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笔者曾在1991年第5期《文史哲》上刊文提出,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灭齐即最后灭六国。张金光同志不同意此说,在该刊1992年第6期进行反驳。然而其说虚妄错谬,并不能推翻拙论。一梁启超曾说:“西汉之初,经秦火后,书颇散亡。汉廷广开献书之路,悬...  相似文献   

2.
关于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年代问题,或从齐襄王实际在位年数、燕国灭亡之年、秦始皇议立帝号与议置郡县、北攻匈奴、南击百越等事来推断,确定六国最后灭亡为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其所论证与结论误。《史记·六国年表》以《秦纪》为经编纂而成,这是确定秦灭齐年代的标尺。其它文献与考古资料,与此完全一致,仍以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中国为是。  相似文献   

3.
郭沫若评述历史人物,总是以该人物所处的历史时代为背景,以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为标准来进行的。他的评价秦始皇,也不例外。 秦始皇所处的时代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大变革的时代,那么,要探讨郭沫若对秦始皇的评价,首先就必须弄清楚他对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的观点。 关于奴隶制的下限,郭沫若前后有过三种不同的说法,最早认为:两种社会制度的交替在西周与东周之交,继后改定在秦汉之际。一九五二年年初,他在《奴隶制时代》那篇文章中,断然把奴隶制的下限划在春秋与战国之交。  相似文献   

4.
李裕民 《晋阳学刊》2001,(4):103-104
提起秦始皇统一文字 ,几乎所有的论著、教科书以及博物馆的陈列词 ,无不给予高得无以复加的评价 ,谁也不曾说过它有什么缺点。在评价时 ,几乎毫无例外地强调六国文字异形的问题 ,还常常举出 7个奇形怪状的“马”字为例 ,似乎没有秦始皇统一文字 ,中国就会分化成为七种全然不同的文字 ,其后果难以设想。战国文字异形果真严重到这等地步吗 ?倘若我们深入思索一下 ,就会发现许多疑点。首先 ,战国时代是社会大变动、大发展的时期 ,生产力迅速提高 ,农业、手工业、商业大发展 ,社会制度大变革 ,科学文化进入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为什…  相似文献   

5.
目前各类大、中学校通行的中国古代史教材,以及常见的各种中国古代史论著,凡言及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时,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把秦始皇对祭祀制度的统一遗忘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历史上任何王朝的统治,可以说都包括“实”与“虚”两个方面。所谓“实”,即设置官吏、军队、监狱等一系列国家机器实体和制定种种法律条文,对人民进行压迫剥削;所谓“虚”,  相似文献   

6.
关于中国民族资本在二十年代的发展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中,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发展,“人们一般都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所谓‘黄金时代’”,①而“战后各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就立刻造成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萧条状态。”②这一看法几乎已属定论。但我从接触到的一些经济史资料中得到的启发是,中国民族资本在二十年代还是有所发展的,而且就某些重要行业而言,其发展速度超过了过去,只是到了三十年代,民族资本才经历危机,发展停滞。这一情况的客观存在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探讨促进二十年代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商品经济不发达、市场不发育的特定状况,制约着经济发展和改革进程,直接决定了企业改革目标模式的非现实性和非规范性。推进企业改革,必须从理想的规范化目标模式转向阶段性过渡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企业活力的增强,为90年代中国经济的振兴奠定基础。企业改革阶段性模式的主要特征是改革形式的多样性(承包制,租赁制、股份制)、改革思路的非规范性、企业改革原则的相对性以及所有权约束和经营者自我约束并存。在90年代推进企业改革,必须紧紧抓住企业经营机制转换这个重点。当前,特别要抓住企业内部利益协调机制、企业自我约束机制、企业自我发展机制这三大机制,全面推进企业改革。  相似文献   

8.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关于中国文化建设问题论战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思想界围绕中国文化出路问题的论战,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论战的两极是“中国本位文化”论与西化论的对立。这场论战事实上进行了两个讨论:一是关于“中国本位文化”的讨论,一是关于“全盘西化”观点的讨论。今天研究这一历史上的论战,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关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的争论1934年4月16日,陈立夫在南京市政府扩大纪念周会上发表题为《文化建设之前夜》的演讲。他说:“吾国自五四运动以来,所有文化工作,……大部分均系破坏工作,以致吾国固有…  相似文献   

9.
解决西周积年问题,要从西周始年入手。依武王克商年的天象和东周平均三年,定西周始于公元前1050年,西周共积280年。商代积年以文献所记的“六百”年为宜,始年为公元前1650年,盘庚迁殷前约350年或330年,迁殷后约为 250年。夏代始年为公元前21世纪,夏积年为431左右。要摆正历史年代学的位置,它不能代替历史学,历史学和考古学也不能排除它。  相似文献   

