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宋代至今,人们对"秘色瓷"的确切所指不能定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法门寺秘色瓷实物的出土,学界又一次掀起了秘色瓷研究高潮,但对于"秘色"涵义、秘色瓷产地等,仍未得出最终论断。综合秘色瓷产生的历史背景、法门寺出土的《物帐碑》和相应实物、历代有关研究资料等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基本判断:一、秘色不是指颜色、秘密配方、罕见珍品等。二,秘色瓷与佛教派别秘密教(密宗)密切相关,秘代表秘密教,色代表物质,密教之色即秘密教供养的器物。三,秘色瓷器指唐代皇帝用于迎送佛骨舍利的13件法器。四,认为秘色瓷产于浙江余姚上林湖越窑的说法,并无可信依据。  相似文献   

2.
执笔,又叫拿笔或把笔。主要是讲写字时拿笔的方法。这里不多花笔墨谈五指执笔法。拨镫法、捻管法。而是谈搞书法创作时怎样变换用笔方法。现在搞书法创作不像古代那样,写帖就写帖,写碑就写碑,而是碑帖相间,多种书体杂揉在一起进行创作的。因此,对现代人的执笔方法有必要探讨一下。执笔已不再是千古不易,而是千古在易了。从古到今,关于执笔的方法可谓多矣,据有关资料可知,单是古代论执笔的方法就有八万多字,还不包括近,现代书家对执笔法的论述。我们只要翻开每一本书法论著(除论文选集),作者或多或少都在论执笔法。从东晋女书法家卫铄开始。  相似文献   

3.
自元代大书法家赵孟提出“用笔千古不易”以来,历代书法家多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本文首先从廓清用笔和笔法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入手,论述了用笔先要会执笔是不变的,用笔的动作规律是不变的,用笔的要求是不变的,从而得出赵孟“用笔千古不易”的论断是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11世纪,西夏王朝曾雄踞一方,与辽、宋王朝成鼎足之势。然而200多年后,这个神秘王国消失了,其史料和文字逐渐湮灭。遗留下的唯一佛教石刻——“西夏碑”成为各国学者关注的焦点,有人说该碑能换两架美国F16战斗机,有人说它价值连城…… “西夏碑”的由来 1000多年前,在黄河上游生息着一个能征善战的英雄民族党项族。公元1038年,党项首领李元昊,在中国西北建立了一个少数民族王国——“大夏”封建王朝。因它在黄河以西,所以历史学家称之为“西夏”。 立国后,党项上层把佛教作为统治思想之一。为发展佛教,他们大兴土木,  相似文献   

5.
《今日南国》2014,(11):63-63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制胜的关键要素是那些从未上过战场、整天跟数字打交道的人:密码员。从潜艇战到诺曼底登陆,从中途岛海战再到击毙山本五十六,失败的一方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密码上栽了关键性的跟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形象地称这些密码员是“下了金蛋却从不叫唤的鹅”。  相似文献   

6.
在聆听游戏的笑声中,我们渐渐长大。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我们活跃了思维,体验了无限乐趣。今天,老师将向你们介绍一种新的游戏。游戏的名称叫“进车库”。参与游戏的人数若干,分成两组。玩法是这样的:先在各组的前方画一个圆圈,这便是模拟的“车库”。每组出一人(这便是模拟的车辆),背向前方站着,后边一人指挥着他倒走。倒走的人不能回头张望或向地上看。否则,就算犯规罚下。谁先准确地进入圈——“车库”内,就算赢家。在同样的时间内,哪个组进“车库”的人多,就意味着哪个组取得了胜利。听完了介绍,大家一定已经跃跃欲试。那好,就让我们一…  相似文献   

7.
好熟悉的唱段 90年代初的一个秋天,票界的朋友带着台湾的一位刘女士登门向我太太学戏。第一次接待台胞,不免有些紧张,我给来客泡好一杯清茶,便回到书房去写稿子。 虽然隔一道墙,但客厅里的说唱听得真真切切。刘女士一落座便与我的太太谈戏,并且先唱了一段西皮流水:“苏三离了洪洞县”;后来一段二黄慢板““未开言思往事心中惆怅”。我一听“离了”两字是按照湖广韵走的低腔,这分明是程(砚秋)派的东西,因为很少有人这样唱,所以印象也就特别深。而这音色又特别熟悉,可何时、何地听过,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相似文献   

8.
“肴肉不当菜,香醋摆不坏,面锅里煮锅盖”,这个流传于大江南北的镇江“三怪”饮食民谚,已经成为古城镇江充满神奇和魅力的又一张“城市名片”。民谚中似乎藏着几分神秘,又带给人们几多悬念,几多猜想。它曾经引发了许许多多的人对镇江的向往;也曾经引来了许许多多的人走进镇江,作一次寻访“三怪”的饮食文化之旅,更有许多有心人把解开镇江“三怪”之谜,探寻镇江“三怪”之秘,作为一个很有趣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正镇江是一座自然天成真山真水的山水园林城市。大江滚滚,群山拱卫,气势雄伟,风景秀丽,境内江、山、寺、洞、泉、林景观俱全,文化古迹星罗棋布,素有天下第一江山的美誉,是江南久负盛名的旅游胜地,美景令人陶醉。而镇江非常古老和富有魅力的三大怪优美传说更让人惊讶不止。外地人到镇江,只要愿意听,镇江的男女老幼不要任何准备,张口就能讲得娓娓动听。香醋摆不坏是第一怪。相传香醋是酒圣杜康的儿子  相似文献   

