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因此翻译不仅涉及语言因素,更涉及文化因素。文化误读就是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自己所熟悉的一切去解读另一种文化。误读在翻译的过程中起着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作用。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误读的文化因素有多种,如:生态文化、语言文化、社会文化等。本文试图以《围城》汉英对照本为例,通过典型的例句,从语言文化的视角分析译本中出现的文化误读现象,剖析其产生的原因,探讨语言文化误读给翻译带来的障碍,及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消极效应。  相似文献   

2.
在中华文明体系中,儒释道文化一直伴随始终,在儒释道精神之下派生的仕宦文化与隐逸文化相互对立又相互融合,在唐代长安文化中占据重要位置。长安文化是厚重的,有着丰厚的底蕴。以帝都文化为主流的长安文化有着多样性和丰富性,仕宦文化、隐逸文化就是长安文化这条大河派生的支流。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文化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认为,文化是人改造自然的劳动对象化中产生的,是以人化为基础,以人的本质或本质力量的对象为实质的,它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因素,是一个广义的文化概念。马克思的著作中,狭义的文化概念,即意识形态的精神文化仅偶有使用。  相似文献   

4.
现代化建设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文化支撑。苏州这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意蕴的城市,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断地从优秀的文化传统中吸取有益的养料,将其融汇进新时代的文明中去,创建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文化精神。苏州创造性地继承传统文化,其丰富的文化蕴涵表现为一种文化生产力,推动着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与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5.
跨文化外语教学赋予了外语教师新的角色。在文化教学中,教师也是学习者。问卷调查发现,外语教师仍缺乏系统的文化知识,所以在文化教学的准备阶段,教师应该首先做好文化的学习者。调查还发现,外语教师对怎么进行文化教学很陌生,也就更不清楚在文化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学习者的角色,即与学生分享其文化学习的经历,从而帮助学生构建他们自己的文化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6.
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独立的文化,牛是一种动物,也是一个文化符号,它驰骋于中西方文化中,在两种文化中却扮演不同角色。在中西人心目中,对牛褒贬不一,而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便是中西文化背景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化引发的文化趋同化进程中,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关乎民族文化传承、民众身份认同以及国家文化安全维护的重要问题。和谐文化理念具体到民族文化发展语境中所指的是:强调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和谐共生,以及民族地区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发展理念。民族文化的特质以及旅游所兼具文化与经济双重属性,旅游是和谐文化指引下,民族文化在发展中寻求保护、在利用中实现传承的一种现实可行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中国文化与英语国家文化的巨大差异,对英语学习者来说是一个大障碍。对于英语教学中缺乏文化影响的普遍现象,应该在外语教学中通过比较、综合、差异分析和阅读或者收集等教学方式进行文化导入,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淳厚西江     
黄伟宗 《市民》2006,(7):44-44
黄河文化代表农业文明,长江文化代表工业文明,而珠江文化则代表后工业文明。西江文化,则是珠江流域文化中最重要的一支。  相似文献   

10.
高度重视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在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中坚决防止和抵制庸俗腐朽政治文化的侵蚀和影响,是全面从严治党中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前提性的工作,是净化党内政治生态、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基础性任务,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前提性任务。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科学辨别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文化中、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中形形色色的庸俗腐朽政治文化,认识其危害性。应加强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在严肃的党内生活中扶正祛邪;全面从严治党,促进形成良好的体制机制和政治生态;加强社会主义文化阵地建设,确保文化产品的内容、媒体传播的内容健康,把抵制庸俗腐朽政治文化侵蚀和影响作为党的建设重要任务常抓不懈。  相似文献   

11.
《父与子》所蕴涵的是一场文化冲突,在冲突中无论贵族文化还是平民文化,都暴露出各自的优缺点。作家在对文化的批判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理想。  相似文献   

12.
经济的全球化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产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将会导致深层文化的“多元化”和表层文化的“趋同化”的趋势。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是深层文化多元性和表层文化趋同性的辩证统一,我们要在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努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使她更具有世界性。  相似文献   

13.
校训代表了学校的灵魂,受到社会,文化,历史的影响。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分别受东西方文化影响,形成极具特色的中西方语言差别。通过研究得出,在中西方语言差别的影响下,中西方校训也有许多不同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与其他领域相比,文化领域却相对滞后,甚至文化的某些方面中出现了乱象。因此,通过对当前文化现状的透视,为当前文化摆脱困境寻找一条可行的道路就势在必行。同样,它对我们当前文化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化差异与语言学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文化的产物,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它反映着民族的全部文化,揭示该文化的一切内容,语言的构造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它的使用总要遵循一定的文化规约。在不同的文化里,相同的词语可有不同的含义,不同的词语可有相同的含义。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对语言运用及理解的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有关文化的理解。本文拟从文化差异与语言学习之间的关系入手,揭示文化差异对语言学习的影响,进而探讨语言学习中克服文化障碍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情境认知理论是一种动态的、实践的学习理论。课堂作为传播和学习文化的实践场.其自身也蕴含着浓厚的文化意蕴,但现时的课堂中存在着种种不合理现象,导致了课堂文化的失衡。为了克服这些弊端,须借鉴情境认知理论,重塑课堂文化。首先应丰富课堂文化意蕴。然后在课堂情境中凸显课堂文化.最后在课堂情境中实现课堂文化共享。  相似文献   

17.
中岛敦《弟子》中主人公子路,起初对孔子所代表的传统文化发起挑战,继而被传统所征服,最终誓死捍卫着传统文化的尊严。文章通过对孔子及子路的分析,指出子路对传统文化的坚守。进而从师徒关系出发,阐述中日之间相互吸收借鉴的关系。传统文化是每个民族的象征,中日各有独自的文化特色,但不可忽视的是日本曾向中国的学习。  相似文献   

18.
语言的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不同的语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在文学作品中是以文化意象的形式体现出来的。因此文化意象的传递既是翻译过程中的重点,也是难点。武侠小说《鹿鼎记》中所出现的文化意象极具中国特色,在其英译本The Deerand the Cauldron中,译者对其独特文化意象采取了“杂合”化的表达方式,本文拟对其进行分析,以探讨如何把握文化意象传递中杂合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文化问题是20世纪重要问题之一,几次文化论争对于推动社会前进起了重要作用。文化建设在当代社会建设中更具有战略地位。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都将其与经济建设并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之战略地位的确认,是20世纪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之势。文化建设一方面要和经济、政治建设相协调,一方面是文化领域中各个方面的协调。在文化建设中,发展教育和科学是基础工程,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是重要内容。文化建设是一个伟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20.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在交际中存在很大差异,这些文化差异会造成多种多样的文化误解。在交际过程中我们通常有用自己的文化角度去思考问题的习惯,这种习惯叫社会文化定势(stereotypes)。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时,跨文化意识的获取难度极大,其阻力主要来源于本民族文化长期的定势作用和对其他文化的偏见。英语学习者应树立跨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