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作为历史上的新媒介,电报与廉价报刊彼此交织,在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重构了美国人交往的空间、速度和交往观念。电报传播推动了民主市场社会的平等文化的扩展,催生了新闻职业共同体内部的客观报道实践及理念,从而带动报刊主导模式从政党报纸向专业化的商业报纸过渡;但横向联系的加速也导致了共同体想象的历史转型,以差异和冲突为特色的全国层面的交往关系,使民主市场社会的价值与内在逻辑遭遇质疑,"大众社会"等新的共同体想象方式出现。新闻客观性职业规范得以确立,新闻专业主义成为第三逻辑,回应了国家共同体面临的民主难题。  相似文献   

2.
地方报纸由于版面所限,"必读性"内容减少,少数报纸不断扩版但新闻比重不断降低。因此,在读者方面出现报纸新闻性弱化的评价。克服这一现象的关键在于坚持综合性办报的同时强化报纸的新闻性,把开放性办报和强化地方新闻相结合,向地方新闻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从机制上保证新闻质量,真正体现"新闻立报"的办报思想。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报纸为何与新闻评论无缘──中国新闻评论史研究之一曾建雄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报纸的国家,然而现代报刊上的一种重要文体——一新闻评论,却始终没有在中国古代报纸上出现。这一事实是耐人寻味的。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中华古国,才子不断,文人辈出;华章...  相似文献   

4.
根据媒介建构主义的视角,新闻并不是社会实在的被动反映,媒介在其中主动参与了新闻内容的建构。本文通过梳理有关美国报纸科技报道的研究,尝试理清注重准确性和权威性的科技报道是对科学技术活动的被动还原还是主动的建构这一问题。结果发现,美国报纸将科技事件建构为科技报道,新闻业内外部的复杂因素参与了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5.
美国是一个新闻传媒非常发达、领世界之先的国家,然而,若干年来,资历最老的新闻媒体——印刷报纸却呈衰减之势。与此同时,报纸纷纷以各种方式上网,以求突破,形成为在纸质报纸、广播、电视之外的“第四媒体”。本文在介绍美国报业现状(着重上网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网络新闻传播在美国逐渐突破旧有经营方式后形成的“注重新闻信息的信息服务”,“注重发挥多媒体复合型的立体传播优势”,“新闻传播的公众化”及“记者职业的普遍化”等特点,并指出由此带来的问题,试图给国内新闻业以启迪  相似文献   

6.
美国当地时间5月17日,巴菲特宣布将花1.42亿美元收购美国东南部63家地方新闻报纸.巴菲特曾经一度对美国报业表示悲观,但从2014年底开始收购地方报纸. 巴菲特说:“没有什么比和当地紧密黏合的地方报纸更重要.”  相似文献   

7.
美国报纸新闻写作中暗含着不容忽视的文学审美追求。普利策新闻奖获奖文本中凸显出来的文学审美因素至少基于以下四个原因 :印刷媒体扬长避短的必然选择、现代受众接受心理的客观需要、新闻文体源自文学的历史渊源、报纸推进深度报道的现实机制  相似文献   

8.
报纸的由来     
我国唐代的“开元邸报”,是世界上最早的报纸。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邸报是一种政府的公报,用于传达朝政的文字抄本和政治情报。近代出现的报纸,是以刊载新闻和评论为主的定期出版物。1609年,德国《报道与新闻报》问世,这是世界上第一份铅印的报纸。1631年,法国的《报纸》创刊,由于发行广泛,深入人心,所以“报纸”就成为现代通用的词汇了。报纸的由来@肖杰  相似文献   

9.
导学的概念是对教学概念的拓展。导学模式是在充分的师生互动的条件下,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辅导使学生学会整合学习资源,以任务研究为组织形式的一种开放式的学习模式。文章根据《报纸编辑学》的学科特点,针对当前《报纸编辑学》面临的挑战,提出把导学模式引入《报纸编辑学》的教学的新闻学科教育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0.
1995年1月,随着新一届国会进入会期,美国国务院国际开发署在全国各地的报刊上刊登头版重要新闻。“美国人支持对外援助开支”,加利福利亚州奥林奇县的《纪事报》报道说。其他报纸重复了这条令人吃惊的新闻。 鉴于对对外援助的种种批评,这条新闻可能是真的吗?这条新闻并不确切。为使自己的开支不受削减,国际开发署——实施对外援助的联邦官僚机构——有选择地报道民意调查的结果,强调  相似文献   

