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世界各国为了能够进行经济规模(通常用GDP总量)的国际比较,一般选用相同概念的GDP指标,采用汇率法换算成相同的货币单位和用购买力平价(PPP)法剔除各国价格水平差异,从而进行物量比较.目前在国际统计理论界,对这两种方法孰优孰劣的问题已基本形成共识.  相似文献   

2.
GDP总量及其人均水平的国际比较是经济分析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行政决策的主要依据。GDP国际比较通常应满足如下三个条件:指标概念定义、计算方法应一致;用同一货币单位来表示;用相同的价格来衡量,剔除各国之间价格水平的差异,进行物量意义上的比较。对于第一个条件,通过各国使用同一版本的国民核算体系(如93 SNA)得以实现。对于第二个条件,可以通过汇率法来实现,即以汇率作为货币转换因子,把各国以本币表示的GDP转换成同一货币单位。但是,汇率转换的GDP不仅仅反映GDP的物量水平,而且也含有价格因素。它不能满足GDP国际比较第三个…  相似文献   

3.
购买力平价项目(PurchasingPowerParityProgram)是欧共体统计局(EUROSTAT)和经合组织(OECD)共同组织的一项活动,其目的是实现各参加国经济总量指标的比较。推算的购买力平价消除了各国之间价格水平的差异,可以用于各种类型的国际经济比较(如比较各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总量),作为调整各国工资的修正系数,测量各种货币的购买力、同时,购买力平价也是国际组织考察各国经济实力、实施有关经济政策(如贷款扶持)的重要参考依据。然而,目前我国许多理论和实际工作者对购买力平价法了解不多。本文拟对购买力平价方法的原理…  相似文献   

4.
要比较国与国之间经济发展水平,长期沿用的办法是根据官方汇率将各国国民生产总值等指标折算成同一种货币单位(如美元)。这种方法虽然简便易行,但由于汇率不能充分反映各种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和比值,因而按汇率换算无法反映各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实际差距。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使得各国国民生产总值既能直接比较,又能反映实际情况,统计学家们提出采用购买力平价(PPP)来计算各国国民生产总值等总量指标的方法。用购买力平价法进行国际项目的比较,其核心是计算各国货币的购买力平价。这项计算分为两步:(1)  相似文献   

5.
对各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或者包括其构成的比较,一直是国际上经济学界的一个重要课题。进行这种比较会遇到两个问题:一是各国统计数字的名义价值的调整问题;另一则是国家之间的汇率变动影响的调整问题。联合国国际比较项目ICP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要利用所提供的价格资料,计算一个交换率(具体叫做购买力平价系数PPPs’),就可以对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及各项具体数字进行比较了。本文利用PPPs’系数和中日两国的实际统计数字,进行两国消费物价和消费水平的比较。  相似文献   

6.
一、购买力平价在国际比较中的发展状况与作用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的经济实力也迅速增长,如何科学、综合地评价各国的经济实力,反映各国在世界的地位,一直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国际比较中常用的方法是汇率法和购买力平价法.但由于汇率易受到政治形势、政策变动、社会风尚以及人们心理预期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经常性变动,加上汇率仅代表进出口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而不能完全代表国民经济总量中所包括的全部商品和劳务,故人们通常使用购买力平价进行国际比较.  相似文献   

7.
在国际比较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就是不同货币币值之间的比较问题。统计学家和经济学家们采用汇率或购买力平价为转换因子来折算不同国家的货币,以便用美元或国际元作为共同的计量单位来计算各个国家的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水平等并进行比较。相应地,采用汇率法或图表集法时的计量单位为“美元”,而采用购买力平价法时应为“国际元”(注),这是由购买力平价理论方法本身及其计量单位内涵所决定的。比如,根据世界银行的最新资料,2003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即过去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100美元,国内生产总值为1.41万亿美元;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人…  相似文献   

