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云南西双版纳是我国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小乘佛教传入西双版纳之后,经过长期发展并吸收了当地本土的多神信仰,逐渐成为傣族全民信奉的宗教,在保护和利用当地生物资源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当地小乘佛教的寺院建筑、教义和理念、传统习俗以及佛寺教育等方面论述小乘佛教对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关于叭真及其与坤真、坤壮和陶真关系的重新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叭真是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史籍《泐史》中提到的西双版纳历史上勐泐王国的创建者,西双版纳的傣族民众和我国研究傣族历史的许多学者也据此认为,叭真在西双版纳建立了第一个傣族  相似文献   

3.
西双版纳橡胶经济的发展,既有其自然之基础,又有其人文之动因。对橡胶经济背后生态环境与社会文化的关怀,本质上也是对我国各民族间多元文化并存、多样生存空间的尊重和珍视。  相似文献   

4.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傣族人民在这里生长,密密的寨子紧相连,那弯弯的江水碧波荡漾……”西双版纳是一个古老的傣语汉译名字。“西双”意为“十二”,而“版纳”则是“千田、区划”之意。西双版纳又被傣语称为“勐巴拉娜西”,意为“神奇而美丽的地方”。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南部,面积1.9万多平方公里,东西南三面与老挝、缅甸接壤,紧邻泰国、越南。全州总人口99万人,州府为景洪市。地处热带雨林气候的西双版纳,高温多雨,植被丰富,被誉为“植物王国”。1953年1月23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诞生在美丽富饶的祖国西南边陲。初夏的一天,我们来到了跨过半个世纪历程的西双版纳。  相似文献   

5.
元明之际处于鼎盛时期的兰那王国,其统治中心在今之泰北清迈。兰那王国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长达600余年,直到1803年才正式划入罹罗曼谷王朝即今之泰国的版图;此后在泰国史籍中多以“兰那泰”称之,藉以展示其和兰那王国的亲密关系。 兰那王国在汉文史籍称之为“八百媳妇国”或“八百大甸”;在它兴起建国之初就和我国元朝政府有过接触。皇庆二年(1313年)后,元朝和兰那之间的使者往来就比较频繁了。延祐元年(公元1314年)九月,兰那王国的使者带者“白夷字”(即傣文)奏章,大象两头献于元朝政府。其后,元朝政府应兰那王国之请求,于泰定四年(1327年)在兰那设置了蒙庆宣慰司都元帅府及木安、孟  相似文献   

6.
沙平 《民族论坛》2001,(2):39-39
鲜花入馔,古已有之,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养生家、道家、僧家,出于养生保健,延年益寿需要,就常以菊花伴食。大诗人屈原的《离骚》中也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而云南素有“植物王国”、“天然花园”的称誉,鲜花入馔更是普遍。民谚有“云南十八怪”之说,其中“一怪”就是“鲜花当蔬菜”。地处滇西的大理白族地区,一年四季更是百花盛开,花枝不断,这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人们以花卉为美食,从而创造出生活中一道绚丽的“风景”──食花文化。  大理地区可供食用的鲜花有白杜鹃、芋花、金雀花、苦刺花、…  相似文献   

7.
西双版纳:旅游边贸“火”起来———访人大代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州长刀爱民西双版纳始终是一个令人注目的神奇美丽的地方。进入九十年代,她的民族旅游和边境贸易的发展使她的神奇美丽更增添了新的内容。八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记者采访了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州长刀爱...  相似文献   

8.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于一九五三年一月二十三日成立,位于云南省的最南部,西南与缅甸毗邻,东南和老挝接壤。全州总面积约二万五千多平方公里,居住着傣、哈尼、布朗、拉祜、瑶、苗、回、佤、景颇、汉等十多个民族约六十四万六千多人。西双版纳素有“植物王国”的美称,风光秀丽,物产丰富,稻谷一年三熟,我国植物大约有二万五千种到三万种,而云南一省就占一半,其中许多种就生长在西双版纳。这里还是一个拥有许多珍禽异兽的动物世界,有世上稀有的野象群、犀牛、飞龙、飞虎、孔雀、天  相似文献   

9.
刀世勋传奇:从末代傣王到语言专家文/刘增林摄影/马克刀世勋,傣族著名人士,曾任云南省西双版纳地方政权的领主“召片领”及车里宣慰使。1944年2月正式袭位,成为西双版纳地区的最后一位傣王。如今,刀世勋已经是我国著名的傣族历史、语言专家。他是如何走过这段...  相似文献   

10.
在春城和滇南的一些城镇,漫步街头,以“版纳”名之的饭馆、商场、书店,乃至舞厅,不时可见。“版纳”冠名,意在招徕。商品中早有“版纳地毯”;在上海动物园里的大象,也被命名为“版纳”——那是38年前西双版纳傣族人民,向新中国及其领袖毛泽东奉献的厚礼。 看来“版纳”颇具诱人的魅力。不错!俗称“版纳”乃西双版纳之简称,一提“版纳”,  相似文献   

11.
“帕西傣”:西双版纳的穆斯林文/马荣祖西双版纳是北回归线上仅存的一片绿洲,是我国唯一保存的一块热带森林。她美丽、富饶、神奇,犹如一颗镶嵌在祖国西南边疆的璀灿明珠。西双版纳全州总面积近两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八十余万人,主要有傣、汉、哈尼、拉祜、彝、布朗...  相似文献   

