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庄子.大宗师》中“简”字释义历来歧见纷出,主要归为三种观点。马王堆帛书《五行篇》中数处提到了“简”,其义为“不以小害大,不以轻害重”。此义和《庄子.大宗师》中“简”的意义极相符合,只不过在《庄子.大宗师》中“简”用为动词。简的“不以小害大”义是由其本义“大”引申来的。  相似文献   

2.
极简主义“去芜存菁”的理念为高师教育技术培训提供了新思路。将极简主义引入高师教育技术培训中并展开实践探索,精选培训内容、重构培训教学设计等,可为开创教育技术培训新局面助力。  相似文献   

3.
书的悄悄话     
我是一个爱看书的小女孩。书是我最好的朋友,它伴着我一同忧伤,一同欢笑 。 有一天中午,我拿着一本《安徒生童话》,躺在床上看书,看着看着,不知不觉就睡着了。这时候,我听见有人叫我:“懒惰的小主人,快醒醒!”是谁在叫我呀?我抬头一看,原来是书。我奇怪地问:“你怎么会说话了?”书摇摇头说:“不要问我为什么,我先带你去一个地方。” 于是,书就拉着我的捭,一起飞啊,飞啊,飞到了丹麦的街头。书说:“看那!”我看过去,只见一个披着金头发的漂亮的小女孩,穿着一双大拖鞋,衣服又破又旧,在寒冷的街上走着。书又说:“那就是卖火柴的小女孩!”我看着…  相似文献   

4.
星期天的早上,妈妈叫我把书包整理好。妈妈说:你的书包太重了,仔细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多余的书可以拿出来的。”我把书一本一本地拿出来翻看着,唉,该拿出哪些书好呢?忽然,我听到一个细小的声音:小主人,你可不能把我拿出来呀!要是你把我拿出来了,星期一的科学课你可就上不成啦!”哦,原来是“科学书”在说话。“科学书”刚说完,又听见“综合阅读书”说:小主人,你也不能把我拿出来呀!你不是常说不会写作文吗?我可以帮你呀!”这时“,语文”“、数学”、“英语”书一起站出来说“:小主人,你千万不能把我们拿走,我们可是最重要的哟!”话音刚落,语…  相似文献   

5.
滕楠 《社区》2013,(29):9-9
俗话说:“水养人,书养心。”书是传播人类文化的使者,是伴我成长的良师益友。用思维接触千变万化的文字,用大脑想象妙趣横生的词句,用心灵去感受诲人不倦的篇章。我的成长离不开书,书,让我的成长充满快乐,让我的生活妙趣横生,也使我成长的步伐加大、加快。  相似文献   

6.
最近湖北政界提倡“一短一简”,抓会风是其中之一。但会风不只是时间长短问题,也不只是迟到早退和打瞌睡,还有很多大家习以为常的陋俗,比如各种会议上的鼓掌,就极有“序爵”的讲究。  相似文献   

7.
语言研究重点从行为表象转向了行为的内在机制,这说明语言观已经从行为科学向认知科学偏移,这也是认知科学得以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根据乔姆斯基的分析,“普遍语法”的研究试图确定语言的本质和语言的原理与参数,所提到的“极简风格程序”试图解释这些本质特征是语言的构建基础。根据“极简风格程序”,从理想的自然分析角度来看,“语言能力”是理解和解决感觉运动系统和思维系统相连接问题的方法之一,这必然导致语言学与脑科学的及时融合。  相似文献   

8.
《诗镜论》是藏族作家,主要是贵族僧侣作家奉为创作指南的一部谈文学理论和诗歌修辞技巧的书。这部书藏文叫作《》一般译为《诗鉴》或《诗镜论》,全译则为《修辞论诗镜》。实际上藏语“” (汉音译为宁俄)一词,是“美妙文雅的言辞”的意思,相当于汉语“文章”一词的含义。汉语“文章”一词,本也是“富有文采,斐然成章”的意思。同时“”这一命名,包括有诗、文和诗文合体三种文体在内,不仅仅指诗歌一种文体而言。因此这部书汉名译作《修辞论文镜》,或简译作《文镜论》,似乎较为合适些。  相似文献   

9.
成长感悟     
高一的生活终于结束了。我很高兴自己进了理科班,因为我可以摆脱那令人厌烦的历史与地理。文科班和理科班最大的不同点是文科班女多男少,而在我们理科班情况却恰恰相反。我们戏称文科生为“尼姑”,当然我们就成了“和尚。”“和尚”又为分两类,一类是当上住持,看破红尘,整天躺在屋里读圣贤书,不闻窗外事;另一类则只能到外面讨一碗饭吃,想虽比上不足,但比下有余。我算是第一类吧。早起晚睡,学着古人艰苦求学的精神,整天捧着书看。“一起去打球吧!”同桌跟我说,“不去,作业还没写完。”“我这有一本很好看的小说,看不看?”“不看,没时间。”我…  相似文献   

10.
当罗切斯特先生热烈地向简谈起他们即将进行的蜜月旅行时 ,他憧憬着“如今我将旧地重游 ,痼疾已经痊愈 ,心灵已被涤荡 ,还有一位真正的天使给我安慰与我同游。”他梦想中的天使与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妇女的职业》一文中提到的“维多利亚后期的岁月中 ,每一个房间里都有这样的天使”相吻合 ,他希望简·罗切斯特“富有同情心 ,十分迷人 ,绝无私心 ,擅长处理棘手的家庭生活艺术。她日日牺牲自我……处处心甘情愿地为他人着想 ,却从不曾有自己的想法和意愿。”①而作为女权主义先驱者的夏洛蒂·勃朗特却让简·爱明明白白的告诉罗切斯特 :“我不…  相似文献   