8.
初探效用购买力平价(UPPP)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比较项目是由联合国、世界银行等组织实施的一项国际性统计活动,其目的是以购买力平价为转换系数,将以本币表示的GDP转换成统一货币单位(通常为美元)来表示,然后进行GDP和人均GDP的比较.购买力平价理论最早由20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古斯塔夫.卡塞尔提出,传统购买力平价是指不同国家商品(货物和劳务)的价格比率,也就是基准国一单位通货所能购买的商品数量,在对比国购买时需要该国通货的数额.而经济学研究的是如何利用有限资源合理的安排生产,生产的产品如何在消费者中合理分配,以达到人类现在和将来的最大满足.人类的最大满足就是经济系统的目标,因此如果离开效用来谈国际经济比较,那么国际比较将失去其在经济学上的重要意义,本文以效用函数为基础,提出PPP计算的一条新思路--效用购买力平价(UPPP),UPPP能有效克服PPP法中"一揽子"商品的代表性与可比性问题,提高国际比较的可信度与说服力,充分体现了经济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ICP的全称是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进行国家之间经济实力的国际比较,利用传统汇率法测算的比较结果越来越不能真实反映各国之间GDP的实际差距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实际情况,因此联合国从1968年开始推出国际比较项目的研究。 ICP的理论方法是货币购买力平价,即利用各国2000多种代表规格品的价格资料进行加权平均,得到各国货币的国际比较资料。其具体方法是:列出各国人民都需要的151类500种商品和服务项目,用加权平均法算出各国货币在本国的实际购买力(真实币  相似文献   

10.
国际比较项目(ICP)的目的是采用购买力平价(PPP)方法比较各参加国的实际GDP和人均GDP,它要求参加国提供十分详细的GDP支出分类数据。在国际比较项目中,GDP支出基本分类是测算购买力平价的权数,是确定代表规格品目录的基础,它是ICP活动中数据收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际比较项目要求各参加国按1993年SNA版本的概念、定义、方法估算GDP及其支出基本分类。但考虑到有很多国家不具备全面具体执行1993年SNA 体系的能力。因此,它不要求各参加国重新估算与国民核算体系相一致的2004年度GDP支出数据,各国提交的支出数据应与本国的官…  相似文献   

11.
余芳东 《统计研究》2013,30(3):25-29
 全球国际比较项目大约每隔5年或6年调查一次,有关国际组织应用总量外推法、分类项目外推法、基期滚动法和简缩信息法等方法推算非基准年的PPP数据,以便取得完整的连续时间序列。本文对国际上常用的各种非基准年PPP推算方法和结果作详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2.
余芳东 《统计研究》2016,33(2):35-42
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180多个国家和地区购买力平价和价水平指数等指标时间序列数据,利用趋同计量模型,定量分析全球价格水平的趋同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近20多年来,在经济快速发展、通胀上升、对外开放程度扩大、市场化程度提高、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等因素作用下,发展中经济体价格水平对发达经济体具有明显的追赶效应,全球价格水平际出现趋同效应。在现阶段,我国价格水平相对较低,与经济发展水平大体相适应。未来时期,我国价格水平继续上升的压力较大,与国际的差距将进一步缩小,即人民币汇率与购买力平价的偏差呈现收窄趋势。为此,应着力控制通胀水平,稳定人民币汇率,谨防人民币在国际化进程中过度升值的问题,继续保持价格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适度平衡。  相似文献   

13.
余芳东 《统计研究》2007,24(10):39-44
 摘  要:国际上常用的世界经济增长率测算方法有按汇率法或按购买力平价(PPPs)法加权的连锁加权法和固定基期法。不同方法测算出不同的数据结果。它们各有优缺点和独特的经济含义,满足不同的经济研究目的需要。统计数据分析表明,按PPPs法加权的世界经济增长率要明显高于汇率法加权的结果。不论按何种方法测算,自1980年以来,中国对全球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增大,现已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独创的国际平均全劳动法推算了2005年中日各部门购买力平价(简称PPP)。用此方法推算的PPP既可满足基国不变性原则也满足矩阵一致性原则。本文推算的中日各部门的PPP主要用于变换可比价格的中日投入产出表。用国际平均劳动法推算的PPP由劳动系数、投入系数、和固定资本损耗系数等技术决定,不会受到工资率、利润率等其他市场因素的影响,因此更适用于可比价格投入产出表的转换。用国际平均劳动法推算的PPP与用GK(Geary-Khamis)法推算的PPP对GDP进行转换,可以发现,用国际平均全劳动法推算的中国实际GDP更大。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contributes to this line of research by determining whether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 holds true in BRICS countries (i.e., Brazil, Russia, India, China, and South Africa). We test the hypothesis of PPP in real exchange rate using a more powerful quantile unit-root test with stationary covariates. Our empirical findings indicate a support of PPP for all BRICS countries under study. Our study has important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the government of the BRICS countries conducting exchange rate policy through PPP.  相似文献   

