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WTO绿化趋势刍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经济全球化和环境全球化融合发展的全球化时代 ,世界经济的绿化趋势即绿色经济 ,WTO体系下的国际贸易的绿化趋势即绿色贸易 ,绿色壁垒下的国际贸易战略的绿化即绿色外贸战略 ,是 2 1世纪国际经贸与环境发展的三个最重要的特点和最基本的三大趋势。加入WTO在给中国国际经贸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的同时 ,也将使中国经济发展尤其是中国国际经贸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为迎接绿色WTO带来的绿色挑战 ,我们必须实施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战略。  相似文献   

2.
依据石油企业的行业特色和其自身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将绿色文化应用到石油企业发展之中,分析了石油企业绿色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并对如何建设石油企业绿色文化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从而,使石油企业在绿色文化理念的导向下实现与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论绿色环境标志及我国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绿色环境标志作为绿色壁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日趋扩大。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将在出口贸易上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因此 ,我国应在认识绿色环境标志的实质及特点基础上 ,研究绿色标志制度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探讨我国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生态批判犯罪学的激进理论、环境社会学的蓬勃兴起以及环境哲学的不断发展使得犯罪学家更加关注环境问题,绿色犯罪学作为研究环境问题的犯罪学的分支学科也得以快速发展。绿色犯罪学的发展不仅面临缺乏统一定义的问题,而且也有其他术语如保护犯罪学、生态全球犯罪学、绿色文化犯罪学等使用不同的方法研究相同的问题。在21世纪的今天,绿色犯罪学未来的发展道路仍将面临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5.
贵州目前处于发展低碳、绿色经济的初期,面临机遇与挑战,应充分利用金融对于实体经济的服务功能,采取政府引导、培育市场、企业自觉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促进低碳、绿色经济的发展,实现贵州经济的质变.  相似文献   

6.
绿色营销与企业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类环境的恶化和全球环保运动的兴起,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同时,消费者自我意识的日益成熟,要求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绿色营销的核心是实现经济利益、消费者需求和环境利益的统一,最终目的是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促使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企业通过提供绿色产品来保护消费者利益和保护环境,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绿色营销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参与,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7.
绿色技术创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限塑令"的实施,包括塑料生产企业在内的中国企业的传统发展方式受到了挑战.本文分析了绿色技术创新的内涵及其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指出了企业在绿色技术创新中的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探讨了一条中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调整发展思路、转换发展动力、实现绿色增长已是刻不容缓。在这一背景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绿色发展理念"。这一理念具有六大特征,为重新调整经济社会发展同自然环境的关系提供了科学指导。但是,必须看到,我国的绿色发展也面临七大挑战,理念与实践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十三五"期间,必须以强化绿色创新能力和建设绿色行政体系为重点,为绿色发展理念落地生根提供核心动力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快速推进,作为公共福利的城市绿色空间规划所面临的公平性问题日渐突显。应基于分配正义的空间可达性、参与正义的空间多样性和包容性以及能力正义的空间可用性来构建绿色空间规划正义的多维框架。城市绿色空间规划应追求公平的绿色福利,使之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相似文献   

10.
绿色是 2 1世纪的主流色彩。绿色产品将是 2 1世纪的主导产品。绿色营销将成为 2 1世纪市场营销的新特色和主旋律。绿色企业形象将是打开国内外绿色市场的金钥匙。作为市场营销在近年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绿色营销为传统的市场营销引入了一种新的理念和思维方式。引导企业的绿色营销 ,旨在唤起人们的绿色意识 ,保护生态环境 ,提高生活质量 ,实现永续经营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时代的发展,绿色营销将被人们广泛地接受,将成为周世纪世界市场营销的主流。针对我国目前存在着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薄弱,企业绿色营销状况落后,环保法制不健全等问题,本文提出了提高消费者环保意识、增强企业环保意识和进一步完善国家环保法制等几个对策。  相似文献   

