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整个人类的文化是一个有机整体。各种文化在形成和发展中,除了作出各自特有的贡献外,又彼此影响、互相吸收和汇合。希腊哲学和基督教神学长期以来在东西方文化发展的历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并至今深刻地影响着西方世界的文化、艺术、宗教、哲学和自然科学。可以说,不了解希腊哲学和基督教神学,也就几乎无法了解西方世界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基督教神学产生的文化背景、其历史渊源究竟如何?它和古希腊哲学之间究竟存在着什么内在联系?在这些基本问题上,不少西方学者出于种种偏见,将基督教神学阐述成为纯西方的宗教文化现象。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英国神学家威廉·英,断言欧洲  相似文献   

2.
现代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系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在 30年代读过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 1 942年至 1 948年上大学期间学得最多的是西方哲学史 ,毕业论文是关于康德的。 1 948年至 1 950年作研究生期间 ,我仍研究西方哲学史 ,导师是康德专家郑昕 ,但实际只上了半年。 1 949年初北平解放后 ,我就开始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学习和教学工作 ,后来就专门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来是西方哲学的组成部分 ,我在大学期间和后来的工作中也经常接触现代西方哲学 ,因此对现代西方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也形成了一些想法。下面就此谈三点看法。一、西方哲学是…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是什么 ?这是自国内“反思哲学”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关注的一个中心理论课题 ,同时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兴起以来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离开了这一前提 ,坚持和发展也就失去了依据。因此 ,回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源头 ,重读马克思 ,成为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大任务之一。在解释学的视野中重新解读马克思哲学的工作已经有人在做了 ,并且取得了重大的理论成果。但是在解释学视野中较为系统地审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 ,比较全面地展现马克…  相似文献   

4.
黑格尔曾经说过:哲学就是哲学史。初看起来这句话似乎很背理,实际上这句话却包含着深刻的含义。黑格尔决不是按形式逻辑的同一律,把哲学就等同于哲学史或把哲学史就等同于哲学。如果黑格尔把哲学和哲学史完全等同起来,那他就不会既有《哲学史讲演录》又有《逻辑学》传世了。黑格尔的“哲学就是哲学史”这一警言是告诉人们:当前的哲学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已往哲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有从哲学史的全部发展出发才能理解当前的哲学,也只有吸收已往哲学的遗产,才能使当前的哲学具有丰富的内容和生命力。黑格尔是用“哲学就是哲学史”这一警言来表达他自己的哲学和已往哲学的关系,我认为,这一警言同样可以表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已往哲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我将研究主题定位为重读马克思,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围绕这一研究主题,我从哲学——哲学史、哲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当代实际这三个维度或三条路径,展开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经历了从马克思哲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到西方哲学史、现代西方哲学,然后再返回到马克思哲学这样一个不断深化的求索过程,体会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精神,对人类生存异化状态的关注之情,旨在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使命意识,揭示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是实践本体论,其独特的存在方式是形而上学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和资本批判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6.
本体论的元哲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入研究,最终必然地汇集到了这样一个课题上,即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问题。围绕这一问题,形成了“本体论者”和“无本体论者”的对立。因此,究竟什么是哲学的本体论?本体论有没有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本体论在一定哲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在整个哲学史发展中的命运如何?这是我们确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保留本体论还是取消本体论所必须首先弄清楚的问题。本文从元哲学的角度予以展开。  相似文献   

7.
汇报一下我们第三小组讨论的情况。我想谈三个问题。一、对哲学现代化的理解问题。哲学现代化的提法究竟能不能成立?讨论中有三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不能成立。理由是这样提就意味着我们的哲学落后了,而我们的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以这个前提是不存在的。同时,哲学现代化的方向是什么,目标是什么,也拿不出来。另一种意见认为哲学现代化可以提。理由是四个现代化包括了科学技术现代化,哲学也是科学,当然也可以提现代化。第三种意见是提哲学现代化也可  相似文献   