10.
关于周初年代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记》于西周年代自共和元年以前概付缺如,给研究西周史事带来很大困难,因此我们在研究西周史之前,必须设法考察西周诸王的年代。这显然是很费力的工作,过去学者在这方面也作了不少努力,但问题并未解决。窃不自量,欲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周初年代的几个问题,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望海内外学者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11.
关于雅典国家产生的年代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爱琴文明发现之前,古希腊史传统以奥林匹克赛会第一届之年(公元前776年)为希腊史的纪元;雅典史则以执政官(雅康)代王者(巴西勒斯)之始年(公元前683年)为纪元。在此之前,希腊史处在所谓荷马时代、英雄时代、王政时代,即摩尔根所倡始,马克思、恩格斯所申论的军事民主制时代。  相似文献   

12.
本刊上期刊出的我们合写的《历史上的宋江不是投降派》一文,第二节的标题是“宋江的起义至晚应在宋徽宗的大观末年(1110年)或政和初年(1111年)”,这一节的全部论述,也都是为了证实这一论断的。我们做出这一论断的主要依据,是南宋张守《毗陵集》卷十三《左中奉大夫充秘阁修撰蒋公(圆)墓志铭》一文。此文说:蒋圆死于宋高宗建炎四年  相似文献   

13.
自本刊本年第五期发表“迦梨陀娑——印度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一文后,该文作者陆侃如同志接到王衍礼同志来信讨论有关迦梨陀娑出生年代及其作品的中文译本问题。下面发表的就是该信中所提到的有关迦梨陀娑出生年代的一些不同看法。余略。  相似文献   

14.
秦始皇出巡的记载,史料颇为简略;古今地理又有若干变化,因而有关这一历史人物的几次出巡路线现在难以确切知道,至今出版的几种历史地图中所标识的也不尽相同。下面想根据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及交通几方面的地理形势,探讨一下秦始皇每次出巡的路线,以期找出一个较为合理的答案。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虽然成就空前,但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具体说来,就是过于注重新领域的开拓和空白的填补,重新分离具体研究和理论思考的辩证统一,单向度地比附或对应西方史学理论,并导致了某种程度的碎化趋势。总体上似可认为,自80年代以来的近20年发展创新,至今还未确立自己的思想史和精神史意义。原因则在于这一时期的创新发展缺乏理论建树和重建价值原则的热情,未能提出鲜明的时代主题和能够引起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整个研究缺乏必要的批评和争论。因此,克服上述缺陷,将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确立创新意义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6.
有关秦始皇评价中一些问题的再探讨宋纹 陕西省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两千多年来,儒家的民本、仁政观念及其思维方式,在人们头脑中积淀颇深。对秦始皇这个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往往漠视其客观功绩;对其残酷暴政导致国亡,却极为反感。故评价其功过一直不够公允,即重道德...  相似文献   

17.
秦始皇的恚恨林剑鸣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公元前210年(始皇三十七年),当秦始皇巡行全国的大队车骑来到风景如画的江南,驻跸在山青水秀的会稽(今浙江绍兴)的时候,曾令人刻石歌功颂德。在这块被称之为“会稽刻石”的铭文中,留下一段异乎寻常的文字:“饰省宣义:...  相似文献   

18.
一、形势、任务和方法西周年代研究的要点,一是王世的年代,即从武王克商至厉王诸王在位起止的绝对年代(公元前几年至几年);二是铜器的年代,在当前说,就是铭有年、月、周、日的五十余器的绝对年代。这两种年代研究的现状,大体上还是在摸索中前进。西周王世的年代,半个世纪以来,已经见到有六种完整的方案。内容如下表:  相似文献   

19.
对于元杂剧产生的年代,过去大都以较笼统的概念来表述,比如说“形成于蒙古时期”、“形成于金末元初”等。蒙古时期指1206年至1271年;金末元初更不具体,而且又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同时人们又以“过程”的观念加以解释,说元杂剧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是逐渐成熟的。然而,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虽然有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质变毕竟只是一个点,表现在时间过程中,应该是短暂的。我们可以把这一过程作一简化的描述:在一定的基础上,某一些作家和艺人,创作和演出了由一人主唱四套曲子(四折)的杂剧形式,得到了观众的承认和其他作家、艺人的效仿,元杂剧便产生了。在此前后,当然还会有一个不统一的过程,比如有些演出可能并非四折,有些程式尚未定型,等等。但无论如何,这一过程是不能够用前述那种包含了长达半个世纪以上的时间概念来表述的,也就是说,不应该把套曲的形成、脚色的发展等等,一概归入元杂剧的产生时期。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6期载有房良钧同志《对统一斗争相对绝对问题的创造性探索》一文,提出的问题很有意义,但在基本观点上我却有不同的理解,现概述如下,以与良钧同志商榷: (1)矛盾的基本属性是什么?我认为,“同一性和斗争性”并不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两侧面之间既斗争,又同一,才是矛盾的基本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