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喝啤酒     
啤酒,在喜欢喝酒的北京人眼里,似乎是一种饮料.也许是因为啤酒是浅棕的,爱喝酒的人常常戏称它是"猫尿". 老北京人喜欢喝的是烈性白酒,也就是通常说的烧酒.旧时,老北京人称其为"烧刀子",即一口酒下肚,像小刀刮似的火烧火燎.  相似文献   

2.
钱国宏 《社区》2011,(3):56-56
因公去过德国三次。若问起我对德国的深刻印象,不是“罗曼蒂克大道”、“童话大道”,也不是风华绝世的国际大都会、神秘的阿尔卑斯林区和无所不在的啤酒,而是德国人刻意追求的那种“慢生活”。  相似文献   

3.
于永海 《老友》2015,(4):67
德国是世界公认的环保之国,以前只是耳闻,直到前段时间亲临德国,我才真正见识了德国人“把环保精致到每一个细节”的生活态度。为了迎接我,好友斯蒂安精心准备了一桌小宴。由于待会儿还要开车去办事,所以他没有安排喝酒,只是买了些瓶装水。他说:“中国有句话叫作以茶代酒,我们就以水代酒吧!”虽然没有酒精的刺激,但在网络里神  相似文献   

4.
越南用卡记     
杨长红 《中国农村》2007,(11):30-33
餐馆与刷卡 越南餐的口味以酸甜为主。越南人饭量很小,吃的少,所以在越南极少看到胖子。走在街上,经常会有人操着汉语对我喊:“过来,喝酒!”那可不是咱的朋友遍天下,而是酒店老板在招揽生意。越南餐馆很少有圆桌,没有包厢,一般都是4人坐的长方形桌子,很多越南餐馆、排挡夜夜爆满,啤酒不像在中国那样能放开肚皮豪饮,一瓶啤酒一般要人民币5—8元,  相似文献   

5.
高小宝 《社区》2013,(11):31-31
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有两个人给我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 第一个人是我家的亲戚,是位木匠,在我们那一带名气很响。有一年,我家要做一些家具。把他请了来。父母对他特别尊敬。我颇不以为然地问父亲为什么要那么周到.父亲说:“我敬的是他的人品和本事!”就因为父亲这句话.我暗暗对他多了关注。随着他完工成型的家具越来越多。我开始对他的手艺佩服起来。  相似文献   

6.
有“法兰克福啤酒大王”之称的90岁德国亿万富翁布鲁诺·H·舒伯特于2009年迎娶了第二任妻子、年仅28岁的比利时非洲裔名模梅哈丽特·基菲尔。2010年10月17日,两人结婚才一年多,  相似文献   

7.
老父的酒盅     
小时候,我常看父亲喝酒。那是一只洁白精巧的小瓷盅,光滑的小盅上还有一道细裂纹。父亲总是小心地端起酒盅,看一眼,然后将嘴唇轻轻沾沾酒,咂咂有声,细细体味一番之后,再慢慢喝起来。那时家中经济拮据,父亲喝酒每次只一小盅。我喜欢父亲那小小的酒盅,那清淡的酒香对我产生了诱惑力。可是,当我偷偷喝一口时,却好像是一股火焰在嘴里、喉咙和胸膛里乱窜,带着苦涩的辣味。我开始怀疑父亲为什么喜欢这辣死人的“魔水”。父亲的酒是那种用地瓜干酿造的散装老白干。在我的记忆里,父亲喝酒更多的是为生活而“苦中作乐”。他要为一家七口  相似文献   

8.
创名牌艰难,保名牌不易。保住名牌,靠名牌,是否就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呢?美国著名啤酒企业——库尔斯公司“我们不受竞争影响”的教训告诉人们,答案是否定的。 红极一时 阿道夫·库尔斯一世是一个德国孤儿,为逃避本国的兵役乘上一艘开往美国的轮船偷渡来到美国。1873年他创立了酿酒王国库尔斯公司。到本世纪70年代初期,库尔斯公司在酿酒行业中取得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成就。它作为一家小型地方酿酒企业,在美国啤酒生产业  相似文献   

9.
荷兰是什么?荷兰是什么样子?在去荷兰之前,我时常这么想着。可是离开阿姆斯特丹后,脑海里面突然闪念而过的除了上面的点滴,还有巨大的自行车停车场、巨大随处可见我们熟悉的“PHILIPS”家用电器”和“Heineken”啤酒的广告牌,而具体起来我还是说不出荷兰究竟是什么,只觉得那是一片自由自在令人向往的地方。行走在阿姆斯特丹...  相似文献   

10.
何如平 《社区》2008,(23):45-45
前几年,我曾到德国工作了一段时间,到了异国他乡,就得入乡随俗。拿倒垃圾来说,德国人是严格执行垃圾分类的,我特意买了几个垃圾桶放在公寓,在桶的外面贴上垃圾类型的标签。那天,我拎着三个分别装着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和资源型垃圾的垃圾袋,来到指定的垃圾摆放点,不料被管理人员拦住了。我不解地问:“我是严格按垃圾分类的要求倒垃圾的,难道有错吗?”他看了看我的垃圾袋说:“分类准确无误,但是您倒垃圾的时间不对,这里只允许每周一、周四的晚上9点以前倒垃圾。”  相似文献   

