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万增奎 《理论界》2006,51(10):125-126
本文主要分析了哈特的道德同一性及其模型,认为道德同一性是一种把同一性加入道德领域的建构过程,哈特道德同一性模型认为,道德同一性的形成发展被人格、家庭、道德认知、自我概念与实践机会影响。研究表明,青少年建构的道德社会同一性和道德自我同一性二者共同影响了道德同一性。研究对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作为新兴的人格同一性理论,叙事主义拒斥传统进路,主张人格是在叙事中构成.这一理论源流广泛,近来由玛雅·舍希特曼等人做了深入系统的阐发.但它也不乏争议,有人认为叙事的主观性过强,与虚构纠缠不清,作为规范性主张易流于虚伪、造作;还有人认为叙事不能成为人格的充分条件,因为叙事预设了一些传统的自我观念.不过,这两种批评均未能触动叙事主义的要点,稍加修正就能应对.从“叙事”概念本身可以揭示叙事主义难以回避的一些困难.  相似文献   

3.
刘圣鹏 《浙江社会科学》2015,(4):130-135,160
在比较文学理论建设中,差异性研究范式与同一性研究范式是水火不容的,差异性是异质性的基础主义和同一性的普遍主义在认识论进程上的理论扬弃。因此从知识学上梳理比较文学的内在动因,并在现象描述模式上保持客观描述精神,坚决拒绝非逻辑建构的主观描述行为,就成为比较文学的逻辑出发点。中国当代比较文学,特别是叶维廉的文化寻根理论和曹顺庆的跨文明变异学理论,把差异性研究范式牢固地建构到比较文学理论和实践中,将被同一性研究范式掩盖的比较文学的对象即比较文学比什么和不比什么的问题陆续揭示。本文运用分析哲学的基本方法,对比较文学的命名、用名和辨名做了历史回顾,指出当代比较文学的主流已经摒弃了同一性研究范式而转向差异性研究范式,明确分辨出比较文学应该比什么和不比什么,并在此基础上对比较文学的性质、对象、功能等学科基础理论进行了系统重构。  相似文献   

4.
自Gibbard在1975年发表《偶然同一性》以来,铜像问题引起热烈讨论,催生了多种精致的理论。这些理论的共同缺陷在于缺乏对"同一性"概念的细致辨析。同一性不是单纯的一种概念。通过区分四种同一性概念,可以澄清铜像问题的讨论背景。在同一性概念与莱布尼兹法则之间存在紧张关系,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区分四种同一性概念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5.
后疫情时代,影像媒介在故事建构和文本叙事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媒介叙事也深刻影响着受众的情感和观念。以新冠疫情题材纪录片为例,可以将其视为一种生命叙事实践,聚焦疫情故事的讲述如何建构意义、传递情感和社会认同。生命叙事实践作为一种"表现性话语",通过个体叙事积极地进行自我主体意识的表达和意义建构,在意义相通的共情场域中唤醒和联结情感记忆,并在情感创伤的"外化"过程中获得心理疗愈。同时,该实践在共情传播过程中以情感话语和"去他者化"话语分别构建价值认同和身份认同,促进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6.
人格是人性之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道德人格是人们在道德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自我具有复杂的内在结构,自我同一性则是依赖于我们经历过的所有不同的自己的综合,可感受为对自身发展的一种强烈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的主观感觉。自我在同一性危机时期的不同表现,会映射出最常见的几种道德人格取向。  相似文献   

7.
一、同一性与差异性我们把目前的历史变革看成是一种静悄悄的伟大的文明转型:一种从超验的同一性整体到分散的差异性整体的过渡。如果说同一性是由西方富有成效地强加给我们的,那么,差异性则是由今天那些已经获得世界在场权利的人民同样富有成效地形成的。同一性,既非无差异的也非中性的。它强调人类精神的  相似文献   

