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通过梳理裁减冗员的工作思路,提出了裁减冗员的实际操作步骤和措施,以及各阶段的具体工作内容,并做了简要分析,以期对人力资源工作者解决裁减冗员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税收成本是指确定财政年度内国家税政所消耗的全部费用,就乡镇而言,税收成本主要包括农业税收成本和工商税收成本.1995至2005年A镇税收成本有了显著增长.这与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有着直接的关系.调整产业结构,合并征税机构,裁减冗员是增加税收、降低税收成本的有效手段,也是缓解乡镇财政困难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3.
高校基建工作带有一定特殊性。目前 ,大多数高校的基建组织机构职能不清 ,人浮于事 ,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改革 :1 多元化筹资 ;2 明确职能 ,裁减冗员 ;3 走向市场 ,参与社会化竞争  相似文献   

4.
冗员问题一直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本文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对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解决冗员问题的措施 ,尤其“下岗”进行了全新的分析。认为冗员的解决过程就是劳动就业制度变迁过程 ,冗员问题一直难以解决的根源在于没有找到一个合理、有效的劳动就业制度变迁成本来源 ,并指出划拨部分国有资产作为劳动就业制度变迁成本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1942年9月21日,蒋介石发布手令,提议裁减中央冗员三分之一,移往西北垦殖或开发实业,其主要动机是为即将控制新疆作铺垫。国民政府高层官员对此大多抱不支持的态度,致使该政策最终大打折扣。由此史实可以揭示出国民政府时期制约西北开发的恒久因素。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农村小学经费使用效益低下,文章以黑龙江等七个省份作为对比评价分析对象,以决定农村小学使用经费效益的六项指标的七个省2004年数据为分析依据,进行参数投影寻踪分析,挖掘其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小学的学校规模变小和农村小学生的减少导致的小学教师相对过剩,进而提出扩大学校规模和裁减、淘汰教师冗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税费政策改革对农村公共产品筹资方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于凤荣 《东方论坛》2004,(5):103-106
实施减免农业税政策后,主要由村民自治组织筹资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渠道将被关闭,农村公共产品的筹资渠道会随之发生变化,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将会面临严峻挑战.为了解决农村公共产品筹资问题,需要国家出台农村公共产品筹资的相关法律,不断完善我国基层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制定农村公共产品融资政策,并进行撤乡并镇、精简机构和裁减冗员等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8.
刘锡鸿是清政府派出的第一任驻德公使 ,也是洋务运动时期著名的保守主义者 ,主张从内部整顿吏治 ,以挽救清王朝。他认为整饬吏治须 :成定制 ,赏罚严明 ;维护社会公德 ,整顿土习 ,维护官吏的荣誉感 ;裁减各级政府冗员 ,废除捐输 ;上级官员对下级官员要做到“以礼驭吏 ,以德率吏”。  相似文献   

9.
嘉靖前期裁革冗员的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是杨廷和等人依据世宗即位诏书对正德时期的冗滥予以初步的裁革;二是"大礼新贵"张璁、桂萼等人被重用之后,改变了杨廷和等人的作法,将裁革范围扩大为永乐至正德年间.第二阶段的裁革由于得到世宗的积极支持,故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同时,张璁等人制定了相应的对策,较好地防止了冗员的再度严重.这一时期对冗员的裁革具有典型性.  相似文献   