8.
(1)道家究竟是什么哲学?道家哲学史上如何定位?如何看待道家的哲学属性?过去这类追问常扭曲式地转换为“道家像什么什么哲学”的发问。这是因为西方评价者常常自觉不自觉地囿于西方哲学中心论的立场,把西方那种哲学范畴之网作为评价工具加诸道家之上而导致的。(2)历史把西方推逼到环境主义、生态主义意识形态化的阶段,这种思潮发展趋势必然归结于自然一元统一性哲学──从这个意义上讲,环境哲学是“姗姗来迟的道家”,这一点已获得20世纪环境主义思想先驱们实践的证明,他们越来越从心灵深处认同和确认道家哲学的真正属性了。这个新动向预示着人类历史理性开始觉悟到:道家正是一种基本的古老的环境哲学原创体系。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主体和主体性?应当如何从哲学高度来认识它?近年来国内哲学界开展了热烈的讨论。本文试图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沿着德国古典哲学及当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线索,来展示主体及主体性概念在两方哲学史上的真正含义,然后,阐明国内“实践唯物主义”论所理解的主体性思想在理论上的偏颇。  相似文献   

10.
特点,是比较而言的。与西方哲学相比较,中国传统哲学有些什么特点?这个问题,经过哲学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多次讨论,在以下的几点上已取得了比较一致的看法: 中西哲学遵循着共同的规律,都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阶级斗争制约着哲学发展,所以必须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来考察哲学史上的斗争;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根本问题,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贯串于全部哲学史中。但是,在西方,高度发展的是奴隶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而在中国,奴隶制并不象古希腊罗马那样发展,资本主义也不象近代欧美各国那样发展;它有时间特别长、发展最充分的封建社会的历史,到现代又较早地(相对世界各国而言)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这一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就规定了中国古代哲学主要是封建时代的哲学,与欧洲相比,中国有着更为悠久的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传统,而象西方近代的机械唯物论哲学,在中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不过,这不等于已把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穷尽了,本来还可以而且应该从不同角度来作比较、探索.以求获得越来越深刻的认识。现在我们把哲学史作为人类认识史的精华来看待,把哲学史了解为根源于人类社会实践的主要围绕着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而展开的认识的辩证运动。从这样的角度来考察,中国传统哲学还有些什么特点呢?  相似文献   

11.
追寻世界的本原,探索存在最普通的本质根据,是本体论哲学亘古悠远的永恒主题。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不同时代的绝大多数哲学家又都用同一个范畴来表述自己关于本体的思考,这个范畴就是实体。实体构成了哲学史发展的基本链条,它把哲学史上所有以本体论为基础的哲学联贯成一个整体。如果我们在最本质的意义上把哲学看成是一种思维方式,那么实体恰恰构成了从古到今所有以实体为核心范畴的哲学体系之间最本质的内在联系。因此,用实体来指称这种思维方式应是顺理成章的。哲学最深刻的进步莫过于思维方式的变革,作为这种变革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哲学代表着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它与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即“实体思维”究竟是什么关系?二者有哪些区别?换句话说,马克思主义所实现的哲学变革的真正意义是什么?这些就是本文想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发展的主线和核心?有人认为是唯物史观的形成。我不同意这种看法。因为尽管说唯物史观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历史功绩,但是就唯物史观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中的地位来说,它与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认识论,逻辑学又是并列的。而按照我的理解,能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发展的主线和核心的东西,应该是那种贯穿在该哲学的各个组成部分之中,并使各个组成部分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东西。所以我认为在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创立过程中,唯物史观的形成不能成为主线和核心。那么究竟什么是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发展的主线和核心呢?  相似文献   

13.
在1930年与德波林学派的争论中,青年红色哲学家基于斯大林关于列宁主义的论述而推论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列宁阶段的存在。作为一个哲学史阶段,列宁阶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俄国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中介环节,它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推进到了一个更自觉、更高效的新阶段,并在客观上推动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从今天的角度,列宁阶段的哲学史意义在于强化了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核心地位,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立场,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空间。  相似文献   

