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作为一个擅长描写女性角色的女性作家,张爱玲翻译海明威彰显男性气质的作品《老人与海》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女性美"和"男性美"奇妙碰撞的过程。译本中张爱玲对老人与大海、乌龟、鱼、鲨鱼关系的诠释,很好地展示了老人复杂、丰富的人生和情感世界,体现了老人"壮烈"背后的"苍凉","飞扬"背后的"安稳"。在表现老人勇敢、坚毅的同时,也挖掘了老人安静、温存、孤独、内疚、怀疑、服输的内心世界。张爱玲对老人的诠释是老人人生和情感世界"飞扬"的一面和"安稳"一面的调和,也暗合了她的创作标准——好的作品应该有男性美和女性美的调和。  相似文献   

2.
说“老”     
宣布"退"的那一天,蓦然间觉得自己"老"了,入了老人的行列。我的周围不乏老人,但是仔细观察一下,老人中似乎分成了两种。一种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每天生活照样忙个不停。虽然老了,身上却还保留着朝气,骑着车到处跑,那脸上的气色好像也越活越滋润。另一种人倒是说老就老了,  相似文献   

3.
养生保健说容易不容易,说难也不难。关键是四个字——保持平衡。 保持平衡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生理平衡——又可说是人体内在平衡(包括阴阳平衡、气血平衡、脏腑平衡)涉及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  相似文献   

4.
《新天地》2007,(4)
乘车出行、水电气交费、银行邮政储蓄、医院看病……在衣食住行方方面面,老年人享受到"优先"权利了吗?日前,读了一篇《三刻钟内132位老人翻栏杆进公园晨练》的报道,看到所附的几幅照片,不禁为老人们的安全担心。要翻越3米高的栏杆,就是年轻人也不容易,何况都是老年人。我认为,为了老人们的安全和健康,老人们与公园都应努力寻求  相似文献   

5.
胡楚青 《社区》2011,(2):39-40
大年三十,年夜饭怎么吃,向来是中国老百姓最操心的一件事。儿孙满堂、亲朋好友聚首、兄弟姐妹相见,要想吃得人人满意,实在是不容易。这几年,中国人的年夜饭传统也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大鱼大肉在不知不觉间被多种类的蔬菜所代替;为了照顾老人孩子,口味变得越来越清淡;在家吃变成了在外吃;甚至不相识的人,也可以凑在一起吃年夜饭……这些变化到底说明了什么,我们对年夜饭还有哪些新的要求?中国烹饪协会、39健康网曾进行了一项由3000人参与的"国人年夜饭大调查"——  相似文献   

6.
徐映珉 《中华魂》2022,(2):39-40
这是温暖人心的一个举动—— 2013年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甘肃兰州一家养老院的餐厅考察工作.一进门,总书记微笑着与门口的老人们打招呼:"大家好啊,我来看看大家,祝大家新年好."正值开饭时间,总书记说:"我也给老人端一份菜."他发现72岁的杨林太老人面前还没有饭菜,就径直走过去,把一盘热气腾腾的饭菜递到老人手里,亲...  相似文献   

7.
正经常听到老人这样说:"我就怕过年,孩子们都回来闹腾死。"其实,这话里的意思要分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老人确实怕家里人多,做饭收拾卫生,太累了;二是老人也在默默地盼着孩子们回来团聚,怕的潜台词就是盼,这种心理很矛盾,也很复杂。由于不和儿女们同住,而且儿女们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陪伴左右,很多老人的晚年生活都很孤单,打打太极  相似文献   

8.
《社区》杂志2008年11月下半期刊登的《"隔辈教育"的是是非非》一文,在读者中引发共鸣。有读者致电编辑部,说她们也遇到过相同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刚做妈妈的读者,谈起遇到的问题更为细致。老人在教育孩子方面,不可避免地有一些传统的习惯。如何说服老人舍弃那些不太可取的经验,用科学的方法育儿,而又不和老人发生矛盾呢?本期杂志特别征集了一些读者的宝贵意见,整理出了说服老人的几大要点。  相似文献   

9.
《老友》2007,(8)
位老人今年80岁,他无儿无女,虽然老伴因患一癌症离他而去——但他很快乐,因为有上百个学子亲切地称他为"爸爸";他家境贫寒,一间旧瓦房,一台14英寸的电视——但他很满足,因为大家都说他是最"富有"的幸福老人。他1997年被民政部等多个部委授予"全国老有所为奉献奖",2005年被评  相似文献   

10.
如何处理叙述形式,有两种对立的原则:一种原则认为,叙述活动的目的在于精确完美地表现对象——所“叙”之“事”,最大限度地将叙事对象置于小说前景,而将叙述形式推向背景,越隐蔽、越不被人注意越好。最优秀的小说如巴金老人所说,是无技巧的小说。这不是说要摒弃叙述形式——这样做决不可能,它无异于也摒弃了小说自身  相似文献   

11.
可乐经典     
《可乐》2009,(9)
梦想是鸡蛋,如果不及时孵化,就会变臭。——一位养殖场老板的成功经验只要遇到菠萝,盐也可以发出甜蜜的味道。——人与人的相处妙道把情人节定在2月14日,是希望"2"个情人甜蜜相处,"1"个宝宝幸福成长,"4"位老人平安  相似文献   

