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计算机、通信与传感是现代科技的三大支柱,它们不约而同地与美学结盟。计算机美学与信息论美学方兴未艾,传感技术亦日益成为通约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掮客。传感论在美学的理论框架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参数内容与理论目标及学科价值,传感论美学所具有的学科理论的合法性席位昭示它自身成为技术美学新成员是可能的。同时,传感技术在信息技术中的掮客身份愈来愈抽象化与审美化,信息技术的生产主体、知识构型、商业流通、编码解读的科技化亦等同于社会风险的不断增加,这些风险也暗示亟待建设传感论美学理论的迫切性与意义。  相似文献   

2.
建筑美学理论整体性框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于建筑艺术在实用、文化、纯美学三个方面的探讨,从不同的视角结合建筑实例,试图说明建筑美学的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3.
建构新世纪中西美学对话的总体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美学在新世纪的繁荣,中西美学家应该携起手来,共同建构新世纪中西美学对话的总体框架。这一框架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在审美意识母结构层面上的对话,二是在自我或人格三元结构层面上的对话,三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关学走向亲和层面上的对话。由这密不可分的三个层面所构成的新美学体系,将着重考察和揭示美在人类文明生成优化过程中所起的全局性作用,指导和提升人类的各项审美实践活动,从而促进人类生存质量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4.
席勒一生没有写过一部喜剧作品,也没有一篇喜剧专论论文。他有限的关于喜剧的论述和阐发,却形成了西方美学史和文艺理论史上最为独特的喜剧理论和喜剧美学理论。席勒认为,从戏剧的题材和对象上来看,悲剧应该高于喜剧;然而,从戏剧的表现自由来看,喜剧应该高于悲剧。喜剧是美的心灵的表现,喜剧可以使人保持心灵的自由,喜剧使人趋向更高的目的。喜剧的目的一旦达到,就可以使得一切悲剧成为多余。席勒的喜剧理论和喜剧美学理论结束了古典形态的贬抑喜剧性和喜剧艺术的喜剧理论,让喜剧性和喜剧艺术得到了应有的地位、崇高的目的和伟大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新闻美学的概念问题、研究对象问题和理论体系问题的论述 ,揭示新闻美学是研究新闻内容美与形式美结合规律的科学 ,初步提出了新闻美学的学科理论构架是由新闻美学的一般理论、分支理论和相应的方法论所组成的  相似文献   

6.
财务会计理论框架是构建会计理论体系和指导会计实践的基础。从财务会计基础理论、会计应用理论和会计环境理论三个方面分析了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会计要素、会计方法、会计实践、会计检验、会计环境等会计理论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为财务会计理论、会计实践以及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相互结合奠定了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7.
人类求“是”的哲学思想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而发展。当人类哲学思想由片面走向全面,由传统哲学走向生态哲学时,以哲学为根基的美学理论与艺术理论也必然发生变化。美学理论其探求的范围从纯粹艺术领域拓展到整个生态系统,审美心理机制、审美价值、审美方式、审美目的等都得到拓展,形成拓展美学理论。在生态哲学、生态美学及新出现的大地艺术、环境艺术、成品艺术等新兴艺术实践形式的共同作用下,艺术理论也由传统艺术理论发展到生态艺术理论阶段。主要由生态艺术哲学与生态艺术批评构成的生态艺术理论重植了艺术的生态之根,恢复了艺术的灵魂。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国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主要围绕"转型期美学理论建构"这一总问题域而展开。其中,涉及的重要议题有:美学研究理论范式转换、实践美学论争、后主体性美学、主体间性美学、身体美学、审美现代性、艺术终结与生活美学等相关问题。本文认为,经多年探索研究的积淀与集结,美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已迁跃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一方面,诸多长期论争的问题得以沉淀总结,使问题的探讨已经完成从论战的理论状态向反思的理论状态的转换,预示着美学基本理论建构业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诸多新的美学视域的开启,使当代研究已经开始了从传统理论范式到当代理论范式的转向,预示着美学基本理论将拥有面向未来的敞开性。  相似文献   

9.
框架理论说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框架理论是认知语义学中颇具影响力的一个理论模式,然而关于框架理论的基本内涵学界似乎还没有定论。文章从框架理论的缘起背景、基本概念、应用举隅和现状反思几个方面对框架理论进行了重新梳理,并指出该理论存在的一些不足,以期对进一步认识和发展框架理论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社会文化理论与语用习得理论框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社会文化理论在二语习得以及语用习得领域的研究状况,从中找出社会文化理论与语用习得的契合点,进而尝试建立一个理论模式,以便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得到有效应用。该模式包括三个模块:语用习得的活动理念、语用习得的活动形式和语用习得的内化。  相似文献   

