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南汉代文化是汉族文化的源头、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具有开放性与进取性两个基本特征。它对四方文化的吸纳与辐射,使之经常处于吐故纳新的良性循环之中,因之具有旺盛的活力。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则是中州文化内在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州文化的灵魂是礼乐文化精神,它奠定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2.
河南汉代体育活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相似文献   

3.
从对汉代文明形成产生重大影响的儒家思想、阴阳五行宇宙观和齐、楚文化因子说起,分析了其在汉代建筑艺术中的充分体现和运用,并总结了受其影响所形成的设计思想和艺术风格,旨在为全面把握汉代艺术设计和当代建筑艺术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河南郡是汉代农业发展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粮食日益增多,马牛羊等大牲畜饲养量增长较快。东汉时河南郡的农业经济明显超过了西汉。  相似文献   

5.
李荣梅  曲燕 《南都学坛》2003,23(5):17-18
汉代画像石的构图艺术丰富多彩,其平面构图的原始美,自由性构图的抽象美,完整性构图的整体美,空间布局的独具特色,夸张、变形手法的匠心独运,体现出了高度完善和谐的构图艺术,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南阳汉代石雕艺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阳石雕工艺历史悠久,成果辉煌。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石雕作品出现。在这里发现的大批汉画像石刻是举世公认的玉雕珍品,还出上有不少件立体五雕作品。本文打算对南阳已发现的立体圆雕从其造型、雕刻技法等方面进行探讨。1迄今为止,南阳已发现的汉代圆雕共37件,现择要述之如下:天禄,辟邪石雕。原立于东汉时汝南太守宗资墓前,视移立于南阳卧龙岗汉碑亭前。左为天禄,身高165厘米、长220厘米,右碑前刻有汉隶“天禄”二字;右为辟邪,身高165厘米,长235厘米,其左膊前原刻有“辟邪”二字,现已漫游不清。在唐代章怀太子李贤注的《后…  相似文献   

7.
河南南阳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反映了汉代的礼俗、节俗、宴饮陈俊习俗、丧葬习俗、辟邪风俗、祈雨风俗,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汉代民俗。  相似文献   

8.
河南汉代学术思想文化发达,儒家思想学者辈出,著述丰厚,颇有造诣,黄老道家神仙学说大量传播,法家刑名法律之士颇为活跃,谶讳之学也广为流传,佛教首开濡染.河南成为中外学术思想文化的交流中心,对汉代诸郡国学术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河南汉代经济繁荣有四条主要原因:优越的地理环境为其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和物质资源;发达的科学技术为其发展提供了进步的生产力;先进的经营管理体制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诸郡国历任守相励精图治为其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10.
谷兰君 《南都学坛》2005,25(3):19-20
汉代文化内涵深邃、底蕴丰厚、博大恢宏,歌唱艺术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独具特色的内容。从历史文献记载和已出土的汉画石刻遗存中,可以看出汉代歌唱有坐姿、站姿,边歌边舞、边弹边唱,独唱、对唱、合唱等艺术表现形式。研究汉代歌唱艺术的表现形式,有利于丰富现代声乐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1.
汉代县衙署建筑格局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衙署建筑是政权的象征 ,体现出了官府的威严。县衙又称县寺 ,外有围墙将之围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寺内分成办公区和县舍区 ,正堂是县廷中的重要建筑 ,便坐是平常处理小事之所。县衙建筑物反映了县廷的日常行政状况 ,南衙北狱的格局折射出汉代人的思想观念。县舍的等级及闺的限制 ,也揭著出地方行政运作的中外朝倾向。  相似文献   

12.
试析河南汉代学术文化繁荣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汉代学术文化繁荣,优越的地理环境为其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和丰富的物质资源,发达的社会经济为其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为其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发愤求学、积极进取、敢于反抗斗争的优秀文化传统为其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3.
曹新洲 《南都学坛》2001,21(1):123-124
南阳汉代碑刻,据史料记载应为数不少,但流传下来的实乃罕见,近年来,通过考古发掘出土了一批汉代墓室中的碑刻题记,其内容给南阳汉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所刻文字反映了汉代刻石书法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14.
刘红玉 《南都学坛》2008,28(5):133-134
古往今来,狗,一直是人类的重要朋友和得力助手,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六畜之一.狗的听觉、嗅觉灵敏,具有良好的夜视和夜行功能,纵捕力强,反应敏捷,善于御防盗贼,可狩猎捕兽,同时易于驯养,忠于职守,善辨宾主,又可用于征战、警戒.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汉代艺术通过琳琅满目、生拙飞动、气魄宏大的外在形式来表现充实丰盈、郁勃奔放的精神内涵 ,同时提出对极富浪漫情调的楚骚艺术的继承、宽松的人文环境、重质外向并富于浓厚的平民化色彩的美学思想以及尚奇、尚乐、尚大的社会时尚与心态是缔造这种美学风尚的良好土壤  相似文献   

16.
汉代先民以其独特的审美意识,找到并运用了构成气势美、稚拙美、韵律美等图式语言,创造出了南阳汉代画像石刻的深沉雄大、粗犷劲挺、古朴稚拙、单纯厚重、简洁明豁等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这些汉代工匠艺术家们还以他们诙谐幽默的内在气质,赋予南阳汉代画像石刻以清新旺盛的生命活力及天真直率的浪漫主义气息的审美品格.  相似文献   

17.
鲁迅的汉画像收藏多山东、河南、四川、陕西等地出土作品,品类丰富,以能表现当时社会风俗者尤为佳,颇不乏拓工、艺术兼美的精品和珍品。鲁迅对汉唐文化神往的背后隐含着他莫大的焦虑和罕见的激情。鲁迅对汉代石刻艺术的嗜爱主要表达了四种潜在诉求:对民族文化自信力的召唤、对庶民世界理想国的向往、对民间立场的执守、对历史真实的艺术追寻。   相似文献   

18.
河南汉墓壁画是汉代艺术的重要遗存。它描绘出一个五彩缤纷的汉代世界,展现出汉代壁画艺术的内容及技法,填补了汉代美术史的壁画研究空白。  相似文献   

19.
河南占全国汉画像石四大分区的两个区域。南阳区仅画像石时代分明,每时期有典型墓葬,且题材丰富、雕刻手法多变,并以完美画面高扬线性韵律,表现神秘意境,揭示出汉代艺术精神。苏鲁豫皖区汉画像石在豫之商丘、登封密县两地出现,它们反映了汉墓壁画与画像石刻的形成与结束关系,表明了河南中部汉画像石对中国雕刻艺术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河南南阳汉画与汉代谶纬迷信思想王玉金,李建河南省南阳地区有大量反映汉代谶纬迷信思想的画像石刻,截止1990年,南阳汉画馆共收藏汉代画像石1260多块,画像1700余幅,其中,谶纬迷信类的画像就有410多幅,约占四分之一。一、汉代谶纬迷信思想对南阳汉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