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2.
《华人时刊》2013,(7):73
为进一步推介龙城英才计划,加快常州创新型城市建设,吸引更多海外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和留学人员来常创新创业,由江苏省侨办、常州市侨办共同组织的2013海外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江苏行活动(简称江苏行活动)6月24-25日在常州举行。来自美国、荷兰和国内知名高校的近20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带来了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环保节能、生物医(制)药等新兴产业项目相聚一堂,共话创业发展大计。6月24日下午,江苏行活动一行20人在常州市侨办和溧阳市政府的共同组织下,参观考察了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并在园区举行了海外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行项目对接洽谈会活动。6月25日上午,来自美国、荷兰及日 相似文献
3.
公路是国民经济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发达便捷的公路运输网络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特别是“八五”以来,常州坚持将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主旋律”放在优先发展地位,公路建设步入了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的新阶段,实现了公路建设历史性的跨越,低等级低密度公路长期以来严重制约经济发展的局面得到了很大缓解,初步建成较为发达、通畅、便捷的公路运输网络,为常州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八五”以来,在全社会的广泛 相似文献
5.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2):84-84
2010年4月12,常州工学院常州研究中心、常州发展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常州研究中心是常州工学院遵循“为常州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根据常州地方高校的特点和学科优势,组织跨地域、跨学科专门科研队伍,全面、系统、持久地研究常州,为常州现实和长远发展服务而组建的开放型学术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6.
7.
《今日湖北(理论)》2000,(6)
一座公元前15世纪的商代古城,静静沉睡在地处武汉北部边缘的黄陂,它就是盘龙古城。它的出土,拉开了了解南中国文明时代的帷幕。1988年盘龙城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悉,武汉市政府已立项,决定近两年,开始浩大而壮观的盘龙城1:1复原工程,以展示本地区深厚丰腴的文化积淀。一位当代著名考古学家说:"判断一项考古发现是否价值重大,要看这项发现能否使人们获得对于当时历史的全新认识。"盘龙城商代遗址堪称这种类型的考古发现。翻开郭沫若先生所著《中国史稿》再版本,在商代部分已增补了一幅绘制精美的宫殿图,这便是盘尼城1号宫殿复原图。 1954年,在远离商王朝中心的长江之滨发现一座高规格,放射出高度物质文明光辉的宏阔城池,使郭老等待有"商朝控制区不过黄河中下游数百里"这种空间概念的史学家心悦诚服。专家们在此基础上提出商代历史研究的若干全新课题。现任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俞伟超先生就是1974年带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学生成功揭开盘龙城1号宫殿基 相似文献
8.
唐蕃战争中的应龙城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悦梅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7,(2):11-13
应龙城是唐朝将领哥舒翰于青海湖海心岛上构筑之军城,旨在防御吐蕃在结冰期穿越青海湖向唐军发起进攻。由于该城地处青海湖中央,且岛屿面积较小,故学术界多怀疑其存在的意义,甚至认为是史书的虚构。本文从历史军事地理角度,指出该城是真实存在的,它的建成,阻断了吐蕃军队在结冰期穿湖北上的道路,对唐军在青海湖一带的驻防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距离奥运会越来越近了,柳州有不少运动员在国家队集训角逐奥运入场券。近日记者了解到,目前在国家队集训的柳州籍运动员有篮球项目的朱芳雨、体操项目的江钰源、田径项目的温永毅及举重项目的陆永,共4人,他们均有希望进入奥运会。
这4项体育项目奥运入场券的角逐异常激烈,他们能否进入奥运“大名单”虽尚未有定论,但从近来一些消息分析来看,将有柳州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并非不可能。
历史上,柳州籍运动员在篮球、体操、田径与举重项目上最好的成绩是怎样的呢?通过了解这个问题,也许能对柳州籍运动员能否进入奥运窥知一二。 相似文献
10.
王秉钧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2)
“龙城飞将”一词出自王昌龄《出塞》一诗。全诗云:“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是盛唐写边塞诗的著名诗人。他最擅长于以七言绝句这一诗歌形式写诗,赢得当时“诗家天子”(一作“诗家夫子”)之称号。有唐一代,只有李白的七绝堪与之伯仲。卢世璀《紫房馀论》说:“天生太白,少伯(昌龄字)主绝句之席,勿论有唐三百年两人为政,亘古今来,无复有骖乘者矣。”王昌龄七绝诗”善于用含蓄凝重的语言,表现深刻丰富的思想感情,意旨遥深,尺幅千里,蕴味无穷。他的这首《出塞》诗,同样具有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11.
尹占华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6):43-45
《龙城录》的作者是一个争论已久的问题。在前人考辨的基础上,可以从五个方面证明《龙城录》确为柳宗元所作。一、《龙城录》中的人事可证为柳作;二、韩愈《答道士寄树鸡》诗仍然可证《龙城录》是柳作;三、苏轼等人的诗及《续前定录》可证《龙城录》非刘焘或王铚伪作;四、与史实出入不足以证《龙城录》非柳作;五、文笔不类等也不足以证非柳作。 相似文献
12.
王光辉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6
学界在对常州学派的论述上,主要有人物的直线型历史论述与辞命意谓的精密解析两种方法。二者的区别在于:人物的直线型历史论述以人物为叙述中心;辞命意谓的精密解析以概念为叙述中心。以概念为叙述中心,较利于对常州精神特质作出有深度的解读,但亦有其局限与缺点,即问题意识的不明确以及体系性建立的不足。故秉持概念范畴研究方法的研究者,当以问题为讨论中心。而所谓的问题,又包含两个方面,即文本的问题与解释者的问题。如何处理这两个问题,则需对知识客观性与视域融合有一定的了解。 相似文献
13.
陈弼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4):1-8
文章主要论述苏东坡与常州的情缘,有一个由少年憧憬到科考结缘,后因实地访览而进一步迷恋常州,直至形成情结、终生不渝的历程.阳羡买田,中年两次"乞居常州"、一度恩准居常及晚年终老常州,是苏东坡常州情缘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文章最后指出,苏东坡对常州情有独钟,由天时、地利、人和诸方面因素促成,而人和是苏东坡深情钟爱并乞居、终老于常州的主要条件和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4.
李春梅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3):24-28
90O年前,一代文坛巨子苏轼仙逝常州。本文围绕苏轼与常州的“缘”,论述了苏轼与常州的关系。对苏轼自首次通判杭州途经常州,至晚年海南获救逝世于常州的重要活动进行了叙述,强调苏轼买田阳羡,归者常州的主要原因在于对仕途的厌倦和畏惧.对常州的秀美山水和常州人民及好友的真挚情谊的依恋等等,突出了苏轼与常州的深厚感情和密切联系,认为常州可谓苏轼的第二故乡。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安徽萧县,春秋时为萧国,据历代县志记载,儒家八派之一,孔子的学生子张曾定居于此,可谓历史悠久。治所龙城,依凤山,傍龙山、龙湖、龙河,颇有气势。县境内,群山苍茫,河湖纵横,县城东南的皇藏峪,风景佳丽,是徐淮地区著名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这里自古以来群英荟萃,人才辈出,当代著名社会学家邓伟志称现在的萧县是“教授县、高工县、人才县”。尤其突出的是,自明代以来涌现了一大批书画名家。明代萧人王国辅善画猫兔,一个个伏身闭目,或探爪跳跃,目动神飞,栩栩如生。乾嘉年间,萧县画家很多,龙城美术现象具有一定规模。乾隆年间的吴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