8.
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理论的文化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埃里克森是现代心理学界最有成就的精神分析学家 ,作为一位富于人性感的心理学家 ,埃里克森始终对生活于现实世界中的人所面临的心理危机怀有一种深深的关注 ,并试图给予解决。他为此所做的努力集中体现在其对自我同一性问题的不断探索和阐释中。埃里克森认为 ,“自我同一性”是自我整合的一种形式 ,这一理论对当今人们的心理生活依然很重要 ,在对人们心理问题的解释与解决上依然极富魅力。西方的人文精神使埃里克森的研究深富人情味 ,但从科学精神出发 ,他将自我设定为人的“内部控制机构”,其简单性和机械性表现出西方文化对人类心理理解与把握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叙事学的跨学科线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事学并非是个单一起源、线性演化的研究传统,它其实是多种学科的兴趣交集.叙事研究的跨学科线路可以通过"人文科学中的叙事转向"和"叙事理论中的认知转向"来进行追踪.跨学科叙事学的理论模式可以从语用/政治、语义/经验、文本/媒介三个层次进行建构,在对叙事虚构与经验现实互动关系做认知描写的基础上,派生出跨学科叙事学的各个分支.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现代性的回溯发现,现代性作为理性化的必然结果,其发生的深层机制在于人类思维在把握外部世界的过程中有一种本能的同一性预设,这也是现代性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而超越这一问题的可能性就在于回到人类的原初自我,即前概念、前反思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1.
《东岳论丛》2016,(12):123-128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儿童小说创作中,悄然出现了一种不同于此前的儿童叙事,此种儿童叙事主要撷取了儿童淘气、调皮、好动、好奇、捣蛋甚至恶作剧的层面,张扬并肯定儿童的活泼、快乐、纯真、嬉戏精神,呈现了轻松幽默的风格,呈现出“顽童叙事”的审美特征。顽童叙事自秦文君开始,经新世纪以来的梅子涵、杨红樱、张菱儿及“红樱”二代等大批作家的创作,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顽童叙事在儿童的认知上不是把童年这一时期看作成人生活的预备,从而引导、教育儿童尽快进入成人规约与建构的秩序与意识形态世界中。它更看重童年期自身独立的意义与价值,它是一种新的对童年的想象与建构,是一种新的童年文化理解。  相似文献   

12.
Nacherleben(重新体验)是狄尔泰生命诠释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某种意义上,它比Erlebnis(体验)更为重要,因为它最能够体现狄尔泰诠释学的特点以及狄尔泰哲学中心理学、生命哲学和诠释学的多维度统一.重新体验概念揭示了理解过程中的三种诠释学循环:客观精神与主观精神的循环、历时性维度与当下性维度的循环、生命的个体性与整体性的循环,推进了诠释学循环理论.同时,在西方诠释学从传统方法论诠释学到当代本体论诠释学的转向中,狄尔泰的生命诠释学具有重要的中介意义.狄尔泰所实现的从文本诠释学到精神诠释学的转向以及他对“生命表达的效果关联”和“效果历史”的创造性分析,都在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中引起了重要的反响.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以来,叙事身份研究迅速升温,成为叙事学界热议的一个焦点话题。文章从保罗·利科的叙事身份观出发,试图界定叙事身份的三个基本内涵,即身份的叙事、叙述身份和被叙述的身份。在叙事身份这一话题上,最核心的问题莫过于谁的叙事?谁的身份?从总体层面上来说,答案是人类的叙事和人类的身份。在人类学意义上,人类被称为“叙事人”或“讲故事的动物”,叙事使得人类区别于其他智慧物种。从具体层面上来说,叙事之于人类身份的建构有三种方式:一种是“我”在讲述自己的故事,在讲述过程中建构了“自我”身份,这在非虚构性质的传记叙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另一种是“我”在讲述他人的故事,在讲述过程中,辨识或认同了“自我”身份,这在虚构性质的小说叙事中较为常见;还有一种是“我”在讲述关于“我”但又不是“我”的故事,在讲述过程中,建构了亦真亦假的“自我”身份,这在介于传记与小说之间的“自小说”中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14.
人类历史上的各种正义理论,大都可从差异性正义原则与同一性正义原则两个方面进行归纳和理解,这两种正义原则之间的张力成为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差异性正义原则与同一性正义原则是人类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由于人类历史既是自然发展的历史,也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历史,且自然发展原则主要体现差异性原则,社会文化发展原则主要体现同一性原则,因此,差异性正义原则与同一性正义原则的生成与统一,本质上是自然与社会文化相互、共同作用基础上的生成与统一,这决定了差异性正义原则与同一性正义原则发展的三个显著特征:从相互竞替到协同并存、从浑然综合到相对分工、从自在运动到意识参与。  相似文献   

