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明星  刘剑文 《社会科学》2008,3(5):100-105
作为国家之财富分配工具的财政,随着国家的特征变化而表现为不同的类型,从古代到现代化初期再到现代化中期,中西方财政都经历了王室家计财政、阶级国家财政和社会公共财政三个阶段.国家的阶级统治和社会服务的双重功能组合的变革是理解公共财政形成路径的钥匙,而财税法律关系要素分解视角的梳理则诠释了财政现代化的逻辑.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二大提出:“要实现今后二十年的战略目标,必须由国家集中必要的资金,分清轻重缓急,进行重点建设。”社会主义财政是国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是集聚社会主义建设资金的主要渠道。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产品分配原理,在社会主义阶段,社会产品在实行按劳分配以前,必须进行社会的必要扣除,包括补偿基金、积累基金和社会消费基金。这种社会扣除,是由代表全社会利益的社会主义国家,主要依靠财政这个工具来进行的。因为社会主义国家不仅承担着行政管理、国家防务、科学教育、社会福利等方面的职能,而且承担着直接组织社会经济活动的职能。为了履行上述职责,国家必须集中相当一部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财政是国家政权的一种职能,体现着社会产品分配和再分配的经济关系。分配是生产总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生产中创造出来的社会产品,要通过交换和分配,进入消费,满足需要。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四个环节是有密切的内在联系的。因此,要搞好社会主义财政工作,就要研究生产总过程,要认识同生产总过程密切联系的经济规律,自觉地按照经济规律办事。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世界历史性”事业。社会主义社会具有以下基本规定性设想 :(1)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 ,创造了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 ;(2 )消灭了一切私有制 ,生产资料归整个社会所有 ;(3)在消费品分配上实行“各尽所能 ,按劳分配”的原则 ;(4 )消灭了一切阶级和阶级差别 ,造成了使资产阶级既不能存在也不能再产生的条件 ;(5)国家不再具有压迫工具的性质 ,只具有社会管理职能 ;(6 )消灭了商品货币关系 ,实行产品经济。这种社会主义不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而是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5.
财政资金是国家对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的工具,国家必须对财政资金运动进行宏观控制,加强宏观计划管理和财政管理。信贷同财政一样是国家分配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工具,国家必须以从加强信贷业务管理和调整利率两方面实现对信贷资金运动的宏观控制。组织好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的统一平衡,对协调货币的总需求与总供给,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实现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有着重要作用。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的联系十分密切,必须互相支持。  相似文献   

6.
财政信用是以国家为债权(或债务)主体,以还本付息、约期归还为条件,通过让渡资金使用权与支配权,对一部分社会资金进行再分配的一种信用形式。从信用层次的角度来划分,包括中央财政信用和地方财政信用;从资金筹集与运用的角度来划分,包括财政筹资信用和财政投资信用。财政信用是信用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它与银行信用既相联系又相区别,既有共性又有其自身特殊的质的规定性。从其质的规定性来看,财政信用依然具备着财政分配最基本、最本质的属性,即直接为实现国家职能并以国家为主体对社会产品进行分配。由于财政信用资金运动无论是其运动方向还是其运动规模都与国家预算内财政资金和国家预算外财政资金运动内在高度关联,因而财政信用资金是国家财政资金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  相似文献   

7.
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它是在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国家的意志,规范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国家同各利益主体的分配关系。因此,它是贯彻国家方针、政策和协调经济有序运行的重要经济手段,也是国民经济宏观调节的重要经济杠杆。财政政策是一个整体范畴,它是在一定时期内,为保证国家某一系列既定的经  相似文献   

8.
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中,分配理论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马克思恩格斯在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分配关系时,也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产品分配其中包括财政分配原理,对于税收、预算等财政问题的大量论述,是我们今天制定财政政策的理论依据和基本原则。如何根据马克思主义财政分配的基本原理,寻求国家同企业分配形式的正确途径,充分发挥分配对生产的促进作用,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重大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9.
经济是财政的基础,财政是经济的体现,在古今中外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活动中财政都居于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政府职能不断扩大,财政分配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财政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社会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在政治、经济、科技和社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财政分配规划、分配结构、分配方式,以及税收、财政投资、财政补贴、财政政策的调整变化,已成为影响社会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乃至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极为重要的因素.新疆是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域,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新疆与东部发达地区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出现了巨  相似文献   

10.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过程中,财政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财政与社会保障紧密相联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凭借政权力量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以保障国家行使职能,并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形成的分配活动。它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分配环节发挥作用,并居于主导地位。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依法保障公民基本生活权利的社会安全制度。它属于分配范畴,也在社会再生产的分配环节中…  相似文献   