16.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一种基本的汇率决定理论,主要是检验实际汇率是否稳定。以往的研究主要是在线性模型的框架下,应用ADF和PP检验考察购买力平价是否成立。尝试在非线性的研究框架下,基于ESTAR模型应用KPSS检验方法对中、日、韩三国的长期购买力平价进行检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非线性的KPSS检验方法发现日本的实际汇率为非平稳时间序列,而中国和韩国的实际汇率为平稳序列。这说明长期中日本的购买力平价不成立,而中国和韩国的购买力平价成立。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关键时期,面对外部国际贸易环境恶化所致的外贸需求下滑和内部产能严重过剩双重危机的压力,如何保持和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采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和面板数据计量分析方法研究中国国有工业企业的效率问题。结果表明:第一,双重危机导致的企业流动资金短缺与资源配置效率下降是企业生产经营绩效下降和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率水平下降主要因素;第二,国有工业企业和私营工业企业在经营绩效上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资源配置效率变化率;第三,私营企业受危机的影响比国有企业严重得多。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际上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测量贫困程度的方法——贫困购买力平价法。将这种新方法与原有的贫困线和贫困指数等进行对比分析,并尝试性地归纳出构建贫困PPP的两个关键点——汇总方法和数据收集。同时,汇总方法和数据收集也是构建贫困PPP的难点。  相似文献   

19.
Self-Exciting Threshold Autoregressive (SETAR) models are a non-linear variant of conventional linear Autoregressive (AR) models. One advantage of SETAR models over conventional AR models lies in its flexible nature in dealing with possible asymmetric behaviour of economic variables. The concept of threshold cointegration implies that the Error Correction Mechanism (ECM) at a particular interval is inactive as a result of adjustment costs, and active when deviations from equilibrium exceed certain thresholds. For instance, the presence of adjustment costs can, in many circumstances, justify the fact that economic agents intervene to recalibrate back to a tolerable limit, as in the case when the benefits of adjustment are superior to its costs. We introduce an approach that accounts for potential asymmetry and we investigate the presence of the relative version of the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 hypothesis for 14 countries. Based on a threshold cointegration adaptation of the unit root test procedure suggested by Caner & Hansen (2001), we find evidence of an asymmetric adjustment for the relative version of PPP for eight pairs of countries.  相似文献   

20.
向书坚  李凯 《统计研究》2018,35(9):16-28
2014年世界银行公布的2011年轮全球国际比较项目(ICP)测算结果与发展中国家真实经济规模存在偏差,引发了发展中国家购买力平价是否被系统性低估的疑问。为此,基于ICP中中国部分的测算结果,立足于国际比较项目支出法测算的角度,对中国PPP偏差问题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从理论上看,ICP要求参与国提供GDP支出项数据与规格品价格数据在大国内部受到 了市场分割的影响,识别这种分割程度即空间关联性是ICP数据调查的前提。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①在ICP的第七轮与第八轮调查期内,中国内部市场分割导致了价格水平存在时空两个方面的差异,影响了中国PPP计算的准确性;②市场分割导致的中国各地区的价差在短期内呈现随机性,只有长期才有可能出现趋同性。但2017年轮ICP调查周期由6年缩短为3年,使得这种趋同性难以出现在ICP活动的调查期内;③虽然ICP2017年轮采用滚动基期计算PPP,仍无法涵盖中国分割市场各自支出项目在空间上的不同作用力,这会使得支出法角度测算PPP时依然不能完全消除它的偏差,需要根据不同规格品的归属赋予不同权重才能较好地提高PPP测算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