其新变化,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得出科学的认识,不被假象所迷惑。  相似文献   

14.
通货膨胀即物价总水平不断上涨,是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典型现象。通货膨胀率因国因时而迥异——从每年事实上的零增长(90年代的日本)到年增长百分之几百(巴西和其他一些拉丁美洲国家)。但总的来说,这个时期通货膨胀的特点,是持续不断、有所节制和广泛蔓延。  相似文献   

15.
1993年底中国局部地区刮起了一小股涨价风、抢购风。今年的物价到底怎么个涨法?这是人们关心的问题。 中国价格信息中心最近分析预测,受国家实施的经济与价格政策调控力度的影响,1994年物价总水平将平缓上升。在1993年物价涨幅13%的基础上,1994年物价总水平涨幅将在10%左右。 中国价格信息中心分析近期物价变动的基本态势如下: 农业生产可望继续保持较好的形势,如果1994年不出现大自然灾害,中央落实好稳定农业生产的一系列措施,调整好农产品间的比价关系,农业生产形势不会发生大的逆转,农产品价格不会发  相似文献   

16.
当物价节节攀升时,情况是不妙的,但物价不断下降可能更糟。通货紧缩曾导致魏玛德国垮台,目前正在折磨日本,很快可能来到你的面前。  相似文献   

17.
日本政府对物价是有放有管的,至今仍有19%的物价(主要是公共事业类)由政府直接控制。政府物价主管部门是经济企划厅物价局,政府其它部门都设有负责物价管理的机构,由物价担当官(副部长级)领导。全国共有4200人的物价统计检测人员。  相似文献   

18.
选取沪深证券交易所1354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上市公司股票价格上涨率与其财务指标及变动率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股票价格上涨率与每股收益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长期负债比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对股票价格产生重要影响的指标短期内主要是每股收益,较长期主要是长期负债比率,且时间跨度越长其影响程度越大;上市公司其他财务变动率类指标对股票价格上涨率的影响非常小。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物价上涨过猛,已经波及各个行业,超出物价结构性上涨的范围。1987年社会零售物价总指数上涨7.3%,一些城市零售物价指数上涨幅度达两位数,1988年上半年社会零售物价总指数又上涨达14%。与此同时,货币供应量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持续增长,大有演进为奔腾式通货膨胀先兆。为此,针对近年来物价持续上涨的原因提出几点看法。一、物价持续上涨是价格改革的结果, 还是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失误?  相似文献   

20.
<正> (一) 撒切尔夫人与英国对外经济 1979年以撒切尔夫人为首的英国保守党大选获胜,这个时期正是英国和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步入经济危机的年代,也是“英国病”日趋严重的岁月。英国也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及日本一样,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经过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可以1973年石油骤涨价格为分水岭。73年以前为经济迅猛发展阶段,以后则为通货膨胀和失业并存的“滞涨”阶段。在前一阶段,英国的进度比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为迟缓,根据联合国的统计以及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统计,1948—73年,1973—78年的英国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2%和0。失业人口的数字,1970年和1978年分别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