10.
三山国王的信仰崇拜,是粤东地区源远流长的一种神明崇拜。但是千百年来,三山国王从自然神、地方神过渡到国家神的原因,却一直成为人们难以解开的谜团。至今流传的原因解释有宋初说、宋末说等若干版本,结合元人刘希孟的《明贶庙记》与其他宋元时期史料可以发现,这些解释都与现存史料所含的内在逻辑有冲突之处。根据现有史料来看,三山国王的受封时间应在宋朝真宗时期。  相似文献   

11.
千古一梦:谈“黄粱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粱梦”出自唐代著名传奇作家沈既济的名作《枕中记》,约作于建中二年至兴元元年被贬官期间。就各方面影响来看,堪称千古一梦。《枕中记》今传《太平广记》和《文苑英华》二本,异文中值得特别提出的是黍与黄粱之别,后者便于在诗词用典中遣词造句,因此最为流行。《枕中记》的基本思想是人生如梦,这是古人基于人生经验形成的一种人生况味和哲理思考,这一思想导源于道家。《枕中记》脱胎于《搜神记》和《幽明录》中的焦湖庙柏枕故事,作者大大扩展了思想内涵,表现出士人对现实政治的怀疑、失望乃至批判,对追逐功名富贵的自我否定。但大梦难觉,说到底所谓人生如梦只是失意者的失落、迷惘、无奈。由于黄粱梦的巨大影响,古人在邯郸附近附会出卢生入梦之地黄粱店,并建吕翁祠,古来题咏极多。而在八仙信仰普遍流行的背景下,将吕翁附会为吕洞宾。  相似文献   

12.
消失的藕片20世纪70年代发掘马王堆双墓时,据说曾在棺椁储藏物品的一个果盘中发现有完整的藕片,取出来时一经晃动,鲜艳的藕片也随之而去。藕片的消失,证明了长沙2000年来从未发生过地震。但对植物生物学研究来说,却失去了一项难以再现的重要物证和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3.
蕃书史之有载.李白由于与渤海使臣、留学生的交往,掌握了蕃书的秘密.而李白所答的蕃书,既不是藏文,也不是回纥文,而是渤海国的原始图画文字,这一结果是笔者在发现与破译女真人原始森林图画文字的过程中得出的.  相似文献   

14.
稀世国宝惊现荣宝斋1964年的一个清晨,一个男青年拿着一个布包来到京城琉璃厂的荣宝斋,要求卖掉包中的物品。店员打开包裹一看,顿时被包中的物品惊呆了:在这个破布包裹里,共有字画30余件,虽鱼龙混杂,却有李公麟的《三马图》题跋、北宋范仲淹《师鲁二札》的残缺部分等国之重宝,宋代书法名家米芾的《苕溪诗卷》赫然在列,只此一件便可称之为稀世珍品。  相似文献   

15.
李存秀 《金陵瞭望》2009,(20):66-68
在杨公井演艺街博览区.聚集着很多名人大腕。采访中.记者偶然得知.有3位文化名人都姓“张”.同姓只是巧合.三“张”在文化艺术方面的成就同样具有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16.
17.
张恒可 《社区》2010,(34):49-50
近日,江苏省镇江市健柬路街道气象里社区在原先社区助老工作站的基础上挂牌成立了镇江市首家“社区虚拟养老院”——“万家乐虚拟养老院”,并开通助老服务热线,接受社区老人“点菜”。  相似文献   

18.
严峻  雅静 《华人时刊》2007,(10):76-78
她是一位74岁的农村老太太,从未出过远门,三年前才客居城市。她一生不曾识字,也没有学过绘画,却一画惊人。网友们惊叹于她有着与梵高类似的天赋,称呼她为"梵高奶奶"。她的画带给人们惊喜,也点燃了都市人压抑心中的乡愁……  相似文献   

19.
云帆 《山西老年》2012,(11):26-26
在我们的家族中,表哥是那种“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身为家族企业老总的姨父,从小为表哥营造了舒适而优越的生活环境,从小到大,表哥吃的、穿的、用的都是最高档、最贵的。身在福中的表哥.也像某些不大争气的富二代一样。渐渐地学会了享受、攀比、花天酒地。  相似文献   

20.
张兴江 《今日南国》2006,(17):76-78
“它是一个工作狂,没有犯罪前科,不喜欢参加社交活动,不喜欢参加派对,也没有卷入任何性丑闻,它是一个杀戮机器,逮过无数老鼠……”猫捉老鼠本来天经地义,也是猫的习性。但英国有一只捉老鼠的猫只因身在“名门”,其影响力似乎不亚于任何一位政府高官:它不仅捉鼠本领超强,并且能搅动英国的政治风波,就连首相托尼·布莱尔也不敢怠慢这只猫。2006年3月17日,这只名为“汉佛莱”的黑白猫病逝,竟使英伦三岛举国“哀悼”,英国媒体也大肆渲染这一“不幸”事件。这究竟是一只什么样的猫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