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外语教学受许多因素的制约。随着语言科学的发展 ,对语言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入 ,人们愈来愈感到外语学习与文化因素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外语教学应加强对学生的文化渗透。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学习一种外语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 ,分析了中国与英语国家文化的差异。着重强调外语教学必须重视文化因素 ,加强文化的导入。  相似文献   

3.
论外籍教师在外语语言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始终与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紧密相关。它是一个符号系统,是一个社会文化的载体。正因为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学习一种语言就必须学习这种语言所包涵的文化,在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过程中,母语与母语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往往成为学习者接受或吸收目的语言及其文化的障碍。要克服母语及母语文化在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的干扰,外语教师就必须具备双重文化的理解能力,并在教学中对目的语言和母语进行适当的比较,以便学生了解两种文化现象的异同。由于操本族语的外语教师难对目的语言的文化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这就使得外语教学…  相似文献   

4.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学习一种外语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说明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提出了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方法及导入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西部大开发,人才是关键,人才的基础在教育.西部边远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受经济滞后,地理环境制约以及民族特殊性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教育的发展一直与东部发达地区有着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外语教学始终是弱项,成为民族教育的一个缺陷.四川民族地区外语教育现状及其发展策略的研究将对四川民族地区的外语师资.外语教材,外语教学设施和设备,民族学生对外语学习的认识开展充分详实的调研,并提出改善民族外语教育现状的相关措施,为政府发展民族地区的教育,制定外语教育相关政策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外语教学的符号学视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符号学是意指研究公认的有力武器.符号学的语言教学研究,成为新的观照.语言教学的本质,是语言符号的掌握.语言符号包括语音符号和文字符号.前者是语言的本体,后者是其书面记录.不同符号的教学,通向不同符号系统的建立.中国学生哑巴外语的符号学怪圈,是以文字符号的学习建立语音符号的系统.语言学习首先是口头语言的学习.口头语言的学习即语音符号的学习,其任务在于建立正确而牢固的语音能指,及与其所指的约定关系.必须将课本之书面符号转化为语音符号,在口授中才得完成.  相似文献   

7.
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外语这一工具,以交流不同语系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信息.对一个初学者来说(已掌握本族语的人)与学习本族语相比较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其一,学习本族语,语言与思维是同步发展起来的,且相互促进,同时还与认识事物本身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学习外语,语言则落后于思维的发展,与认识事物不一定有紧密联系.其二,在学习本族语的书面语言时已有相当程度的口头语言作基础.就以初入小学的儿童来说,一般交流信息所运用的文字的音、义已经掌握,所不熟悉的是文字符号.而学习外语则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同时开始,语音、语义和文字符号都是陌生的.其三,学习本族语的过程,既  相似文献   

8.
符号·文化与外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符号是整个文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具有任意性和约定俗成的特性。同时,在不同的文化系统中,所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系统是不一样的。我们学习一门外语,是在本族语和本族文化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另一种文化系统下语言符号的掌握.从而能够解决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语言交际问题。本文拟就英汉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以及礼仪符号在其文化背景下的一些差异性进行探讨,并提出对外语教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地方性综合大学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探索彭丹逵,徐新辉近年来,随着对语言文化关系认识的加深,特别是交际法的兴起和盛行,外语教师逐渐认识到文化因素在外语教和学中的重要作用。许多重点外语院校,例如北京外国语大学,已经专门开出一门文化课,有计划、有系统地讲授...  相似文献   

10.
文化背景知识是语言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它反映的是该民族的历史、地域特征、经济发展、风土人情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因而 ,要想很好地掌握一门外语 ,有关的文化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作者讨论了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重要性 ,介绍了中英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差异 ,以英语习语为例分析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提出外语教学中应加强文化教育 ,培养学习者的文化意识 ,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的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时代的变革与发展,文化差异在外语学习中形成的障碍日益突出。传统的教学法已无法满足外语学习及交往的需要。因此,作为外语教学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并了解母语及外语国家的社会文化,只有这样,才能)须利地完成整个语言教学过程。本文从词语、交际语言、翻译、阅读等方面就此进行论述。多年来,外语教学只偏重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常常忽略了与其有着连带关系的相关文化的学习。如果外语教学与外语国家文化脱离,往往会使不同国籍的人说同一种语言时,产生感知上的差异。因此,要想全面地掌握一种语言,就要走出词汇—一语法—一句…  相似文献   