11.
新闻编辑是随着报纸新闻的出现而产生的。在我国最早的报纸——邸报。一般认为出现于汉代。“邸报”本意谓“官邸奏报”。汉时已设有专门管理奏报的机构。负责使皇帝旨批与臣僚奏章上下通达。约类似于现代上下级机关的文件来往。到了唐代,不但专设进奏院,使中央机构与地方蕃镇互通消息。而且任命“进奏官”,负责抄报各种消息。世界历史上现存最早的一张报纸是唐僖宗光启3年即公元887年的一份手抄的《进奏院状》。纸质坚韧,从左到右竖书60行单字。内容是通报归义军节度使的使者向朝廷索要符节的经过,该报出土于敦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电视和报纸之间进行的新闻竞争,越来越激烈,双方都想在第一时间播发新闻来赢取新闻的时效性.在很多地方于是就出现了"电视抄报纸"的现象,电视的优势没有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分析大众媒介接触对美国民众的中国形象和中美关系认知的影响,对美国民众进行在线抽样问卷调查,获得2 200个样本。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对样本进行数据分析发现:通过报纸、电视、广播、新闻网站和社交媒体接触中国新闻的频率对美国民众的中国形象认知均无显著影响,但通过杂志接触中国新闻的频率与美国民众对中国的印象呈正相关;通过电视、广播和新闻网站接触中国新闻的频率对美国民众的中美关系认知有显著影响。此外,虽然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在总体上呈现出较为严重的负面倾向,但美国民众通过各类媒介接触中国新闻的总频率却与其对中国的印象呈正相关,这是由于美国民众通过其他渠道接触到的有关中国信息相比媒体的新闻报道更为负面。  相似文献   

14.
杨晔 《21世纪》2007,(12):26-27
被采访人:Louisa霍,(以下简称霍),毕业于美国著名的新闻学府——密苏里新闻学院并获得硕士学位。现就职于美国著名的商业金融报纸:《华尔街日报》。她和其他赴美的莘莘学子不同,学习的是难度极大,竞争激烈的新闻专业,而且一直在高压的环境下进行工作。本次访谈是她对自己在美国学新闻的一些经历和感触,以及从事记者工作的酸甜苦辣。  相似文献   

15.
新疆的新闻事业开始时间较晚,1910年,新疆第一家报纸《伊犁白话报》的出现,标志着新疆新闻传播事业的开端。从《伊犁白话报》、《新报》,到《新疆公报》、《天山报》,构成新疆早期新闻传播事业的主要媒体。新闻早期新闻事业的主要特点是发展较为缓慢,其发展具有单一性、跳跃性。  相似文献   

16.
自2010年9月7日钓鱼岛事件发生后,国内外关于此次事件的报道层出不穷,观点各异。本文从美国的《纽约时报》和中国的《中国日报》这两个两国具有代表性的权威报纸上重点摘取了自9月份对钓鱼岛事件的报道,利用批评性语篇分析之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和方法,对两份报纸上20多条新闻标题进行了具体定性分析,旨在发现隐藏在新闻语篇中的不同意识形态,揭示关于钓鱼岛事件报道的新闻语篇所反映的国际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新闻的传播与报纸的产生 在报纸产生以前是否有新闻的传播?国内外不少新闻史学者认为,早在报纸产生以前,人们就用语言及书信传播新闻,人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口头新闻时代。报纸只是在口头新闻广泛传播的基础上产生的。当然要研究原始社会的口头新闻传播是很困难的。因为至今尚未发现有关原始社会新闻传播的历史根据。 在我国,文字没有产生以前,新闻的传播主要是靠语言。自从汉字基本成熟以后,新闻的传播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我国  相似文献   

18.
郑兴东,1932年出生,浙江省建德市人。195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长期从事新闻教育工作,除1953~1958年、1973~1978年先后两度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任教外,其余时间均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任教。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校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郑兴东长期从事报纸编辑学、大众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著有《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一书,作为第一作者或主编的著作有:《报纸编辑学》、《报纸编辑学教程》、《不要…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背景下的媒介融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媒体时代受众对新闻报道提出新的需求,传统纸介质报纸已然陷入新媒体和新技术的挑战的问题,论述了新媒体背景下的媒介融合问题,提出了从报网互动的角度经营报纸网络版和通过卫星报纸变革报纸发行两条融合途径。论述了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形式——融合新闻。分析了新媒体时代融合新闻的优势,提出融合新闻必将成为新闻传播的主流,传统新闻媒介网络化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20.
新10年以来,在我国的新闻发展中,出现了传统形式的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不断弱化的情况。在报纸新闻中,许多时候新闻评论(言论)甚至出现了缺位。相伴而来的则是:一种"边叙边议"、"又叙又议"、"叙议结合"的"第三种新闻"现象。本文所说的"第三种新闻",是一种以评论为中心组织起来的新闻样式。这种"评论化"既表现在"新闻标题评论化"方面,也表现在"新闻内容评论化"方面。用了差不多10年的时间,"第三种新闻"初步完成了向"新闻评论化"的写作转向,而作为新世纪发生的"第三种新闻"现象,"评论的新闻"要走的路还很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