11.
王自立 《老友》2012,(5):16-17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是唐朝大诗人刘禹锡留下的豪放、洒脱的诗句。他用诗歌抒怀言志去寻觅人生暮秋时节的乐趣,自然值得称道。一旦退休,一个人既无公务缠身之累,又无逢迎周旋之苦,当是襟怀开阔、回归天性之时,简而言之就是自己给自己去营造快乐.乐乐呵呵度过人生最后的时光。我在退休至今的6年时光中。一以贯之秉持“四个一点”生活原则,倒也过得优哉游哉,自得其乐。  相似文献   

12.
经济适用房扭曲社会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言 《社区》2005,(16):47-49
“经济适用房打一生出来就是个怪胎。”一位业内人士直言不讳地表示,经济适用房是一个畸形产品,它的产生带来了一连串悖论。旨在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困难的经济适用房,为何会遭遇如此诟病?经济适用房的社会保障作用,为何会遭遇扭曲?谁该为“变味”的经济适用房负责?“一房难求”与高租售率在北京市房地产交易中心第六分中心,一位林姓拆迁安置户说“:我有个亲戚,一家4口人,月收入不足2000元,挤在不到20平方米的房子里。2001年排上了经济适用房的号,可4年过去了,到现在还在等。”来自北京市房地产中介机构的调查数字显示,在一些经济适用房社区…  相似文献   

13.
世界首屈一指的啤酒大国当之无愧属于德国。德国啤酒产量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而啤酒销量却居世界首位。 喝啤酒是德国人最大的嗜好和乐趣之一,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啤酒馆包罗社会万象 在德国我的第一感受就是啤酒店真多,可能比饭店、商店和旅店的总和还要多几倍。无论城市和乡村,到处可见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啤酒屋、啤酒馆、啤酒坊、啤酒院、啤酒广场、啤酒村和啤酒城。  相似文献   

14.
大清对外交往史上,李鸿章是一个特别傲慢的人。李鸿章是中国第一位专门与“洋夷”打交道的人,是大清第一个外交家。近一米八的个头、堂堂的仪表,站到外夷面前一点儿也不逊色。1896年6月27日,李鸿章在德国拜访“铁血宰相”俾斯麦,乍见面时,两个人着实互相客气了一番,可是当俾斯麦说出“我听说有称阁下为‘东方俾斯麦’者”时,李鸿章当即脱口而出:“噫!我只听说过有位‘西方李鸿章’,可是阁下吗?”  相似文献   

15.
“微博热”令人联想到当年的“博客问政热”。“博客问政热”之后,也就悄无声息了。如果只是因为赶潮流,那么“两会”过后恐怕只是留下一堆睡眠的微博账户  相似文献   

16.
英瑛 《成才与就业》2009,(21):24-25
张铎一家三口都是新上海人。六年前,他们舍弃了在江西省南昌市的良好生活条件,怀带着对知识的渴求和对人生的共同追求来到了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没有亲戚,没有朋友,经过几年的风风雨雨,他们一家已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父母在市重点中学教书,张铎在复旦附中就读,三年前买了一套一百多平米的高档住房。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在匈牙利的崛起可以说是把握了一次难得机遇。从1988年起,匈牙利对入境的中国公民免签证。1990年东欧剧变,匈牙利日用商品匮乏,一些先到的中国人发现了这块理想的“淘金”宝地。 起先,他们通过乘坐国际列车,将廉价的服装、鞋帽“背”到匈牙利,当时被称为“国际倒爷”。后来又发展到利用集装箱经海运到德国再转口匈牙利。据来自北京的商人阿丁介绍,最初买卖利润可  相似文献   

18.
预谋中奖     
《可乐》2006,(11)
老婆对我喝啤酒一直颇有微词,说什么喝啤酒浪费钱财,摧残身材,保不准哪天喝成个啤酒肚,再和她并肩走在一起,还让人以为是两代人。抱怨归抱怨,啤酒我还是要喝的,反正也不多喝,一餐就来个一两瓶漱漱口。昨天,好友何俊打电话请我喝酒,说他前几天喝啤酒时意外中了个三等奖,得到奖金1000元。我羡慕得直流口水,赶紧问他喝的是什么牌子的酒,怎么中奖的!何俊说,  相似文献   

19.
临终关怀     
如雪 《社区》2005,(7):54-55
我在机关工作,其实是个看领导眼色行事的小职员。但平时我总在亲戚面前吹嘘自己,久而久之,我成了他们羡慕的对象,在他们眼里,我是当官的、是有能耐的人。一天,亲戚们在一起商量清明扫墓,说到怎样去墓地时,二叔指着我说:“大侄子是当官的,又有驾驶执照,在单位借辆车还不容易?”于是大家也附和起来。在这种情形下,我实在不好意思说自己没这个本事。其实现在单位对公车私用控制得很严,我又无权无势,向单位借车谈何容易。可是为了在亲戚面前维持“能人”的光辉形象,我只好打肿脸充胖子,答应了下来。然后,我跑到出租汽车公司去租了辆商务面包车,…  相似文献   

20.
拆迁     
陆勇强 《社区》2010,(18):62-62
拆迁成了一件无法厘清的事。在“强拆”、“暴拆”、“诱拆”的舆论口水中,这世道似乎已少有和谐的拆迁了。 记得十多年前,我所在的县城进行旧城改造。市中心大片平房需要动迁,未见当时有多大的阻力。我有一个亲戚就住在那里,听说要搬离,竟然是兴高采烈的。因为当年那里的生活环境太差了,屋里终年不见太阳,总有一股发霉的味道,家里用的是马桶,巷道窄得只能通过两个人,一到下雨天,巷子里还会积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