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二语习得的许多研究成果和理论层出不穷且颇具影响.但是,从总体上来讲,对外语学习者话语和交际方面的研究还是相对薄弱.多数研究侧重于认知理论和心智主义,对话语和交际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缺乏理论层面的探讨.文章认为,二语习得研究更需要的是对其自身理论、方法和基本概念的批判性讨论,而不是简单的理论选取,并从话语、交际以及交际策略的概念人手,对目前广为大家接受的一些概念以及相关研究进行评述性的讨论,最后在此基础上寻求话语与交际策略的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英语教学一直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我们过多地重视了对学生语法、词汇等方面的积累,但忽视了对其应用能力的培养,我们的各项考试也基本上是以笔试为主,这就导致了学生们英语交际能力低,口语发音不标准,基本表达不正确等情况。在此通过分析我国英语教学的现状,导入二语学习理论的必要性,结合实际分析二语习得理论的三个主要假设,并阐述了如何将其应用于英语教学实践中,以期能为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助益。  相似文献   

3.
二语习得的好坏与学习起始年龄相关问题是目前二语习得研究的重要方面。研究年龄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可以帮助教师制订适当的学习计划、教学策略,并进行合理的教学评估;同时也可以帮助二语习得者找到符合他们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教师话语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语言输入和教学媒介,既是教师传授知识和组织教学的重要手段,又是学生二语习得的目标语言,对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教师话语的重要作用、主要特点以及使用现状,并结合实际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旨在提高教师话语水平,充分发挥其在二语习得课堂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习得二语的过程中,学习者必定会受到母语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母语迁移。母语迁移分为: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母语的影响在第二语言的初学者阶段体现的最为明显,也最容易被研究者观察。文章阐述了正迁移和负迁移对不同年龄阶段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在开始学习英语时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每个年龄阶段的人学习第二语言两种迁移都会起作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通过实验和调查发现,适当的母语基础对习得第二语言相当重要,这是文章重点阐述的,同时也验证了在中国开展英语启蒙教育不是"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6.
通过国内外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特别是语境习得研究)的现状,分析语境习得对于汉语习得的重要性,并建议进一步开展汉语作为二语习得的语境习得研究。  相似文献   

7.
国外二语习得关键期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围绕二语习得关键期理论学术界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观点、重大发现和研究进展,国外各领域学者的研究进展更快、颇具启发性。通过介绍国外二语习得关键期理论的主要动态,分析二语习得关键期理论支持派和反对派的主要研究发现和最新进展,笔者认为童年(青春期前)是二语习得的最佳阶段。  相似文献   

8.
儿童与成人认知学习风格不同可以解释第二语言习得结果差异。此前的研究主要关注语际间的影响,研究焦点集中在二语语音习得方面。研究对中国学生英语冠词习得的经验调查结果显示,成人认知学习风格对二语习得信息处理的影响在语法习得中也存在。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母语与目的语之间,也出现于目的语语内知识发展过程中。研究提供的证据表明,成人二语习得者倾向于采用同化的手段来处理输入,这种认知学习风格对过渡语知识的发展可产生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9.
话语标记语习得是我国英语学习者话语构建和语用能力的重要体现,具有独特的习得规律和发展特征。结合语料库对我国英语学习者话语标记语习得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学习者话语标记语习得的类型和频次呈渐进性增长具有层级性,但与本族语者相比,我国学习者话语标记语使用频次较少,且习得类型上存在倾向性。同时,学习者话语标记语习得不足制约了其话语流畅度及语用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自建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摘要语料库与Pragmatics摘要语料库中元话语使用情况的对比,发现摘要质量与元话语使用呈负相关。“口语化”不能看作是造成负相关的原因,写作模式能部分解释负相关,但真正的是二语习得过程中产生的变异,即中国英语学习者摘要写作中读者意识的缺失。  相似文献   

11.
课堂话语分析是外语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途径。由于全球化形势对外语学习的要求已不仅是强调语言的准确性,还要求提高话语交际能力,传统课堂话语结构的局限性日益明显。分析外语课堂话语结构与学生语言输出之间的联系,探讨教师调整话语结构的策略,为促进师生教学互动,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从认知视角讨论课堂环境下第二语言习得的有效性问题及习得发生机制。对现有研究进行评述,从不同角度分析课堂教学对二语习得的作用,并从认知视角解释相应的原因;以中国外语课堂教学为例,分析课堂环境下的输入、输出和互动与形式教学如何作用于语言习得的认知过程;指出,课堂二语习得认知机制对于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英语课堂教学个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旨在参照“伯明翰模式”对小学英语课堂结构进行个案分析,并进而与英语国家的一小学英语课例进行对比,以凸显作为外语的英语在中国小学课堂的教学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篇章回指作为一种衔接手段对语篇连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小样本的数据分析,从二语习得角度探讨中国高校英语专业学生书面产出语料中篇章回指的分布规律及其制约因素。数据表明,中国学习者英语作文中篇章回指的分布规律基本支持可及性假设:人称代词的先行词处于近距离语篇中;指示代词的先行词处于中距离语篇中;有定名词短语的先行词处于远距离语篇中。但中国英语学习者对三类篇章回指的使用情况与英语本族语的使用情况仍有一些差异,特别是人称代词。  相似文献   

15.
第二语言获得的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言与思维起着重要的作用。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的研究是二语习得者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文意在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英语与汉语的差异以及两种民族思维模式的差异等方面探讨语言思维在第二语言习得和交际中的作用,并就如何排除母语思维的干扰,使思维与目标语达到一致以形成外语思维这一过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及其对外语初学者的启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对于我们外语学习的启发就在于 ,我们可以在“学得”第二语言的过程中 ,通过模仿和学习“习得”的过程 ,进而达到与“习得”相仿的良好的第二语言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7.
语言衔接和语义连贯是语篇分析的重要内容,是语篇连接的两个重要手段。本文探讨了如何在英语阅 读教学中运用语篇分析帮助学生了解陌生词语的基本涵义以及认识文章的语篇结构,以提高其英语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8.
教师课堂语言在组织课堂教学和语言习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既是目的语的来源,也是管理课堂的手段.文章过对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语言的长度、词汇量、句子类型、句式及反馈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教师过于简单的课堂语言不仅不能促进中继语的发展,反而阻碍他们的学习。学生所需要进一步提高的恰恰应当是他们现有第二语言贮备中所缺乏的,而简单化的输入却剥夺了他们接触高一级的、新的语言信息。  相似文献   

19.
生成语言学、功能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从不同的语言学基础出发,对第二语言句法习得过程和最终能力的制约因素做出了不同的解释。文章评述了现有第二语言句法习得制约因素研究的发现,剖析了其中的不足,并提出由于语言的复杂性和二语习得的复杂性,来自不同视角的研究应形成互补关系,而非互相对立。  相似文献   

20.
研究表明,母语迁移是影响二语习得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系统分析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制约母语迁移的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尽可能地让学习者们在今后的二语习得过程中促进正迁移,避免负迁移,保证语言学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