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五代后蜀的著名画家黄荃,画的花卉禽兽十分生动,达到了呼之欲出的程度。尽管如此,也有误笔之时。有一天,黄荃信手画了一只飞鸟,鸟首鸟爪都是伸直的。有人指出,鸟儿飞翔后首伸则爪缩,没有首爪同时伸直的;有人认为黄荃是飞鸟画大师,哪会画错?事实最有说服力,大家走到外面观看空中飞鸟,  相似文献   

2.
撰文有误笔,绘画有误墨,皆是常事,如何对待却大有文章。常见的是稍有误墨,立即撕弃。其实大可不必。一个有本领的艺术家其本领就在于临"误"不慌,能够化丑为美。画家邱授臣画《秋塘鸬鹚图》,画成之后,不慎在右上角滴染一点墨,大煞风景。画家对着这幅费时很久的画,颇为踌躇,若毁  相似文献   

3.
相传当年解放战争后期,一位国民党军官,在沈阳邀著名画家齐白石给他画一幅画。齐白石画了一只螃蟹,上面题字是:“看你横行得几时!“横行,是螃蟹的习性特点,用来比喻某种恶势力,妙极!  相似文献   

4.
近日山西省邮政局发行了一套由中国当代著名画家绘画唐诗宋词诗意的国画作品明信片,其中老画家亢佐田先生的一组诗意画,画得笔墨简练,诗意盎然,真正是诗情画意跃于纸上,不仅反映了作者深厚的绘画功底,对传统笔墨的熟练驾驭,更从中看出作者对唐诗意境的深刻理解。白居易一首《离离原上草》,人们吟诵了多  相似文献   

5.
“翻译腔”例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因理解之误和表达之误所致,"翻译腔"表现各异.作者认为,在英汉翻译中,只有努力钻研原作,充分理解原文的深层含义,熟悉和掌握英汉语言的主要差异,表达符合译语语言习惯,才能使译文流畅自如,提高可接受性,消除"翻译腔".  相似文献   

6.
唐代孟诜的《食疗本草》首先发现了枳椇这种乔木的解酒作用。据述:"昔有南人修舍用此木,误落一片入酒瓮中,酒化为水也。"宋《本草图经》也说它"能败酒味,若以其木为柱,则屋中之酒皆薄也。"故早时多以原植物解酒。  相似文献   

7.
正"很多关口,都已是断壁残垣,有的只剩一堆焦土瓦砾了。"76岁的景浩老人站在自绘的"长城考察行程图"前,摩挲着消逝在历史长河中的"关隘"和"故城",幽幽轻叹。景老是齐白石先生再传弟子,著名画家和古钱币收藏家,北京通州人。  相似文献   

8.
<正>书法,是一门高尚的艺术,是中国文化四大国粹之一(其他为琴、棋、画)。它是藉助于汉字的书写,以表达作者精神美的艺术。汉代蔡邕《笔论》中讲:"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  相似文献   

9.
更正     
我刊2014年第12期发表的《英语即兴演讲强化训练的可行性分析》(第116-118页)一文,因编校失误,将第一作者汪希平的职称误为"讲师",现予以更正:"作者简介:汪希平(1985-),女,安徽枞阳人,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演讲学。"并在此向汪希平老师致歉!  相似文献   

10.
在研究有关"滹沱河"、"泰戏山"历史文献的基础上发现:"滹沱"是一联绵词,"滹"、"沱"的不同异写形式之间是同音假借的关系;"泰戏山"写作"秦戏山"、"戏山"则是因字形相近而误。  相似文献   

