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这似乎是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话题。有多少人因其官场之"成熟"而亨通,有多少人因其官场之"幼稚"而止步,在这个特殊的"场"里,到底什么才是成熟与幼稚?成熟就是圆滑吗?幼稚就必然会出局?  相似文献   

2.
机遇与制约     
人们常常要问:“伟人与平常人到底有些什么不同?”这是个很普通的提问,由于从来没得到过令所有人都满意的回答,便把它划归幼稚的问题一类,似乎只有小孩子才有兴趣去寻找答案,而成熟的人们,则一笑了之。我们今天处在这样一个时代,即对所有崇高的事物抱怀疑的时代。人们好像有充足的理由去亵渎和玩弄任何尊严的事物。所有的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为官避事平生耻"。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现实中,有少数干部为人圆滑世故,处事精明透顶,工作拈轻怕重,岗位挑肥拣瘦,遇事明哲保身,有功劳抢得快,出了问题上推下卸。这样的"圆滑官"有些还混得左右逢源甚至如鱼得水,付出的比别人少,得到的却比别人多,形成了严重的反向激励,影响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因此,构建不让"圆滑官"得好的干部选用机制,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人生事业初期,尽早确立一种使命感并时刻努力恰如其分地以领导角色来行动,这一点十分重要。人们常说,好的领导似乎“不论什么年龄都显得很成熟”。这种解释是由什么构成的呢?所谓成熟可以解释为,一个人能够比同等人更清晰地预见其行为的结果,并  相似文献   

5.
正大千世界,每一个人都为自己划定了底线。不说假话是底线。国学大师季羡林说过: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前者是原则,后者是圆滑——圆滑也不都是坏事。不损公肥私是底线。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是正道,不是邪路。"水太深"的道不是正道,钱来得太容易的道不是正道,见不到光的道不是正道,拿不上台面的道也不是正道。不颐指气使是底线。得饶人处且饶人,给自己留条  相似文献   

6.
赵春青作品     
正人生就像不停在用的铅笔,开始很尖,但慢慢地就磨得圆滑了。不过,太圆滑了,就差不多该挨削了。  相似文献   

7.
插画     
<正>人生就像不停在用的铅笔,开始很尖,但慢慢地就磨得圆滑了。不过,太圆滑了,就差不多该挨削了。  相似文献   

8.
河之洲     
<正>客套生活中,不必把客套的话当真。客套,究其本质,更多是一种温暖的逢场作戏。戏散后,你得及时回到现实中来。尽管客套话比空话实,比假话真,但终究大多是废话。人散后,只需走人,无须走心。因为,说过的,即刻成烟云。人在客套中,会有一些世故和圆滑,但心底整体是向善的。偌大尘世,如果连这点客套  相似文献   

9.
<正> 有关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们预测,中国人在未来的5至10年内将会出现以下十大新的热点: 购置商品房将趋热潮 随着住房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合理化,住宅商品化,人们在近年内条件达到成熟时,购置商品房热潮将会高涨。 保险一热再热 中国人历来的传统习惯是:有备无患。这种意识比其它国家的居民高得多。当前政府部门正在积极地调整策略,保险业和改革开放已成必然趋势,因  相似文献   

10.
<正>"新官不理旧事",是官场中的积弊,它秉承的是圆滑的为官处事原则,是典型的私心作祟。这种陈旧观念,应该毫不犹豫地摒弃掉。领导干部履新职,职务范围内的事,无论旧事新事,都是应该去理的,而且新官理旧事,如果处理得当,也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所谓的"老油条"主要是指那些工作年限较长,资格较老,职位未变,工作中喜欢偷奸耍滑、摆老资格、世故圆滑的人。这样的人在乡镇一级表现最为明显。乡镇是个"练兵场",也是个"大染缸",既可以让满身抱负的热血青年迅速成长为单位的骨干、社会的栋梁;也可以  相似文献   

12.
王冬青 《领导之友》2012,(10):26-27
时下,心理压力已成为人们面临的普遍问题,而领导干部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往往承受着比常人更多、更大的心理压力。正确认识和管理心理压力,已成为领导管理的新课题。提及压力,人们习惯于想到的总是它的负面效应。其实,压力也有它的另一面,就像石油工人王进喜说的那样":井没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管理学中的鲶鱼效应对于压力的积极作用给予了充分说明:挪威人爱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在海  相似文献   

13.
正我们知道,当领导的,都有一个特征:忙。领导很忙,所以领导的时间很宝贵。这个特点决定了:面对下属,领导永远只爱做选择题,不爱做问答题。对于一个成熟的下属而言,当你去做汇报,在扔出问题后,一定早想好了后手:你做的不是一件事情,而是一套事情。这是组合拳,它的完整逻辑链是这样的:下属:我觉得,XXX是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文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什么是文明盛洪一.什么是文明?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出,从经济学角度看,文明具有下述两个性质:(1)它认为合作[1]比不合作要好;(2)它从多次博奔的结果来计算成本和收益(盛洪,1993)。第一个性质说明,文明是一种解决人们之间冲突的方式,而冲突的解决会...  相似文献   

15.
为己利他更加符合当前村治主体中村干部的心理动机和行为逻辑:他们头脑聪明,是村民眼中的能人;处事圆滑,善于洞悉人们内心的需求,因而善于通过利他的手段来实现为己的目的。然而,村干部为己利他的行为逻辑,会使整个村庄力量和利益难以得到有效整合,预期的民主也势必更加遥远。为了利用和规制村干部的这种行为方式,本文提出以下建议:发挥村民自治中的监督作用,规范村治秩序;增强村民的利益共同体意识,将村级多元主体力量进行整合;借鉴双因素理论,建立一套激励相容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6.
锋芒     
中国传统文化儒、道、释三家,至少有两家半都主张做人要喜怒不形于色,切忌锋芒太露。所以,几千年来培养出无数处世圆滑、唯唯诺诺、谨小慎微、四平八稳的谦谦君子。 唐朝人苏味道,处世圆滑,模棱两可,从来不拿出自己的主见,含含糊糊,锋芒全无,称  相似文献   

17.
把智慧藏之于心,贯之于行动的是成熟;将“智慧”挂在嘴上、写在脸上的是非成熟。 思想比眼睛看得远的是成熟;  相似文献   

18.
王爱军 《领导文萃》2014,(14):37-40
正我们都熟知一个成语叫"德高望重",它最早是司马光称赞宰相富弼的。富弼是个很有魅力的人,有一次他坐着轿子经过洛阳天津桥,恰巧被人认了出来,一时间人们奔走相传,把他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简直比当今的明星粉丝还要疯狂,以致原本热闹的街市空无一人。  相似文献   

19.
企业的"三围"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衡量一个公司的管理状况时,人们往往看重两个因素:利润和客户.当它的利润持续增长,产品和服务受到客户好评时,人们便认为它的管理层无可挑剔,已尽到了责任.但是,卓越的管理绝不仅于此,如果你想让利润更大幅度地增长,长期留住客户,那么你就不得不注意另外一个更为关键的角色:员工.西南航空、施乐等公司的管理层获得人们的赞扬,是因为它们不仅满足了客户,取得了利润增长,还满足了另外两个股东群体的要求:员工和投资者.  相似文献   

20.
当人们在反思历年来发生的灾害时,却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减灾工作的同时,灾害造成的损失却越来越严重了。三个灾害“之最”首先是去年12月发生的印度洋大地震,它是全球40年来最强烈地震,它所引发的海啸造成的死亡和失踪人数超过 28万,是全球近200年来死伤最惨重的海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