12.
绿色营销:外部环境优化和企业实施举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环境问题日趋恶化 ,人类可持续发展和生存条件受到严重的威胁。 2 0世纪 90年代“绿色革命”悄然兴起 ,对全球经济产生深刻影响。绿色需求、绿色消费迅速增长 ,绿色营销战略应运而生。为了本国利益和环境保护 ,发达国家趁机实行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设置了一条“绿色壁垒”。在“绿色”挑战面前 ,如何构建我国绿色产业良好的发展环境 ,企业如何进行绿色营销 ,这是本文着重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企业作为经济运行的微观主体之一,在循环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在循环经济模式下企业绿色营销应选择以下路径:建设绿色企业文化,形成绿色营销理念;建立绿色价值创造模式,提高绿色顾客让渡价值;规划绿色营销过程,制订绿色营销组合;组建绿色管理组织,健全绿色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4.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绿色的文化内涵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不仅会影响我们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而且将引导未来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绿色企业文化是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绿色企业文化体系的四个内容构成,由内而外地体现了低碳观念从内在理念认同到外部效果实现的整个过程。绿色企业文化的构建策略:企业领导倡导和员工响应共同创建绿色精神文化;实施低碳管理再造企业绿色制度文化;企业行动和员工行为共同践行绿色行为文化;绿色信息披露和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共同打造绿色物质文化。  相似文献   

15.
吴泓  刘京华 《东南学术》2023,(2):135-145
“双碳”背景下,数字普惠金融作为传统金融的重要补充,对科技型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企业创新中占据重要地位,数字普惠金融可以弥补传统金融市场的不足,为面临融资约束的企业绿色创新提供充足资金。国家应当完善数字普惠金融体系构建,增强数字普惠金融对科技型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相关部门应当制定多元化的产业政策,加快科技金融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此外,监管部门应当在提高数字金融风险甄别和防控能力的基础上持续完善监管政策,使数字普惠金融在国家监管的框架下有序健康发展。最后,科技型企业要与金融机构形成良性借贷关系,让数字普惠金融持续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发展绿色经济是解决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的基本方式.企业是绿色经济的实践者,完善的企业组织制度对绿色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企业作为一国经济的微观主体是各种产品的主要生产者和供应者,是各种自然资源的主要消耗者,企业的行为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都有影响.企业集团对建立绿色企业组织制度的意义:第一,有利于发挥政府机制,提高宏观调控能力;第二,防止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上"搭便车".  相似文献   

17.
论全球绿色浪潮与我国绿色产品的出口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随着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运动的深入,绿色浪潮迅速席卷全球,已经并继续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21世纪必将成为“绿色世纪”.绿色浪潮的兴起和发展,对我国出口贸易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国绿色产品出口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起步晚,规模小,质量差,效益低,很不适应国内外“绿色革命”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进一步扩大我国绿色产品的出口.当务之急是建立健全扩大绿色产品出口的机制;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绿色产业;依据国际标准,培植绿色企业;研究国际绿色认证标准发展动态,打破绿色贸易壁垒.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工业绿色转型面临着体制障碍、技术障碍和阶段障碍,任重而道远。转型过程也将耗费巨大的成本,但是长期收益相当可观。中国工业绿色转型有四个必由之路:即积极发展现代制造技术;运用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通过基地建设获取集聚经济效益;发展"静脉产业"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该创造良好的绿色转型环境:完善绿色考评体系;实施绿色税制;健全政府绿色采购制度;支持绿色金融。  相似文献   

19.
企业绿色经营理念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世纪是绿色经济时代 ,绿色产品将是国际商品市场上的主导产品 ,企业必须实施绿色经营战略。为此 ,企业要更新经营观念 ,构建起包括绿色企业理念、清洁生产理念等在内的绿色经营理念  相似文献   

20.
"绿色消费主义"潮流的兴起,使中国饭店业面临新的严峻挑战.我国绿色标志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既是对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借鉴,又是对其实行"绿色贸易壁垒"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一种抗争.中国饭店业应认识这种经济发展趋势,有条不紊地进行"绿色饭店"的创建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