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诒让作为清末的一位著名经学大师,他在文字训诂学上的成就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评价。但迄今很少有人把孙诒让作为一个有影响有成就的教育家,对他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进行系统的研究。事实上,孙诒让的毕生活动可以甲午战争为标志,分作两个阶段。甲午战争前,他以经学上的成就扬名海内。甲午战争后,他受梁启超、黄绍箕等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影响,认为他多年潜心研究经学“刍狗已陈,屠龙无用”,深悔生平所习“与现时不相应”,毅然放弃“矻矻治经生之业”,转而走上教育救国的道路,成为清末著名的教育家。孙诒让的教育活动主要是在温州、处州(今丽水)等地进行的。从甲午战争失败始,他先后创办了瑞安学计馆(1896年)、瑞安方言馆(1897年)、瑞平化学堂(1899年)等专  相似文献   

2.
孙诒让趣闻     
《社区》2008,(14):21-21
孙诒让(1848-1908)字仲容,号籀癫居士,浙江瑞安人。与俞樾、章太炎并称清末三学者。有晚清经学殿后、朴学大师之誉称。孙诒让不仅治学严谨、胆识过人,而且为人诙谐、才华横溢,一时传为关谈。  相似文献   

3.
论孙诒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诒让(1848—1908),字仲容,号籀庼居士,浙江瑞安人,以巨大的学术成就名垂青史。今年是孙诒让诞生一百四十周年,逝世八十周年。当我们怀着崇敬心情,隆重纪念我国历史上这位文化名人之际,有必要首先搞清他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有哪些成就和贡献,应如何继承和发扬?本文试图就此谈谈看法,不当之处,请专家学者和同志们指正。  相似文献   

4.
孙诒让的学校管理思想是十分丰富的,在中国近代学校管理思想发展史上具有一定地位。戊戌变法前后,孙诒让曾亲自创办和管理过瑞安学计馆、瑞安方言馆、瑞平化学堂、温州蚕学馆和温州府中学堂等学校。后期又领导创办了温州初级完全师范学校。长期的学校管理实践,使他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学校管理经验。由他亲自起草或订定的《瑞安算学书院章程学  相似文献   

5.
十多年前,我从王焕镳师习治墨学,读《墨子》书,每每听到老师对孙诒让《墨子间诂》的赞美之辞,誉之为墨学研究中的旷代之作.1988年10月,我随杭大代表团参加了在瑞安举行的孙诒让诞生140周年、逝世80周年暨学术讨论会,参观了玉海楼藏书和纪念馆,瞻仰了孙诒让的故居和墓地,访问了他当年在浙南创办的学校,目睹这位近代教育家兴学育才的流风遗译,比较具体地认识到:孙诒让所以在晚清学术史上有如此崇高的地位,不仅跟他博览群籍、淹通各种学术而不依傍门户有关,也跟他具有经世致用、维新爱国的思想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6.
屈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也是一位教育家。屈原的教育思想在先秦诸家教育思想中很有特色,热爱祖国是其教育思想的基础;培养优秀的品德是其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这种品德包含判别善恶美丑的能力、崇尚内美的情操、对自然社会的探索以及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而诗乐融合是其教学形式的方法。楚地独特的文化也造成了屈原教育思想的特点,即突出的忠君思想、教育的贵族色彩和传授知识的地方特征。  相似文献   

7.
两千年以前的希腊有一位象中国的孔子一样著名的思想家,他就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柏拉图。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出生在雅典的一个贵族家庭,曾游历过麦加拉、埃及、昔勒尼、南意大利和西西里等地。四十岁左右他回到雅典建立一所学校,名叫“学园”,他在学园中从事教育和写作达四十余年。柏拉图不仅是著名的哲学家,而且还是一位教育家。他十分关心当时的社会政治生活,为了挽救日趋走向危机的城邦奴隶制度,他企图改革当时的政体,提出了建立“理想国”的方案,而把教育视为实现和维护“理想国”的根本手段。为此他著书立说,提供教育理论和方案;开办学园,培养和造就未来的统治者;他还派出学生为一些国家提供政治咨询。  相似文献   

8.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出生在一个地位不高的封建士大夫家庭。自幼接受儒教传统教育的熏陶,对当时地方官吏腐败,民不聊生的困苦生活,有切身的感受,使他很早怀有“欲与稷契遐相希”的抱负。1042年(22岁)考中进士,开始官场生涯,曾在扬州、鄞县(即宁波)、舒州、常州、江宁等处做地方官二十多年,他的改革时政思想就是在这时逐渐形成并系统化的。  相似文献   