11.
许多中外英语语法书对动词help之后用动词不定式作宾语或宾语补语时,该不定式可否带to都闪烁其词,一笔而过。有的则认为help之后的不定式可用可不用to.这种模棱两可的规定令人难以信服。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了一些耐人寻味的现象,help之后的不定式可否带t0是有规律可循的,现将要点简述于下。动词help意为‘帮助、援助、有助于……”,其后可接不定式作宾语或宾语补语。此时,不定式是否带“to”有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12.
《新天地》2007,(4)
我今年80岁,参加老年大学学习中国画,已经十二三年了。从学画的第一天起,我就背起了书包,装上写生用的纸和笔,走到哪儿画到哪,看见什么画什么,从未间断过。这样做,用一句行话就是:既"师传统"又"师造化"。偶尔画出一幅自己比较满意的,就乐滋滋地自我陶醉一番。时间久了,不少老朋友前来  相似文献   

13.
艺术之能迷人,是因它是美的。在艺术中,最能表现美的是诗和画,《三国演义》的造形、抒情、写景因富于诗情画意,故能给人无限的美感! 艺术,总具有自己民族的特点。我们这个文明古国,是诗之国,画之国;诗和画论都带有中华民族的色彩:诗“缘情”,情景交融;画贵“神似”,形神一致。《三国演义》是第  相似文献   

14.
华扬 《山西老年》2008,(8):29-29
古人的斋号多以所居之处、所寓之志、所藏之物和所敬之人命名。而收藏家的斋号则重在收藏的内容和品类上。如著名画家吴湖帆因家藏宋拓欧帖凡四,故  相似文献   

15.
李静 《老友》2014,(3):48-48
正笔墨为中国画的主要表现手段。古人云:"无笔无墨不成画。"只有墨而无笔立不起来,易软、平、灰、肉。反之,有笔无墨也缺乏表现力。墨的效果是靠笔运出来的,笔的轻重也是靠墨来呈现的,因此笔墨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下面谈谈中国画笔墨技巧中的有关问题。一、关于运笔运笔即是笔的运动,顺锋、逆锋效果不同,表现力也不同。笔锋。笔锋有中锋、侧锋、逆锋3种主要运笔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透过杜牧《自撰墓志铭》"史笔"般的安稳、静谧、平板与和缓,可以看到他浓缩在"史笔"下的生命曲线和隐藏在"史笔"后的灵魂本真以及省己察故的精神品格,从而看到杜牧无法安顿的生命及其生命突围。  相似文献   

17.
雪提恒 《南都学坛》2001,21(5):118-118
一、意境是灵魂在中国画创作中 ,人物画讲究形神兼备 ,充分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 ;花鸟画讲究境趣品味 ;而山水画的灵魂在于情调和意境。所谓意境简单说就是“托物寄情 ,寓意于境” ,意与境渗透 ,情与境交融。中国画“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的基本理论 ,决定了立意在中国画中的特殊位置 ,意境是山水画的主体内容所在 ,“境非独谓景物 ,喜怒哀乐亦是人心中的一个境界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 ,谓之境界 ,否则谓之无境界。”意境会因地而成形 ,当转换场景和角度以后 ,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意境。同样是一座山 ,有的如巨浪洪涛 ,有的则平沙浅濑 ;同样是…  相似文献   

18.
从探讨汉字"笔"(筆)的形体沿革及基本字义人手,论及与"笔"有关的书、画、隶、篆等字的文化含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隶书"、"篆文"的命名依据与笔文化的关系,进而从汉字形体演变史的关节点"隶变"的角度,对"隶书"与"篆文"的传统含义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9.
新狐假虎威     
从前,有一位画家想画出一幅人人见了都喜欢的画。画完了之后,他把画拿到市场上去展出。画旁边放了一支笔,并在一张纸上写好说明:每一位观赏者,如果认为这幅画有欠佳之笔,都可以在画中标上记号。  相似文献   

20.
缪士毅 《山西老年》2012,(12):53-53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在漫长的岁月中,冬至逐渐形成了一些有趣的文化,值得品味:冬至别称冬至在古时有不少别称,有的称"南至",因冬至日太阳行至最南而得名;有的称"短至",因冬至日白天最短而得名;有的称"严节",如梁元帝《纂要》:"冬日玄英……节日严节";有的称"亚岁",古代过冬至节其隆重仅次于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