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老友》2007,(7)
(一)高血压与冠心病的关系密切众所周知,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甚多,如高血压、高血脂(血脂异常)、高血糖(糖尿病)、肥胖、吸烟等等。尽管如此,但高血压、血脂代谢异常等皆可算是冠心病致病的元凶。高血压和冠心病关系甚为密切,尤其在老年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测定了老年高血压患者和健康老年人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确定Hcy对老年高血压的影响,分析可能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Hcy水平的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老年病科入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19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和113例健康人为病例组和对照组,收集身高、体重、性别、年龄、血液标本、脑血管病病史、冠心病病史、吸烟史情况;采用荧光标记免疫检测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放射免疫检测法测定血浆维生素B_(12)(VitB_(12))及叶酸水平;采用Cobas6000测定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血尿酸(UA)、血糖的水平。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的吸烟史、冠心病病史、BMI、Hcy、TC、TG、LDL、HDL、血糖、UA存在显著性差异,老年高血压患者的BMI、Hcy、TC、TG、LDL、血糖、UA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而叶酸、维生素B_(12)、HDL低于正常对照组。②高血压危险因素的loge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BMI、HCY升高、TG升高、LDL升高、HDL降低、UA升高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血清Hcy水平的Peason相关性分析:Hcy水平与VitB_(12)、叶酸、HDL水平呈负相关;与TC、TG、LDL、年龄、血糖具有一定正相关关系。结论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与老年人群的高血压有关,是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老年高血压患者的Hcy水平与VitB_(12)、叶酸、HDL(r=-0.524)水平呈负相关;与TC、TG、LDL、年龄、血糖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非洛地平、卡托普利、叶酸及B族维生素联合干预"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IMT)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探讨药物联合干预"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6例"H型"高血压患者实施非洛地平、卡托普利、叶酸及B族维生素联合干预8周,对比分析干预前后血压、CAIMT及血清HCY水平变化。结果患者组干预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CAIMT及血清HCY水平(168.9±10.4,92.5±11.3,24.7±5.3,0.98±0.1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23.5±6.6,71.8±7.9,9.8±2.7,0.57±0.14)(P0.01),干预后SBP、DBP、CAIMT及血清HCY水平(130.2±8.9,78.7±8.6,10.9±4.2,0.76±0.13)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药物联合干预"H型"高血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2%(81/86)。结论非洛地平、卡托普利、叶酸及B族维生素联合干预"H型"高血压患者,可显著改善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液HCY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依据体质特探性配制的个性化药膳,对高血压危险因素肥胖(超重)、高血脂、高血糖干预的效果。方法对社区伴有肥胖(超重)、高血脂、高血糖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判定,总结9种体质分布特点。并根据自愿原则,将381例患者分为观察组208例,对照组173例。两组降降糖药物的服用,常规健康教育均按原计划进行。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辅以据体质特性配制的个性化药膳。观察、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脂、体质指数及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统计观察组干预后体质偏颇改善情况。结果 381例患者,9种体质类型分布中,前三位体质类型依次为痰湿质(53.7%),气虚质(33.5%),阳虚质(24.5%)。干预6个月,观察组患者血脂、体质指数及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下降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体质偏颇改善总有效率84.7%。结论依据中医体质特性配制的个性化药膳对高血压危险因素肥胖(超重)、高血脂、高血糖的干预实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叶酸、维生素B_(12)干预治疗对伴有精神行为症状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影响。方法对所有的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进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维生素B_(12)水平测定,其中BPSD组40例,非BPSD组37例,予叶酸5mg/d和维生素B_(12) 500μg/d干预治疗,8周后检测血浆Hcy、叶酸、维生素B_(12)水平。结果接受叶酸、维生素B_(12)共8周的干预治疗后,BPSD组和非BPSD组的血浆Hcy水平(t=-21.61,t=-13.95)下降,叶酸(t=36.40,t=27.74)及维生素B_(12)水平(t=24.93,t=36.73)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BPSD组的Hcy下降程度明显高于非BPSD组(t=5.63,P0.001),但是两组MMSE得分的改善情况并无统计学差异(t=0.59,P=0.559)。结论叶酸、维生素B_(12)干预治疗能显著降低AD患者甚至是BPSD患者的血浆Hcy水平,甚至对伴有精神行为症状的AD患者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社区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控制的积极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2月2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主要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方法进行分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患者。试验组患者接受社区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效果及总体治疗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血压控制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病情知晓、遵医嘱行为、健康信念等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社区健康教育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明显,能够显著提高高血压患者预后水平,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降低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护理对策。方法本文对2014年7~12月份在我科应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老年患者发生的不良事件分析研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比较2014年7~12月与2015年1~6月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应用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给予护理干预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由实施前的13.31%下降到实施后的5.51%。结论针对老年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实施护理对策干预,可有效保证留置针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中的使用效果,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细节干预的的成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我科室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措施细化,从细小环节进行干预,提供有效的护理健康教育知识宣教,教会关于糖尿病的自我护理知识。结果通过护理细节干预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通过提供有效的护理细节干预和护理健康教育知识宣教,可强化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相关治疗、护理的方法有效防范并发症发生,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70例老年胆石病(GD)住院患者易患因素进行1:1配对比较。方法连续选择近期在我科住院的老年胆石病患者70例,进行常见易患因素调查,并与同期住院没有胆石病患者1:1配对(相同年龄、性别和民族)比较。结果老年胆石病组的胆石病家族史、胆囊炎史、吸烟例数、缺乏锻炼、油腻饮食、肥胖例数、脂肪肝例数、高脂血症例数、糖尿病例数、高血压病例数、冠心病及代谢综合症例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老年胆石病常见易患因素有胆石病家族史、胆囊炎史、吸烟、缺乏锻炼、油腻饮食、肥胖、脂肪肝、高血压病、冠心病以及各种代谢疾病。  相似文献   

10.
