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型期"是社会心理急剧动荡变化的时期,是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与心理结构迅速解构与重构的时期.我国正处在由传统向现代变迁的社会快速转型期.社会心理失衡与个体心理健康状况恶化,已成严重社会问题,亟待全社会的关注与行动.本文以我国社会转型为背景,分析当前我国建立心理疏导机制的四个主要原因:社会分化与相对剥夺心理加剧、社会失范与价值多元心理迷惘困境、社会变革与冷漠无助心理现象凸现、传统社会支持弱化与心理疏通渠道瓦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心理疏导机制的途径和方法,指出建立以情绪宣泄机制、心理支持机制、舆论引导机制、利益表达机制为核心的心理疏导机制.最后文章分析了心理疏导机制自身的局限性.指出实现社会公正、完善社保体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转型期”是社会心理急剧动荡变化的时期,是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与心理结构迅速解构与重构的时期。我国正处在由传统向现代变迁的社会快速转型期。社会心理失衡与个体心理健康状况恶化。已成严重社会问题,亟待全社会的关注与行动。本文以我国社会转型为背景,分析当前我国建立心理疏导机制的四个主要原因:社会分化与相对剥夺心理加剧、社会失范与价值多元心理迷惘困境、社会变革与冷漠无助心理现象凸现、传统社会支持弱化与心理疏通渠道瓦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心理疏导机制的途径和方法,指出建立以情绪宣泄机制、心理支持机制、舆论引导机制、利益表达机制为核心的心理疏导机制。最后文章分析了心理疏导机制自身的局限性,指出实现社会公正、完善社保体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农村社会风险防范机制的建构依据及其运行困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传统农业社会的危险相比,转型期农村社会风险的发生及其存在状态更有其特殊性.深入剖析农村社会风险的特殊性不仅有助于我们识别转型期农村社会风险呈现出的结构性特征,而且还能为建构农村社会风险防范机制提供行动依据.农村社会风险防范机制的有效运行主要取决于转型期农村社会的制度体系发育与完备程度,同时还受到包括文化习俗、生活惯性等在内的诸多非制度因素的制约.健全制度体系与消除非制度障碍是农村社会风险防范机制走出运行困境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刘红燕 《河北学刊》2012,32(1):115-118
农民工合理有序的社会流动对转型期中国社会具有特殊意义。然而,目前农民工的社会流动绝大多数只是水平流动,缺乏跨越阶层边界的向上流动。因此可以说,当前的农民工社会流动已陷入困境。转型社会背景下的二元化制度及其惯性、农民工整体人力资本弱势以及社会资本缺乏是造成流动困境的主要原因。欲突破农民工社会流动困境,必须改革与创新制度、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推动农民工组织化建设、规范政府职能,同时还应加强执行能力的建设、转变观念。  相似文献   

5.
丛晓波 《兰州学刊》2014,(7):145-150
对转型期人们行动背后普遍存在的基本社会文化规则进行解读和分析是具有时代迫切性的话题。在历史中选择和传承的社会文化规范维系着社会成员心理与行动的标准,也使各种社会文化呈现出特殊性。当前我国社会文化经历着从传统与现代之间,血缘家庭到社会责任的转变;以及在中国与西方之间,经历着集体主义到个人主义的转变。当前中国面临着转型期文化规范常模的多重选择,需要在思想与心理的层面上完成社会和谐与发展的社会文化常模构建。  相似文献   

6.
赵泉民 《兰州学刊》2013,(1):142-149
转型期农民专业合作社大量设立及良性发展,可以在实现农业生产要素集聚和优化,加强小生产与大市场联接,提高农民经济效益、降低市场风险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乡村现实却是:组织数量在不断增加之同时,农民却越发陷入到渴望合作而又难以走向真正合作的“困境”当中.其主因在于乡村社会转型中信任失调:体现为基层政府信任危机、合作社内部信任不足,合作社与乡村社会之间信任断裂等.摆脱此种困境的对策主要有:厘清农民合作社组织发展中政府角色和定位,构建具有“镶嵌式自主”能力的政府;构建新型公民参与网络,促进乡村社会资本再造;多种举措激发和培育农民的公民意识;提高合作社盈利能力,培育社会美誉度.诸多举措旨在重塑乡村社会转型期合作社发展所需的信任基础.  相似文献   

7.
转型时期的社会心态与价值观调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各领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人们的心理也经历着激烈的震荡,呈现出处于转型期的社会其成员所特有的精神困惑、心态迷失普遍化等社会心理现象。社会心理是思想理论传播的切入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社会成员对业已确立的社会整体发展目标的普遍认同和心理、行为上的凝聚,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因此,必须重视对社会成员心理(心态)的分析、引导和调节。  相似文献   

8.
风险社会理论视野中的和谐社会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社会理论揭示了当代社会发展的悖论和风险社会的结构性困境。和谐发展观内在地包含了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悖论和风险社会的结构困境的双重超越。在当代中国,伴随着风险问题的凸显,正确处理发展与风险的关系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社会转型期存在的风险在现实中体现为诸多的不和谐因素。这就要求在发展与和谐的辩证关系中化解风险根源,从调整社会发展方式和提升社会秩序品质出发来超越发展的悖论,开创出一条摆脱风险社会困境的和谐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社会转型期心理困扰的社会成因与调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社会转型期的中国 ,面临着国民心理困扰不断加剧的严峻局面。本文试图以社会转型为背景 ,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视角 ,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社会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如何进行有效的社会调适  相似文献   

