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列宁根据对认识史的考察,作出这样的深刻提示:“有两种基本的(或两种可能的?或两种在历史上常见的?)发展(进化)观点: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以及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①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人类对于这种客观的对立统一关系的不同程度的认识,在把自己和周围外部世界区别出来的时候起就开始了。历史上各个民族、各个时代的哲学家很早就采用不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区分了赫拉克利特和巴门尼德关于对立统一的两种思路:前者认为对立面的统一就在对立面本身之中,后者认为对立面的统一在对立的双方之外、超越对立而存在。由此出发,作者探讨了柏拉图和老子关于对立统一的思想。通过对这些思想的比较,指出关于对立统一的形而上学问题已经触及理性思考的边界,并且正是因此始终具有思想上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指出:“两个相互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就是辩证运动的实质。”这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的唯物辩证法的实质。黄楠森、张星翼认为,马克思的“共存、斗争、融合”,既是对立面的统一,又是否定之否定,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到底是对立面的统一,还是否定之否定,在马克思那里还分不清。这个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我们认为,马克思已明确看到,矛盾是唯物辨证法的实质。为了说明这一点,必须从黑格尔那里搞清楚对立统一与否定之否定的区别与联系。黄楠森他们认为,黑格尔就没有把对立统一和否定之否定区分开来。这种看法是不符合事实的。  相似文献   

4.
论对立面的中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对立面的中介的含义及其在矛盾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现在流行的哲学教科书和哲学参考书都把对立统一规定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这无疑是正确的。但这种规定只能被合理地解释为科学抽象的结果,不能说它就包含了对立统一的全部内容,定义和内容不是一回事。它们有联系又有区别。矛盾的双方即两个对立面当然是矛盾结构的基本要素,否则就不成其为矛盾。但是,不能离开系统来抽象地考察矛盾的结构,离开系统的结构是僵死的凝固的,这种东西是根本不存在的虚无。从系统论的观念看,任何一个统一物都是由许多有差别  相似文献   

5.
毛主席在论述对立统一规律时指出:“按照对立统一这个辩证法的根本规律,对立面是斗争的,又是统一的,是互相排斥的,又是互相联系的,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又说:“矛盾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这就告诉我们,矛盾的  相似文献   

6.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着的对立面构成的,矛盾着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从而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每一矛盾及其发展过程的每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认识事物的矛盾必须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本文从模锻飞边的功用出发,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简要分析了飞边的最优化设计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1)关于绝对与相对,哲学上谈的较多,譬如:对立面的斗争是绝对的,对立面的统一是相对的;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等等。一般认为,绝对与相对的含义即无条件性与有条件性。然而,就条件而论,是泛指一般条件,还是专指某一种特殊条件?一般条件的说法早已被某些同志指出其缺陷,即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那么,特殊条件又是什么意义?诸多关于绝对与相对的说法同这种特殊条件又是一种什么关联?理论界在这些方面存在着很大的模糊。 (2)恩格斯说:“对自然界的一切真实的认识,都是对永恒的东西、对无限的东西的认识,因而本质上是绝对的。”①绝对的本质是什么呢?是永恒性、无限性。而“相对和绝对的差别也是相对的”,②就是  相似文献   

8.
辩证法的实质究竟是什么,理论界众说纷纭,莫哀一是。本文的观点是:辩证法的实质在于研究对立面的统一和转化。一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中开宗明义地指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是辩证法的“本质”之一,是它的主要的特点或特征之一,甚至是它的最主要的特点或特征)。”理论界的分歧就在于对列宁这段话的理解不同.首先,需要弄清楚“实质”的含义究竟指什么。传统观点把“实质”和“核心”等  相似文献   

9.
论清真词风格的辩证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一切思维活动中,处处充满了辩证法。何谓辩证法?列宁曾经明确指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列宁选集》第2卷711页、68页)。文学创作是一种高级而复杂的思维活动,其内容正是反映有关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现实生活,因而,其中大量存在着既互相排斥又互相依存,既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同时在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中。这种普遍的相互联系说到底,也就是事物内部对立面不可分割地处在一个统一体中。毛泽东同志指出:“矛盾着的各方面,不能孤立地存在。假如没有和它作对的矛盾的一方,它自己这一方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试想一切矛盾着的事物或人们心中矛盾着的概念,任何一方面能够独立地存在吗?”①列宁也说:“黑格尔认为,‘存在’和‘无’的统一或不可分性(第90页[79]这个用语有时比统一更好)提供转化、生成。”②这里列宁特别强调了“不可分性”,认为“这个用语有时比统一更好”。可见无论是黑格尔,还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一致认为,矛盾的双方是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11.
近来,我国哲学界就矛盾的同一性与矛盾的斗争性的关系以及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展开了讨论。这个讨论理所当然地涉及到如何认识矛盾同一性概念的涵义或者说内涵问题。关于同一性概念的涵义,众说纷纭,但归纳起来,基本上有两种意见,即一重涵义说和二重涵义说。一重涵义说认为,同一性概念只包含对立面双方的相互联结一重涵义,而对立面双方的相互转化不应是同一性概念的涵义。二重涵义说则认为,同一性概念既包含对立面的相互联结又包含对立面的相互转化这样双重涵义。有意思的是,双方都在“援引”黑格尔  相似文献   