9.
孙诒让(字仲容,号籀庼居士)先生(1848—1908)是清季朴学大师,他的学术成就早已有口皆碑,其著述曾经启迪和引导众多青年学子走上成材的道路。四川大学著名教授徐中舒先生回忆说:他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初读到孙诒让的《名原》、《契文举例》等书,使他眼界一新,从而认识到掌握古文字知识是研究古代历史文化必不可少的工具。孙先生又是我国近代教育的开拓人,对兴办乡邦各类各级的新式学校作了重要贡献。他的业绩是值得后人永远纪念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五方面对颜之推的教育思想进行了综述。一关于及早地培养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和及早掌握知识技能的益处;二重视实事求是的学习方法,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强调问难寻友,虚心学习,独立详实地思考问题;三在学习上既要注重“博涉”,又要注意有所侧重;四学与行要结合,言与行要一致,并加强个人思想品德的教育;五关于要求人人要有一技之长,得以自立,从而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孙诒让(1848——1908),字仲容,又号籀(?)(廎),为晚清著名的经子训诂学家,清代《周礼》学的集大成者。他与德清俞樾,定海黄以周,同为晚清浙江三大汉学家,而章炳麟以为孙氏的成就实过于俞、黄二氏。孙氏一生,著述宏富;毕生所著书,约二十余种。已刊行者,举其要,计有:《周礼正义》、《墨子间诂》、《札迻》、《契文举例》、《名原》、《古籀余论》、《古籀拾遗》、《周礼政要》、《籀廎述林》、《温州经籍志》、《大戴礼记斠补》、《周书斠补》、《尚书骈枝》、《九旗古谊述》等多种;未刊行者,或已经着手而未成者,也有十多种。我校古籍研究所鉴于孙氏《玉海楼》藏书,以及孙氏手批、手校各书(包括  相似文献   

12.
孙诒让《札迻》校点前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札迻》是晚清著名学者孙诒让的校勘、训诂名著.孙氏一生,博览群籍,无意仕宦,刻意治学,长于训诂,勤于校勘.覃思精研,著作等身.光绪十九年癸已,时年四十六岁,他集三十年来校读七十八种古籍札记之所成,择其要者,而撰成《札迻》一书,于次年刊成,成为他校勘、训诂群籍的代表作之一.  相似文献   

13.
张之洞认为 ,实业是富强之本 ,一个国家只有在先具备了雄厚的经济实力之后 ,才可能强盛 ;而实业教育是根本的根本 ,一个国家只有在培养出大量自己的实业科技人才之后 ,才能不依赖于外国 ,走上独立自主的富强之路。因此 ,大力兴办近代实业和实业教育 ,应是晚清“自强求富”的根本大计。在此思想的指导下 ,张之洞领导了中国近代许多重要的军事、民用工业建设 ,创办了大量的实业学堂 ,确立了实业教育在中国近代教育中的地位 ,为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近代化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4.
《周礼》一书于诸经最为晚出,且记载多有不合之处,因而历来存在很大争议。刘歆最早提出《周礼》为周公致太平之道,经过礼学专家郑玄的认可,这种说法后来得到更多的认同,孙诒让作《周礼正义》也延续此说。为了弥合"周公作《周礼》"这一默认前提,孙诒让有时不得不勉为其说,把歧异之处解释为时代差异是最常用的方法。孙诒让的学术背景、经学立场、个人局限,以及当时激烈的今古文之争,都是他延续旧说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一弗朗斯瓦·诺埃尔·巴贝夫(1760—1797年)是十八世纪法国“平等派”密谋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空想共产主义者,是社会主义思想史上承先启后的重要思想家。1797年5月26日,巴贝夫牺牲在热月政变派的屠刀之下。但是,巴贝夫的思想并没有随着他的死亡而消灭。相反的,经过他的忠实战友邦纳罗蒂的发展和传播,在十九世纪30—40年代,  相似文献   

16.
马西利·帕多瓦(Masiglio of Padua或Marsilius,约1275——1342年)是意大利著名的市民阶级政治法律思想家,是西欧中世纪最先使法学摆脱神学桎梏的杰出代表。马西利政治法律思想的代表作是《和平的保卫者》。他在此书中以阿夫罗伊——亚里士多德主义哲学的双重真理观为方法,系统地研究阐述了俗权高于教权的思想,并提出许多不同于前人的独创的法思想,其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7.
孙诒让的《墨子间诂》是近代墨学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其最主要成就表现在《墨子》的校释上.孙氏的《墨子》校释工作扬弃了乾嘉学人的校勘方法,不仅把校勘与训释相结合,而且表现出通世致用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8.
范寿康的《教育哲学大纲》是中国学者写的第一部教育哲学著作,书中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其教育伦理学思想。范先生借鉴了康德和纳托普的哲学和教育哲学思想。他认为教育是将现实的人提高到理想的人的活动,因此与伦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他明确提出将人生观作为教育目的的依据;伦理学对于人生观的规范应该是主观与客观的结合,伦理形式的规范是先验的,而伦理内容的规范是经验的,其核心是"个人的完成"和"他人的福利"。这些教育伦理学思想对重塑道德教育的中价值秩序、化解道德教育中的冲突有极大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的爱国思想始自先秦,这种传统思想在历史流变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面貌.由于它来源于宗法制下的“孝”,所以历史上一直保有“移孝作忠”的传统.相对于代表具象地域疆界的“国”和民族来说,更强调对抽象的礼仪文化的认同.历史上争论不休的“华夷之辨”也是基于这种文化认同感而来的.爱国传统在任何时期都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面临西方历史解构主义及其软实力入侵双重挑战的今天.  相似文献   

20.
一、生平与著述: 王源,字崑绳,又字或庵,清顺天府大兴(今北京大兴县)人。生于顺治五年(1648),卒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终年六十三岁。王源的父亲王世德,在明末以世职任锦衣卫指挥,明亡后流转江淮,寓居高邮。王源为其次子,少年时就学梁以樟。梁为其讲宋明理学,王源不肯信从,而好任侠言兵:独喜学习前代典要以及关塞险隘,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