10.
我国乡镇行政成本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成本是指确定财政年度内国家行政所消耗的全部费用。1991—2005年期间A镇行政成本有了显著增长,在财政支出结构中所占比例仅次于科教文卫经费,位列第二。行政成本与财政收入有着密切的关系,财政收入是行政成本的来源。精简机构裁减冗员,推行部门预算强化预算约束,加强多种形式的监督,进一步合乡并镇,甚至逐步裁撤乡镇,是解决行政成本居高不下的可行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2011—2018年上市公司数据,以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实验组、非国有上市公司为对照组,用双重差分模型(DID)方法检验了《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对国有控股企业的限薪效果,并分析了股权激励对限薪负面效应的调节作用,以判断限薪和股权激励的混合政策效果。实证结果表明:《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对国有控股企业高管层薪酬升高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在缩小高管和普通员工薪酬差别方面并不显著。同时,高管限薪出现了负面效应,包括离职率升高、代理成本升高,股权激励可以对某些负面效应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十三五”时期,为了适应经济增速趋缓、结构趋优、动力转换的经济新常态,必须推进新一轮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当前国有经济存在总量大,但功能定位模糊、过于集中于重化工业、地方国企扩张较快、创新方向和效率还不能满足创新型国家的要求,面临国际"竞争性中立"的严峻挑战、自然垄断性行业有效竞争不够和竞争性行业产业集中度不高等问题。“十三五”时期的新常态下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目标,应该重"质"轻"量",不再纠结于国有经济占整个国民经济的具体比例高低的"数量目标",而应更加看重优化国有经济布局、促进国有经济更好地实现其功能定位和使命要求的"质量目标"。具体需要基于功能定位分类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基于国家战略性标准和公共服务性标准选择调整国有经济的产业布局、基于全面深化改革和优化市场结构双重目标来协同推进国有企业兼并重组。  相似文献   

13.
内部人控制和国有企业的所有权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经历了“放权让利”到股份制、公司制改造的过程。目前,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普遍呈现出“行政干预下的内部人控制”的特点,这是现实国有企业改革的起点。国企改革的下一步应是逐步消除“行政干预下的内部人控制”,在改革的过程中,不同的国有企业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不同安排的所有权改革,而不能“一刀切”。  相似文献   

14.
控制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的主流思路实质上是一种“外部人”模式 ,它忽视了职工在控制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方面的比较优势。本文认为 ,与“外部人”相比较 ,职工更有积极性和信息优势去控制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为了充分发挥职工在控制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上的作用 ,应有国有企业职工持股这一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5.
以反思国有企业改革而著称的"反思派",是从"市场派"中游离出来而形成的一个理论派别。"反思派"对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了超越派别之争,理性反思改革;反对新自由主义误导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要坚持公正性等一系列基本理论与主张。它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发挥了极其独特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相似文献   

16.
"政企不分"一直是困扰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一大难题.作为一种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即"三层分级管理体制")的组成部分,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组建尽管阻断了原来存在于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政企不分",但在政府与经营公司之间以及经营公司与国有企业之间又产生了新的"政企不分".本文在分析这种新的"政企不分"的表现形式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加快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健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完善经营公司自身改革等措施重塑政企关系,消除"政企不分".  相似文献   

17.
新国资监管体制下的国有企业企业家,是介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之间的一类人力资本,他们还不完全是严格意义上的企业家,而只是所谓的"类企业家".明晰这一点,对建构新国资监管体制下的国有企业企业家激励制度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回顾了国有企业改革和新型国有企业发展的历程,在借鉴和吸纳国内外企业的评价指标和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西部国有企业“新型化”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因子分析法对西部12省市区国有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经济控制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有企业“新型化”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对西部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为例,运用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得出了"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林区经济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原有的社会保障体系受到很大冲击"的结论。社会保障是现代经济社会的"减震器"和"安全网",因此在国有林区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保证林区社会稳定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为解决当前国有林区职工生活贫困的问题,提出了"在充分发展社会保险的同时,重点落实社会救济工作、充分发挥社会福利的基本功能、设立统一的社会福利管理部门、完善国有林区社会保障体系"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国有股权是指国家对企业各种形式的出资所形成的权益。国有股权行使的关联问题不同于一般股权,有特殊性。而现有《企业国有资产法》作为调整国有股权的特别法,在调整国有股权关联交易问题上并没有体现特别之处,而是《公司法》的简略照搬。所以我们应该完善《企业国有资产法》以使更好地规范国有股权行使中的关联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