12.
语言国情学研究所学的语言和操该种语言的民族的文化背景知识之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表现在外语教学中就是把语言的学习同国情的了解结合起来 ,即在语言教学活动中 ,应该讲授语言的民族文化 ,与此同时 ,通过民族文化的讲授来促进外语教学。介绍与语言有关的国情知识 ,是为了加强对语言的理解 ,以便更好地掌握语言的涵义 ,学到地道的外语而不是中国式的俄语。  相似文献   

13.
数的概念来自于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和探索。在科学领域它的功能是计算。随着社会的进步、语言的发展,数字变得不单单是计数符号.在不同的语言和民族文化背景下,往往会形成该民族特有的数字观。特别是受民族文化心理、宗教信仰、语言习惯和审美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数字被附加各种象征意义,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文化内涵,承载着众多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文化因素对外语学习的制约,外语教学的本质特征及应转变外语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15.
学习动力(Motivation)问题是社会心理语言学研究的范畴,外语学习是一个包括很多变项的复杂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影响学习者的因素很多,有些甚至是难以确定的。早在60—70年代,jakobovis等心理语言学家就曾对影响外语学习的主要因素进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学习动力对外语学习的影响要大大超出学生的智力的作用,其影响与学习者的才能不差上下,二者构成了影响外语学习的最重要因素。现代语言学者和外语教学工作者从社会、心理、教育等角度就学习动力对外语的习得和学习的影响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对于丰富和发展外语教学理论,指导我们的外语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以下观点就很值得我们借鉴: 1、社会文化因素是产生个人学习动力的根源。而社会文化的形成又与社会需求和社会舆论分不开。因此,家庭和社会对学习者的学习动力有着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不同的语言反映不同的民族特征、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以及该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这些都是属于特定语言的特定社会文化语境.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语境.因此,了解中西方不同的语言现象所体现出的不同的价值观、文化内涵、社交语境和文化背景语境,将会更好地促进中西方间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7.
一、外语教学的实践与文化因家密切相关外语教学从来没有,而且也不可能脱离文化因素。回顾外语教学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外语教学的实践一直与文化因素密切相关。最早的外语教学法是语法翻译法(Crammartranslationmethod)。它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以古典文学作品为基本教材”。以后的外语教学中曾提倡、使用过直接法(directmethod)、听说法(audiolingualmethod)、自然法(naturalapproach)、认识符号法(cognitive-codemethod)以及交际法(communicativemethod)等等。外语教学法虽然不断推陈出新,但外语教材大多选自各个时期的优…  相似文献   

18.
论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学一门语言就是学习它的语音、语法和词汇,把这三方面学好就意味着学会了这门语言。“语言+语法+词汇”模式贯穿了传统的外语教学过程。随着国际交往的日趋频繁,人们终于发现。单单学会一门外语的语音、语法规则和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并不意味着学会了这门外语,许多学了不少英语语言知识的非英语国家的学生在与英美国人员交往时常常出现交际障碍,造成尴尬甚至不快的局面。这并不是因为缺乏英语语言知识,而是因为不谙英美文化,是由文化差异造成的。本文试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文化差异与交际障碍等方面论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重要性,并提出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的途径。 一、语言与文化 文化的内涵相当广泛。著名的人类学家E.B.Tylor说,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和,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一个人以社会一员的资格所获的其他一切行为习惯。”(Tylor,1889)每个国家、民族、社会都拥有自己的文化;同一社会中不同亚群也有自己的亚文化。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该民族人们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如城市、学校、工厂、庄园、文学、宗教、艺术、教育、科学等,都属于文化的范畴。总之,文化指的就是一个社会的生活方式总和。  相似文献   

19.
词语、文化信息与交流--对英汉"文化限定词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语是语言系统中的要素之一,词语反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知状态,然而,世界上各个不同民族因历史、文化等因素,在观察、认识事物时,往往会采用不同的视角,得到不同的效果,这些认识上的差异必然会反映到各自的语言之中.随着历史的不断推进,这些民族文化因素也会积淀在语言系统之中.这类携带着文化伴随意义的词语,我们称作"文化限定词语”.这类词语中隐含着文化信息,是我们在语言、文化交流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本文试图通过对英、汉"文化限定词语”的语义分析,阐明语言学习不仅需要掌握其形式,更应重视对其隐含文化信息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学习风格是外语学习者个体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外语教学是当今外语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尽管外语研究者提出了各种风格理论,但未获突破性进展,这在客观上制约了外语教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本文通过对近十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认识,从实证角度总结了外语学习风格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我国外语教育者在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