10.
侯圣鑫  贾倩 《理论界》2013,(3):33-36
当前我国社会维稳形势十分严峻,究其原因,既有转型期社会利益冲突频繁、矛盾多发,也有维稳机制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因素在内。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维稳机制进行分析,揭示维稳困境的出现实际意味着传统社会控制模式的运作失灵,并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构建有效维稳模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缓解社会矛盾的迫切需要,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满足国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必然要求。然而,从当前的具体实践来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还面临着思想认知陈旧、人才储备不足、服务模式不优、权责分工不清、经费支持欠缺的现实困境。因此,政府应科学谋划顶层设计,合理确定服务对象,搭建专业高效的服务团队,制定"三位一体"的服务机制,开发智慧化的社会心理监测系统,完善各项保障措施,以此推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民间信仰是一种非制度化的信仰形态,具有自发性、松散性、多元性、功利性和包容性。社会转型期为民间信仰提供了生存和复兴的空间,民间信仰在社会转型期表现出祛魅化、时尚化和商业化的倾向。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民间信仰在个体层面具有精神寄托、心理调节和诉愿表达的功用,在社会层面上具有道德教化、社会整合、行为规范、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经济助推和民族凝聚的功用。同时,也要对民间信仰中的糟粕保持清醒认识,予以扬弃。  相似文献   

13.
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社会心理对文学有着重大影响.从文学发展轨迹来看,甚至可以说,一个时期的社会心理决定着该时期的文学基本面貌.小品是近年新兴的一种艺术门类,且迅速繁荣并占据着戏曲舞台的主导地位.究其原因,就是小品的内容与形式恰当地反映了当代社会心理的变迁,迎合了社会转型期各社会群体(阶层)的心理需求,多方位地呈现了社会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伴随着转型期中国社会建设的发展,社会政策逐渐成为-个热门词汇,无论是在国家政策层面,还是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都受到广泛关注.但迄今学术界关于社会政策的研究和实践,往往持一种"问题取向".尤其是1990年代后期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的演变,社会政策基本上是以弱势群体为主要对象展开的,其首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转型期与弱势群体相关的具体的社会问题."问题取向"虽然使社会政策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迅速成为国人关注的热门话题,但无论是作为一门学科还是一种政策体系,都存在着明显的缺憾:(1)"问题取向"虽然可以循着解决问题的进路,迅速地进入"问题",但转型期中国社会所面临的问题是变动不居的,如果社会政策长期随"问题"而动,就会成为"问题"的附庸,难以形成相对稳定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5.
我国转型期社会分化的动力机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戚攻 《社会科学研究》2003,36(3):98-103
我国转型期的社会分化 ,其动力机制前期由国家设置 ,后期由市场经济结构与市场机制使然。国家“看得见的手”催生了转型期的原生性社会分化 ,而由市场与社会结构转型两只“看不见的手”促成了转型期的后启性社会分化 ;前者具有被动性、阶段性和无序性 ;后者具有自身动力性并表现出规律性趋势。现代社会是高度分化的社会 ,因而解读转型期社会分化的社会动力机制 ,是认知我国社会转型的一个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6.
转型期我国社会冲突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琼 《学术探索》2003,(10):52-55
本文从几个方面系统回顾并评析转型期我国关于社会冲突研究的成果:关于社会冲突的类型、形式与功能分析的研究;社会冲突与社会结构、利益、制度、权力、规范、心理、价值、观念等因素关系的研究;社会冲突的调适机制;最后笔者提出目前有关社会冲突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转型期社会冲突事件处理的瓶颈、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的社会转型期,随着改革与发展的深入,出现了不可避免的社会冲突事件。处理转型期社会冲突的瓶颈主要是制度因素,而影响事件处理则包括文化认同感缺失、公众身份意识和政府部门内在缺陷等方面的因素。解决转型期社会冲突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坚持发展的思路,协调和缓解当前各种群体利益冲突。具体对策应包括加强公民身份意识的培养与引导;加强制度的创新与改进;创新社会利益的整合机制;健全社会矛盾调节的公共机制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社会转型期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由于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家庭教育先天不足、学校教育存在问题,部分学生艰苦奋斗意识薄弱,艰苦奋斗精神缺失,劳动观念不强,心理承受力差,学习不刻苦,追求享乐奢华。必须针对学生思想实际,明确教育内涵,发挥社会、学校、家庭多方面的教育作用,形成教育合力,打造大学生艰苦奋斗意识教育的立体格局。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社会转型期,中国的精神文化正在由一元向多元方向发展,而且文化的主导性正在由理想型主导向世俗型主导转变。面对这一当下语境,研究转型期社会的文化心理机制,对于构建新型的精神文化大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匮乏与满足从历史上看,每当社会处于大转折的时期,都伴随着巨大的精神分娩的痛苦和迷惘。由于传统的价值系统已失去存在的合法性,而新的价值体系又不能马上确立和完善,这样,人们一时失去了心理平衡的支点,处于一种精神的失重状态。但是,作为生命个体,还要在夹缝中生存下去。于是,这一时期的生命…  相似文献   

20.
关于转型时期城市职业妇女角色冲突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现在正处于由传统计划经济社会向市场经济社会,由相对封闭、落后的前工业化社会向开放的现代工业化社会转变的关键时期,也即转型期。转型期不仅对整个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震荡,而且在各个方面、不同层面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其中对妇女心理的影响也很深刻。本文拟从转型时期城市职业妇女角色冲突角度探讨转型时期社会结构变化对妇女心理的影响。一、转型时期城市职业妇女的角色冲突转型时期对妇女心理的最大影响来自妇女角色的冲突。所谓角色冲突即原来所习惯、熟悉的角色由于转型期的影响变得不再习惯、熟悉,而现在所需要表现的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