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中日医疗保障制度的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牧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9(1):81-87
在对中国和日本医疗保障制度分别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两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利弊,指出了日本医疗保障制度的特点及在实践应用中的经验,从而提出中国在医疗制度改革中应注重政府职能的准确定位,逐步完善医疗保障管理体制,不断扩大医疗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加强老年医疗保障相关配套政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申万里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元朝至治元年(1321)以后,为了缓解学官升转的困难,元政府将儒士出身的学官选注为以捕盗为主要职责的巡检官,这一政策的实施在当时引起激烈的争论。多数学官为了摆脱升迁的泥潭,自愿弃文从武,一些人还在巡检任上取得了明显的政绩。学官做巡检的现象是元朝特殊的社会环境决定的,反映了士人群体在处境不利的情况下改善自己生存环境的努力,是中国职官史上一段颇有意思的插曲。 相似文献
4.
汤优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91-195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中较多强调的是政府及医保经办机构的权利和义务,但在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转变的大背景下,从正义权义结构的角度来看,完善公众参与医疗保障的制度十分必要?文章先后对公众参与医疗保障的制度构建原因?架构?支撑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通过对权义结构的分析和逻辑结构的设计,认为公众应当实质性地参与到医疗保障中,提出从参与权到参加权?从表达权到表决权?从监督权到监管权的理念转变,以期更好地保护公民健康权? 相似文献
5.
白秀梅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8):11-12
元代宫廷服饰制度在蒙古国时期尚处于萌芽状态,还未形成一制度化产物而出台。入主中原后,蒙古统治者应社会历史现实,吸纳儒臣的治政谏导,基于深层的统治需要,促成了服饰制度体系的建立。而其进程较缓,则与蒙古皇帝不甚追捧繁缛严苛的宫廷仪礼有着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近十多年来,政府就如何完善城镇职工医疗保障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但对广大农民的医疗保障的研究有些滞后.本文对政府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的职能进行了探讨,以解决目前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前大学生公费医疗保障制度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需要,其存在的问题日益显露。因此,大学生的医疗保障制度亟待改革。建议补充和完善以下政策和制度:一是尽快建立起统一、独立、多层次的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二是政府有关部门要制定相应政策,改善商业医疗保险的经营环境,给予充分的政策支持;三是建立适度的费用控制机制;四是完善高校弱势群体的医疗保障制度;五是建立健全畅通的经费投入和结算制度等。 相似文献
8.
綦保国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9-73
官营工商业制度一直是中原汉地历代封建王朝最重要最具特色的经济制度之一。伴随着蒙古统治者平定中原及大蒙古汗国的国家职能和经济制度的变迁,中原的官营工商业制度虽几经周折,但最终被蒙古统治者逐步接受并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9.
孙淑云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1(6):104-107
在中国这样一个占世界人口最多的农业大国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必须把中国国情和国际经验相结合。从借鉴医疗保障制度国际建设经验的宏观视角看,我国“转型”时期所建立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属国家和社会承担主要责任的社会保障范畴,其“初级”和“过渡”的状态,决定了保障的目标应定位在“大病”上,并与农村公共卫生制度以及其他医疗保障制度相对接,依法构建由多层次、多形式的医疗保障制度组成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在全国绝大多数农村地区已经解体,医疗保障制度缺失已成为农村不稳定因素之一。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是公平性的体现,政府应承担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李莎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3):47-50
蒙古统治者统一全国后,大力发展各级学校教育、书院教育、家学、游学和军队教育,等等.元代教育的发展促使宋儒理学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和传播,提升了少数民族人口的文化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元代文献资料、出土文物、图像资料等,分析了蒙元时期蒙古族妇女的面妆与面饰,并与契丹妇女"佛妆"进行比较研究,认为蒙元时期蒙古族妇女的面妆与面饰虽然受契丹妇女"佛妆"影响,但仍具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姜维东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2):10-15
在元朝与高丽的关系中,尽管元朝也借鉴并采取了一些宋、金曾用来与高丽维系关系的传统策略,但作为一个新崛起的游牧民族政权,其控制高丽的主要手段仍打上了游牧民族的烙印,即通过初期军事征服、中后期的政治联姻建立新的宗藩关系。而且,元朝始终没有放弃利用"行省制"将高丽完全内地化的企图。 相似文献
14.
吴本《西游记》中"红孩儿"的形象有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元代前红孩儿的形象是以鬼子母之子的角色附于佛经中"鬼子母"故事而流传的。元杂剧中其虽不是一个成熟的文学形象,但故事叙述的大致线索都已出现,杂剧《西游记》中的红孩儿虽然仍从属于鬼子母的故事,但其对取经故事所起作用已大大加强;同时,元杂剧中也出现了铁扇公主的形象,这为后来吴本《西游记》对红孩儿故事的整合提供了丰富的叙事元素。吴本《西游记》出于叙事结构调整的需要和对孙悟空正面形象塑造的要求,综合了元杂剧中的叙事元素,塑造了红孩儿这一生动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5.
元朝对日本的东征及其失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黎丽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1999,(1)
元朝五次遣使日本,二次东征日本,均遭失败。日本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海洋性气候是元朝惨败的客观因素;元朝军队作战部署失当、人民存在厌战心理、元朝对日本东征的非正义性则成为元朝东征日本失败的主观因素 相似文献
16.
黄飞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5)
元朝皇帝忽必烈虽然统治着广阔的国土,但是仍旧积极对外扩张,以满足统治者的贪婪.忽必烈在位时期对日本进行了两次征伐.从战争的原因、过程、影响等来阐述. 相似文献
17.
周霞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7(5)
元代海运事业空前发展,山东半岛处于元大都连接江浙沿海各贸易重镇和朝鲜半岛的交会点上,因此山东半岛是元朝与高丽进行官方、民间商业贸易的主要地区之一;山东半岛不仅是高丽国麻布制品的主要销售地,也是向高丽国提供丝绵织品的重要基地;蓬莱水城清淤的考古成果再一次证实了元代山东半岛是中朝商业贸易的重要通道和基地. 相似文献
18.
京杭大运河作为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是我国历史文明的象征,是我国可流动的历史遗产.大运河不仅对中国古代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发挥了重大作用,现今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现在京杭大运河的雏形形成于元朝.基于南北经济水平的不平衡、运输对河漕的依赖以及宋金时期运河的残破,为了解决南北运输的问题,元政府对大运河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治.元朝政府修治大运河,惠及当时,泽被后世,功不可掩.大运河因南水北调增加了新的功能,现已局部投入使用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就是利用京杭大运河河道作为引水渠. 相似文献
19.
周萍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1):100-102
通过对我国内地和香港地区一些研究性大学的本科教学质量观及保证体系进行综合研究分析,为我们进一步完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陈碧芬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元朝把云南纳入中央王朝的直接统治范围,为滇东北地区再次带来了开发和发展的契机。通过军事征讨、政治统治、屯田、驿站设置、设学,该地区有了较好的发展,同时,该地区也形成强大力量与中央王朝相对抗,对统治极为不利。明朝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对其采取分而治之、土流并治的政策,使之不能再形成强大势力,稳固了统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