12.
对立统一规律的一些基本问题需要重新认识.矛盾不仅是一个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关系,也是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传统矛盾理论认为矛盾的基本属性是统一性与斗争性,其立论基础是对立与斗争等同,而马克思、恩格斯则区分对立与斗争两个概念.传统矛盾理论认为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共同作用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认为对立面的斗争是事物发展的直接动力.传统矛盾理论从静止与运动、有条件与无条件的角度,来理解统一的相对性和斗争的绝对性问题,而列宁提出这个命题则是从动力与发展过程的关系来立论的.  相似文献   

13.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全球化已经不仅仅是指全球市场的开放和经济的交融,各种文明之间直接面对的机会增多、程度也逐渐加强。这样,各个国家、各个地区、不同族群、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在“地球村”如何共处就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向也成为国际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不同的观点争论也很激烈。大致上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全球化在本质上意味着世界文化的统一,统一到具有“普世意义”的美国文化上来,所谓全球化,亦即美国化;另一种意见认为全球化并不意味着文化的逐步同质化;相反,会促使各个国家民族的本土文化更加发展,其地方特色更加凸显。全球化的过程将是世界文化多元化的过程。为此,有的西方学者断言:人类文化发展总的趋势是对抗和冲突,而且是引发全球政治冲突的主要根源。  相似文献   

14.
发展原则是赫拉克利特哲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一个原则,这个原则被运用并贯穿于赫拉克利特哲学的各个方面。首先,在赫拉克利特哲学中,发展原则首先是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思想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保证了世界起源及过程的物质统一性。其次,赫拉克利特还把发展原则运用在对立统一学说中,阐明了对立面的相互转化,行进而揭示出对立斗争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最后,赫拉克利特还把发展原则运用于认识论,第一次在欧洲哲学认识史上提出了认识包括感性和理性两个阶段的思想,并阐明了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进取的无限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邓剑秋撰文认为 ,在即将到来的新世纪 ,我国社会科学将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1)整体性研究态势增强。人类社会的统一性 ,决定了社会科学的整体性。当今社会科学研究的综合性日益凸显。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历来存在两种趋向 :一是力图反映世界整体 ,一是更深入地认识物质运动的不同形式与特征。由此形成了人类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 ,即综合思维和分析思维。人类的认识就是在综合思维和分析思维的矛盾统一中向前发展的。当代 ,在传统学科的基础上分蘖出大量分支学科 ,在传统学科相互接壤的领域出现了大量边缘学科 ,以及以具有高度普遍性的整体…  相似文献   

16.
可能世界语义学和心理空间理论是两种比较接近但又各有千秋的语言理论 ,它们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基本一致 ,不同的是两者在哲学基础和认识论上的对立。前者奉行的是客观主义 ,而后者以经验主义 (或经验现实主义 )作为其哲学基础。经验主义 (或经验现实主义 )与客观主义应该统一起来 ,这样才有利于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 ,也才有利于语言学和语言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邹学荣同志在《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发表题为《相对静止是静止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的对立统一》(以下简称《邹文》)的文章,认为静止不仅具有相对性,而且也具有绝对性,提出了相对静止是静止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的对立统一的新观点.这个新观点能够成立吗?我认为,不能.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的,又具有相对静止,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物质的存在和发展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这一基本观点,即是对客观物质世界存在和发展状况的如实反映,也是针对旧的形而上学的观点而  相似文献   

18.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约公元前530—470年),最先提出对立面统一和斗争的学说。他认为世界万物都是遵从事物运动的普遍规律而必然产生的,世界上的一切都处在不断产生和灭亡的过程中。他还较先运用唯物主义的观点考察人的认识活动,作出了那个时代的深刻论述,以其特有的“生动性、新颖性、素朴性和历史的完整性”,把古希腊的哲学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列宁在其《哲学笔记》里,高度评价“赫拉克利特是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  相似文献   

19.
长时期以来有一种广泛流行的观点,认为只有矛盾的斗争性,是事物发展的真正原因和动力,而矛盾的统一性,则不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动力.对此,笔者有不同的看法. 我认为只承认矛盾的斗争性是事物发展动力的观点是片面的,因为发展不仅是对立面的斗争,而且也是对立面的统一.只有统一,没有斗争,运动是不可能的.但是只有斗争,而无统一,运动也是不存在  相似文献   

20.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一个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问题。主观与客观的对立,是人们生存发展和从事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中最一般、最基本的对立面。人们不论作什么事情,都是通过主观来同客观打交道,交锋。人们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克服主观与客观的对立,使之达到统一——历史的、具体的统一,从而对客观世界实行有效地改造。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阶段是这样,在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乃至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社会阶段也是这样。因此,主客观统一的问题,不仅是理论上或哲学史上带根本性的问题,而且是实践上或社会发展史上带根本性的问题。建立科学的主观与客观关系的理论,是人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