12.
杨锋 《中国民族》2023,(4):109-110
<正>藏王墓(也称“藏王陵”)是历代吐蕃赞普的陵墓,位于今西藏山南市琼结县境内,1961年被列为西藏自治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约在公元前2世纪,吐蕃政权的前身悉补野王国在雅砻河谷内诞生,聂赤为第一任赞普。当到了吐蕃第32代朗日松赞和第33代松赞干布时,历经700年的悉补野王国先后征服象雄、苏毗、附国、阿夏等高原诸邦,统一了高原。自吐蕃第29代赞普赤聂松赞起,诸王室成员陵墓基本营建在琼结。而之前的吐蕃“上丁二王”“六列王”“八德王”“五赞王”等共28位赞普的陵墓,由于缺乏考古和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13.
我给“古格王国”守了4天门———走向阿里之二文·图/成卫东一个曾有千万之众的古老王国一千多年前在这里诞生了,七百多年之后,内乱和外域入侵使它又毁灭了。而这里却永远留下了这千年古国的历史残迹、深厚的文化和无数神秘的传说,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阿里札达县境内的...  相似文献   

14.
克木人世居云南西双版纳勐腊县和景洪市郊,乃百濮后裔,古孟高棉的一支,与我国的佤族、布朗族和德昂族有族源关系。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克木语支。古代曾建立过克木王国。  相似文献   

15.
古代西藏王国“吐蕃”崩溃之后,西藏迎来了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王国林立、长期分裂时代。青唐吐蕃王国是这些小国中最靠近中国、并且很自然地与中国进行频繁交往,在汉文史料中保留了集中记载的王国。青唐位于现在青海省东部,西藏人并非很早以前就居住在这里,而是吐蕃强盛之后将此地划入了自己的版图。鲜卑系吐谷浑人以及更早的西羌族才是此地的主人。吐蕃的统治建立在这些先住民族的基础之上,由于受到  相似文献   

16.
以西双版纳曼山村为田野点,重点考察橡胶种植对布朗族传统文化的影响,进而提出加强规划研究、重视发挥传统知识以修复文化生态等措施。西双版纳以生物和文化多样性著名。近年来,橡胶种植与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日益受到不同学科的学者专家、各级政府以及社会的关注,然而橡胶种植与文化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却未引起足够地重视和研究。当地少数民族与自然资源管理的社会文化实践和机制在橡胶种植这一背景下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传统文化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嬗变和消失。  相似文献   

17.
陈曦 《民族论坛》2006,(4):46-49
西双版纳的热带风情,香格里拉的雪山美景,五百里浩淼的滇池,狂欢的泼水节,神秘的火把节,这些都不足以诠释云南这个奇特的地方。云南是一个使人的视觉和思维不知所终的地方。旅游虽然各有目的,但预先的定位往往会在旅游过程中被弄得失去了中心。在云南,我就有这样的经历,一颗本想饱览山川秀色的心却被那争奇斗艳的民族服饰占去了一大半。云南服饰四大怪云南服饰之奇、之绚丽多姿在全国大概是绝无仅有的,与“大同世界”的服饰相比,它是那么使人好奇、迷恋乃至倾倒。云南的服饰在云南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据《云南十八怪寻踪》一书,十八…  相似文献   

18.
香格里拉如梦也如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中国西部以外的人们 ,西部自古就是一块充满梦幻的土地。比如云南 ,过去有过许多不同的名字 ,从“瘴疠之区”、“蛮荒之地” ,到后来的“动物王国”、“植物王国” ,直至近些年的“彩云之南”、“秘境云南”、“梦幻云南”。这些称呼透出的 ,是不同的人对它的不同估价。同一片土地 ,人不同 ,眼界不同 ,结论当然也就不同。我更喜欢的是“梦幻云南”这个名字。然而 ,西部自身真有梦幻吗 ?当然。如梦如幻的云南 ,孕育、催生着人们的梦幻 ,而梦幻一经点化 ,也可成金。我所知道的“迪庆香格里拉”的故事 ,就是一例。如今 ,由昆明经大理、丽江…  相似文献   

19.
生命的欢声     
解放前,木里闭关自守,以甲波(王国)自居,被称为“世界上最鲜为人知的地方之一”。 1924年,一位富有冒险精神的美国人——约瑟夫·爱弗·洛克,历经艰难来到木里考察,撰写了《中国黄教喇嘛木里王国》一文。文章写到:“在那里,黄金、中世纪富裕与酥油灯、松明火把形成鲜明的对比。”历史上,木里三大寺和18个经堂使用酥油灯,家庭则全用松明火把照明。四十年代,土司衙门一官员到了雅安。繁华的雅安城里那一到夜里就光芒四射的电灯,使他目瞪口呆、兴奋不已。他壮起胆子,平生第一次做了“三只手”。回到家里,他迫不及待把亲友邻  相似文献   

20.
云南西双版纳不仅被誉为"天然植物园",而且有"动物王国"之称.在西双版纳的密林里,有各种名贵的珍离异兽;勐旺、易武、勐养和勐腊的深箐中,还栖息着野象.西双版纳产象的历史很久.远在唐代,这里出产的象就已经很多,当地的傣族人民把野生象捉回,饲养繁殖,成为"驯象".因此,那时傣族民间普遍养象,用它驮载重物走远路,如内地养牛马一样平常;并且用象耕田,唐人樊绰《蛮书》中就有记载.傣族地区出产的象还输到内地作运输工具.元明时期,傣族经常用"驯象"和象牙作为纳给中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