老年"飞蚊症"就是玻璃体混浊,很多患者平时没有积极做好日常护理,导致病情加重,痛苦不已。那么,老年"飞蚊症"患者平时应注意哪些日常护理呢?1.平时注意休息,不要用眼过度,切忌"目不转睛",经常眨眼可减少眼球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避免泪液蒸发。2.要摄入足量的维生素。维生素A是眼部必不可少的一种营养素;维生素C、维生素E能破坏自由基,提高眼部免疫机能,防止视力下降;B族维生素可促进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胃炎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43例老年胃炎患者进行有针对性护理干预,包括尊重爱护患者和加强饮食护理教育,并总结经验。结果所有43例老年慢性胃炎患者通过护理及饮食护理教育,胃炎症状明显好转,患者焦虑和恐惧等不良心理得到缓解,并积极配合治疗,主动开始身体锻炼,睡眠质量明显改善,病情稳定,再次入院治疗率明显降低。家属及患者对护理十分满意,未出现任何纠纷。结论老年慢性胃炎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可以增强治疗效果,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可以控制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至2017年于我院确诊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进行院内个性化护理干预及院外随访,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观察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中所起的作用。结果干预组患者血压、血脂、体重等心血管可干预危险因素管理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提高患者生存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对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实施护理风险干预的价值,为急诊科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到2017年4月期间急诊抢救室留观的320例老年危重患者作为试验对象,总结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风险因素,并对比实施护理风险干预前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留观老年危重患者共发生护理风险事件62例(19.375%),造成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包括护理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足、患者未遵循医嘱、护患沟通不足、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大等。另外,实施护理风险干预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0.5%,低于护理干预前的28.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分析急诊危重留观老年患者护理工作中危险因素的基础上采取护理风险干预,可以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建议实施。  相似文献   

14.
《金陵瞭望》2011,(4):68-68
冠心病是一个不断发生发展的过程。在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吸烟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作用下,人体血管的内皮功能就会发生变化.导致血管内膜增生、血管中层平滑肌细胞变形增殖.从而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动脉血管变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到一定程度就会使血管内血流减少导致心肌缺血。患者会有胸闷、气短、头晕等症状。如不积极预防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就会加重,当动脉狭窄达到一定程度时,如狭窄程度超过50%,会导致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长期心肌缺血会导致心肌肌力丧失.心室产生重构.从而发生心力衰竭、死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26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指导、心理干预、功能锻炼、服药及防跌倒护理、延伸护理。结果半年后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3%,跌倒发生率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认知态度和不良的生活行为,减轻疼痛,减少跌倒,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对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在生活、心理、药物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使患者的血压得到良好控制,让患者意识到非药物方面的护理对治疗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性,使护理质量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对住院老年患者实施优质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以盲选方式将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82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住院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优质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的例数、在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态SDS和SAS评分的改善幅度、对住院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住院治疗总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不良心理状态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干预后心理状态SDS和SA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住院期间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住院实施优质心理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在治疗期间保持良好心态,减少不良情绪对治疗产生的不利影响,缩短住院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丽江地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丽江少数民族不同性别老年人口慢性病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2019年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样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指标(性别、年龄、是否读过书、贫困、吸烟、饮酒、食用白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肥胖、中心性肥胖、睡眠状况)、慢性病患病情况。结果最终以完成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的1040人为研究对象,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8.1%。高血压男性患病率为59.6%,女性为55.9%;中风男性患病率为4.3%,女性为2.5%;冠心病男性患病率为5.8%,女性为4.1%;高血脂男性患病率为3.5%,女性为3.4%;心脑血管疾病共病男性患病率为9.5%,女性为6.8%;不同性别纳西族老年人心脑血管共患病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食用白肉、患糖尿病与纳西族男性心脑血管共患病存在统计学关联;吸烟和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与纳西族女性心脑血管共患病存在统计学关联。结论纳西族不同性别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存在差异,提示慢性病的防治工作要根据不同性别开展进行;做好健康教育工作,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2008年收治的5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44例,女性8例,年龄在(60~84)岁,病程(1~20)年,同时伴有高血压30例,冠心病18例,脑梗死2例进行相关知识宣教及护理。结果 实施健康教育和护理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未实施前。结论 护士在实施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中更加明确了服务理念,重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既加强了自身素质又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并研究康复护理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5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将康复护理纳入护理干预之中,能够有效地提高对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促进患者的恢复,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