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孙中山的近代化思想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挣破殖民主义与封建主义双重枷锁是前提;“实业化”构成方案中心,民主政治等同于杠杆;科学、教育和文化当是必要条件:正确的文化取向则于关乎思想导向,精神动力和智力依托的重要关键。孙中山的近代化思想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必然走向及其特色,体现了人民的深切热望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交通建设思想主张与广西的实践──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30周年黄铮1996年11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30周年。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革命家。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奋斗了一生。孙中山在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后...  相似文献   

3.
托洛茨基是早期苏共领导人,著名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家,毕生致力于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然而,他的命运却是悲剧性的.历史是公正的,托洛茨基最终得到肯定,是与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树分不开的.其中,关于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理论是最突出的.托洛茨基早期的不断革命论是其革命理论的根基,是一个关于落后国家如何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战略构想,并经受了十月革命的检验.之后,不断革命论在实践中得以发展和完善,体现为一系列具体理论:一国不能建成社会主义革命论、政治革命论、世界革命论等,从而形成了宏观的社会主义运动完整版的不断革命理论,其实质是广义的不断革命论,是对不平衡规律的运用,是对无产阶级的自主性和国际主义精神的高扬.  相似文献   

4.
5.
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论作为思想家的陈寅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寅恪先生是举世公认的二十世纪中国伟大的史学家 ,同时也是位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思想家。他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定义 ,他的关于中西文化差异的精辟论断 ,至今也无出其右者 ,其见事见理之明察深刻 ,举世罕有。而这均因其“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的学术品格使然。在大力发展经济的今天 ,同时读读陈寅恪 ,也许会使我们更冷静、更理智 ,对强国之梦的实现 ,也会更自觉  相似文献   

6.
秦正为 《学术论坛》2007,9(4):56-59
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分为萌芽孕育期、初步探索期和深入发展期三个阶段;内容包括社会主义道路、阶段、国家、经济建设、国家社会主义、对外开放和和谐社会等;这些思想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但对社会主义中国化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7.
《马寅初全集》共15卷,收辑马寅初专著13部(含博士论文《纽约市的财政》),文章或讲演641篇以及部分书信、日记,计571万字.其中引人注目的是《马寅初全集》第8卷豁然开着的“三个大天窗”和第15卷附录“《马寅初全集》尚缺资料目录”,足见编委会诸公的坦诚.但也因此遭到许多批评和责难,并有学者在批评之外加以补正.有礼阳撰《马寅初集外佚文及其他》,栽于《博览群书》2001年11期;郝田虎撰《简评<马寅初全集>编辑之缺失》,2002年11月发于网上;孙大权撰《<马寅初全集>补正》,栽于《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3期.笔者感动之余,就所了解的谈谈《马寅初全集》文献佚阙状况及其原因,就正于学界,并假此纪念马寅初先生诞辰130周年逝世30周年.  相似文献   

8.
冯友兰师(1895-1990)字芝生.出生于河南省唐河县祁仪镇的一个书香世家,从小受到中原文化的熏陶.他的故居座落在唐河之畔的高台上.沃土千里,一望无际,清澈的唐河蜿蜒而逝.  相似文献   

9.
为纪念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诞辰110周年,2020年社会学长江学者工作室空中讲堂"迈向人民的中国社会学"系列讲演活动,邀请了11位社会学长江学者在继承和弘扬费孝通先生学术思想的基础上,探讨当下中国社会学界关注的社会态度与社会秩序构建、本土化问题意识与文化自觉、城乡思想发展及其演变、社会不平等与风险社会治理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费孝通先生的家庭社会学思想和理论--以人类种族绵续的保障为中心的婚姻家庭本质论、以社会结构中的基本三角为模式的婚姻家庭结构论和以双系抚育为中心的婚姻家庭功能论.婚姻从表象上看是个人行为,从本质上看是社会行为.现代社会变迁使婚姻家庭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并没有动摇它的地位.维护家庭结构的相对稳定,使家庭功能得以有效发挥,对于社会的整合和绵延仍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剑澜 《中国社会科学》2023,(1):184-203+208
中国现代美学起源于清末民初新旧文化更替之际,以“立人”为主旨。这个“人”不是传统宗法伦理关系中的人,而是现代意义上的个人主体。20世纪初,王国维热衷于德国早期审美论哲学,积极引介康德、席勒、叔本华等人的美学思想,尝试用这些外来思想会通中国传统审美经验,同时结合经验论观念以针砭时弊。王国维在主体论视野中进行的美学探索是中国现代美学的真正开端,他构建的审美理想论、艺术本体论和美育论框架对后世美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后新儒家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审美化的思路也可以追溯到王国维早年著述。百年来中国文艺思想长期陷于自律与他律之争,而关乎人性、人道的美学立场始终存在着。今天,从观念史角度审视中国现代美学问题的缘起及其流变,既是为了正本清源,也是为了重续美学的人文之思。  相似文献   

