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21世纪》2007,(3)
社交:两人相见,凡是似曾相识的,或者要与之办交涉的,总要打一个招呼。除了问候致意之外,还有一个称呼问题,男子称为“先生”,女子称“小姐”。古巴人性格质朴,他们在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一般习惯以握手为礼。在朋友或亲人相见时,也常以拥抱为礼,一般男人与男人之间,女人与女人之间都可拥抱。  相似文献   

2.
可乐经典     
《可乐》2009,(5)
幸运儿的一些特征如下:第一是外向,他们更容易与人相处,乐于花时间参加聚会,喜欢跟人打交道;第二是不敏感,不愉快的事不是不会发生在他们身上,而是他们比较健忘。——幸运的钥匙掌握在自己手中  相似文献   

3.
爱的习惯     
七旬开外的母亲有一个多年也改不掉的习惯:喜欢给客人夹菜。上个世纪70年代,农家院最让人头疼的事就是家里来客人。我家有7口人,日子过得"紧巴"。可是,每当有客人登门时,母亲总会像变戏法似的从箱子下面的大葫芦头里掏出几颗鸡蛋,给客人炒盘葱花鸡蛋,泡些黄豆粒,炒盘黄豆,再弄碗鸡  相似文献   

4.
现实生活中,常有人这样评论:中国人心肠好,人情味浓;西方人刻薄,人情味谈。对西方人会餐,各付各的款;乘车,各买各的票,不像中国人那样抢着付款、买票,而感到不可思议。其实,这样以中国人传统思维定势和文化价值取向去评价西方人行为方式是失之偏颇的。前不久,英国一观光访华团下榻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大厦。一天翻译小姐陪客人外出,乘电梯时,英国人请翻译小姐先上,这位小姐遵循礼仪之邦“客人第一”的原则,执意要客人先上,结果英国客人非但不感激,反而不悦。原来,小姐的举动没能让他们一展英国人的“绅士风度”,使人哭笑不…  相似文献   

5.
《人生与伴侣》2009,(4):56-57
一般说来,男人在感情方面,不外露,很少提及他们究竟喜欢婚姻中的什么东西。他们说话,大多是要传递实用的信息,比如说,星期几他们要到哪儿打保龄球。其实,在男人内心深处,他们是很珍惜婚姻对他们的重要性的,只不过不乐于、不善于表露罢了。那么,婚姻对男人到底意味着什么?下面是一些男人给出的答案。  相似文献   

6.
交谈礼仪美国人喜欢侃侃而谈,风趣横生。如果是在进行商务谈判,妙语连串会大大缓解生意场上唇枪舌剑的紧张气氛。而在闲聊时,闲聊的题目可以包括天气、运动、工作、衣食等等。美国社会虽然弥漫着不拘礼节的气氛,而且讲话时期望听者态度各有不同,可是一般都希望听者把手头的任何事情都停下来听他讲话。两人交谈时,相隔1 2米的距离为宜,否则会令听者不安。参加一群人谈话时,通常得认识其中一个人,但在宴会或其他非正式社交场合,只要说一声“我可以参加吗”,并略微自我介绍一下,就可以参与谈话。美国人不喜欢打断谈话,客人最好洗…  相似文献   

7.
《新天地》2012,(4):51
喜欢戴手镯的人,往往性格开朗、精力充沛,富有朝气和活力。因为人手部的肢体动作最多,而手镯可以通过手的活动,不知不觉展现出来。因此,这样的人往往目标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会主动追求。喜欢戴亮闪闪钻戒的人,追求浪漫、喜欢幻想。在戒指上刻名字、纪念日的人思想较为传统,家庭观念强。戴细小戒指的人通常行事低调,不喜欢随波逐流,懂得经营自己的生活。而从来不戴戒指的人则向往自由,总是力求舒适。习惯佩戴胸针的人,保护意识比较强,非常在意自己的形象和别人的看法,他们往往行事小心谨慎、不轻信他人,也不会贸然  相似文献   

8.
纵观《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的要求,要使学生“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让学生“对写话有兴趣”“,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些规定就是要培养学生“乐于书面表达”的习惯。也就是说,只有引导学生“乐于勤动笔”,才能使他们“下笔如有神”。学生“乐于勤动笔”无疑就是写作教学的前奏。如何奏响写作的前奏曲——激发学生强烈的写作…  相似文献   