11.
日前,笔者到某局督查机关作风建设,该局的一位副职对我说:“听说你挺爱看书的,来,我带你到我们库房去看看,那里的书可多了,想要多少你就拿多少去,反正堆在那里也没人要。”起初,我还以为是他们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创办图书阅览室,陈列中外名著或有价值的图书资料。可是,当打开库房门一瞧: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数百上千本书和杂志早已“尘埃落定”,乱七八糟地堆在那里。我“众里寻它千百度”,竟然找不出一本(册)值得一看或有参考价值的书。于是,我拍了拍手上的尘土对他说:“这也叫书?简直就是一堆文化垃圾,你把门…  相似文献   

12.
《居延新简》一书收录了额济纳河流域古居延出土的近万枚汉代简牍,对汉语词汇史的研究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书中出现的四个疑难词进行考释,认为“币绝”指破损、断裂,“币”通“敝”;“萃萃”指劳累、憔悴,“萃”通“悴”或“瘁”;“间候”指间谍;“猥劳”指劳烦、麻烦.  相似文献   

13.
星海 《社区》2005,(16):35-36
我初次听到“公民馆”这个词,还是我刚到日本不久的时候。一天晚上,一个朋友打来电话,问我能否参加一个在社区“公民馆”里举行的交流会。他告诉我,他们组织了一个“日中友好交流会”,每月活动一次,现有十几人参加。其中有公司的老板、职员、家庭主妇、还有几个从中国来的留学生,他们都居住在公民馆附近的社区。因为我很想多结识一些朋友,所以很高兴地答应了。公民馆是社区里一座不大的建筑。初次踏入公民馆,我就发现里面还有一个图书室。他们告诉我,这里的图书室和外边的图书馆一样,可以在里面看书,也可以把书借回去。办借书证的手续也很简…  相似文献   

14.
周欣宇 《今日南国》2006,(19):24-25
北京时间“老师,其实我一直用着北京时间的手表。”16岁的四川女孩简(Jane),不经意间说出自己的秘密。怎么可能,差5个小时呢!陶理简直不敢相信,这个已经在新西兰留学两年的中学生,居然一直守护着“北京时间”。“那不是很不方便吗?”她问。34岁的陶理,圆脸、直发、语速极快,当时正在拍摄一部反映新西兰小留学生生活的纪录片。陶理的好奇心被唤起了:这一定是个有故事的孩子。简的母亲是四川资阳一个颇为著名的民营企业家。成功之后,她有了很自然的选择,渴望简能实现自己少年时没能实现的梦想——留洋。母亲希望简学成归国帮助自己管理企业。…  相似文献   

15.
说起我与书的故事,可能是我跟它有缘吧。在读幼儿园时,我就喜欢上了它,不管是小人书或大人书,只要是书我都会拿起来看,因此也落下了很多笑话。记得两岁时,妈妈买来一本童话书,我很好奇,就让妈妈讲给我听,当妈妈读到“小鸡为吃到一条在河边的大青虫——不小心掉进了河里”时,我就一把抱住妈妈哇哇大哭起来!妈妈以为我是害怕,搂着我说:“不怕,不怕。”可我还是哭个不停,边哭边说:“妈妈,小鸡掉进河里快淹死了,快打电话叫爸爸来救救它吧!”妈妈笑着说:“傻孩子,这是书里的故事,不是真的。”还有一件事现在想起来更是让人哭笑不得。一天傍晚,我…  相似文献   

16.
亲情:铭记着父亲的养育之恩——母亲是心目中的第一大恩人——把二哥视作恩人胡适在虚龄五岁之前,同父亲胡传共同生活两年多。当时似懂非懂,故而影响不深。即便如此,也铭记着父亲的养育之恩。他在《四十自述》中追忆道:“我小时候也很得我父亲钟爱,不满三岁时,他就把教我母亲的红方块字教我认。”“我念的第一部书是我父亲自己编的一部四言韵文,叫做《学为人师》,他亲笔抄写了给我的。这部书说的是做人的道理。”其中有这样几句:“古之学者,察于人伦。因亲及亲,九族克敦;因爱推爱,万物同仁。能尽其爱,斯为圣人。”这部书,胡…  相似文献   

17.
开学了,同学们像一群快乐的小鸟,拥进校门,走入教室。下午大扫除之后,终于到了发新书的时间。我们是按照学号上讲台拿新书的。同学们拿着一本本新书都很高兴“,噢,为什么会有一本皱的数学书呢?”我惊讶地问自己。同学们看见皱书都不拿,而是从皱书下面抽一本好的数学书。终于轮到我拿了,我拿着一本本其他科目的书,马上要拿到数学书了“。这本书这么皱,我才不要呢!”我也想从皱书下面抽好的书,可老师却说不准抽了“。这可怎么办呢?我现在在最前面,抽的话一定会被老师和同学发现的。”我着急地问自己。就这样,同学们都不拿了,大家你看看我,我看…  相似文献   

18.
今生,认定你     
有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还有人说“书是人类精神的食粮”,在我的眼里,书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没有书的世界是没有一滴水的荒原,  相似文献   

19.
书外功夫     
唐双宁 《社区》2013,(17):7-7
当一个书法家的前提必须是字要写得好,但艺术源于生活,书外功夫也少不了。什么是“书外功夫”?我用六点来概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经万件事、师万人长、抒万般情和拓万丈胸。”  相似文献   

20.
李君 《社区》2012,(1):51-51
紧张的工作、忙碌的生活,经常让人晕头转向、注意力没法集中,甚至“脑子转不动”。其实,大脑也需要时常“加餐”恢复状态。美国作者杰夫·尼克尔斯在《我的生活巨变》一书中,推荐几个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