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作为非物质文化的"茶文化"在茶产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产业价值实现形式主要包括增加茶产品文化附加值和独立茶文化产业运作。前者在当前中国最为常见,后者在近年来文化产业高速发展的社会语境中也获得了长足发展,但来自茶产业自身的主体性实践仍相对较为缺乏。从茶产品营销手段到独立的文化产业,是"茶文化"产业价值发展的必然。作为独立产业形态的"茶文化产业"能够延长茶产业的产业链,使"茶文化"产业价值得到充分发挥;而茶企业作为投资主体参与茶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完善市场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产、加、销及文化衍生品一体化的产业经营格局。在茶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文化"与"产业"两种属性的相互关系,努力让"文化"引导"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崂山茶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茶是文化的载体,与劳动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仅体现着一种文化理念和文化传统,也以经济的形式支撑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崂山作为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凭借其道教传统文化底蕴及优美的地理环境,大力发展茶文化产业,荼产业经济已成为其文化产业中的重要经济现象.但由于崂山茶是我国江北区纬度较高、种植较晚的北方茶,在当前中国茶业发展混乱落后的情况下,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应在崂山茶文化产业发展的宗旨和原则指导下,采取措施建设崂山茶文化,形成独具特色的崂山茶文化品牌,推进崂山茶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3.
当前,从总体上看宜昌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有很大改善,其中用于文化消费的支出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茶文化,人们在创建上也应主动适应这一趋势,即在调整战略思路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战略措施,通过加快其产业的建设与发展,为城镇居民提供丰富多彩的茶文化产品与茶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4.
文化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文化产业对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文章在分析研究了茶文化产业内涵、发展茶文化产业对三峡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的基础上 ,结合三峡茶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 ,对发展三峡茶文化产业提出了针对性措施和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三峡茶文化的产业化趋势、产业化依据以及产业化模式的分析研究,认为三峡茶文化产业化发 展趋势、优化产业化模式还需要进行充分的研究和深入细致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名茶是茶叶中的精品 ,在引导茶叶产业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且代表着茶叶生产、消费以及茶文化交流的方向。对三峡名茶源流、成因和生活文化的揭示 ,有利于丰富三峡茶文化的研究内容 ,也为名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无锡旅游文化建设引入吴地茶文化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地茶文化是中华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多方面论述了茶文化对有效提升旅游文化品位的重要作用。在大力发展传统文化以加强旅游文化建设的今天,在无锡这个全国重点旅游城市深入挖掘、传承吴地茶文化,对发展无锡旅游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茶的发源地,茶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古徽州是传统的产茶区,徽州茶文化历史悠久,名茶资源众多,茶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多彩,具备发展茶文化遗产旅游的资源基础、市场基础和产业基础,可以从以保护为前提、制定开发规划、完善产品体系、健全保障机制等方面推动徽州茶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9.
扬州茶文化作为扬州文化重要的一支,独具特色,同时也反映扬州文化的特点和内涵。茶在许多描写扬州的作品中都有体现,文章试从近百年来描写扬州的文学作品来考察扬州的茶文化,以及茶文化描写在作品中的作用,进而反映出扬州文化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0.
茶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随着茶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播,继电视纪录片之后,出现了一批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和传统民族文化内涵的反映茶文化的电视剧,丰富了茶文化在电视荧屏上的内容。通过对茶文化电视剧的分析,了解该类电视剧反映与传播茶文化的成败得失,有助于提升该类电视剧的质量,改善电视剧传播茶文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唐代繁荣昌盛的社会形态、迅猛发展的茶业、日益繁荣的茶文化、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活跃的外交活动及僧人频繁的互访留学等各种有利因素,为唐代茶及茶文化向外广泛而有效传播提供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交通运输和外交往来等诸多有利条件和广阔的平台.唐代茶及茶文化向外传播不仅对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及海外诸国的饮茶文化习俗的形成及茶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且促进了唐朝和这些地区间文化、科技、贸易、经济等方面的广泛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2.
安化茶区是“万里茶道”重要的茶源地之一,茶叶远销我国西北、蒙古草原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在茶业经营活动中,安化遗留了大量与茶业相关的碑刻资料,客观上反映了清代安化地方政府对茶业的管控情况。从现存碑刻资料看,安化地方政府在茶叶生产、运输、贸易和采办贡茶等方面采取了许多应对措施,试图构建在政府管控下的茶叶市场秩序,以保障茶叶市场的正常运行,这些措施对安化茶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由于社会动荡、管理者认识和能力缺陷等原因,茶业经营活动仍弊端丛生,违规经营屡禁不止,反映出地方政府在社会大变局背景下基层社会管控能力的削弱与不足。  相似文献   

13.
乾隆皇帝茶诗与中国茶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封建帝王的生活方式多与茶结下不解之缘 ,其中乾隆皇帝《御制诗集》收录有近 2 0 0首茶诗 ,为中国历代茶诗之最者。文章从乾隆皇帝茶诗说起 ,纵论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 ,开拓了中国茶诗与茶学研究的文化视野 ,认为茶诗是中国诗文化与中国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是中国文人饮茶之习的生活情趣和审美理想的诗化 ,是中国茶文化美学的艺术结晶与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4.
宜昌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宜昌旅游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旅游产品由观光型向多样化发展,茶文化的旅游开发有利于推动宜昌旅游产品向纵深发展。本文在分析宜昌茶文化的资源概况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宜昌的名茶开发意义,提出了宜昌茶文化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5.
我国历史上宫廷贵族、文人雅士、僧侣道流、底层民众、秘密社会等五个社会阶层的茶俗存在明显差异,具有阶层性特征;茶俗、茶艺、茶礼、茶德和茶道有内在联系又各具特质。茶文化在新时期又有了新的走向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藏族茶文化出现于吐蕃时期,其发展历程依次经历了知茶、需茶和嗜茶三个阶段。藏族茶文化兴起的每个阶段几乎与茶马贸易不相分离;茶马贸易又以茶文化在藏区的传播为依托。一方面,官营茶马贸易的开展加速了藏区茶文化的传播,直接导致了少数民族饮茶习俗的形成;另一方面,官营茶马贸易的产生本身又与中原茶文化向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相关联,当少数民族有了用茶的需求时,才能为大宗茶马贸易的开展提供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三峡茶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茶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茶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三峡茶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本文试图从宏观上分析三峡茶的历史发生、发展及其未来走向 ,从而为开发三峡茶文化 ,促使三峡地区茶事兴盛作贡献。  相似文献   

18.
论日本茶道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原产于中国,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的茶文化。早在我国唐代,国内流行的饮茶习俗就已经传入日本。中国的茶文化传入日本后,经历代茶人的不懈努力、潜心研究和改革创新,终于将饮茶这种简单的日常活动升华到极具形式美和内在美的艺术高度。经过千余年的历史变迁,日本茶道已经发展成为融合建筑、园艺、美术、宗教、思想、文学、烹饪等诸文化风格的以饮茶为主体的综合艺术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