15.
审美根本上是一种自我同一性体验。中国古典美学和德国古典美学诸位大师的理论全都有力地证明着这一研究结论。审美根本上是一种关乎人类精神内部世界的自我相关性活动。审美的终极意义相当于宗教,给人的是一种精神寄托和灵魂的归依。审美根本上是一种自我同一性体验。  相似文献   

16.
李德满 《兰州学刊》2008,(4):158-161
胡适的文化革新思想,是以价值一元论为内核的。这种观点认为,由于人类的本质和价值追求是相同的、统一的,所以文化的本质具有同一性。在文化本质同一性的基础上,胡适建构了本质主义、整体主义、普世主义和线性进化的文化观。他的文化观念,反映了中国的现代化诉求,体现出开放、自由的文化姿态,预测了文化复古运动的破产,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现实指导意义,至今仍然闪光。  相似文献   

17.
韩梅 《理论界》2012,(8):74-76
利科将对主体哲学的研究从"什么"的问题转向"谁"的问题,对"谁"的提问设定了主体自身间接性的返身过程,自身不等于自我,主体自身是作为任何一个自我出现的,第一人称的我在主体问题上不具有优势地位,这尤其体现在叙事维度中,借助叙事情节安排从他者的故事中才能把握自我的故事。自我与他者的关系设定了对叙事主体的伦理要求,不同于勒维纳斯的绝对他者,利科认为自我与他者之间应是平等、友好的关系,以此,他者是从自身到自身的最短途径。这是利科哲学观点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8.
《否定的辩证法》是阿多诺最主要的哲学著作.他认为,黑格尔辩证法的基础是同一性,同一性通过扬弃非同一性而达到新的同一,因而其“否定之否定”的实质是肯定;同一性构成了黑格尔辩证法的本体论基础,这种同一性哲学在当代构成了资本统治世界的哲学基础.在阿多诺看来,事物的否定是彻底的否定,这种否定的力量在于非同一性;由于非同一性对同一性的否定是彻底的,因而辩证运动法则不是“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而是“否定,否定,再否定”.由此,他对一切形而上学采取了批判态度.由于阿多诺彻底地否定了同一性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因而他也是一位最极端的哲学家.辩证地分析阿多诺思想,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辩证方法具有重大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石培玲 《学术界》2007,(2):285-292
文化的同一性是民族认同的基础,如果没有民族国家合理的制度安排和经济发展作保障,没有平等的公共文化、共享的权利、自由和资源等现代因子的注入,以一元化民族历史文化为诉求的民族认同不免会诱发民族主义的偏狭与自私,而单一的政治文化所导向的国家认同也终究会走向裂变。当下中亚地区的民族主义思潮正反映了原有的“苏联公民”的政治文化认同瓦解后,民族文化认同和宗教认同均无力回应国家现代化要求的困境。对多民族的中亚各国来说,建构以公共善优先为价值规范的国家认同不失为民族主义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20.
利科的语言哲学观可以从三个方面的特征来描述.首先,利科的语言哲学观和利科的行动哲学现有极为密切的理论联系,因此,我们需要在行动和语言的关系中把握利科的语言观;其次,利科的语言哲学观具有一种鲜明的层次性,即作为语言自身形式特征的符号层,作为行动的例示和刻画模型的话语和文本层,以及作为对行动的模仿的叙述层;最后,利科的语言哲学观分别吸收了欧洲大陆语言哲学和英美分析哲学的一些观点,具有一种典型的中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