12.
正玛丽在美国西雅图经营一家幼儿园,每天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照顾家人。她80多岁的老母亲凯瑟琳一个人孤零零地住在自己的公寓里,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有一天,玛丽去探望母亲,一个多小时老人没有说一句话,眼神空洞,行动迟缓。玛丽怕母亲一个人会出什么事情,就把她带到了幼儿园。幼儿园的孩子们见到老人很兴奋,围着她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斯蒂芬歪着小脑袋说:"奶奶您的金发好漂亮,我妈妈也是金发。"斯皮尔拿着一本画册对老人说:"奶奶您看我画的南瓜好看不?可给南瓜量周长我总是?  相似文献   

13.
儿子的安危     
海啸过后,很多人都在关注事件的发展情况,而且电视台和电台不断播出灾情和寻人启事。老王的儿子在海啸发生之前就在那里工作,一直没有回来。邻居挺替老人担心的。一个邻居问:"你的儿子有没有打电话回来?"老人说:"没有。"邻居说:"那么,有没有电视台或者电台播放了你儿子的消息?"老人说:"也没有,但是我知道他平安无事。"你能猜出老人是怎么知道的吗?  相似文献   

14.
突厥 《新天地》2012,(4):47
俗话说:人到晚年不理财。因为人上了年岁,在"钱眼"里摸爬滚打,很容易因信息不灵、身体不便、反应不快等诸多原因而"伤财"。我可不信这个邪,近年来,我不但跻身"老年理财族"之列,而且还总结出了属于自己的理财法。量力而行。"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是一种"超前消费"的理念,贷款消费就是这个意思。我个人认为:人到老年,不必去追赶这种时髦,因为老年人兜里的钱是有限的,而且还多是"过河钱"、"养老金",不能轻易投资;另外,"贷款消费"势必给老人背上经济包袱和精神包袱——定期  相似文献   

15.
《新天地》2015,(2):44-45
年龄这道"关卡"有没有在生活中为难您?曾有人做过街头调查,100位老人里两成人因为"岁数过大"在生活中遭遇不顺心的事。面对年龄这道坎,老人又该如何应对?坐飞机70岁成为特殊乘客老人出行最容易遭遇年龄门槛。2013年11月,经济学家茅于轼在微博上说,乘飞机时被航空公司要求签"生死状"——承诺若有意外,公司概不负责。无独有偶,上海的朱小姐在春秋航空网站给70多岁外公订机票时,遭遇"超过70岁不能订票"的提示。后被要求开健康证明,但医院开不出"适宜乘  相似文献   

16.
在学校门口,一老人拽住小孙孙告诉他:"鞋带开了,系上再玩。"可男孩不但没有弯腰去系鞋带,竟然连看都不看老人一眼,把脚往外一伸,说了句:"给我系上"。老人先是一愣,迟疑地看了看男孩,男孩没有停下手中的游戏卡片,还有  相似文献   

17.
张登峰 《社区》2013,(3):52
持续的低温天气,给社区的"空巢"、高龄以及患病的老人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近期,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水巷的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们开始了"暖冬行动"——用爱心温暖寒冬,让感动贴近心灵,为社区老人送上愉悦丰盛的"心灵大餐"。社区里的老人们说,社区把对他们的关注和关爱,从物质层面延伸  相似文献   

18.
子皓 《华人时刊》2009,(4):54-55
本刊今年第2期"车与人争粮,路在何方"一文,引起了一位七旬老人的关注。2月18日一大早,他就冒雨来到编辑部,进门就说:"你们文章中提的问题,我可以解决了。"说着,拿出自己近日刚刚申请的风光电动车专利及相关图片资料,和赶写的"新能源汽车与金融风暴"文章给编辑们看。老人名叫熊国权。通过这些材料,记者明白了,老人说"解决了",是说"车与人争粮",路在新能源汽车。  相似文献   

19.
请人先尝     
《可乐》2007,(11)
早上,老李为家人买早点。在街头炸油条的小店前,他问炸油条的年轻人:"你是打工的吧?"年轻人说:"是啊。"老李说:"你们也不容易,你吃一根吧,我付钱。"  相似文献   

20.
《可乐》2006,(8)
那是一个忙碌的早晨,大约8点半钟,来了一位老人,年龄80岁靠上,他是来拆拇指上的伤口缝合线的。他急切地说,他9点钟有一个重要的约会,希望我能优先给他安排。我请老人坐下,看了看他的病例卡,按惯例,老人应该去找另外一位大夫给他拆线,但至少得等一个小时。出于对老人的尊重,而且正好我有一点空当,我便决定为老人拆线。治疗中,我和老人聊了几句,问他是否已经和为他拆线的大夫约定了时间,老人说没有,他知道那位大夫9点半以后才上班的。我好奇地问道,那你还来这么早干什么?老人不好意思地笑了,说他必须9点钟到康复室和妻子共进早餐。这一定是一对恩爱老夫妻,我心里猜想,话题便转到老人妻子的健康上。老人告诉我,她的妻子已经住在康复室相当长一段时间了,她患了老年痴呆症。我随口问道,如果你去迟了,她是否会生气。老人说,那倒不会,至少在5年前,她就已经不知道我是谁了。我非常惊讶,问道:"5年前就已经不认识你了?你还每天坚持来和她一起吃早餐,甚至还不愿意迟到一分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