9.
心跳的感觉     
初三时,我只是一位平凡而内向的女孩。由于家教甚严,我从小就不太喜欢与人交往,总是习惯在自己的世界里独来独往。除了父母外,从没有人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10.
由于民族文化间存在的必然差异。所以反映在言语行动中也有很大差别。例如“谢谢”一词,在一般的语用环境,中、俄两国人在使用该词时,功能效果是相同的,但在某些情景对话中,又是无法沟通的。俄罗斯人使用“谢谢”一词的频率和场合要大大高于中国人使用这一词,原因是俄国人在不同场合使用它时,都隐含着俄罗斯民族的文化背景,表达着不同的文化内容。 俄国人每餐用完之后必说“谢谢”。否则被视作对上帝不恭敬,对做饭人的劳动成果不尊重;应邀去明友家做客,做客完毕与主人告别前必说“谢谢”,否则被视为没有文化修养;下课时,学生一般要向老师致谢,感谢老师传授知识;教师在学生记分册上当面打分,无论分数高低学生一定要对老师说“谢谢”,否则被认为对老师所给成绩不满的无声抗议;在商店买完东西要谢谢售货员的服务;客人离开主人家时,主人要说“谢谢您赴邀”。上述语境使用的“谢谢”,在俄语都有很大功能,是人们在正常社会交际中必须使用的,说与不说标志着一个人懂与不懂做人的最起码的行为准则,否则被视为目不识丁的乡野村夫一般。而在汉语里问题并没有这么严重,有些场合干脆不用。中国的习惯是客人离开时,主人常说“有时间常来玩儿”或“招待不周,请多多包含”之类的谦恭之词,而俄语中邀请别人常来随便  相似文献   

11.
丁汀 《新少年》2011,(Z2):6-7
相扑(sumo)是日本人特别喜欢的一项传统体育运动。在日本,相扑是高雅的运动,运动员要具备纯真、热心、胸怀宽广的素质以及诚实、果敢、谦虚的修养。相扑运动员的培养依靠"部屋"。日本相扑协会下设49所部屋,部屋的最高领导叫"亲方"(即师父),亲方一般  相似文献   

12.
2008年4月27日上午10时,为弟弟捐肾后在娘家休养的郑相霞,迎来了3个不寻常的客人,他们是郑相霞的公婆和丈夫许翔。3人一进门就忙不迭地给郑相霞和她父亲道歉,并一再恳求郑相霞随他们回家。许翔不好意思地对郑相霞说:"以前都是我错  相似文献   

13.
怎样的习惯     
在街上看到一本畅销书,书不厚,价钱不便宜。翻过来掉过去讲着一个“习惯决定命运”的道理。作者认为:“世界上之所以有成功的人和不成功的人,是因为他们的习惯不同。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有成功的习惯,而失败的人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的习惯不好。”据说这本书最大的卖点就在于总结出了哪些是成功的习惯,哪些是失  相似文献   

14.
纯真不可逆     
人出生时,就收到了上帝送来的最好礼物——纯真。孩子讨我们喜欢,在于他们没想讨我们喜欢,没像公众人物那样只展示好的一面。孩子全身都是好的一面。他们根本无视别人的存在,不讨好、不卑微、不算计,眼睛看着远方,看云彩、小鸟和昆虫;大哭大笑,无事不可对人言。成年人如想达到这一境界,  相似文献   

15.
《阅读与作文》2014,(4):64-64
你喜欢得到他人的赞扬和仰慕,但你有时对自己身上的一些小毛病比较在意。有时也会怀疑自己是否在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你喜欢接触新鲜事物,喜欢迎接各种挑战,不喜欢生活在条条框框的限制下。你喜欢独立思考,不轻信别人的观点。你有时表现得很外向,待人和善,乐于与他人交往;有时你则会很内向,做事潼嗅保守。有时你脑中会冒出一些很有意思,但不太靠谱的新奇想法。  相似文献   

16.
陈赓和陈锡联相识在鄂豫皖根据地。当时,陈赓是红12师师长,陈锡联是红10师的一个连长。级别相差很大,两人却很对脾气。陈赓喜欢开玩笑,陈锡联比较老实,常常是被耍对象。陈赓开玩笑,有时大得没边,惹得很多人生气。陈锡联不同,被陈赓耍,过火了,也不生气。他们虽然各在一个师,却成了铁哥们儿。  相似文献   

17.
语境对汉英、英汉翻译有重要的意义。语境包括语言语境 (上下文 )和非语言语境 (说话的环境、说话的对象、说话人的文化背景等 )。在翻译时 ,不能拘泥于原文的形式 ,应抓住原文精髓 ,选择读者乐于接受、符合其文化、习惯的词  相似文献   

18.
巫昂 《可乐》2008,(6):60-60
真理像阳光一样,很难谦虚。好像赶时髦的人,一个是喜欢多结婚和离婚,另一个是喜欢研究如何环保,参加慈善活动。时尚原本就是情感过剩、有闲阶层的最爱。老是讲怎么穿衣服,对一些有品位的时尚人士来说,有些不够丰富,也没什么深度。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的初中学生,年龄一般在12—15岁之间。这个年龄段,被称作少年期,是一个人的性格和意志及人生观、道德观逐渐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这一阶段的教育工作十分重要。然而,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初中阶段的教育工作难度太大了。他们常常抱怨初中学生对老师具有一种怀疑和对抗的态度;特别是对老师的批评很多同学都不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20.
乔治和他的朋友彼特很喜欢猎鹿,在猎鹿季节只要一有空,他们就拿着猎枪去森林。 星期六的一天,他们坐在原木上边吃三明治边喝咖啡,突然他们看见一个人穿过雪地向他们走来。那个人穿着猎人的衣服,却没有拿枪。当他走近的时候,两个朋友发现他是在跟踪雪地里鹿的脚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