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玉簪记》是明代后期著名的喜剧作品,它的创作时间、创作蓝本等引起了学术界的一些争论。文章通过对明清戏曲选本的分析研究,认为剧本以《古今女史》为基础,同时吸收了话本《张于湖传》中的情节创作而成,在《玉簪记》通行本之前有青阳腔本,陈妙常形象经历了从尼姑到道姑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苦寒行》是贵州作家河士光小说创作中一篇颇为重要的作品,评论界评价甚高。因此研究《苦寒行》,对研究何士光的小说创作,乃至对研究贵州作家新时期的小说创作,都有一定的意义。本文即对这一中篇小说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评价,指出了它在何士光小说创作中的由未和发展,判明了它在何士光小说创作中乃至当代小说创作中的地位。这种意义,当然首先是从它的社会含义未把握的。与此同时,本文屯通过对《苦寒行》的分析,对何士光的艺术特色和语言特色等等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玄学的深层影响,乃在造就一代人的思维方式,在于用以指导文学创作的哲学观念,以及由此而来的创作倾向、创作方法的转变。产生于玄学在魏晋南北朝间广泛流行的志人小说———《世说新语》,其作品取材和创作宗旨不同于古典小说发源期的史传文学,其语言风格更是独树一帜,与史传文学和成熟期的唐宋传奇大异其趣。异于古今的创作特色,正是玄学思想全方位渗透的结果。本文拟从玄学本体论、价值论、方法论入手,进一步探讨玄学对《世说新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选取作家亨利·詹姆斯创作初、中、后期三部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黛西·米勒》、《贵妇的画像》和《金碗》,对作者创作风格的转变、小说中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及转变过程做了较为详尽的比较与分析,并结合时代背景、道德观念等方面探索了詹姆斯本人的思想及其"国际主题"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5.
文章立足于巴金的整个创作历程,从众多作品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特征和情感基调等方面,论述了巴金代表作《家》在其一生创作中的重要地位。文章认为,《家》是巴金文学创作的总纲,其他作品是在不同层次和方面扩展和深化着《家》的思想和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6.
丁善德的钢琴组曲《春之旅》,在探索创作中国钢琴作品的道路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首先作者介绍了此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创作动机;其次针对丁先生个人对创作道路的探询,指出了此作品在其创作生涯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对全曲多角度的分析,阐述了此曲独特的艺术风格特征;最后作者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比了与它同一时期产生的其他钢琴作品的不同风格,更进一步指出了《春之旅》这部钢琴组曲在探索创作具有中国风格钢琴作品的发展道路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现就张贤亮坎坷的个人际遇分析和把握其小说创作的内在动力、特色和创作成因。着重研究其小说一《灵与肉》、《绿化树》、《刑老汉和狗的故事》和《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从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手法,对作品中人物形象的选择与塑造进行分析。张贤亮小说善于发掘“伤痕美”,善于在悲剧冲突中剖析灵魂,追求作品意境和诗情的融合。  相似文献   

8.
《西游记》的风格与礼乐文化的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行文学史一般认为《西游记》的风格是幽默和诙谐,然而,风格应是作者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体现在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各种要素中,而幽默和诙谐只能概括作品的艺术特色,不能概括作者玩世不恭的创作个性,注意的是作品的形式而忽视了作品的内容。本文从分析作者玩世不恭的创作个性入手,通过对礼乐文化的发展变迁的历史考察,揭示了《西游记》的游戏风格及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威尼斯商人》的主要形象和情节艺术张明非《威尼斯商人》是一部富有特色的喜剧作品。它把揭露、批判社会现实和歌颂理想交织在一起,表现了丰富、深刻的社会思想内容。同时也体现出作者喜剧创作的进一步发展,在其整个喜剧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喜剧故事发生在意大利的威...  相似文献   

10.
论《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创作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创作论意义赵敏俐《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集,其作品的经典意义早已被世人所认同。从创作论的角度考虑,它的产生更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遗憾的是古今学人虽然对《诗经})多有论述,但至今对此问题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的目的就是对这一...  相似文献   

11.
余华小说创作以《在细雨中呼喊》标志着一种转向,其前后作品呈现出迥然不同的艺术风貌与审美趣味。一个作家在短短的创作生涯内为什么会发生这么一次大断裂,是值得思索和探究的。经过仔细审视和分析,可以发现余华前期作品创作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自我的精神救赎,是对童年时代创伤的疗救,起始多是以幻想的、夸张的、闪闪烁烁的方式,至《在细雨中呼喊》因赋予具体的生活细节而成功地实现了自我疗救,其后的创作则因主体性的迷失而使其作品徒具形式的迷幻与语言的狂欢而失去动人心魄的力量。  相似文献   

12.
《地下室手记》的主旨在于对理性的怀疑、诘难与否定 ,这使它成为最早的存在主义哲学经典文献之一。《地下室手记》在陀思妥耶夫斯基思想与创作的发展过程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它是其小说创作趋于成熟的标志 ,也是其后来全部作品的滋养源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鲁彦周小说创作分为三个阶段,综合分析了第三阶段即八十年代后期以来的作品。文章对"生存系列"的六个短篇,对中篇《逆火》、长篇《阴阳关的阴阳梦》等作品中蕴含着的悲剧意味作了揭示,重点剖析了《乱伦》和《孽缘》这两部中篇小说的悲剧意义和作者创作观的演变成熟。  相似文献   

14.
《个人的体验》是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的代表作品。《广岛札记》是大江的一部随笔作品。通过《广岛札记》这把锉刀,可以发现,广岛记忆对《个人的体验》的角色塑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观念性到个体性、时代性的转变,是《个人的体验》之所以能够成为大江健三郎跨越自身创作瓶颈的标志性作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续诗品》是其诗论思想的重要一部分。本文旨在从创作前提、创作精神、创作思维、创作艺术、创作宗旨、作品“辨微”等六个方面,对《续诗品》的诗论思想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乔治·格什温是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之一。他一生虽然创作了许多不同体裁的音乐作品,但《三首前奏曲》是其创作的唯一钢琴独奏作品,因此它的价值不容忽视。《三首前奏曲》创作于1926年,是格什温曾经在音乐会上演奏的六首作品中的经典,后来,他把《三首前奏曲》单独整理出版,并把它们献给威廉.戴利。该曲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具有自身独特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井石的《麻尼台》、《张八爷淘金记》等作品为对象,探讨了他的创作风格。认为作者对乡土的挚爱使他的作品带有鲜明的地方色彩,但是过于狭隘的眼界也影响了其创作。  相似文献   

18.
裴铏《传奇》是中晚唐时期一部具有极高艺术造诣的传奇集,它对后世戏剧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书在流传过程中,众多文人墨客对其进行了重写,产生了大量的派生戏剧作品。对裴铏《传奇》戏剧重写的作家作品进行总结,并对重写动机和重写方式进行分析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简·奥斯丁最后一部创作《劝导》为主线,揭示了奥斯丁晚年在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方面发生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她创作思想的影响.作者指出,奥斯丁在创作思想上有一个从理性主义向浪漫主义转变的过程,并分析了这一创作思想转变的社会根源和家庭根源,进而论证奥斯丁作品的重大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以下简称《画像》是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创作中期的一部作品,它集自传性与艺术性于一体,对于了解和研究詹姆斯·乔伊斯的思想和艺术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将着重分析这部小说的文作风格,探讨其在人物塑造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