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历史入手,对这门学科的来源、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概念进行了简要介绍,并简述了认知语言学的文化模型理论,讨论了文化模型理论对翻译教学的意义;对翻译教学指导思想的制定有指导作用;对翻译现象及理论的讲解有辅助作用;对教师指导学生评价翻译理论和认识翻译学科的本质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认知语言学理论与中国翻译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20世纪80年代初认知语言学的诞生,到1990年国际认知语言学协会成立,再到本世纪十年来认知语言学理论对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广泛研究,表明了认知语言学是语言研究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研究翻译,为我们展现了有别于传统的翻译理论的一个全新的视角。本文综述了认知语言学理论与翻译研究这一课题在中国的研究状况,分析了其研究范围、相关课题、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是建立在体验哲学基础上的翻译理论,对语篇翻译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也为译者主体性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入手,分析了语言认知和体验对语篇翻译的影响,并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探讨了在语篇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4.
认知语言学关注作者的认知活动,而翻译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译者的认知活动同样会反映在译作中,认知过程强调体验性和创造性,重视不同的认知过程产生的不同结果。认知语言学翻译视角下的文化有强势与弱势之分。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翻译视角入手,引入文化翻译论,分析中文作品的英译过程,深层次地解读文化在翻译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现代认知学理论把隐喻看做是一种思维模式,一种认知工具,而非传统概念中的修辞格。在跨语转换中,隐喻的广泛存在和不同文化间的认知差异为我们的翻译工作增添了很大困难。文章从介绍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的相关研究入手,分析了英汉概念隐喻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国内认知语言学与翻译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释认知翻译观,对"万方数据"和国内主要的十大外语类核心期刊中关于认知语言学和翻译研究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试图对近十年来国内认知语言学和翻译研究进行阶段性总结,了解已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把握其研究现状与发展动向,从而为促进认知翻译研究服务。  相似文献   

7.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关联理论、认知模式理论、图式理论、运动事件框架等理论出发,回顾了认知语言学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运用。文中介绍了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的现状,分析了它对翻译研究的具体指导意义和研究前景,同时指出了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的缺陷和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8.
英语习语是英语语言的精华,有其特有的结构、语义、文化等特征。了解习语的多元特征,才能准确理解其意义,正确翻译习语。本文从结构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视角分析习语的结构、语义、文化等多元特征,并对习语的翻译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西方兴起的认知语言学是建立在体验哲学基础上的语言观,是从认知科学的角度研究语言的科学,对翻译的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当代翻译研究将语言学作为研究的基础学科,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体验认知观出发阐释了翻译的主体性,以期为分析和描写翻译主体性这一十分关键的翻译研究问题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英语和汉语都有大量的与动物相关的习语,相似的动物习语文化内涵体现民族文化的相似所在之处,不同的动物习语文化内涵体现不同的民族特色。文章以隐喻映射和突显原则为理论基础,对英汉动物习语隐喻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从认知语言学和文化的视角进行分析与解释,从认知角度—习语隐喻的对等映射翻译和习语隐喻的偏移等效映射翻译两方面来探讨英语动物习语的隐喻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1.
翻译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提高译者的双语转换能力,其前提是对翻译思维的认知研究。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运动事件理论出发,分析我国目前翻译教学的现状,认为该理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帮助学习者摆脱语言的束缚,进行主体性翻译。在此基础之上,以句型结构为研究基础,提出图形、背景、运动、路径、方式为纵轴,双语转换能力子能力为横轴的交互式翻译教学模式尝试。  相似文献   

12.
翻译研究历史悠久,研究范式更迭转换.本文对语言学的翻译研究历程进行梳理,进一步反思翻译研究中出现的语言学范式,在探索翻译研究的语言哲学基础上重构翻译研究的当代语言学范式.文章认为,翻译的本质是语言之间的转换,翻译将体验与认知相结合,成为体验与认知为一体的活动.语言学是翻译研究的基础,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翻译过程的阐释方面,认知语言学范式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语义角度对服装品名进行详细分类,并运用语用学、认知语言学和认知语义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力求对品名做一个全面的把握.  相似文献   

14.
意象作为诗歌中的重要元素,其翻译历来是诗歌翻译的重点和难点。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认知隐喻论提供了研究诗歌意象翻译的新视角。在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诗歌意象是一种从始发域“象”映射到目标域“意”的概念隐喻,因此两种文化中是否存在对应的映射关系决定了如何来翻译诗歌意象。花是古典诗歌中的重要创作题材,从认知隐喻理论角度研究中国古代诗歌中花意象的翻译,归纳了五种诗歌意象翻译方法,分别为直译、直译加解释、变象达意、舍象取意和音译加解释,旨在为诗歌意象翻译提供借鉴,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5.
从20世纪60年代起至今,翻译理论研究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从对语言学结构模式的研究发展到对翻译进行多元系统描述性研究。通过调查认知过程,进而深入研究影响人们交际的各种相关因素。文章在简略回顾当代翻译理论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理论研究模式的类别和基本特征,对今后翻译理论模式的变化和发展做了大致的估计。  相似文献   

16.
从认知学、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方面探讨了隐喻的认知本质 ,并论述了隐喻是一种与文化密切相关的语言现象。隐喻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目的语文化的把握 ,因此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应得到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7.
以“认知”等词条为关键词、篇名、摘要和主题对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收录的15种外语类核心期刊2004-2013年间发表的认知语言学相关论文进行了检索和统计。研究发现,近10年来中国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呈现出新特点,主要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多样化与范畴的拓展;跨学科理论的融合与应用研究增多以及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发展。另外,从概念隐喻、认知与翻译、认知语法、认知语义、认知与外语教学等方面透析了中国认知语言学10年来的研究热点。在指出认知语言学各分支理论、学科交叉研究以及研究方法多样性等方面发展不均衡的同时,从跨学科研究、应用性研究以及研究方法等三方面预测了中国认知语言学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写作是语言基本技能中重要一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得到日益广泛的研究.对写作中产生的错误进行分析,在语言教学中具有启示性意义.从词汇、语法、语篇和语用四个语言层面综述分析了写作中经常出现的错误;从认知语言学视角,选取相关认知语言学理论对这四个层面的错误根源分别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应策略.  相似文献   

19.
从认知视角开展的翻译研究,可以揭示出言语交际中的许多现象,在本质上是一种语用认知问题。翻译作为双语言语交际的一种方式,受语境而定,它的认知语用研究应与文化研究结合起来,把握翻译的认知方法和话语策略,对翻译理论和实践进行语境化思考。  相似文献   

20.
语言习得从输入到输出的整个过程与学习者内在认知机制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对二语习得的研究离不开对学习者认知心理的关注。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去分析二语习得过程的心理机制,从而探索更有效的习得途径是近年语言学界研究的趋势和热点。本文分析了高职英语听说教学的现状,结合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分析听说教学的认知机制和习得机制,并提出高职英语听说教学中实现语言习得的五个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