11.
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邓小平探索出了一条科学、实际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途径,形成了他富有特色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总体理论架构: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依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着力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目标,重视人,尊重人的个性,努力提高人的主体地位;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目标,通过教育现代化,推动人的现代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充分继承和创造性运用,它为今天江泽民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形成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条件。  相似文献   

12.
知识创新规律的理论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知识创新系统工程图为知识创新规律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围绕着这个理论框架的讨论,可得出很多新的有益结论.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民工问题:理论判断与政策思路   总被引:74,自引:0,他引:74  
农民工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而出现的一个规模庞大的特殊群体,它正在由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推进力量向新时期必须应对的重大挑战转化。农民工问题直接牵涉到亿万农民工及其家属的切身利益,是一个包含了经济利益、社会权益、政治权力及文化融洽、精神和谐等内容的综合性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与发展变化,正在全方位地影响着中国新型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从而迫切要求国家通过调整制度安排及政策措施来加以解决。妥善解决农民工问题,既是能否最终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能否加速推进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所在。应该将解决农民工问题作为我国未来十年发展中的头等大事,采取统筹考虑、综合协调、近中长期目标相结合的思路,稳妥有序地为农民工提供融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机会,最终促使整个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教育美学观构建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素质教育、主体教育分别是对应于应试教育、灌输教育而言的,而教育美学观则是对应于教育异化而言。教育美学观是一种不同于素质教育、主体教育的教育思想理论体系,抑或是对素质教育、主体教育的总结与超越。教育美学观主张创造教育美,强调学生审美学习活动,并实现学生身心自由发展。关注教育的人生观照、心理关怀,重视教育的超越意味,是教育美学观得以实现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5.
蔡邕的书法美学思想,不仅是丰富的深刻的,而且是系统的。如果说他的“书者,散也”的思想,是最早揭示了书法艺术的抒情表现特质和艺术创造主体的心态问题,那么,对书法艺术结构造型“势”及艺术“线条”、“力”的审美表现价值的发现,则使书法艺术超越了“以类象形”再现模拟的思想局限,而走上了概括、抽象、自由创造的道路,这在书法美学发展史上,都具有开山、奠基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代启蒙美学是二十世纪中国美学的真正源头。近代启蒙美学的三个理论支点是康有为的哲学、严复的进化论和王国维的审美境界说。梁启超和王国维的美学代表了二十世纪中国美学的两个价值取向:梁启超主张国家本位的民族国家主义,而王国维主张个人本位的意志主义。民族国家主义的美学总是处在美学发展的中心,但它从来没有成功的美学实践,王国维关心个人精神状态,寻求心灵慰藉的美学精神构成了中国美学精神的真正内容。这两个传统的对立既是中国传统美学“载道派”和“性灵派”的延伸,又揭示了:走上理性主义历程的中国现代美学,它的一只脚已经跨出了中世纪,另一只脚刚刚抬起来。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美学:走向生态美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代中国美学出现了多元化趋势,其中后实践美学对实践美学的超越、生态美学的异军突起等都是美学界引人注目的理论现象.我们认为 ,无论实践美学还是后实践美学,都是某一阶段的重要理论现象,它随特定历史环境而产生,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被另一种学说所替代.生态美学的出现一方面适应了社会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又全面激活了美学的理论研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因此,当代中国美学走向应该是生态美学.  相似文献   

18.
试析柏拉图美学思想的理论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拉图是古希腊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是理念论唯心主义著名的代表。他第一个自觉地从哲学高度提出和思考美学问题,并较完整地创立了美学思想,是西方美学的开山祖。柏拉图美学思想根植于“理念论”和“灵感说”。对柏拉图美学思想理论根源的探析,有利于我们批判吸收西方优秀文化遗产和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9.
景观美学研究中的分形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景观美学研究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把分形几何学与分形艺术结合在一起的美学形式———分形美学;本着丰富景观美学研究内容和扩大景观美学研究视角的目标,探讨了分形美的基本内涵;并结合分形美在景观美学塑造中的应用阐述了分形美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20.
在中西美学史中,身体曾长期被当作客体。然而,这种客体论身体美学陷入了不可解的逻辑困境:倘若精神与身体等实在者是完全不同种类的存在,那么,它如何才能驾驭、观照、言说与它不同质的身体和其他实在者呢?对于这个问题,客体论身体美学始终没有给出圆满的答案。自古希腊起,部分美学家另辟道路,试图证明精神活动不过是身体的功能。这个思路长期被主流美学遮蔽,直到现代性开启时才逐渐显示出其阐释力,并最终在尼采等人那里发展为完整的主体论身体美学体系。后者将身体当作生存实践的主体,使美学回到了其起源和来处,很可能预示着美学未来的建构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