14.
○何萍教授 ,在我们开始这次访谈的时候 ,您能不能首先对您的治学特点作一个简明扼要的说明 ?●我是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如果说我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有什么特点的话 ,我想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这里所说的“历史” ,指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历程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哲学史中所吸取的哲学传统 ;这里所说的“现实” ,指的是我们所处的现实生活世界及其所提出的诸多重大现实问题。在我看来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一个根本特点 ,就是面向时代 ,思考人类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  相似文献   

15.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的关系,目前在人们中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对其中两个问题我以为值得探讨:(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是否已失去或部份失去其科学性?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究竟带来什么影响?(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各门科学的关系如何?是否具有指导作用?为了回答上述两个问题,首先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的内在联系作扼要考察。  相似文献   

16.
在哲学发生之前,人类的思想究竟是怎样的?如何界定史前思想的特征和面貌?这些都是关于哲学根源的问题,我们有必要竣其源泉,给予科学意义上的解答。因为人是哲学的终极关怀,又是哲学得以产生的思想载体,研究哲学史前史就不能不对人的原始思想和生活给予关注,那怕它是何等的粗陋和简单。以前我们对哲学史前史的研究一方面依据文字记载,另一方面则是依靠臆断和猜测。这难免使哲学史前史背离历史的真实而成为我们论证文明的佐证,哲学的抽象思辨又会使远古的生活图景失真。于是,我们有必要寻找一个新的突破口,以一种全新的眼光来考察这段史前史,…  相似文献   

17.
朱德生,1931年生。1949年高中毕业。1951年进入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1952年夏,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并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56年毕业于该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生班,并留系西方哲学史教研室任教。由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教学中的教条主义强烈不满,所以选择了西方哲学史作为工作专业。从零开始,边工作边学习。1958年下放京郊劳动,1959年重返校园继续工作。1960年参加北大、人大负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编写组(中央在全国组织的多本教材之一)工作。同年6月调到全国统编教材(《西方哲学史》组)编写组。在此,系统阅读了一些古典哲学原著,开始发…  相似文献   

18.
古希腊罗马哲学是欧洲哲学史的开端,柏拉图作为希腊唯心主义哲学的最大代表,在欧洲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建立了一个包括本体论、认识论、自然哲学、伦理学、国家学说和美学等庞大的唯心主义体系,而他整个学说体系的理论基础则是理念论。  相似文献   

19.
几乎没有一门理论学科与其历史能够象哲学与哲学史那样,结合得如此紧密,以至每一个大哲学家都把对哲学史的重新诠释作为自己研究活动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这里应当提出的问题是:哲学史究竟有什么意义?其本质是什么?哲学史为什么会成为哲学创造的思想源泉?显然,这是哲学史方法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试图确立如下思想:(1)哲学作为文化精神之“硬核”,集中展示着人的本体论存在状态及内蕴于其中的生活世界的基本矛盾,体现着主体对这一基本状态之根本改变的终极关切;(2)哲学史是人类在历史维度中以意识形态的形式,对自身本体论存在的分裂及矛盾冲突之展现和逻辑融通过程,它既是人类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史,又是自身存在状态的表现史;(3)因此,哲学的对象研究和哲学史的元研究本质上是统一的,哲学史是哲学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20.
正一、儒家政治哲学何谓儒家政治哲学?正像教师回答哲学专业新生的"哲学是什么"的问题时会像黑格尔那样说"哲学就是哲学史"①一样,我们也会说,所谓儒家政治哲学就是儒家政治哲学史。这种回答的意味在于,儒家政治哲学并不限于从孤立、抽象的原则出发去建构当代政治哲学,更为重要也更为深刻的,是把儒家政治哲学——无论是历史形态还是当代形态,都不理解为一个个单独的政治思想学说或体系,而看作是植根于儒家文化基本精神且不断寻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