12.
2009年10月18日,是王朝闻先生诞辰百年纪念日,这是一个值得铭刻的日子.王朝闻先生的学术思想不仅奠定了富有特色的中国艺术理论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这些美学思想和艺术理论滋养影响了几代人,而作为曾经聆听朝闻先生教诲的年轻学人,他的微笑,他的惊人的勤奋与智慧,至今仍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13.
王力 《齐鲁学刊》2007,(5):96-99
田仲济的杂文创作是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的典型个案。田仲济的杂文既体现了应有的新闻敏感,又蕴涵着强烈的历史理性精神。借助新闻敏感与历史理性的综合视角,可以充分认识田仲济杂文创作的特殊价值,还可以对现代杂文的审美特征作出文体学方面的深入思考和独立判断。这有益于深化目前学界对现代杂文的研究,同时也是对田仲济先生的最好的纪念。  相似文献   

14.
韩芳 《船山学刊》2021,(6):76-86
"无己"是庄子的理想人格.整部《庄子》同时包含"无己""有已",玄同物我与"存己""分",理想与现实等看似矛盾的问题,容易带来理解障碍,造成理解偏差,但正是这些关键词构成了"无已"说的内涵和表达体系.在内涵上,"无已"是对"我"的强烈表达,它包含"无"与"己"两方面,是通过摒弃是非、荣辱、生死、有用、主动作为等,达到"存己"的目的 和适意的境界.在表达上,包含理想与现实两个层面:通过拥有神力的"至人"树立至高人格理想;通过许由等现世之人,展现"无己"在人间的魅力和实践途径.王国维的"无我之境"说与"无己"说在适意境界的追求上有相通处,以"无己"理解"无我之境"更为恰切.  相似文献   

15.
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唐君毅先生诞辰100周年,研讨其博大精深的学术思想。这是两岸三地社会科学界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的一次盛会,对于发展中国哲学,繁荣中华文化,必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来自台湾、香港和大陆的专家学者及各界朋友表示热烈欢迎!并预祝会议对唐君毅先生学术思想的研讨取得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6.
作为教育家的陶行知,久已驰名海内外;而且随着岁月的推移,享有越来越高的国际声誉。但是,作为文学家的陶行知,却至今仍不见诸中国新文学(现代文学)史。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值此举世纪念陶行知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我们对这位中国现代文化巨子的文学家地位予以确认,这不仅有利于世界性的陶行知研究的更加深入,亦可弥补中国新文学史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徐悲鸿先生是中国现代杰出的绘画艺术大师和卓越的美术教育家,他毕生为.中国美术事业的振兴和发展而奋斗,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在美术创作方面,他高超的艺术成就赢得了世界声誉,使祖国文化艺术在世界艺坛扩大了影响,也开创了中西绘画艺术直接交流的先河。在美术教育方面,他呕心沥血,奖掖后进,为培养一大批优秀的美术人才做出了重大贡献。徐悲鸿先生领导了我国现代美术发展的新潮流,堪称中国现代美术史上一面光辉的旗帜。  相似文献   

18.
一、对中国建筑史深入研究的三次重要学术活动 自2005年11月《建筑创作》杂志社中外建筑文化研究小组赴四川李庄考察,全力组织《图说李庄》一书的编撰出版,到2006年3月、4月先后策划开展的"重走梁思成古建筑之路--四川行"活动,4月20日举行"梁思成诞辰105周年座谈会"等,均在国内建筑业内外引起反响,从一定层面上构成了以梁思成为代表的中国建筑学的研究与普及的思想"地图".这些"寻根"的建筑之旅,给我们留下最多的不仅是建筑文化的印迹,还包括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文化启迪.  相似文献   

19.
陈云的从严治党思想,具有四大鲜明特点。一是科学性,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一切从实际出发。二是实践性,针对党的建设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明确提出具体解决路径。三是创造性,坚持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独创性的新论断,成为中共管党治党的基本遵循。四是战略性,着眼于各个时期中共面临的形势和中心工作,把从严治党放到中共的各项工作之中。这四大特点,也是中共推进理论创新的基本经验,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三个代表"思想是我们党80年来对党的学说的伟大创新,科学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三个代表"思想是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坚持党的宗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拒腐防变的创新概括和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