11.
财政是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的总枢纽,财政分配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财政具有对宏观经济进行计划调控的功能,财政也应具有对宏观经济进行计划调控的职责。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财政宏观调控体系,建立、健全财政宏观调控机制,强化财政宏观调控职能。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 乡财政是随着乡政府的建立而在农村乡一级建立的财政机构,是国家财政的基层组织和乡政府的职能部门,其实质是依据国家权力、并根据农村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负责农村国民收入分配的一个重要工具。总的看,近年来的乡财政建设有成绩,也存在问题,今后面临的任务是,如何在现在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乡财政,如何充分发挥乡财政的职能作用,这是农村现实改革和发展中迫切需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这不仅关系到乡财政的自身建设,而且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国家、农村分配关系的顺畅。因此,本文提出“重新构造乡财政”的命题,并着重就其目标、原则及具体设想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财政分配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对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所形成的分配关系.在我国目前的经济调控体系中,财政对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所形成分配关系的国家主体性,使得人们对通过财政调控来进行治理整顿寄予厚望.但是,我国的实践表明,财政对经济运行进行调控的作用并不是无限的,它能在多大范围内发挥调节作用,并不完全取决于财政本身的特点,而且还取决于特定时期的经济形势和经济管理的组织制度.我国现在的经济运行既非属于计划经济模式,也非属于市场经济模式,而是处在两  相似文献   

14.
曾幸 《南方论刊》2022,(1):68-71
法有其产生和发展的经济根源和阶级因素,通过研究原始社会的生产方式、组织规范以及相关社会因素,进一步追溯中国法的起源。在唯物史观方法论的分析视野下,法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经产生,氏族习惯法就是早期社会生活的基本法律形态,具备了法规范性、公意性、强制性等基本属性,扮演着调节原始社会人类行为的角色。从法的发展历程表明,法并不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它的出现早于国家。在人类社会发展到阶级社会,即国家产生之后,作为上层建筑的法才具有了阶级性特征,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和意志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对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对居民收入进行再分配是国家财政的基本职能之一,也是调节居民收入差距的有效手段.因此,提高国家财政对居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财政汲取能力、财政收入支出结构和财政运行效率等方面,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财政进行收入再分配的能力,从中发现我国财政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梁惟 《理论界》2008,(11):90-92
契约论国家观认为国家源于契约,阶级论国家观认为社会的阶级分裂产生国家;契约论国家观认为设立国家的目的在于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阶级论国家观则认为国家是阶级压迫和剥削的工具;在对世界的影响上,契约论国家观给资本主义社会带来了稳定、繁荣和进步,而对阶级论国家观的绝对化理解则使众多社会主义国家走了弯路。融合契约论国家观中的合理成分,引导国家踏上社会契约化之路,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论市场经济与综合财政的关系宋佰谦综合财政和国家财政是两个不同的经济范畴。综合财政既不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财政”,也不与国家财政形成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本质上,国家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社会产品分配,体现国家的意志,而综合财政是以包括国家在内的多元...  相似文献   

18.
在国家学说史上,最深刻,最富于创造性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是建立在阶级斗争理论之上的学说。它创造性地揭示和分析了国家的阶级性质。它认为,国家是阶级斗争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社会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压迫的工具。所以,国家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随着阶级的消灭而消亡。只要承认这个学说的前提,就无法抗拒它的结论,就必须承认,有必要用暴力革命的手段“打碎”资产阶级专政的  相似文献   

19.
关于阶级的概念,目前在理论界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分歧主要表现为阶级仅仅是一个经济范畴,还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在内的广泛的社会范畴。正确地回答这个问题,对于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关系、阶级斗争及其规律,关系极大。 从总的方面来说,我赞成阶级不仅是一个经济范畴,而凡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以及思想在内的广泛的社会范畴。什么是阶级呢?我认为所谓阶级就是由一定经济、政治以及思想联结起来的稳定的社会集团。这里需要进一步分析和明确的是,经济、政治以及思想,在阶级产生、形成、存在和发展中所占的地位、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所以,在理解阶级的概念时,应该明确,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集团。马克思对阶级所作的解释,列宁给阶级所下的定义,都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20.
简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权力和政府职能的公共政策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必然导致社会经济—政治模式的根本变革。市场经济的发生和发展 ,不仅突显出国家作为公共权力机关的特质 ,而且促使公共权力机关即政府的职能 ,也发生着历史性的变化。这是一个特别令人感兴趣的过程。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这种变化的话 ,那就是公共权力和政府职能的公共政策化。一  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分析 ,国家是阶级社会的产物 ,是为了控制不同阶级的利益冲突而产生的暴力机关。这个机关在表面上是代表整个社会的 ,而实际上它是统治阶级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工具 ①。恩格斯指出 ,国家有两大特点 ,一是按地区来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